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死刑判决后立即执行需要多长时间?
2023-10-03 07:47:02 责编:小OO
文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在核准后七日内交付执行。执行前需通知同级检察院监督。死刑可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在刑场或指定场所执行。执行前通知检察院,如发现错误可暂停,并报请最高法院裁定。死刑应公开执行,不得示众。执行后需写成笔录,报告最高法院并通知罪犯家属。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在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下级人民法院应在七日内交付执行。在执行死刑之前,人民法院需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到场监督。

一、判决书下来多久可以执行

执行判决书的时间是:如果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的,应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如果是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则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等执行机关。

二、执行死刑时是否可以自主选择死亡方式

依法执行死刑时,罪犯是不能选择死亡方式的。目前我国依然还是以枪决为主。在执行时,如果具备注射执行条件就采取注射方式,不具备的采取枪决方式执行。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拓展延伸

我国死刑从判决到执行之间的程序有哪些

死刑的判决执行程序是:

1、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2、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等。

结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在核准后七日内交付执行。在执行死刑前,需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具体执行方式由高级法院决定。在执行前,如发现可能有错误,应暂停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应公开,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需通知罪犯家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死刑执行及停止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