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关键字专题TAG最新视频文章视频文章2视频2tag2tag3文章专题问答问答2 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怎样调节饮食才能跟上节气变化? 霜降之后种什么菜好? 霜降前后怎么钓大鲫鱼? 为什么秋分到了要防贼? 小寒吃什么好? 小寒养生五大讲究是什么? 螃蟹为什么要配干白? 燥秋怎么吃才能不伤身? 寒露时节体内缺水怎么办? 白露种什么菜? 为什么要待到白露打核桃? 寒地水稻处暑断水对吗? 处暑食补方案是什么 白露时节怎么吃? 白露时节吃什么水果好? 汕头人过白露吃什么? 如何防秋燥? 白露为什么要喝白露茶? 换季怎么养生?! 如何在秋老虎时节养生? 暑热湿气找上门怎么应付? 夏至喝什么? 小暑怎么吃才健康?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 什么美食开胃消暑又养生? 小暑什么点心解暑不长胖? 大暑伏姜要晒多少天? 大暑节气适宜吃什么水果? 立秋如何养生? 霜降宝宝穿什么衣服? 秋分怎么养生? 霜降怎么吃? 霜降后吃什么养生? 立冬养生多喝什么汤? 立冬传统养生美食有什么? 立冬进补怎么吃? 立冬怎么养生? 小雪节气女生早餐吃什么? 喝茶能壮阳吗? 冬至饺子吃什么馅应景?
小寒农事活动有哪些?
2020-04-08 16:44:14 责编:小OO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农事:这时节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

小寒节气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和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

小寒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度至3度,江北零度以下。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大寒时正值“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再往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度至3度,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主要农

小寒是肉桂播种最佳时期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

每年农历的小寒、大寒是种植肉桂的最佳时机,大概经过四年时间,肉桂便可以迎来收获。肉桂是药用植物,全身是宝。用肉桂作原料生产的西江桂皮和桂油是国际和国内市场驰名的香料和药用品。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

小寒前后对荔枝促花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就荔枝的年物候期来说,一般11月份至翌年1月份芽分化,此时需要对荔枝进行促花肥,主要是增强开花前树体营养,促进花芽分化,形成健壮的花穗,提高坐果,促花肥的施肥时期一般在花芽分化前10~20天。

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就是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个月。 在南北半球冬天的时间不同。 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1、12、1月份。 在中国,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

广东东莞县“糯米糍”荔枝于12月15日到1月5日期间花芽分化,因此,促花肥应在11月25日到12月25日期间施入;福建省福州市“状元红”荔枝10月11日至11月20日花芽开始分化,促花肥应在10月22日到11月10日施入;漳州市“兰竹”荔枝自10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花芽分化时间。

立春:(2.4)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季也提早来到。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本

由于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花芽分化时期很难掌握,所以一般早熟种宜在1月上旬小寒前后施促花肥,迟熟种宜在1月下旬大寒前后施促花肥。肥料的种类迟效肥与速效肥、农家肥与化肥相配合,通常每株施腐熟人粪尿50~100千克,配施氮素化肥0.25~0.5千克。

立春:立春俗称“打春”。前一天叫“迎春”,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

小寒前10-15天春甘蓝播种最适宜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农事:这时节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

在华北地区,冷棚早春甘蓝和露地甘蓝茬口的适宜播期在12月中下旬到1月上中旬,以播后距“小寒”有10~15天的出苗、生长期为宜。播种前种子一般不需要进行催芽,可播干籽,先对苗床浇透水,待水下渗后,用营养土重新填平床面,然后播种,撒籽要均匀,播种后覆盖过筛的药土保墒并防苗畦龟裂。苗床播量每平方米3~4克。应严格控制播量,防止因过密致幼苗细弱。

立春:立春俗称“打春”。前一天叫“迎春”,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小寒主要的农事活动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农事:这时节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和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

  畜牧

  ⒈猪舍、牛舍、羊栏要关闭门窗,提高舍内温度。

  ⒉牛羊外出放牧应迟出早归。

  ⒊饲养蛋鸡专业户,为提高产蛋率,一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红糖,补充冬季寒冷引起的能量不足;二是增加人工光照。

