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相关视频/文章
卫星的定义是什么
卫星的定义是什么 2020-03-16 18:41:40
相关问答
人造卫星按运行轨道可分为

人造卫星按运行轨道可分为顺行轨、逆行轨道、赤道轨道和极轨道。相关拓展: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按离地面的高度可分为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按形状分可分为圆轨道和椭圆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顺行轨道上绕地...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什么?

一般来说,人造卫星的轨道就高度而言可分为低轨(leo)、中轨(meo)与高轨(heo)三种。但是对于它们之间的分界高度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义,不过大致上我们可以用一千公里当作低轨和中轨的分界,用两万公里当中轨和高轨的分...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在相同的时间和光照条件下观察卫星云层和地面目标。气象、资源、侦察等应用卫星大多采用这类轨道。中国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的2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2颗测量大气密度的地球卫星,用长征四号2火箭发...

人造卫星的轨道有什么特点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其特点如下所示,分为三种类型:(1)无线电中继型。这种类型包括各种通信卫星,它们大多采用地球静止轨道,也有采用椭圆轨道、低轨道或中高轨道的。(2)对地观测型。这种类型包括气象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人造卫星的运动轨迹

把卫星送入远地点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称为转移轨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行过程中,由地面测控中心控制,调整卫星姿态,在到达远地点时,指令远地点发动机点火,把卫星送入准静止轨道.卫星由地面控制,经过一段时间...

为什么人造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

当然,最大限度不能超过每秒11.2千米(也就是脱离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否则就会摆脱地球的引力而飞出去,像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运行,成为人造行星了。人造卫星的轨道是要根据发射的目的来选择的。有的是比较接近圆形的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运行定律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1)卫星轨道为一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其长轴的两个端点是卫星离地球最近和最远的点,分别叫做远地点和近地点。(2)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的名称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orbitofartificialearthsatellite)开普勒椭圆轨道卫星在开普勒椭圆轨道上运行时,满足二体问题运动规律。只要知道6个常数(即轨道要素)就能确定卫星的运动。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一圈的时间称为轨道周期...

人造卫星运行轨道为什么是椭圆形的?

其轨道之所以是椭圆形的,是因为其速度与其运行矢径(卫星与地心连线)不垂直。不是所有的卫星轨道都是椭圆的,一些特殊任务的卫星(如侦察卫星,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就是圆形的。对于椭圆形轨道,在其远地点适当加速就可变轨...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卫星入轨的方式

卫星在入轨点进入运行轨道有不同方式,我们归纳了如下三个基本类型:1、直接入轨:将卫星直接送到预定的运行轨道。它是通过运载火箭各级发动机的接力工作,最后一级发动机工作结束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种入轨方式适合发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