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年7月29日是制作狗窝吉日吗 2022年7月29日是制作狗窝的黄道吉日吗 二月二龙哪些属相不适合剃头 二月二剃头有什么讲究 2022年7月29日挖井黄道吉日 2022年7月29日是挖井的黄道吉日吗 立冬暖心的句子说说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忌讳 二月二龙抬头的禁忌大全 2022年7月29日建猪栏黄道吉日 2022年7月29日适合建猪栏吗 2022年7月29日挖掘池塘行吗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宜挖掘池塘吗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宜制作渔网吗 2022年7月29日制作渔网好吗 朋友生日搞笑祝福语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买衣服吉日 2022年7月29日买衣服吉日一览表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挖水井吉日 2022年7月29日挖水井行吗 二月二龙头节节日习俗 2022年7月29日开鱼池行吗 2022年7月29日是开鱼池的黄道吉日吗 2022年7月29日适合制作猫窝吗 2022年7月29日制作猫窝行吗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有什么禁忌 二月二龙抬头女人能理发吗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搭鸡窝吉日 2022年7月29日是搭鸡窝的黄道吉日吗 2022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不能出门吗 2022年二月二可以出门吗 2022年7月29日训狗行吗 2022年7月29日训狗好不好 二月二龙抬头的真实来历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宜训马吗 2022年7月29日训马好吗 搞笑五一节微信祝福语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2022年7月29日搭窝好不好 2022年农历七月初一搭窝吉日
二月二龙头节的习俗与传说
2022-10-27 21:23:04 责编:小OO
文档

导读:二月二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有许多别称,其中一个别称是龙头节,因为各地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二月二龙头节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出现,那么你知道二月二龙头节节日习俗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对二月二龙头节的习俗与传说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瞧瞧吧。

二月二龙头节节日习俗

各地龙抬头节的民俗活动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1、龙抬头节理发

汉族民间有种说法,曰: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此说虽无根据,也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 “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是日,多剃发”。

2、龙抬头节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3、龙抬头节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4、龙抬头节熏虫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5、龙抬头节击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二月二龙头节的习俗与传说

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龙抬头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