  ⒋由于野外牧草枯萎,牛羊要给予人工补饲。山羊特别是怀孕母羊更要补充精料的喂量,同时,增加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防止母羊流产的发生。

  ⒌冬季,偶蹄家畜猪、牛、羊等打好防疫针,防范外来疫源感染而引起急性、烈性传染病的发生。

  ⒍特别要对猪流行性腹泻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疫病防治。

  ⒎做好通风消毒等工作。

  蔬菜

  ⒈适时播种、科学管理。中、小工棚的西瓜、西葫芦、黄瓜,应在小寒前后在冬暖棚或阳畦内的营养钵或方块育苗。对长势较弱的黄瓜,番茄、辣(甜)椒等越冬作物应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⒉病害防治。由于阴雨雾天气较多,棚内湿度大,易诱发作物的灰霉病、叶没冰、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应施用烟雾剂或粉尘剂,要集中农药交替使用,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果树

  ⒈柑桔

  ⑴继续做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喷布45%晶体石硫合剂或松碱合剂,杀灭越冬病虫害。

  ⑵整形修剪:幼年树以整形为主,成年结果树以修剪为主。

  ⑶做好根部培土,树干涂白等防冻措施,出现旱情的适度灌水。

  ⑷修整园地道路及灌排沟渠。

  ⒉杨梅

  ⑴雪天及时清除枝叶积雪,防止损伤或压断枝条。

  ⑵及时清园,剪去病虫枝、枯枝、衰弱枝,清扫落叶,并及时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虫。人工摘除蓑蛾类虫囊。

  ⑶做好开园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7386634种植准备工作。挖好定植穴,施足基肥。

  ⒊枇杷

  ⑴修剪:春芽萌芽前,删除密生枝、衰弱枝、病虫枝、枯枝

  对部分多年生弯曲、衰弱枝顺序进行短截。修剪宜轻,修剪量不超过树冠总枝叶量的10%。

  ⑵防治病虫:要继续做好清园工作,扫除枯枝落叶,减少病虫基数。发现有枝干腐烂病,及时刮除,刮下的枝皮就地烧毁,在病班处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波尔多液或石灰硫磺浆等药剂。对大枝上苔藓地衣可用松碱合剂8—10倍液防治。

  ⑶防冻:地面覆盖。如铺草或地膜覆盖。

  ⒋葡萄

  ⑴整形修剪:冬季修剪时期以12月底至1月初落叶后为佳。①篱架:篱架至离地0.6米左右定干,其余付梢全部剪除。②棚架:棚架在离地1.6米左右定干,其余付梢全部剪除。

  ⑵防治病虫: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各种病虫枝,消除残枝,刮除老树皮,集中烧毁;树干、架面水泥柱、地面周边道路喷50倍到100倍五氯粉钠。

  ⒌梨

  ⑴冬季修剪:幼树培养好三大主枝,做好拉枝作业。为成年枝达到均匀结果,多余花芽适当疏除。

  ⑵防病虫:做好清园,发现轮纹病及时刮除,再用401或402抗菌剂50倍或老碱1份、水10份配制消毒伤口。

  ⒍桃

  ⑴继续整形修剪,并选留接穗。清除枯枝落叶,烧毁。

  ⑵继续肥培管理,深翻改土,水利建设,道路维修。

  ⑶新果园土地平整,定点种植。

  ⑷做好苗木调运和室内苗木掘接。

24节气中的农事都有什么?

立春:立春俗称“打春”。前一天叫“迎春”,民间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素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使“芒神”举鞭抽打土牛,意在打去春牛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后来,春牛用竹篾扎成牛状,以纸糊成,内装花生、核桃枣,于立春之日,用鞭击牛,击破之后,人们争食散出之果以庆贺春季之到来,也有内装五谷的,像征五谷丰登之意。现在没有打春牛的活动了,但社旗周围仍把立春说成“打春”,并有“春雷动,阳气生”,“春打六九头,种上芝麻吃香油,春打五九尾,种上谷子也吃米”,“打罢春,阳气透,笑看富人穿得厚”的农谚。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有民谣“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愁”。“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 “立春三日晴,今年好收成。”“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立春有雨连清明”的说法。对于一年两个“立春日”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农谚。

