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步登最高寺的翻译
2022-12-13 10:55:53 责编:小OO
文档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解释: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解释: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诗词名称:《构法华寺西亭》。本名:柳宗元。别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字号:字子厚。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长安。出生时间:773年。去世时间:819年11月28日。主要作品:《江雪》《早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重别梦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等。主要成就: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信仰:儒学。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步登最高寺”的详细介绍:

一、《构法华寺西亭》的全文 点此查看《构法华寺西亭》的详细内容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二、赏析

理解这首诗并不难。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而自嘲自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于是常出游以求排遣,要趁着萧散闲逸之时,更加放纵自己的疏顽之性。其实,柳宗元不是真的萧散,而是被剥夺了参与政事的权利。柳宗元也不是真的疏顽,而是保守派打击迫害他的借口托辞。柳宗元强压满腔怒火,故作轻松调侃,自嘲自慰,表明了毫不屈服的内心思想。接着六句,写东山的高峻和构建西亭。柳宗元《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曾提及构建西亭的事:“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蓧簜,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可知柳宗元构建西亭,是因为东山高峻,砍伐榛莽杂草之后,可以饱览风物,赏心悦目。一来算是萧散无事时做了一件自己乐意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二来证明自己确实生性疏顽,不思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孤傲山林,乐山乐水,表现出不屈抗争的勇气和愤激的心情。接下来十二句,写建亭后所见美景和心情的愉悦。写景从高而下,从远而近。散高峻的东山顶上仰天俯地,有上凌云霄,遗世独立之感。远山凑拢,澄江怀抱,胸襟不由开阔博大。夕照临轩,栖鸟飞还,菡萏艳色,斑竹清痕,清丽宁静的自然美景,令他陶醉。这样,由于贬谪而枯槁的精神,到此时方才开颜。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屏除和遗忘,所以描写赏心悦目的美景总偏重于幽深寂静的特征,蕴含着诗人心中深藏的挥之不去的忧怨。最后六句,写乡愁别情袭来,强自宽慰。赏心乐事最忌孤寂,何况柳宗元又身处贬谪的现实之中,所以山水之乐只能暂忘心中郁垒,时间稍长,不由得又勾起了深切的乡愁离恨。这种悲哀是由贬谪而来,与忧愤同根而互生,想要回归故里,现实中同样不可能,诗人只得强自宽慰,“置之勿复道”,散须臾的闲适欢乐中,忘得一时算一时。结尾哀婉低沉,怨愤之情长绕不去。 总之,遭贬而心情压抑——出游以求解脱——陶醉美景而暂悦——勾起乡愁——强自宽解而其实未能,是柳宗元山水诗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手法,而孤愤沉郁是贯穿全诗的感情基调和独特风格。

三、柳宗元其他诗词

《小石潭记》《江雪》《永州八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渔翁》

四、注解

窜:逃匿。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

极:终极,尽头。

山水:指环境。

穷:极其。

萧散:闲逸。

任:任意,率性。

疏:疏放,放诞。

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垂:通“陲”,边。

斗:通“陡”。

欲似:好像。欲,似。

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

榛翳: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

童:仆。

恣:任意,尽力的。

披翦:砍削。披,砍伐。翦,同“剪”,削。

葺:盖房。

宇:屋檐,指亭阁。

横:横对着。

割:切开,划开。

判:分开,差别。

清浊:天地。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岫:峰峦。

攒:聚集,凑拢。

顶:峰顶,山头。

抱:环绕。

临:对着。

轩:窗。

当:对着。

菡萏:荷花。

溢:流出。

嘉:美好。

筼筜: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

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

屏:除去。

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动或思想。适,安宁,舒适。

幽潺:忧愁。潺,愁苦,烦恼。

枯槁:憔悴。

迨:到。

始:才。

间:隔离。

夷蛮:古代称少数民族,东方为夷,南方为蛮。这儿泛指南方各种少数民族。

置:放下。

寄:托,靠,凭借。

须臾:片刻。

五、译文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构法华寺西亭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