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销售过期化妆品会怎么处罚?
2023-10-02 05:03:54 责编:小OO
文档

2022年销售过期化妆品将面临严厉处罚。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销售过期化妆品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货值不足1万元的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1万元以上的可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另外,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寻求消费者权益协会帮助或直接起诉来举报商店卖过期化妆品,涉及欺诈行为的经营者需按消费者要求赔偿三倍购买金额或服务费用,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分析

一、2022销售过期化妆品怎样处罚1、2022销售过期化妆品依据以下三点处罚。具体如下:(1)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2)违法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3)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2、法律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化妆品标签标示的要求贮存、运输化妆品,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变质或者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第十三条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下列化妆品:其中第五项,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其他有关规定的,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对经营单位,可以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2到3倍的罚款。据此,对化妆品经营企业销售过期化妆品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2到3倍罚款。二、怎么举报商店卖过期化妆品1、可以直接找商家协商解决;2、也可以寻求消费者权益协会的帮助;3、或者直接选择起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结语

销售过期化妆品涉及违法行为,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对违法经营者将采取严厉处罚措施。一旦查实,相关部门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货值金额而定,最高可达到货值金额的20倍。消费者可通过与商家协商、寻求消费者权益协会帮助或直接起诉等方式举报商店销售过期化妆品,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最低为五百元。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法律将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处,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