雨水:入春以后,东南风始吹,雨水开始增多。雨水过后,开始植树,并准备下红薯母、育红薯苗的牛粪。有“春雨贵如油”、“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无雨天要旱,清明无雨多吃面”的农谚。雨水是果树嫁接的好时间,有“雨水节,把树接”的农谚。

惊蜇:像征气温上升,天气变暖,地下蜇伏的各种动物开始苏醒、蠕动。农事活动主要是埋红薯母、育种开始。有“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蜇不过不下种”,“惊蜇点瓜,不开空花”之农谚。是日闻雷兆年景丰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云:“雷打惊蜇谷米贱”,“惊蜇闻雷米如泥”,“过了惊蜇节,耕地莫停歇”,“前晌惊蜇、后晌拿锄”,指天气连阴,“雷打惊蜇前,高岗能种田”、“不过惊蜇听雷声,四十五天雨难停”, “雷打惊蜇后,河湾能种豆”,预示雨水不多。“惊蜇打雷,小满发水”,“惊蜇云不动,寒到五月中”预示有倒春寒。“惊蜇不放蜂,十笼九笼空”。

春分:春季过半,气候转暖,昼渐长,夜渐短,麦子生长迅速,开始起身,有“麦过春分昼夜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之俗谚。应加强麦田管理,施肥、中耕,严禁牲畜吃青。春分有雨,兆人们身体康健,有“春分有雨,病人稀”之俗谚。

清明:气候清新,草木茂盛,是植物播种的大好时光。有“清明前,去种棉”,“清明种瓜,船装车拉”,“清明十天种高粱”,“清明去播种,早五天不早,晚五天不晚”,“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喂个饱(上肥),瘦苗能长好”,“清明种高粱,六月接饥荒”等农谚。清明节忌讳天阴、下雨。是日天晴,兆大丰收。有“清明晒干柳,窝窝撑死狗”,“明清明,暗谷雨”,“清明无雨多吃面”之说法。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西北风,主旱,有“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之说。但也有“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北”的俗谚。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谷雨:每年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一般天气变暖,断霜雪,雨量也较前增多,是春作物播种出土的重要季节,开始种高粱、谷子、春玉米、红薯等早秋作物。此时枣芽萌发,春播棉花开始种植。谚曰:“枣芽发,种棉花”,“谷雨栽秧(红薯),一棵一筐”,“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下谷种,不敢往后等”,“谷雨前,清明后,种花正是好时候”,“谷雨麦怀胎”。此外,谷雨无雨,亦为荒年之兆,民间忌之。有“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有雨棉苗肥”之俗谚。也有“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的说法。雨后开始糙场,“三月不糙场,麦打土里扬”。

立夏:是为夏季之始,小麦齐穗,开始养花上浆。农谚有“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立夏麦挑旗,小满麦秀齐”。此时各种侯鸟相继入境,红薯芽普遍移栽下地,并继续播种旱秋作物,黄瓜成熟。农谚有“四月八,鲜黄瓜”,“立夏种棉花,有苗无疙瘩”。本县有“立夏见三新—大蒜、樱桃、豌豆”之说。立夏日忌无雨、无风。俗以为立夏日无雨,主旱。俗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高挂犁耙”,“立夏刮东风,药铺把门封”,“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小满:部分早冬作物开始成熟。俗云:“小满见三新”,即大麦、油菜、蚕茧。农民购置农器家具,做收麦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套种晚秋作物。农谚有:“小满不满,芒种不忙”,“小满不种棉,种棉也枉然”,“小满十八天,不熟也要干(指小麦)”,“小满种谷,憋满仓屋”。

