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侵权与不当得利可以同时提出吗
2023-10-15 17:58:04 责编:小OO
文档

不当得利责任和侵权责任常常并存。当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时,构成侵权行为,而当侵权行为人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又受利益的,则构成不当得利。在这种情况下,对受害人而言,就发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

在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发生竞合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对其更为有利的方式行使权利,弥补损失。当事人行使其中一项请求权足以弥补损失时,其他请求权就归于消灭,如果不足以弥补,权利人仍然可以行使其他请求权。法律上赋予当事人两种请求权的选择权具有重要意义。以侵权为基础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其目的在于填补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的损失,而以不当得利为基础主张返还财产请求权,其目的在于返还行为人所受的利益,在效果上也能起到填补损失的目的。

当事人在行使选择权时,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受害人的所受损失的大小及行使请求权的目的,正确地进行选择。如当两种请求权发生竞合,而行为人所受利益多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或受害人对损失无法确定而行为人受益又十分明显时,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财产请求权对受害人来说更为有利。

一、侵权与不当得利的竞合是什么

侵害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构成侵权行为;但侵权行为人因其行为而受有利益,所受之利益具有违法性或欠缺保有利益的正当性,成立不当得利。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对受害人而言,可以发生侵权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是指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无标的物处分权的人擅自处分他人标的物的行为。如非法出租他人之物、共有物;违法转租。无租赁权或未经他人同意,而擅自出租他人财产,或在租赁关系消灭以后,拒不返还租赁物。②无权处分往往构成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害,由此获得的利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因而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行为人应向权利人负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物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不法行为人非法使用他人的财产并获取利益,构成对他人的物权的侵害,行为人应负侵权责任。同时,由于行为人从财产之上获取利益无法律上的根据,亦应负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但是,如果不法行为人使用他人的财产,仅造成对财产的损害,而并没有使自己获取利益,则行为人仅应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不应负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

(三)侵害知识产权而获取利益

行为人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抄袭、非法复制他人有著作权的作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专利等,均构成侵权行为责任。同时,由于不法行为人往往会从侵害他人的知识产品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此种利益的获得没有法律根据,行为人亦应负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四)侵害人身权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用其姓名、肖像获得利益,欠缺法律上的原因,成立不当得利。行为人应负侵权行为责任和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二、侵权与不当得利的区别

不当得利与侵权的区别有以下两点:

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2、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