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脱逃罪与越狱罪的区别是什么?
2023-11-09 16:36:04 责编:小采
文档

脱逃罪与越狱罪在法律层面上没有区别,但在行为方式和行为人数量上存在差异。脱逃罪是指个别犯罪分子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而组织越狱罪则是多数在押犯勾结在一起,有计划地集体逃跑。脱逃罪的构成特征包括侵犯司法机关管理秩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等。在中国刑法中,脱逃罪的规定适用于越狱行为。因此,判断是否构成脱逃罪需要参考其犯罪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

一、脱逃罪与越狱罪的区别是什么

脱逃罪与越狱罪的实际上从法律层面上来说的话是没有区别的。组织越狱罪与脱逃罪虽然在形式上都表现为在押的犯罪分子逃离监管、羁押场所,但仍存在如下区别:(一)行为方式不同组织越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并且一般是使用暴力手段,公开与国家专政机关对抗;而脱逃罪在客观方面往往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二)行为人数量不同组织越狱罪是多数在押犯勾结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指挥、策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逃跑越狱的行为。而脱逃罪一般只是个别犯罪分子单独的逃跑行为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脱逃未遂。

二、脱逃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羁押场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场所主要指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押解犯罪分子的路途中,也应视为监管场所范围。3、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犯罪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脱逃的目的是逃避羁押与刑罚的处罚。目前我们国家关于脱逃罪是有非常明确的犯罪行为,这个规定的脱逃行为在日常生活当中主要就是表现为越狱这样的一种,但是我们国家《刑法》当中并不存在着越狱罪,而是存在着脱逃罪。所以在进行确定的时候,是需要按照脱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来判断。

结语

脱逃罪与越狱罪在法律层面上实际上没有区别。组织越狱罪与脱逃罪在形式上都是犯罪分子逃离监管场所,但存在以下区别:一是行为方式不同,组织越狱罪通常有计划、有组织,并使用暴力手段与国家专政机关对抗,而脱逃罪往往采取秘密逃跑的方式;二是行为人数量不同,组织越狱罪多数在押犯勾结在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逃跑越狱,而脱逃罪一般是个别犯罪分子单独逃跑。脱逃罪的构成特征包括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监管场所,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目的是逃避羁押与刑罚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脱逃罪是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而越狱罪并不存在。因此,在确定犯罪时应按照脱逃罪的构成要件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