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首贷申请需要的材料
2023-09-27 15:35:25 责编:小OO
文档

准备齐全贫困证明材料、身份证明材料、邮储银行存折后到县、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登记并领取《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
一、学生必须提供的资料及相关要求
1、填写完毕的《国家助学申请表》一式2份(不能为复印件);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2份;
3、本人入学通知书或学生证复印件一式2份;
4、本人在校学习成绩复印件一式2份;5、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各一式2份;
6、个人书面贷款申请1份;
7、贷款银行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怎样申请助学贷款
学生提出申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校机构提出申请,领取《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等材料,如实完整填写,并准备好有关证明材料一并交回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机构所要提交材料包括:
(二)学校机构进行贷款初审。学校机构在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下达的年度借款额度及控制比例内,组织学生申请借款,并接受学生的借款申请。学校机构对学生提交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三)经办银行进行贷款审批。经办银行在收到学校提交的《信息表》和申请材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如有差错或遗漏,会要求学校进行更正或补充。经办银行的复审工作在收到学校提交的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全部审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经办银行将统一编制审查合格的借款学生名册随同空白借款合同及借据送交学校。
(四)与学生签订借款合同。贷款申请被批准后,学校根据经办银行提供的借款学生名册,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组织学生填写、签署借款合同及借据的工作,并提交经办银行。
(五)贷款的发放。
三、生源地办理助学贷款需要哪些条件
(一)办理条件:
如果你是新生,要看你考上的是什么高校。高校以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名单为准,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登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可查询到有资格的高校。
如果你是在读生,还是要看就读的是什么高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需要了解的是,高校在读学生当年在高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不得同时申请生源地贷款。
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还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学生已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或是高校在校生;
2、学生本人入学前的户籍与共同借款人的户籍均在本区县;
3、学生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助学贷款;
4、学生所在家庭经济困难(需具备有关证明)。
(二)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所需要的材料:
1、所在村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2、高校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
3、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本(或由乡镇/街道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若是往届在校生的话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所在高校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及未办理贷款的证明;
2、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3、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本(或由乡镇/街道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