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详细介绍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是什么?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1、袁隆平受高粱与玉米混种优势的启发,首次设计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杂交稻栽培方法。19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有着怎样的艰辛过程?

杂交水稻在国内外累计推广面积90亿亩,增产粮食8000多亿公斤。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至美国,至今已累计获专利使用费1亿元。一边是稻谷济世,一边是赤心为民。袁隆平一生,极为关心“三农”问题和农民...

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袁隆平遇到了哪些困难

19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败育的水稻植株,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六年过去,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

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你知道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吗?

可以说,保持系的选育是完成水稻三系(保持系、恢复系和不育系)配套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了,因为它得保证下一代的雄性不育程度非常高,几乎将近99%才能保证我们培育杂种一代纯度高。以上水稻育种历程就是我们说的“三...

袁隆平怎样发明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近年的种植面积为6000亩左右。

袁隆平为国奋斗的故事

一、二系杂交水稻198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

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袁隆平遇到了哪些困难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

袁隆平多少年研究出杂交水稻?

一.从发现到研究出杂交水稻,袁隆平用了15年。袁隆平第一次在实验田中发现特殊性状水稻的时候还是1960年,19年的时候,通过人工授粉,结出了几百粒水稻种子,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帮助,培育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漫长的,...

袁隆平是如何发明出杂交水稻的?

1973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实现三系配套。而袁隆平的研究进展却不是很顺利,1974年才培育成功自己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5年以后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大规模试种。与同类杂交稻品种相比...

在袁隆平的带领下,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创新经历了哪些历程?取得了哪些重 ...

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2005年年底,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