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能否签署合同?
2023-10-05 14:59:59 责编:小OO
文档

精神病人签订的合同无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在完全不能辨认自身行为的情形下,签订的合同的没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拓展延伸

精神疾病对合同签署能力的影响

精神疾病对合同签署能力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具体的精神疾病类型,影响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一些精神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判断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影响其签署合同的能力。在法律上,签署合同需要具备完全的意识和能力来理解合同的条款、后果和责任。因此,如果一个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无法理解合同的重要性或者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那么他们可能被认为是无能力签署合同的。然而,对于轻度或者可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仍然具备签署合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专业的评估来确定患者是否有能力签署合同。总之,精神疾病对合同签署能力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法律规定和专业意见来判断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能力。

结语

精神疾病对合同签署能力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法律规定和专业意见来判断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能力。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精神病人在完全不能辨认自身行为的情形下,签订的合同也没有法律效力。因此,在确定精神病人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能力时,应考虑其判断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素。对于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被认为是无能力签署合同的;而对于轻度或可控制的精神疾病,可能需要进行专业评估来确定其签署合同的能力。综上所述,精神疾病对合同签署能力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专业意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