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栀子干姜汤用量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栀子干姜汤的配方

栀子十四个(碎),干姜二两。用法用量编辑广播古用法:上菜二味,水煮,去渣,温服。现代用法:将栀子、生姜加水700毫升煮沸,取300毫升,去渣,混合物分两份,一份温服。①这个方子,即栀子豆豉加豆豉和干姜,是寒性和温...

78.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栀子十四枚(掰,味苦寒) 干姜二两(味辛热)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刘渡舟这条是论述虚烦兼有中寒下利的证治。丸药就是汉朝流行泻下的丸药,...

倪海厦案例|十一、红斑性狼疮(Lupus)

处方:同方加:吴茱萸3钱,生附子3钱(布裹),干姜2钱,当归3钱补血,侧伯叶5钱生发,这五味药中,吴茱萸干姜治恶心,病人的热是假热,开热药。【9.27第三诊】胸口还有闷,自述感觉消化不好,实际上是胃酸...

栀子汤系

栀子干姜汤剂量也不用多大,临床剂量3钱栀子、3钱干姜煮一煮喝下去就好。临床上,如果是吐后或者下后容易变成栀子干姜汤证,如果是发汗后容易变成栀子豆豉汤证。3.【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

反复上火,身体却怕冷?一剂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下,可治上热下寒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张清上温下,用于治疗上热下寒的方子——栀子干姜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中医认为,脾喜暖恶寒,主运化。而胃寒冷痛,容易腹泻,当务之急是把脾胃先暖起来。因为...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3)

配栀子,桅子性寒味苦,清降心胸间烦热。干姜性热味辛,温散中焦脾胃之寒。二药配对,一寒一热,具有清上温下,平调寒热之功。治误下伤中,脾胃生寒,又有郁热不除,见心烦腹满便溏等,方如《伤寒论》栀子干姜汤。...

姜能提神吗?

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错误的。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易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伤寒论》笔记36| 病后调理方-栀子豉汤及变方

用量及煎煮法:栀子豆豉等量,各4钱,干姜2钱。四碗煮两碗,去滓,分二服。、凡用“栀子豉汤”,病患旧微溏者,下可与服之。病人本身肠胃虚寒,大便微溏的,不开寒凉的药。栀子豉汤本身是寒凉的药,遇到这种寒湿...

枙子干姜汤熬多长时间

枙子干姜汤熬多长时间?水开了之后,熬40分左右,或35-40分之间。栀子干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①清上温下②清热除烦,温中暖脾之功效。主治①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

古代中医怎么防伤寒

1.栀子豉汤栀子―――清热(郁热)豆豉―――宣表合用清宣胸膈郁热,除心烦―――从太阳而出也2.栀子枳实汤――伤寒差后劳复食复者胸膈郁热――栀子痞满食滞――枳实3.栀子干姜汤兼脾气虚寒――便溏者――加干姜4.栀子厚朴汤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