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崔振东
2024-03-29 19:16:27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崔振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莒南人,2008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博士后(2008.7-2009.7),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访问学者(2015.8-2016.8)。2010年6月调入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担任所长,201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201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第八批青年学术带头人、2015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第八批优秀创新团队“城市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团队首席、2016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7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青年学术带头人。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崔振东的介绍

崔振东,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莒南人。2008年7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然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2010年6月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软土固结沉降机理、冻结法凿井、流固耦合振动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Engineering Geology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43篇,其中SCI收录19篇。

崔振东的介绍

崔振东,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莒南人。2008年7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然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2010年6月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软土固结沉降机理、冻结法凿井、流固耦合振动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Engineering Geology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43篇,其中SCI收录19篇。

忆小可从事油气地质研究的历程

严重敏

(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上海200062)

我对地质学知之不多,但我与朱夏(小可)45年夫妻。尽管实际相聚仅三分之一时间,且有半数日子他在病贫之中,但从他的言行和诗词中我能理解他的思绪起伏,兹略记于后。

小可出身于文学世家,先翁以古体诗著名,一生从事教育,先姑也擅长文学,小可幼年时,父母即授以古诗词,10岁即能集句作诗,并随父母游富春江等名胜,对山高水长的自然景观,萌发奇想。

由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可未进小学,4年完成中学学业,15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由于年轻不习惯车床等工业劳动,并在校图书馆阅读到地质书籍,了解了地质学的作用及联想到童年时游历山水之趣,遂于次年(1936年)至南京考入*大学地质系,开始了他踏遍青山的地质生涯。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抉择。

1940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地质调查所,在黄汲清教授指导下先后参加了川、黔、湘等地的地质、矿产调查和中国地质图的编制工作,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获得了长者的赞评。但由于工作繁重、收入微薄,同时需负担兄弟在复旦大学就读的部分生活费,因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时有疾病缠身。1943年前后友人成我青、刘璜先后谢世以及同事在贵州调研考察时遭匪徒杀害等一系列不幸遭遇,使他于1944年告别北碚至*大学任助教,一度曾萌发从文(翻译、著作)弃“地”的思想。

我1942年毕业于*大学地理系。在校期间,因地质、地理同属理学院,课问时有相遇,但从未交谈。1944年小可回中大工作期间,我在沙坪坝南开(当时称南渝)中学任教。一次偶然共同参加中大同学婚礼的机会,再次相遇而至相知,并于1945年10月在北碚结为夫妇,小可正于此前重返地质调查所工作。

同年抗战胜利,社会各界积极准备“胜利复员”,地质调查所须分批东行,而我因工作的学校无复员计划,须待学年结束后始能离校。期间,小可来沙坪坝等我教学任务结束后同还上海。这时候正逢*教育部在全国举行留学生选拔考试,且南开中学是考场之一。这样我们就近参加了考试,翌年发榜小可录取赴瑞士:的公费生,我被录取为结官价外汇的自费生。这样,从1947年起我们先后赴瑞士留学。小可在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高校(E.T.H.)地质研究所,师从凡·斯托布(Staub)教授研究构造地质,同时到纳沙泰尔大学受教于威格曼(E.Wegmann)教授。名师指导和勤奋学习,结合在国内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使他在地质理论上有长足进步。平时很少做笔记的他,其时却记录了厚厚两大本的外文读书心得。当时我就读于苏黎世大学研究院学人文地理。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除了关心国内解放战争和家人平安外,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但好景不长,1949年公使馆就拒付公费,也不能结汇,几经交涉,每人只获得回国的路费。这是又一次考验我们作出何去何从的重要抉择。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如彭国庆、袁锡等利用路费延长学习,迄今仍未回国。我们两人路费相加,要维持一段生活然后寻找出路也未尝不可。何况E.T.H.是爱因斯坦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其地质系也享有盛誉。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地学工作应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信念使我们在欣闻上海解放后就决心筹划归国。在全国尚未解放、海道仍受封锁的困难情况下,我们谢绝了导师的挽留,于1949年10月回到新中国的怀抱。