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75°时开始。全县农事活动主要是收割小麦,抢种晚秋,管好大秧。农村大忙开始,故有“打春一百,掂镰割麦”,“芒种忙,三两场”,“春争日,夏争时”之语。夏收、夏种、夏管统称“三夏”。三夏生产突出四个“抢”字,即一是抢收。“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小麦蜡黄就收,“麦穗发了黄,绣女也下床”,“七成收,八成丢”,“麦熟*动手割,甭等熟透籽粒落”,“等了一粒青,损了十粒黄”,“要保粮食大丰收,一粒一穗不能丢”,“麦天弯弯腰,拾个白卷糕”,“夏收有五忙,收、运、打、晒、藏”;二是抢种,小麦收后趁墒抢种秋作物。“收麦不顾种,秋后难顾命”,“麦茬耩芝麻,苗出快灭茬”,“一棵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三是抢打(脱粒),夏至前要打完场。“夏至不打场,再打是把糠”,“拉到场里算一半,装到囤里才收完”;四是抢管,“种子落地,管子上马”,及时定苗,锄草保墒。“一种得九管,收成才保险”,“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锄头有火,锄头有水”,“夏天撞破皮,胜似冬天犁一犁儿”,“人勤地不懒,全在人照管”。夏收时,进场不带火,不吸烟,不许光肚娃儿进场,忌 “净光”,“少见”、“没风”、“净啦”等话,过去有“妇女不进场,进场不吉祥”的说法。

夏至: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气温升高,天气变热,开始锄头遍地。“春争日,夏争时,中耕锄草不宜迟”,“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朵花,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夏至三庚入伏,伏有30天或40天,分头伏、中伏和末伏。每伏10天,中伏有20天的。民间有“热在中伏”和“三伏里头加一秋”之说。俗以为夏至天气变化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农家在夏至里忌讳很多。夏至最忌有雷雨。俗谚云:“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掏钱难买五月冷,一棵豆子打一棒”,“夏至西北风,十雨九场空。”“夏至翻白云,平地见鱼鳞”,“夏至风从东南起,夏秋不断雨淅淅”。还有夏至赶逢在五月前期,后期的占侯禁忌。谚云:“夏至五月端,麦子贵三千”,“夏至五月头,不种芝麻也吃油”,“夏至五月终,十个油房九个空”。不种芝麻也吃油,说明其他庄稼长得好,丰收了。十个油房九个空,则表示出整个年景的歉收、萧条。

小暑:天气逐渐炎热,汛期到,作物旺长,主要是加强秋作物管理。可犁炕地。农谚有“小暑前后种绿豆”,“小暑种芝麻,头顶一串花”。小暑忌旱,俗谚云: “六月怕干,九月怕淹。”“六月旱,喝稀饭”,“六月要雨难得雨,八月要晴难得晴”,“小暑南风十八天,坑里泥巴都晒干”。“伏里无雨,谷里无米”。“小暑泥鳅赛人参”。

大暑: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正值伏中。谷子甩大叶,黄豆二棚楼,头二茬地均中耕完毕。注意治虫、防旱、防涝等事。农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小暑大暑,热死老鼠”,“小暑不算热,大暑压草肥”,“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大暑到立秋,割草压肥不能丢”,“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伏里种豆,收成不厚”,“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六月六,芽子红薯线穗粗”。

立秋:秋季开始,时在三伏之中。农事有“立了秋,挂锄钩”之说。意为庄稼不再锄了,还有“立罢秋,万事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意为此时各种作物不能再种了。但亦有“立秋前后,燕瓜绿豆”,“立秋栽葱,白露种蒜”,“六月秋,老秧丢,七月秋,老秧收”之谚,是说在立秋时绿豆还可播种(收成不多),可栽葱。育的秧苗如果立秋在六月,不能再栽了,立秋在七月,移栽的秧苗还能有收成。立秋是当地农家的大节气,是庄稼接近成熟的季节,“立秋三天遍地红”,指高粱穗变红成熟。“棉花立了秋,大头、小头一齐揪”。立秋日忌雷、雨、风。俗谚云:“雷打秋,晚禾折半收”,“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处署:暑尽天凉,炎热的天气将于是日结束。农谚有:“处暑不种田,想种等来年”,“过了处署不种秋,就是种上也不收”,但可种荞麦,俗谚云:“处暑荞麦甭等肥”。“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白露:时值中秋,天气转凉,夜间露水发白。农事活动开始收获高粱和早玉米。腾茬子,早耕,小麦备播,育油菜苗。农谚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小麦)”,“白露割谷”,“白露没有雨,犁地要早起”。“秋收打谷又犁田,来年又是大丰年”。

