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公司债务是否会影响法人?
2023-09-23 07:05:22 责编:小OO
文档

公司债务只能通过公司财产来清偿,不能向法定代表人个人追偿。公司被诉时,法定代表人应当参与诉讼,且如果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公司可以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等行为。法人死亡后,股东一般不需要承担公司债务的偿还责任,但如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等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则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分析

公司的债务只能通过公司的财产来清偿,不能向法定代表人个人追偿。这是因为在公司名义产生的债务中,公司的财产是唯一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除非法定代表人在该债务中存在重大过错,或者承担公司法规定的连带责任或法定代表人为公司担保而承担担保责任,否则不能用股东或法定代表人个人财产来清偿债务。如果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公司可以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等行为。

一、公司被起诉对挂名法人有什么影响

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作为法人参与诉讼,与自然人不同,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参与诉讼,或由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所以公司被诉,法定代表人应当要参与诉讼。

公司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公司被诉要承担责任,原则上只能执行公司的财产。但为了保证债权人的权利,督促公司履行被执行义务。当公司因无可供执行财产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法定代表人也影响,法定代表人会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二、法人死了债务股东还吗

首先法人是组织,不存在死亡的问题,能够死亡的只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

法定代表人死亡的,股东一般不需要承担公司债务的偿还责任,公司的债务由公司用公司的资产来承担。至于股东,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但如果股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等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的,则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需要承担公司债务的偿还责任。

结语

公司的债务只能通过公司的财产来清偿,不能向法定代表人个人追偿。这是因为在公司名义产生的债务中,公司的财产是唯一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除非法定代表人在该债务中存在重大过错,或者承担公司法规定的连带责任或法定代表人为公司担保而承担担保责任,否则不能用股东或法定代表人个人财产来清偿债务。如果公司无法偿还债务,公司可以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高消费等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