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地肃清堪四望的翻译是什么
2022-12-13 10:21:27 责编:小OO
文档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解释: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解释: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诗词名称:《始闻秋风》。本名:刘禹锡。别称:刘宾客、刘中山。字号:诗豪字梦得。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洛阳。出生时间:772年。去世时间:842年。主要作品:《句》《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竹枝》等。主要成就:永贞革新、诗歌创作治理州郡。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天地肃清堪四望”的详细介绍:

一、《始闻秋风》的全文 点此查看《始闻秋风》的详细内容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别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二、刘禹锡其他诗词

《陋室铭》《秋词》《浪淘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

三、赏析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场;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的生气。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赋予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所以五六两句并没有离题,而正是透过这两个形象,有力地从侧面渲染了秋风秋色的魅力。同时,也是为下文蓄势。「草树含远思,襟怀有佘情」(刘禹锡《秋江早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二首》),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马思边草」、「雕眄青云」的形象,也同样唤起了诗人的激情。所以下怀;「马思边草」、「雕眄青云」的形象,也同样唤起了诗人的激情。所以下两句便直抒胸臆:「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啊!寥廓江天,山明水净,真是「秋容一洗,不受凡尘涴。许大乾坤这回大」(陈亮《洞仙歌》)。我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由于上联有「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是比较爽朗和倔强的。他并不因失败和不幸而消沉气馁,相反他却以为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中获得教益。这就是他所说的:「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学阮公体三首》)。所以他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至老不衰。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四、注解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

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

飕飗: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

眄: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五、译文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始闻秋风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