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什么是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认定
2023-10-03 03:24:40 责编:小OO
文档

互联网金融业正处于关键时期。部分平台存在逾期、清算、违规等问题,导致贷款人信心不足。此时一些有偿还能力的借款人表示,行业处于波动状态,选择了恶意逃债的道路,不少媒体也报道,不少借款人认为,如果平台出现问题,就不用还贷;甚至有的借款人不知道从哪里学窍门,直接把贷款平台的手机拉到黑名单上,然后卸载贷款平台应用程序,不管怎么叫醒还款人,他们只是假装看不见。至于这种现象,我只能说这种恶意逃债是无知的表现。

一、信贷逾期多久打联系人电话?

这个要看对应的平台了,不同的平台对应的规定有所不同,只要自己不与平台断联,一般平台也不会去找联系人。

1、用户的贷款逾期后,逾期时间超过3天,贷款机构就有可能打电话给家人进行催收。当然,用户申请贷款时,没有留下联系人的电话,那么贷款机构在逾期后,只会拨打贷款人的电话进行催收而不会拨打家人的电话进行催收。

2、用户不想自己的家人接听到催收电话,那么在逾期后一定要主动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协商成功后,贷款机构也不会打催收电话给家人。银行贷款很少会在未经过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致电借款人的家人。

3、根据规定,银行在联系时一定要规范,不能直接对其家人进行催收。如果有通过电话谩骂、侮辱,甚至是在言语上进行人身攻击等,都属于暴力催收,碰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录音作为凭证去投诉银行。

4、第二个就是不能明确告知借款人的负债情况,但是可以让家人转告持卡人让其接听电话或者主动联系银行,或者通过家人获取持卡人联系方式等等。当然借款人也需要注意,在贷款逾期后,一定不能失联。如果自己失联的话,催收人员是有权利联系家人的。

二、网贷逾期要不要主动联系贷款机构

网贷逾期用户可以主动联系网贷机构协商还款,网贷机构一般是会同意的。比起变成坏账,网贷机构肯定会愿意收回一部分欠款。这时候用户可以与网贷机构协商,减免逾期利息或者是全免逾期利息,然后只归还贷款本金与贷款利息。

网贷机构同意的话,用户还款的成本就降低了很多。当然,协商的时候要注意技巧,贷款人要表明自己还款能力不足,这样才有可能减免逾期利息。

网贷逾期不接电话可能会被起诉,平台会认为客户这是在恶意躲避债务,没有解决逾期债务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平台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会对客户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可能会起诉逾期客户。

网贷逾期后肯定会遇到催收,甚至会遇到暴催收等情况,这个时候大家正常接听一两个催收电话,不要和催收纠缠,否则只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遇到第三方催收可以完全不用理会,如果遇到暴催收,需要保留相关证据去银监会官网投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逃废银行债务客户名单管理办法》规定,债务人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视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1、不经债权银行同意,以改制、重组、分立、合并、租赁、破产等方式悬空银行债权;

2、通过非正常关联交易抽逃资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致使银行债权被悬空;

3、以转户和多头开户等方式,蓄意逃避债权银行对贷款的监督,使银行贷款本息无法收回;

4、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信息、产权不清的担保,或恶意拒绝补办担保手续;

5、不经债权银行同意,擅自处置银行债权的抵(质)押物,造成银行债权抵(质)押悬空;

6、隐瞒影响按期偿还银行债务的重要事项和重大财务变动情况,致使银行债权处于高风险状况;

7、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继续拖欠银行债务;

8、不偿还债务又拒不签收银行催债文书;

9、其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