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月未终夕的上一句
2022-12-08 11:33:08 责编:小OO
文档

初月未终夕的上一句: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的上一句:落日恐行人。诗词名称:《暮过山村》。本名:贾岛。所处时代:唐代。出生地: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去世时间:公元843年8月27日。主要作品:《题兴化寺园亭》《寄远》《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剑客》等。主要成就:唐代著名诗人。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初月未终夕”的详细介绍:

一、《暮过山村》的全文 点此查看《暮过山村》的详细内容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二、注解

寒水:此指清冷的流水。

山家:山野人家。

四邻:周围邻居。

怪禽:此指鸱鸮(chīxiāo)一类的鸟。

啼:后省略“于”字。

旷野:空阔的原野。

恐:此处为使动用法,使……惊恐。

行人:出行的人。

初月:新月。

终夕:通宵,彻夜。

边烽:边境上报告战事的烽火。

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萧条:此处为稀疏之意。

桑柘:此处用本意,桑木与柘木。

烟火:指炊烟,泛指人烟。

三、贾岛其他诗词

《剑客》《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题兴化寺园亭》《宿山寺》

四、译文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几里远就能听到凄寒的水声,山区人家居住分散没有近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怪禽从旷野上传来声声鸣叫,昏惨的落日惊恐过路的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一弯新月未得照彻漫漫长夜,边关的烽火并没有越过三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远处几棵萧条的桑柘树外面,袅袅炊烟渐觉与人相近相亲。

五、赏析

贾岛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著称,这一首羁旅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数里闻寒水”。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而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首联点题,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颔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怪禽”大概是鸱鸮一类的鸟。这种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山区渐渐暗黑下来,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这两句诗写声写色,声色均骇人听闻。诗的境界幽深险僻,自是贾岛本色。 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一路行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初升的月亮高悬天空,烽火点燃起来,没有越过秦地,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山区更显得阒静,安谧。这时候诗人逐渐走近山庄。 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诗人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结句“烟火渐相亲”,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与韵味。诗人对生活的感受相当敏锐,体验深刻,又着意炼句,因此,诗里的心理刻画也显得细致入微而耐人寻味。 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 诗的形象写得险怪寒瘦,境界幽深奇异,在中唐诗歌中确实别具一格。明胡应麟推崇“浪仙之幽奇”为“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从风格这一角度上看,这一评语也说得中肯。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暮过山村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