新中国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朱夏归国后,应浙江朱庭祜先生之约,到杭州协助组建浙江地质调查所,任副所长,并对浙江北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我在浙江工矿厅资料室任工矿报道编辑,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这期间小可工作和健康情况都很好。记得1951年调上海筹建华东地质调查所时,每日早晨至外滩华东工业部上班。进出里弄,邻居都说他英俊潇洒像个大学生,体质比解放前有很大提高。这期间,他对山东、安徽马鞍山、大别山等地区的金、铜、铁、黄铁矿等进行了实地勘察。不久机构调整,华东地质处撤销,他调任北京地质部地矿司,主持煤田地质勘探,并到河南平顶山、山西义棠、内蒙古石拐子等重点地区进行调查、指导工作。为了照顾两老和抚养三个子女,我留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开始了漫长的三十年分居生活。

1955年,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封锁,石油无法进口,外国反动学者又鼓吹“中国贫油论”。当地质部召开全国石油普查会议之时,小可出于爱国和反驳国外反动言论之心,自告奋勇去大西北勘探油矿等资源。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1955至1958的4年中,当时西北地区交通困难,装备简陋,其艰辛程度是今天的年青人难以想象的。一个国外归来的游子,坦然面对生活条件方面的很大变化。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他率队勘察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获得良好油气远景,为建设克拉玛依油区作出了贡献;之后至青海柴达木盆地作全面油气普查,并于1957年获得冷湖浅钻中出油和马海盐湖的天然气等业绩;同时还对藏北、昆仑山北坡开展石油以外的金属矿产等调研,并穿越昆仑、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到藏北工作。在这整整4年时间里,除了到北京汇报工作之余短期回家外,再无任何节假日,有一年里春节也未能回家。在高寒山区的日子里,夜间帐篷中茶水冻冰,只能以酒代茶,车行受阻,脱下棉衣填轮前行,更无新鲜食品营养,以致体质日衰。为维持必要的营养和御寒,只得以高价罐头食品和酒来补充能量。在影响寄家工资数时,戏称他负担我一人生活费,由我负责全家生活费。为了保证他的健康,我们无怨无悔,不足之时,先翁变卖部分藏书补缺,但从不对外声张。在此期间,他以乐观主义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但在工作中成果累累,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为地质界许多同仁津津乐道。1959年和1960年奉调至东北松辽盆地,与关士聪先生一起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设夜以继日地工作。作为大庆油田发现的有功人员之一,他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他对南方各地的油气地质进行了调研,并参加华东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主持华东各省1∶20万地质图幅的野外验收与报告审定,进行了区域地质矿产的广泛研究。在此期间,业治铮先生、刘光鼎先生先后调至海洋地质研究所,住在同一院内,在业务上相互交流,为他们在学术上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此时,华东所在李公俭所长领导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但好景不长。*开始,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遭受了各种不公的遭遇,然而,他仍念念不忘探索中国油气地质和大地构造的理论。在特殊困难的情况下,他率先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并运用于中国油气盆地的研究。在*后期,他得悉崔振东同志来江苏主持石油勘探工作,欣然接受邀请,重新到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一线工作。1975年前后,他抱病随王震副总理至黑龙江、山东等地视察金矿勘探,后因病情加剧到上海诊治,却因医疗关系在南京,不能在沪住院治疗。此时腹痛难以行动,只能向里弄借了板车由子女推进送至华山医院作局部治疗。*结束后,因胰胆剧痛,进入南京工人医院治病。随着*上的拨乱反正,他的医疗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治病期间曾得到原地矿部石油地质局和江苏省科委领导、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和华东地质研究所等领导、同事们的关怀和帮助。仰仗工人医院医师高超的医术,经过长达12小时的手术,终于切除了病灶。但因体质虚弱,术后高烧等反复多次,九死一生。但不管处境如何,健康状况如何,他对石油地质和大地构造的研究从不间断。1978年起的最后12年时间里,他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关注从未停止。他在致力于江苏的油气勘探的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就“石油普查的广阔领域”与“对石油普查工作部署的设想”提出了重要的工作建议。在塞风同志主持的第二轮油气普查工作会议上,他的意见受到了高度重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先后赴法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参加有关国际学术活动。他在第26届世界地质大会上作大会报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他调回上海任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并兼任同济大学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中国*边缘构造演化的研究”,同时将他在勘察调研和理论研究中总结的学术论点结集发表为《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及《板块构造基本问题》的专著出版。八十年代中期,他对西北地区情有独钟,更为新疆的油气发展高兴。在他重返新疆会晤李奔同志、再次探察归来,因肠梗阻在华东医院又一次开刀后,体质明显下降,但他仍对全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十分关心,并不断提出重要的工作建议。他不但筹建了石油地质研究所,并主持和领导了无锡的盆地研究室,系统地开展对中国油气盆地形成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以指导勘探决策,还通过中国石油学会组织原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有关专家研究和探讨中国油气盆地的形成条件和油气分布,主编出版了《中国中、新生代的盆地构造和演化》一书。特别是由他主编的《中国沉积盆地》一书,由于是《世界沉积盆地丛书》的首卷,其外文版在荷兰埃尔赛伟出版社出版。朱夏作为主编,不仅要对整体布局及结构进行协调,还要花大量时间对文字特别是外文文稿进行润色以及与出版社联系等。他每天坐在沙发上,躬着身进行阅读修改,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他的找油哲学认为:“对一个找油者来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不断地探索求知,他的责任永远是面向未来,探索途径”。这也是他多年来执著追求的。多年来,他利用能阅读英、德、法、俄多国文字的条件,密切关注着国内外学术思想的最新发展,并有多篇译著。在工作中,他十分乐意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有关同志进行交流,以期促进国内油气勘探事业和学术思想的前进。记得1990年之初,他已因病体质日益下降,他忍着病痛,坚持去无锡中心实验室在4月17日做了一次关于“活动论构造的历史观”的报告,还想整理完成,终因病情日重而未能亲自全部整理成文。当5月20日返沪时,小可的双脚已肿至膝盖,医生立即嘱其住院,他真可谓为石油地质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此前,为了与编制《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的同志探讨,常常一谈三、四个小时,常引起我小孙子的不安,感到祖父太累了。小可不是*党员,但他以党外布尔什维克要求自己。作为全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对工作极其负责,尊重前辈学者,虚心求教,也善于同性格各异的同人团结共事。对年青的朋友和学生,他甘为人梯,悉心帮助,因此易与人相处,被人认为良师益友。

