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的研发过程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袁隆平成功研发杂交水稻经历了什么过程?

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一些省市种植正在开花结果。湖南两系杂交早稻种植17万亩喜获丰收。平均单产与同熟期的常规品种相比,每亩可达450千克,增产50千克,生长期缩短10天,而且米质提高了一个档次。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所在李丁民的...

袁隆平是怎样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的?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1、袁隆平受高粱与玉米混种优势的启发,首次设计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杂交稻栽培方法。19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

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是什么

1、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2、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是怎么育种的

其余性状与保持系基本无异。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获得的不育系种子供来年制种和繁殖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供下季大田生产用;保持系与恢复系的自交种子则可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

中国的杂交水稻是如何诞生的?

2001年以两优培九为代表的4个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以后,两系法杂交水稻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

袁隆平在生前究竟是如何研制出杂交水稻的?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使他们各自的优良性状得到互补,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这一想法一开始并不被主流科学家看好,袁隆平却丝毫不放弃他坚信杂交水稻拥有巨大的优势,于是他每天都去田里拿着放大镜,一株一株的...

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于2006年开始组建攻关研发团队,按照“良种、良法、良态”配套的原则,选育出了一批单产具900公斤潜力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从2010年开始,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联合长江大学、湖南省水稻所等单位,在...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具体事例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

杂交水稻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可是,如果我们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汁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的...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有着怎样的艰辛过程?

袁隆平毕生的精力,铸造了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发展的“前生”。袁定阳回忆,父亲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农校。在那里,袁隆平立志“科技报国,以杂交水稻研究为终身事业”。此后,着眼于粮食增产实际需要,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