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相关视频/文章
风雨巴山遗恨远说的是哪个人物
风雨巴山遗恨远说的是哪个人物 2022-07-20 13:52:45
号称青莲居士的诗人是谁
号称青莲居士的诗人是谁 2021-02-26 23:33:05
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的意思
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的意思 2020-12-12 03:45:19
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
日暮苍山远的下一句 2022-12-13 13:00:07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2021-10-28 15:17:19
他强由他强 清风拂山岗什么意思
他强由他强 清风拂山岗什么意思 2021-09-11 15:55:33
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
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 2020-03-16 03:12:51
相关问答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什么典故??

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明帝曹叡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怎么来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魏国臣子司马昭。当时他想要效仿曹丕的做法,让曹髦禅位给自己的想法,已经被天下人知道。司马家经过司马懿和司马师的经营后,已经权倾朝野,成为了魏国权力最大的家族。这样一个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说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大家都看在眼里。这句话出自《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臣子,在他的父亲司马...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什么典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司马昭这种撺掇某位的想法,大家都看的出来了。而这句话的典故是这么来的: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孩子,司马懿在曹丕死后其实就掌管了朝中大权了。但是后来司马懿也死了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超之心,路人皆见的典故系咩?

出自《三国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其阴谋和野心已被人所共知,再不能掩盖了。司马懿杀了曹爽,掌握了魏国实权。他死后,他儿子司马师又掌了权。司马师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废除了魏少帝曹芳,改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讲的是什么一个故事呢?

曹髦也被杀死,年仅20岁。司马昭杀曹髦后,又立曹奂为帝。到司马昭儿子司马炎执政时,于咸熙二年(265年)废曹奂,自立为帝,建西晋。从此,后人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后有什么故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成语就是小皇帝曹髦的创作,曹髦在说了这句名言之后,就率领僮仆,摇旗呐喊着杀向司马昭的家,行至半路,遭遇太子舍人成济,小皇帝曹髦不幸以身殉职。此后忠诚的司马昭又扶立了常道乡公曹奂为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有什么典故?

众所周知,“司马昭之心为人所知”,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继父兄之后,他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其篡夺的野心是众所周知的。三国后期,魏国的权力基本上由司马控制,司马懿和曹爽在魏绍棣即位时,一起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