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公孙龙的《指物论》里“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是啥意思?

物莫非(受)指,而(能)指非(受)指。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译文:万物无非是受指,但能指不是受指。评述:这是公孙龙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提出的根本性命题,也是《指物论》全文立论的基础,开篇对“指”、“物”...

百战奇略・指物论原文及翻译,百战奇略・指物论原文及翻译_百度知 ...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怎么解释?

“指非指”千古无人能解。《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实未悟之语。只有弄清“指非指”揭示了“受指”与“能指”的根本区别,才能廓清笼罩古今的重重迷雾。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一句,出自()。

正确答案:D

哲学名词解释 物莫非指,指而非指

“物”分别下定义。“指非指”千古无人能解。《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实未悟之语。只有弄清“指非指”揭示了“受指”与“能指”的根本区别,才能廓清笼罩古今的重重迷雾。

名家的指物论

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天下无指者,生於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兼不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且指者天下之所兼,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

2021年11月21日读书笔记

天下之物,若将其分析,则惟见其为若干之共相而已。然共相则不可复分析为共相,故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为物”也。惠施之观点注意于个体的物,故曰:“万物毕同毕异”,而归结于“泛爱万物,...

“道生一”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要引用一下庄子所说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指非指”,出自于公孙龙的《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万物莫不是由自身属性来表现的,但万物本身的物质属性,却与它们整体...

指马春秋-先秦哲学的恩怨情仇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指物论》开篇总纲如是说。很莫名其妙是不是?这都说的啥啊,这简直就像胡说八道一样,我想一般人都会这么想。别急,把它替换成我用来阐述的词汇,再来看看。“物莫非存在,而称谓非存在”,意思很明显了,“...

邯郸学步这篇古文的译文

物之一,以善辩著称,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等著名论题,在诸子百家中有重要影响。现保存之《公孙龙子》六篇,为其代表作。公孙龙所处时代比庄子稍后,此处或为庄子弟子、后学所记。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