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腊八粥都放什么东西 腊八粥是怎么做出来的 鬼门开鬼门关禁忌 鬼门开关的时候十大禁忌 情人节去哪里旅游最浪漫 情人节旅游5个最迷人的海岛 什么是三八妇女节 过了腊八就是年顺口溜怎么说 腊月二十三禁忌 腊月二十三这天有什么禁忌 腊八节诗句大全 鬼节出生的男孩有福吗 521情人节是什么意思 521情人节代表什么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古诗 我国的植树节是哪天设定的 为什么说冬至是鬼节 女神节是怎么来的 情人节女朋友一定会喜欢的礼物 鬼节冥包的正规写法和称呼 七月半鬼节易撞鬼之人注意禁忌 天中节是什么节 38妇女节送妈妈的礼物推荐 八月十五中秋节习俗盘点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元旦出行需做好哪些防护 病毒变异元旦还能出行吗 中元节饮食禁忌 中元节不能吃什么 元旦适合带女朋友去的地方 大年三十去墓地看亲人会不吉利吗 鬼节真的有鬼出来吗 小年吃灶糖的原因是什么 九月初九节日名称 38为什么称女神节 几号是七夕情人节 520情人节的来历 520情人节是怎么来的 女生节表白的话 女生节怎么表白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吗
2022-10-01 13:55:26 责编:小OO
文档

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吗

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其中八月叫“仲秋”,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常言道“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因为一年之中,只有这时,天高气爽,月亮显得又圆又大,特别明亮。中秋之夜皎洁美丽的月亮,引发人们遐想连翩,创作出许多与月亮有关的动人故事和赏月的民俗活动,中秋便成了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活动

歌舞贺月

歌舞贺月始于唐朝末年。那时李隆基当皇帝,号唐玄宗。他有“风流天子”之称,在宫中设有“梨园”,养了“三百歌女,三百乐手”,亲自作曲写词,导演歌舞,可以说是中国首创的大型歌舞团。后人称“梨园子弟”,就是指舞台演出工作者。中秋之夜,唐玄宗就大摆歌舞宴会。以后,民间也流传在中秋之夜,在明月之下且歌且舞的习俗,有的地方还上演大戏。

中秋月饼

中秋吃月饼始于宋朝,苏轼诗中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说月饼中有馅。到了元末,统治者残暴腐败,引起群众反抗。农民起义首领朱元璋在中秋时,将中秋起义的时间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送到各家各户。人们掰开月饼见到纸条,就纷纷拿起菜刀、锄头、铲刀等工具,聚众斩杀驻守在当地的元朝统治者。以后人们就有“月饼传信息”的讲法,吃月饼又有了纪念推翻元朝残暴统治者的意义。

月饼的制作,各地大同小异,多是圆形有馅,甜味为主。发展到现在,广式(即广东产的)月饼最为闻名,有蛋黄莲蓉、五仁、豆沙等月饼。今年还出现“鱼翅月饼”、“鲍鱼月饼”、“水果月饼”等等,五花八门。包装也越来越精美,成为互相馈赠的礼品,反映出人民生活改善和提高。

团圆宴饮

中秋月圆,被人们用来象征合家团圆,家家户户宰鸡杀鸭,备好水酒,团聚吃大餐。现在群众生活提高了,很多家庭还到酒家去订座开宴。酒家备有象征团圆的菜式,是夜座无虚席,赚到盆满钵满。

深夜祭月

中秋之夜,除了宴饮,到了深夜,明月当头,各地还有隆重的祭月(又称拜月)活动。祭月的祭品很多,除了月饼,在广东还有芋头仔、田螺、柿子、苹果等。多是摆在能见到月亮的地方,如天台、阳台、门口、晒谷场等,边吃边赏月。现在青年男女还会驱车到野外风景区去赏月。赏月还延至十六日晚,称为“追月”。

中秋赏灯

中秋赏灯在南宋已有记载,《武林旧事》说:“放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漂浮水面宛若群星降落”。有些街市,商铺门口明灯高悬。在广州还有“树中秋”,各家挂灯笼,有果品灯、鸟兽灯、鱼虫灯、字灯、悬挂于门顶高处。现在有些公园或旅游景区也举办各种中秋灯会,供人观赏。有些地方还把谜语写在灯纸上,叫做“猜灯谜”。

对月许愿

月亮又有“月下老人”之称,即媒人之意。以前未婚青年男女,在中秋之夜三更,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撮合成婚。有些地方,以前还有中秋之夜抛帕招亲的习俗。在广场搭台,布置成月宫,设玉兔、桂树,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将绣花的手帕向台下抛去,接得手帕的男仔,如手帕的绣花图案与抛帕姑娘留在手中的

相同,两人便相认,如两相情愿,就可以交友成亲。不过,现在已变成表演节目。

有些地方,婚后多年未怀孕的女子,便在中秋之夜,走出家门,到野外对着明月,沐浴月光,祈望早生贵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