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注释【点击查看详情】
这首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的,这首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相关视频/文章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讲解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讲解 2022-12-29 23:23:01
篱窥茜裙女的下一句是什么
篱窥茜裙女的下一句是什么 2022-12-07 10:36:59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下一句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下一句 2022-12-07 10:34:04
秋天日常生活朋友圈文案
秋天日常生活朋友圈文案 2022-11-16 03:28:29
形容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诗句
形容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诗句 2022-10-27 21:37:39
有关于朋友深厚友情的诗
有关于朋友深厚友情的诗 2022-10-27 21:37:27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讲解、赏析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讲解、赏析 2022-10-01 13:49:06
有关于友情的诗句
有关于友情的诗句 2022-04-12 17:59:42
二十四桥明月夜下一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下一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2022-04-02 01:13:58
宝宝名大全女孩
宝宝名大全女孩 2022-03-21 09:26:22
相关问答
寄扬州韩绰判官注释及解释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翻译: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注...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

古诗《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②》注释与赏析

①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②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公元833年—公元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③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译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译文如下: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原文: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寄扬州韩绰判官》古诗赏析及翻译

寄扬州韩绰判官⑴作者: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⑵,秋尽江南草未凋⑶。二十四桥明月夜⑷,玉人何处教吹箫⑸。注释⑴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远处传来悠扬的萧声。【解析】杜牧曾在扬州淮南节度使府任推官。此诗为离扬州后作。诗中前两句写江南深秋的景物,可以入画,给人遇想。后两句问韩绰明月之夜在何处听歌女吹箫,实则表示对友人的想念。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赏析: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如下:翻译: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谢。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诗意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妖娆。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