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新刑法对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
2023-10-03 07:40:24 责编:小OO
文档

新《刑法》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判刑标准是:对犯罪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立法上认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公司、企业也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者,因此采取单罚制。

一、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构成要件具体是什么

首先,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只规定了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是指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和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构成具体如下:

1、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必须具有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2、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包括公司法中所规定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

3、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股东及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公司以营利为其目的,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公司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什么方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有:

1、上市披露,一级市场招股说明书;二级市场上市公告;

2、定期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采用定期披露;

3、临时披露、重要事件公告、收购合并公告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的特征:

1、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且是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另外,公司或者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都可能成为犯罪行为人。

本次修改,将公司进一步限定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具体包括什么?不应将其仅仅理解为上市公司。比如:银监会《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应当披露财务会计报告;保监局规定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中国人民银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应当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应当披露经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等。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企业,包括哪些企业?根据《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是指:(1)全民所有制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联营企业;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5)私营企业;

(6)依法需要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的其他企业。

事实上只要《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规定负有向股东和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披露义务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主观故意,明知是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和不实的重要信息而予以披露,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的行为。

3、犯罪的客体;行为人向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直接侵害的客体就是股东和其他人利益。其他人应当理解为投资人、债权人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

4、犯罪的客观方面:由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改为了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因此,该罪名建议改为虚假提供信息罪。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所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修改后的刑法一个显著特点是,违法信息披露的对象,除了财务会计报告外,还包括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法律的这种变化透露出一个明显信号,凡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应当披露的重要信息,如重要的、可能影响市场价格变动的研发、市场、人事变动等信息,而没有按规定披露,如果造成社会危害性,都可能会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