小可在致力于地质科学的一生中,一直爱好他从童年时就深为向往的诗,并在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诗词,其中他自认为有两首可以借用来概括他的为人。其一是他五十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写的:

席地幕天任所之,

鲁戈在手夜来迟,

山经石理商量遍,

独向寒崖索小诗。

写的是当时的情境,但不妨看作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也就是以开阔的思维,做坚韧的工作,在宽广的学识基础上,探索独到的知识。另一首是他的“题红色大理石”:

未许苍山染黛青,

还愁冷面白无情,

此身愿与珊瑚伴,

银烛秋光暖画屏。

这是他年将七十时写的,题外之情,似乎在咏叹着一个高洁持身而又热情待世的诗人学者正以银鬓盈颠,青春尽献之身,在地质工作者丛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质进步的“画屏”中不断送着温煦的暖意。这充分表现出他热爱生活,热爱地质工作事业。不幸的是病魔却过早夺走了他的生命。可以告慰于他的是,祖国的经济建设正蒸蒸日上,他昔日辛勤勘测的“西气”即将“东输”,为祖国建设和人民服务,东海天然气已为浦东工业和人民服务,陆上各地区的石油勘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疆塔河还发现了亿吨级大油田。在这十年祭时,更有众多的同行学者和学生在怀念他,并在应用和发展他的理论方面不断有新的建树,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忆小可从事油气地质研究的历程

严重敏

(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上海200062)

