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堪脍指的是什么 鲈鱼堪脍的典故是谁【点击查看详情】
1、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2、《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3、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内容: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鲈鱼堪脍出自什么典故

鲈鱼堪脍出自《世说新语笺疏》,文中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

鲈鱼堪脍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三个典故是什么 ?

1、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说是季鹰在洛阳见到秋风起,思念吴中老家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回家去了。后来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2、求田问舍: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刘备与刘表谈话,刘备说现在天下大乱...

鲈鱼堪脍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三个典故是什么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

鲈鱼堪脍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三个典故是什么

典故: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出自《世说新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意思是:不要说鲈鱼肉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不会象西晋的张...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反用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菱和鲈鱼脸的美味,遂弃官回乡的典故,表现自己不学张翰秋风思归,耻于归隐,反衬自己胸怀复国之雄心...

莼羹鲈脍的诗词典故

唐·李白:“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宋·黄庭坚:“东归却为鲈鱼脍,未敢知言许季鹰。”【江鲈有约】宋·范成大:“岩桂无香秋遂晚,江鲈有约岁将寒。”【吴中菰菜】宋·陆游:“季子貂裘端已弊,吴中菰菜正堪烹...

因起西风,鲈鱼堪脍,辞官

⑺“鲈鱼堪脍”三句: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也有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季鹰:张翰,字季鹰。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典故: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出自《世说新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意思是:不要说鲈鱼肉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不会象西晋的张...

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休说鲈鱼堪脍”三句,是说晋人张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怀念江南莼羹鲈脍,遂弃官回乡;“求田问舍”三句,指三国时刘备看不起像许汜,这种不关心国家安危,只顾自己谋私利的人;“树犹如此”,则是东晋桓温北征,路过金城,见当年手...

辛弃疾水龙吟中刘梦洁的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句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