秋分:秋季的一半,此后北半球渐短,夜渐长。秋分后,既要抓紧送粪犁地,积极备播小麦,又夹带收秋,是秋季最忙时期。农谚有:“秋分一半家,寒露满天下”,“秋分一到,谷场见稻”。“秋分过五,小麦入土。”“秋天弯弯腰,强似春天转一遭儿”。“一年辛勤在于秋,粮不入屋不算收”,“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七月底,八月岸儿,新谷子米汤麻杆盐儿”。秋分前后,月亮落地的变化,将直接预示着来年年景的好坏。俗谚云:“七月十五早看天,强似抽签问神仙;月亮落地接云彩,年景好的说不得;月亮落地光塌塌,明年粮食打不发”。

寒露:进入寒露,气候明显转凉,夜有寒冷之感,开始播种小麦。农谚云:“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过了寒露节,种麦穗如铁”,“抓着一季早,两季产量高”,“打蛇打在七寸上,庄稼种在节气上”,“一早三分忙,一壮三分旺”。

霜降:以天冷,露水结成薄霜而故名。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十月不下霜,种地一包糠”。霜降后进入种麦*时节,俗云:“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有墒不等时,到时不等墒”,“犁犁耙耙种下田,最7a64e59b9ee7ad9431333365643537晚不过立冬前”,“前耧后耧,差一穗头”。晚秋普遍成熟,开始刨红薯,切红薯干。

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太阳黄经为225°。抓紧播种晚茬小麦。谚云:“立冬到小雪,种麦晚半月”,“种麦过立冬,来年少收成”。移栽油菜,收完红薯。古有“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谚有“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冬耕深,出黄金”之说。立冬日忌讳吃生冷食物,如萝卜、水果等。否则以为会损伤身体。立冬忌无雨。俗谚云:“重阳无雨立冬晴,立冬无雨一冬晴”。

小雪:气温下降,始飘雪花,冬播结束。开始拉沫子,为牛铺备土,修建房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道路,开展副业活动。农谚有:“千家万户,沫子粪土”,“小雪不破股(分孽),大雪不出土(麦苗)”,“修渠筑坝,天旱不怕”,“修好水渠筑好塘,年年丰收有保障”,“修好水利,一本万利”,“光靠自己莫靠天,修好水利万年甜”,“修渠如修仓,积水如积粮”,“不修沟渠不修塘,五六月里水汪汪”,“地埂不修,有田也丢”,“条条沟渠都打通,排水浇地不费工”,“农闲全在冬,水利莫放松”,“没雨先修房,没旱先修塘,没涝先筑坝,没荒先备粮”。小雪到冬至是冬灌的好时机,俗谚云:“小雪到冬至,浇麦正适时”,“冬浇半年墒”,“麦子浇五水,馍馍送到嘴”,“有水无肥一半出,有肥无水望天哭”。小雪忌无雪。有“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小雪要是下雪多,来年五月旱天多”之说。

大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而故名。瑞雪兆丰年。“麦盖三床被(大雪),头枕蒸馍睡。”农事活动继续进行水利建设,整修道路水渠,开始磨粉,生产粉条、粉皮,从事商业经营及商品生产等活动。农谚有“场光地净,五沟挖通”,“薄地想丰收,冬闲挖深沟”。大雪忌无雪,俗谚有“大雪不见雪,来年不收麦”,“今年大雪把门封,来年一定好收成”,“雪水化成河,麦收不会薄”,“大雪丰收来,无雪少吃麦”之说。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日交九,此后天气渐入严寒。有冬九九歌:“一九二九袖装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开冰走,七九*抬头看柳,九九如一九耕牛遍地走”。农业生产上,除继续进行防冻,积肥、深耕等工作外,还要注意人畜的安全过冬。“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白天将逐渐变长。冬至忌无雨。俗谚云:“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雪一冬晴”意指来年将旱。

小寒:进入严寒天气,“小寒大寒,滴水成团”,“小寒冻土,大寒冻河”。

大寒: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时在十二月,准备过春节。“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小寒大寒”有哪些气候特征?对农事的影响有哪些?

