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苔·白日不到处的朝代
2022-12-08 14:51:09 责编:小OO
文档

《苔·白日不到处》袁枚朝代:清代

《苔·白日不到处》年代:清代。作者:袁枚。别称: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字号:字子才号简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出生时间:1716年3月25日。去世时间:1798年1月3日。主要作品:《鸡》《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马嵬》《听诗叟》《十二月十五夜》等。主要成就:倡“性灵说”,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苔·白日不到处的详细介绍:

一、《苔·白日不到处》的全文 点此查看《苔·白日不到处》的详细内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二、背景

这首诗写于袁枚归隐十余年后的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具有明确系年的《小仓山房诗集》中被编次在《望山尚书以七十生辰作相仍督两江奉贺四首》《董畅菴守砚图》后,可知《苔》写于这两首诗后不久。这首《苔》是有所本事的,它是袁枚奉贺恩师尹继善七十寿辰受乾隆赐宴擢相之作。袁枚在为尹继善得到朝廷嘉赏而高兴时,也表达了自己向恩师学习以有所成就的人生志趣,因此写下了《苔》这首诗。

三、注解

白日:太阳。

恰:仍旧。

米:米粒。

也:依然。

开:绽放。

四、《苔·白日不到处》袁枚其他诗词

《苔》《所见》《十二月十五夜》《偶作五绝句》《随园记》

五、译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六、赏析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后两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也会开花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这首诗语言朴素,字字清新,属于托物言志诗。通过描绘青苔这种微小的植物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强大,表现了诗人个性之中的自信和品质之中的不卑不亢。

相同朝代的诗歌

《道中作·行路艰辛叹未曾》《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作》《赠顾行人抱桐先生》《赤金峡道中作》《出守临安·惜别翻愁聚》《题马和之十八应真卷后》《登钟山放歌》《出守临安·丽藻争春发》《出守临安·少住终何益》《天庆宫观刘銮塑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苔·白日不到处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