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起诉肖像权的具体流程
2023-09-29 08:46:40 责编:小OO
文档

起诉侵犯肖像权的流程:准备好自己权利受到损害的证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受理,原告预交诉讼费后,由法院依法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然后等待法院开庭审理。

一、起诉要什么材料

起诉需要的材料如下:

1、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企业信用报告等;

3、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录音、聊天记录等。

一、起诉的流程如下:

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

2、写起诉状,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3、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

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二、起诉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总之,当事人在符合起诉的条件下持起诉状、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以及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去当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二、起诉离婚的具体程序有哪些

起诉离婚的具体程序如下:

1、原告起草离婚起诉状并搜集整理证据材料;

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以及有关证据资料;

3、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立案,若受理通知原告在七日内缴纳诉讼费;

4、法院在法定期限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开庭传票。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三、民事纠纷起诉流程怎么走

民事起诉的流程如下:符合起诉条件的当事人应携民事起诉状及其副本、原被告的身份信息材料、主要的证据材料及其副本、授权委托书至法院进行立案起诉,法院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一、民事诉讼起诉应当提交的诉讼材料如下

1、民事起诉状。

应当记明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案由、诉讼请求、案件的基本事实和法律据、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起诉人签名、日期。

2、原告身份信息。

如果原告为自然人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的户籍证明;如果原告为法人的,提供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

3、被告及第三人身份信息。

如果被告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信息;如果被告为法人提供登记信息,即工商登记证明。

4、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

包括下列证据:

(1) 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

(2) 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

(3) 证明原告所诉事实、理由存在的证据;

(4) 其他可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

5、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6、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二、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一)原告方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依法受理后决定是否立案

1、 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举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法院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进行诉讼,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二)人民法院向被告送达诉讼相关材料,进入答辩期

1、法院将起诉状副本、证据材料副本和其他诉讼材料送达给被告。

2、被告接收到诉讼材料后,可向法院提起管辖权异议,或者提交答辩状。

3、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对异议进行审查,经审查管辖权异议成立的,受诉法院应当作出书面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

(三)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

1、对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限内安排开庭审理,向原被告送达传票,传票应载明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2、法院开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就案件事实发表意见。

3、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向原被告送达裁判文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