小寒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度至3度,江北零度以下。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大寒时正值“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再往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度至3度,降雪或降雨量10毫米至30毫米。主要农事活动:积肥、造肥,冬修水利扫尾,开始绿化植树,清理改造鱼塘等。

二十四节气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他们分别对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66303665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扩展资料: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在21世纪的今天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从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当然有存在价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活动中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6383464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声明:本文由用户 实话实说三菱 上传分享,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显示全文
专题微软推出AI新算法,能够加快旧照片修复效率微软推出AI新算法,能够加快旧照片修复效率专题2022年的假期安排出炉,快来一起看看吧2022年的假期安排出炉,快来一起看看吧专题骑手摔猫引发热议,结果被永久封号骑手摔猫引发热议,结果被永久封号专题张一鸣身价594亿美元超腾讯马化腾,成中国互联网首富张一鸣身价594亿美元超腾讯马化腾,成中国互联网首富专题AI打造童话世界,引领科技生活AI打造童话世界,引领科技生活专题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给大众高管传授电动汽车经验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给大众高管传授电动汽车经验专题网友爆料蚂蚁森林未种植梭梭,官方辟谣网友爆料蚂蚁森林未种植梭梭,官方辟谣专题AI是否拥有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AI是否拥有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专题Twitter股价跌至超10%,创造近 6个月最大跌幅Twitter股价跌至超10%,创造近 6个月最大跌幅专题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预测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预测专题微博新增“炸毁”评论功能:只对自身个人隐藏微博新增“炸毁”评论功能:只对自身个人隐藏专题官方回应解决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官方回应解决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专题B站上线童年动画专区:重温童年经典B站上线童年动画专区:重温童年经典专题AI审美开始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影响着我们个性化审美AI审美开始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影响着我们个性化审美专题韩国电信 KT 对“网络瘫痪事件”正式道歉韩国电信 KT 对“网络瘫痪事件”正式道歉专题网约车车内监控视频引发热议,司机拒逆行遭表扬网约车车内监控视频引发热议,司机拒逆行遭表扬专题抖音直播开展打击低俗、不良价值观内容行动抖音直播开展打击低俗、不良价值观内容行动专题人脸识别AI技术,从梦想走进生活人脸识别AI技术,从梦想走进生活专题王小川告别搜狗,将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王小川告别搜狗,将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专题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展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展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专题软银成立30亿美元,用来投资拉美科技公司软银成立30亿美元,用来投资拉美科技公司专题多家互联网集团取消大小周,小鹏汽车每天工作8小时多家互联网集团取消大小周,小鹏汽车每天工作8小时专题AI防“疫”,人工智能发挥了多少作用?AI防“疫”,人工智能发挥了多少作用?专题段永平回应“重出江湖联合OV造车”绝不会发生段永平回应“重出江湖联合OV造车”绝不会发生专题AI助力精准防控,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AI助力精准防控,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专题外卖骑手为消差评拿砖上门被刑拘,结果顾客没评论外卖骑手为消差评拿砖上门被刑拘,结果顾客没评论专题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将凭SpaceX成首位万亿富豪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将凭SpaceX成首位万亿富豪专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该刹刹车,划定好边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该刹刹车,划定好边界专题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二审宣判,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二审宣判,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专题公租房小区被曝,超过10万元的豪车拒进公租房小区被曝,超过10万元的豪车拒进专题农事活动的活动有哪些专题秋季成熟的水果有哪些专题寒露农事专题霜降时节农事忙专题四季农事有哪些专题说说各个季节的农事活动专题春耕时节忙农事专题一年四季时令蔬菜水果专题春分农事活动专题小寒节气农事专题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专题农事活动有哪些专题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专题小寒食疗专题小寒能干什么专题小寒做什么专题大寒养生注意事项专题小寒吃什么补专题小寒进补什么专题小寒大寒水果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