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春季养生对应身体部位
2024-02-18 23:50:27 责编:小OO
文档

春季适合养肝脏:

1. 春季阳气升发,肝气随之盛,养肝有益:肝气升发,疏泄,与春气相通应,保持心情开朗舒畅,有助于顺应春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

2. 养肝需注意:若素体肝气偏旺、肝阳偏亢或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于发病,需注意调理。

3. 肝气疏通、畅达对身体有重要调节作用:肝气疏通、畅达,对全身脏腑、经络、形体的功能活动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在春天最适合养肝脏。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季保养按哪些穴位比较好?春季预防疾病有哪些小常识?

穴位主要是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一般在中医中会经常被提到,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等刺激相应的经络治疗疾病。其实你知道吗,按摩穴位也可以做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那么春季保养按那些穴位比较好呢?春季预防疾病有哪些小常识呢?

1、6大春季保养穴位

1.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左右两耳往头顶连线,与眉心往上直线的焦点。百会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有“诸阳之会”和“百脉之宗”之称,是人体生发阳气的重要大穴,也是保健大穴。

2.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脚踝最高点往上4横指幅的位置。此穴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之处,具有滋阴补阴的作用,女性月经期间可多按摩,有助缓解经痛。

此外,常按此穴,也有稳定血压、美颜祛班、紧实肌肤,以及排除体内水湿浊毒的作用,可预防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炎等疾病的发生。

3.太_穴:

位于脚背,第一脚趾骨和第二脚趾骨结合处上方的凹陷处,按压时有明显_胀或胀疼感。太_穴是肝经的原穴,常常按摩舒肝理气。

有助清肝热、除肝火,解除压力,调节免疫系统,强健身体机能,预防风邪致病,也能改善春季皮肤过敏搔痒的症状。

4.睛明穴:

位于眼头,眼眶内侧边缘与眼球之间空隙处,此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两经的交会之处,常按摩能调整眼部气血运行,减轻眼压,改善眼周和眼睛乾痒的不适。

5.瞳子_:

位于眼外角、眼眶骨外侧凹陷处,是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常按压此穴有祛风、泄热、明目的作用,和睛明穴一样,都具有调节眼周气血运行、保养眼睛的作用。

6.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外侧下缘凹陷处往下3指幅宽的位置上,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古人有言,针灸此穴可多走3里路。足三里穴也是调节肠胃功能和消化系统的保健大穴,常用于治疗肠胃道疾病。

上述是小编推荐的春季保健预防疾病的几大穴位按摩,那么预防疾病除了按摩,日常还有哪些小常识呢?

2、春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1).外出归来和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次外出都有可能因接触门把、扶手、柜台、电话等以及与他人握手而污染了自己手指掌,因此要注意洗手以消除隐患。

每次饭前便后,更应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手,养成良好习惯。

(2).勤换衣服、勤洗澡。外出回家要脱换衣鞋,室内地面要勤擦洗。

(3).决不随地吐痰。痰液中含有上千种病菌,在日常环境里可存活几天至几十天不等,有的伴随空气四处飘散,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人人应自觉将痰液吐在纸片里,然后丢入垃圾箱。

(4).要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5).不在他人面前打喷嚏、咳嗽。在他人面前打喷嚏、咳嗽就有可能将飞沫、唾液溅到别人身上,从而传播病菌,令人厌恶。此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事后应向别人表示歉意。

(6).不乱扔脏物、垃圾。脏物、垃圾常含有各种细菌、病毒,在日常环境里会不断繁殖滋生,以此不能因自己厌恶而随处乱扔。

(7).与他人同桌用餐时应用公筷、公勺。最好采用分食制,将每盆菜汤按人分发,以免通过个人筷勺传播菌毒。

(8).不要在衣兜里乱揣钱币钞票。钱币钞票被无数人手、物所接触,受到难以预测的种种污染,因此切勿将它们任意揣在衣兜里,同手帕、手纸及其他东西混在一起,千万不要用手指蘸口水点钞票。

(9).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10).温冷水洗脸。可以增加对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总结:不管是什么季节,做好疾病预防非常重要。尤其是春季,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决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等等。

3、按摩保健的好处

1、调节神经功能

养生保健按摩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通过神经功能的调节可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并可降低大脑皮层对疼痛的感受性,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2、增强免疫力

通过按摩对相应部位的刺激,按摩可以从整体上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泄,改善消化吸收和营养代谢,提高体内防御疾病的能力。

3、改善血液循环

保健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按摩部位毛细血管舒张,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消炎消肿,使局部浮肿和瘀血消散等。如某些病局部出现皮肤颜色苍白、枯燥、萎缩、弛缓的状况,进行按摩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增强患部气血的供给,使之逐渐变为红润、光泽、丰满,从而恢复人体应有的生理状态。

4、缓解肌肉痉挛

养生保健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从而使人体增强抗病能力,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变。总之,养生保健按摩对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恢复体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有较好的效果,对以疲劳为主要的亚健康状态也有比较理想的疗效。