我对地质学知之不多,但我与朱夏(小可)45年夫妻。尽管实际相聚仅三分之一时间,且有半数日子他在病贫之中,但从他的言行和诗词中我能理解他的思绪起伏,兹略记于后。

小可出身于文学世家,先翁以古体诗著名,一生从事教育,先姑也擅长文学,小可幼年时,父母即授以古诗词,10岁即能集句作诗,并随父母游富春江等名胜,对山高水长的自然景观,萌发奇想。

由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可未进小学,4年完成中学学业,15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由于年轻不习惯车床等工业劳动,并在校图书馆阅读到地质书籍,了解了地质学的作用及联想到童年时游历山水之趣,遂于次年(1936年)至南京考入*大学地质系,开始了他踏遍青山的地质生涯。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抉择。

1940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地质调查所,在黄汲清教授指导下先后参加了川、黔、湘等地的地质、矿产调查和中国地质图的编制工作,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获得了长者的赞评。但由于工作繁重、收入微薄,同时需负担兄弟在复旦大学就读的部分生活费,因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时有疾病缠身。1943年前后友人成我青、刘璜先后谢世以及同事在贵州调研考察时遭匪徒杀害等一系列不幸遭遇,使他于1944年告别北碚至*大学任助教,一度曾萌发从文(翻译、著作)弃“地”的思想。

我1942年毕业于*大学地理系。在校期间,因地质、地理同属理学院,课问时有相遇,但从未交谈。1944年小可回中大工作期间,我在沙坪坝南开(当时称南渝)中学任教。一次偶然共同参加中大同学婚礼的机会,再次相遇而至相知,并于1945年10月在北碚结为夫妇,小可正于此前重返地质调查所工作。

同年抗战胜利,社会各界积极准备“胜利复员”,地质调查所须分批东行,而我因工作的学校无复员计划,须待学年结束后始能离校。期间,小可来沙坪坝等我教学任务结束后同还上海。这时候正逢*教育部在全国举行留学生选拔考试,且南开中学是考场之一。这样我们就近参加了考试,翌年发榜小可录取赴瑞士:的公费生,我被录取为结官价外汇的自费生。这样,从1947年起我们先后赴瑞士留学。小可在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高校(E.T.H.)地质研究所,师从凡·斯托布(Staub)教授研究构造地质,同时到纳沙泰尔大学受教于威格曼(E.Wegmann)教授。名师指导和勤奋学习,结合在国内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使他在地质理论上有长足进步。平时很少做笔记的他,其时却记录了厚厚两大本的外文读书心得。当时我就读于苏黎世大学研究院学人文地理。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除了关心国内解放战争和家人平安外,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但好景不长,1949年公使馆就拒付公费,也不能结汇,几经交涉,每人只获得回国的路费。这是又一次考验我们作出何去何从的重要抉择。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如彭国庆、袁锡等利用路费延长学习,迄今仍未回国。我们两人路费相加,要维持一段生活然后寻找出路也未尝不可。何况E.T.H.是爱因斯坦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其地质系也享有盛誉。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地学工作应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信念使我们在欣闻上海解放后就决心筹划归国。在全国尚未解放、海道仍受封锁的困难情况下,我们谢绝了导师的挽留,于1949年10月回到新中国的怀抱。

新中国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朱夏归国后,应浙江朱庭祜先生之约,到杭州协助组建浙江地质调查所,任副所长,并对浙江北部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我在浙江工矿厅资料室任工矿报道编辑,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这期间小可工作和健康情况都很好。记得1951年调上海筹建华东地质调查所时,每日早晨至外滩华东工业部上班。进出里弄,邻居都说他英俊潇洒像个大学生,体质比解放前有很大提高。这期间,他对山东、安徽马鞍山、大别山等地区的金、铜、铁、黄铁矿等进行了实地勘察。不久机构调整,华东地质处撤销,他调任北京地质部地矿司,主持煤田地质勘探,并到河南平顶山、山西义棠、内蒙古石拐子等重点地区进行调查、指导工作。为了照顾两老和抚养三个子女,我留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开始了漫长的三十年分居生活。

