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断流的典故
相关视频/文章
“刮目相看”说的是什么典故?
“刮目相看”说的是什么典故? 2020-04-01 11:46:31
“马首是瞻”指的是什么典故?
“马首是瞻”指的是什么典故? 2020-04-01 11:46:20
金屋藏娇的典故是什么
金屋藏娇的典故是什么 2020-03-16 03:20:36
相关问答
投鞭断流的历史典故

投鞭断流的历史典故讲解如下:投鞭断流,意思是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众马多,兵力强大。“仲谋泽洽全吴,孙皓因三代之业,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

投鞭断流的典故

【苻坚投箠】唐·杜牧:“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秦鞭断江】明·李东阳:“秦鞭断江江逆流,八公草木皆为仇。”【深堑投鞭】清·归庄:“深堑投鞭竟飞渡,高峰立马又摧枯。”【河湟可下鞭】唐·杜牧...

请简要概括投鞭断流的典故?

苻坚轻敌,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吾之众投鞭於江,足断其流”演变而出,后用来比喻军旅众多,兵力强大。

“投鞭断流”主人公是谁

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典故】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苻坚载记》【释义】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典故出自于古代安徽...

投鞭断流: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

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各出自哪个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典故出自于古代安徽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

投鞭断流的典故出自哪里?

我百万大军一人丢一根马鞭都能把长江截流了!”,这就是成语投鞭断流的由来。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淝水之战,前秦几十万大军一战而溃,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两个成语。所以苻坚这次装逼失败,为我国历史贡献了三个成语啊。

古代诗词中投鞭一词有何典故

逼临淝水,准备攻打东晋。东晋派大将谢玄、谢石带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想凭藉优势快攻,却遭到晋军顽强抵抗,并在“淝水”被晋军打败,前秦从此一蹶不振。【投鞭断流】这个典故,后人用来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投鞭断流的成语典故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举例造句】:人民以投鞭断流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投鞭断流”的典故源出历史上的?

投鞭断流tóubiānduànliú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编辑本段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编辑本段典故据北魏.崔鸿《前秦录》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