春季养生一定要呵护的五大身体部位

春季养生一定要呵护的五大身体部位

   本文导读: 春季养生之道有很多,很多人为了健康都选择在春季进行健康养生,尤其是身体健康,以下就是春季养生一定要呵护的五大身体部位。

  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分别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脐和耳部。每天做好这五个特区的保健时,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扶助正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区1、耳部

  养生关键词:健肾壮腰、养身延年。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

  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特区2、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

  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3、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

  儿童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走火罐、轻轻拍打。

  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特区4、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

  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特区5、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

  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春天常按这6个穴位,调畅气血,颐养脏腑

春气萌动,万物破土而出,人体也顺应天时,开始生发阳气。

此时 养生 ,可以通过按摩等方法刺激体表经络和腧穴。以下介绍几个穴位 养生 方法,帮助大家在春季疏通经络,调畅气血,颐养脏腑。

位于脚底足心前三分之一处,是全身关键穴位之一。

陶宪凝绘

按摩方法

端坐,先将右脚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右脚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脚心涌泉穴部位,不计次数,至足心发热为止。

再将左脚架在右腿上,进行类似操作。

在热水泡脚后做此按摩则效果更佳。

功效

涌泉穴为肾经起始穴位,常按摩有滋肾水、疏肝明目、健足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轻轻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力度以穴位处微有酸胀为度,每次按揉约3~5分钟,可以起到缓解经期小腹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

三阴交的按摩方法

功效

三阴交穴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理血、益肾平肝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以穴位处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

足三里穴的按摩方法

功效

刺激足三里穴能促进气血运行,身体强健。

定位

太冲穴是肝经的一个穴位,在脚背部,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的凹陷处,找此穴时,先找到第1、2趾的趾缝,然后以大拇指或其他手指沿趾缝向脚踝方向推,直到推到两块骨头,太冲穴就在这两块骨头前方的凹陷处。

陶宪凝绘

按摩方法

先找到太冲穴所在位置,仔细寻找最痛的点,然后用适当的力,向行间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第2脚趾缝纹端的凹陷处,距离太冲穴约2寸)的方向推揉3~5分钟。

功效

太冲穴有脚上的“虎口”之称,它是肝经的第一大要穴,既能消散肝火,又能缓解抑郁情绪。

当怒火冲天的时候,按揉太冲穴还有助于平心静气;心烦意乱的时候按揉太冲穴,可以宁心安神;头昏眼花时按揉,还可以让人神清气爽。

按摩方法

按摩阳溪穴:用指腹点揉阳溪穴,力度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

按摩阳谷穴:拇指指端放在阳谷穴处按掐,一掐一松,14次为一循环,3循环为1次治疗。

三阳穴的按摩方法

功效

阳溪穴能清肺止咳、利咽明目、行气止痛。

阳谷穴能清热泻火、安神醒脑,经常按摩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春季养生应以对哪个部位的保养为主?

春季养生应以肝的保养为主。

中医学认为,肝主春,意思是说,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为何有此一说?因为春天温暖的气候将会使人的活动量日渐增加,促使新陈代谢亦将日趋旺盛。因而,在人体内,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营养供给,都会相应加快、增多,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求。

中医认为,这些均与肝脏的生理机能有关。若肝脏机能失常,适应不了春季气候的变化,就会在以后出现一系列病症,特别是精神病及肝病患者,易在春夏之季发病。

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据统计,精神病发病率以3、4月份最高,这也是季节对机体影响的一种反应。而中医所说的“春宜养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保养肝脏的方法很多,如春天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有肝病及高血压病的患者,也应在春季到来之时,按医嘱及时服药。尤其精神病患者,在春天要注意避免精神刺激,以免病情加重。

扩展资料

一、春季养肝有四法

1、运动养肝

很多上班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面前,“久视伤肝,久坐伤骨”。适当开展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

2、饮食养肝

“酸入肝”,春季生东风,肝气旺盛,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时宜减酸增甘,调养脾胃。可食用大枣、蜂蜜、枸杞、莲子等甘味食物。春季要多食蔬菜,如:春笋、荠菜、菠菜、紫菜等,饮食多样化。

3、情志养肝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五行归木,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春天去听音乐会、看戏剧、郊游、晨练、远足、与朋友倾诉等活动,可疏肝理气,调养情志,将胸中的郁闷之气排出,使肝气舒畅。

4、推拿养肝

养肝护肝可以经常按压肝腧穴和太冲穴。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

而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即可。推拿治疗的过程可使接受治疗者心身彻底放松,有助于顺气开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二、中医推荐的三款养肝汤

1、猪肝枸杞子汤

主料:猪肝100克,枸杞子30克。

功用:能补肝、养血、明目。

2、丹参黄豆汤

主料: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

功用:补虚养肝,活血祛瘀。丹参味苦微温,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黄豆能健脾宽中、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这些都有利于补虚养肝。

3、红枣花生汤

主料:红枣50克,花生80克,冰糖50克

功用:补脾和胃、养血止血

参考资料:人民网-春季养生四注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