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有何特征
2023-10-06 12:31:49 责编:小OO
文档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
(一)该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二)主观上由直接故意构成。行为人不能说明其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财产或支出的来源是合法的,是主观上不愿意,明知其来源是非法的,故意不如实说明来源,拒不说明真实来源。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三)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这是构成该罪的前提条件。“财产”,是指行为人实际拥有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支出”,包括生活消费的支出和用于生产经营的投资、赡养、保险、赠予、借贷等支出。“合法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从事讲学、写作等所得,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以及通过继承、受赠、存款利息、股份分红、合法经营活动等途径得到的全部收入。“差额巨大”,是指其财产或支出与合法收入相差的数额巨大。“巨大”的界定标准,依据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第二,本人不能说明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部分来源合法。这是构成该罪的本质行为要素。关于行为人“不能说明”巨额财产来源合法的认定,根据200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规定,包括以下情况:
1、行为人拒不说明财产来源;
2、行为人无法说明财产的具体来源;
3、行为人所说的财产来源经查证并不属实;
4、行为人所说的财产来源因线索不具体等原因,无法查实,但能排除存在来源合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的。
需要强调的,就是“非法所得”的数额计算问题。根据上述《纪要》的规定,《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的“非法所得”一般是指行为人的全部财产与能够认定的所有支出的总和减去能够证实的有真实来源的所得。在具体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把国家工作人员个人财产和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财产、支出等一并计算,而且一并减去他们所有的合法收入以及确属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个人的非法收入。
(2)行为人所有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行为人的支出包括合法支出和不合法的支出;行为人的合法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稿酬、继承等法律和政策允许的各种收入。
(3)为了便于计算非法所得数额,对于行为人的财产和合法收入,一般可以从行为人有比较确定的收入和财产时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
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