1955年,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封锁,石油无法进口,外国反动学者又鼓吹“中国贫油论”。当地质部召开全国石油普查会议之时,小可出于爱国和反驳国外反动言论之心,自告奋勇去大西北勘探油矿等资源。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1955至1958的4年中,当时西北地区交通困难,装备简陋,其艰辛程度是今天的年青人难以想象的。一个国外归来的游子,坦然面对生活条件方面的很大变化。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他率队勘察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获得良好油气远景,为建设克拉玛依油区作出了贡献;之后至青海柴达木盆地作全面油气普查,并于1957年获得冷湖浅钻中出油和马海盐湖的天然气等业绩;同时还对藏北、昆仑山北坡开展石油以外的金属矿产等调研,并穿越昆仑、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到藏北工作。在这整整4年时间里,除了到北京汇报工作之余短期回家外,再无任何节假日,有一年里春节也未能回家。在高寒山区的日子里,夜间帐篷中茶水冻冰,只能以酒代茶,车行受阻,脱下棉衣填轮前行,更无新鲜食品营养,以致体质日衰。为维持必要的营养和御寒,只得以高价罐头食品和酒来补充能量。在影响寄家工资数时,戏称他负担我一人生活费,由我负责全家生活费。为了保证他的健康,我们无怨无悔,不足之时,先翁变卖部分藏书补缺,但从不对外声张。在此期间,他以乐观主义的精神面对困难,不但在工作中成果累累,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为地质界许多同仁津津乐道。1959年和1960年奉调至东北松辽盆地,与关士聪先生一起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建设夜以继日地工作。作为大庆油田发现的有功人员之一,他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他对南方各地的油气地质进行了调研,并参加华东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主持华东各省1∶20万地质图幅的野外验收与报告审定,进行了区域地质矿产的广泛研究。在此期间,业治铮先生、刘光鼎先生先后调至海洋地质研究所,住在同一院内,在业务上相互交流,为他们在学术上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此时,华东所在李公俭所长领导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但好景不长。*开始,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遭受了各种不公的遭遇,然而,他仍念念不忘探索中国油气地质和大地构造的理论。在特殊困难的情况下,他率先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并运用于中国油气盆地的研究。在*后期,他得悉崔振东同志来江苏主持石油勘探工作,欣然接受邀请,重新到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一线工作。1975年前后,他抱病随王震副总理至黑龙江、山东等地视察金矿勘探,后因病情加剧到上海诊治,却因医疗关系在南京,不能在沪住院治疗。此时腹痛难以行动,只能向里弄借了板车由子女推进送至华山医院作局部治疗。*结束后,因胰胆剧痛,进入南京工人医院治病。随着*上的拨乱反正,他的医疗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治病期间曾得到原地矿部石油地质局和江苏省科委领导、江苏石油勘探指挥部和华东地质研究所等领导、同事们的关怀和帮助。仰仗工人医院医师高超的医术,经过长达12小时的手术,终于切除了病灶。但因体质虚弱,术后高烧等反复多次,九死一生。但不管处境如何,健康状况如何,他对石油地质和大地构造的研究从不间断。1978年起的最后12年时间里,他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关注从未停止。他在致力于江苏的油气勘探的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就“石油普查的广阔领域”与“对石油普查工作部署的设想”提出了重要的工作建议。在塞风同志主持的第二轮油气普查工作会议上,他的意见受到了高度重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期间,他有机会先后赴法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参加有关国际学术活动。他在第26届世界地质大会上作大会报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他调回上海任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并兼任同济大学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中国*边缘构造演化的研究”,同时将他在勘察调研和理论研究中总结的学术论点结集发表为《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及《板块构造基本问题》的专著出版。八十年代中期,他对西北地区情有独钟,更为新疆的油气发展高兴。在他重返新疆会晤李奔同志、再次探察归来,因肠梗阻在华东医院又一次开刀后,体质明显下降,但他仍对全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十分关心,并不断提出重要的工作建议。他不但筹建了石油地质研究所,并主持和领导了无锡的盆地研究室,系统地开展对中国油气盆地形成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以指导勘探决策,还通过中国石油学会组织原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有关专家研究和探讨中国油气盆地的形成条件和油气分布,主编出版了《中国中、新生代的盆地构造和演化》一书。特别是由他主编的《中国沉积盆地》一书,由于是《世界沉积盆地丛书》的首卷,其外文版在荷兰埃尔赛伟出版社出版。朱夏作为主编,不仅要对整体布局及结构进行协调,还要花大量时间对文字特别是外文文稿进行润色以及与出版社联系等。他每天坐在沙发上,躬着身进行阅读修改,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他的找油哲学认为:“对一个找油者来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不断地探索求知,他的责任永远是面向未来,探索途径”。这也是他多年来执著追求的。多年来,他利用能阅读英、德、法、俄多国文字的条件,密切关注着国内外学术思想的最新发展,并有多篇译著。在工作中,他十分乐意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有关同志进行交流,以期促进国内油气勘探事业和学术思想的前进。记得1990年之初,他已因病体质日益下降,他忍着病痛,坚持去无锡中心实验室在4月17日做了一次关于“活动论构造的历史观”的报告,还想整理完成,终因病情日重而未能亲自全部整理成文。当5月20日返沪时,小可的双脚已肿至膝盖,医生立即嘱其住院,他真可谓为石油地质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此前,为了与编制《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的同志探讨,常常一谈三、四个小时,常引起我小孙子的不安,感到祖父太累了。小可不是*党员,但他以党外布尔什维克要求自己。作为全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对工作极其负责,尊重前辈学者,虚心求教,也善于同性格各异的同人团结共事。对年青的朋友和学生,他甘为人梯,悉心帮助,因此易与人相处,被人认为良师益友。

