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节典故
相关视频/文章
关于立夏的由来
关于立夏的由来 2021-06-10 19:15:17
立夏的由来简介
立夏的由来简介 2021-06-10 18:50:51
立夏的由来
立夏的由来 2021-04-30 16:14:51
金屋藏娇的典故是什么
金屋藏娇的典故是什么 2020-03-16 03:20:36
相关问答
苏武牧羊的典故来自哪里?

在这荒漠上,除了丛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风雪,终年见不到一个人影。苏武抱着代表汉廷的旄节牧羊,无论坐卧行走都拿着汉节。岁月一天天流逝,节杆上缀的三重旄牛尾都落尽了。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自己的...

高风亮节的成语典故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能胁迫,报告单于。单于更加希望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地...

赠蜀府将原文及翻译赏析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译文: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十年前的秋天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

苏武出使不辱有怎样的典故?

他每日拄着“汉节”(汉武帝差他出使匈奴的符节)牧羊,不论朝夕从不离手,因此时间一长,节旄(节上的牦牛尾毛)脱落净尽。时光荏苒,春去秋来,苏武已度过五六个寒暑,苏武怀念祖国的心情并未削减。一日,苏武正在牧羊,忽昕远处传来马蹄...

苏武守节的解释?苏武守节的典故与出处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的典故是什么

”文帝听了冯唐的劝谏很高兴,当天就让他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词句的原意是:“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

何日遣冯唐的典故。

惩罚太重。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听了冯唐的劝谏很高兴,当天就让他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苏武节的引证解释苏武节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单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引宋文天祥《正气歌》:“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何日遣冯唐中使用的典故

“何日遣冯唐?”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自喻的一句话。关于这句词,还牵扯到一个典故:冯唐是西汉文帝时人。汉文帝刘恒是西汉“文景之治”的建设者之一,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从谏如流,在诤谏面前,...

苏武牧羊的成语典故介绍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白话文: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