小可在致力于地质科学的一生中,一直爱好他从童年时就深为向往的诗,并在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诗词,其中他自认为有两首可以借用来概括他的为人。其一是他五十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写的:

席地幕天任所之,

鲁戈在手夜来迟,

山经石理商量遍,

独向寒崖索小诗。

写的是当时的情境,但不妨看作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也就是以开阔的思维,做坚韧的工作,在宽广的学识基础上,探索独到的知识。另一首是他的“题红色大理石”:

未许苍山染黛青,

还愁冷面白无情,

此身愿与珊瑚伴,

银烛秋光暖画屏。

这是他年将七十时写的,题外之情,似乎在咏叹着一个高洁持身而又热情待世的诗人学者正以银鬓盈颠,青春尽献之身,在地质工作者丛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质进步的“画屏”中不断送着温煦的暖意。这充分表现出他热爱生活,热爱地质工作事业。不幸的是病魔却过早夺走了他的生命。可以告慰于他的是,祖国的经济建设正蒸蒸日上,他昔日辛勤勘测的“西气”即将“东输”,为祖国建设和人民服务,东海天然气已为浦东工业和人民服务,陆上各地区的石油勘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新疆塔河还发现了亿吨级大油田。在这十年祭时,更有众多的同行学者和学生在怀念他,并在应用和发展他的理论方面不断有新的建树,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区调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始末

顾德林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当时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的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原地质矿产部直属单位管理局和教育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的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先后共招两期,分别于 1996 年、1999 年毕业。这些毕业生在区调行业为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这次招收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为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大批委培生提供了经验,亦为中国地质大学后来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一、招生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陆续开展了 1∶ 100 万和 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当时采用的填图工作方法基本是学习苏联的。局部地区也开展了1∶ 5万区域地质填图,其工作方法也是从苏联学来的。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欧美地质科学和地质填图方法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86 年,原地矿部设立了 “1∶ 5 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并列入部 “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第十六项 ( 编号 86016 -02) ,开展我国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发育区的 1∶ 5 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并委托原地矿司 ( 后改名直管局) 负责织组实施。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 “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调填图方法。在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有关的先进填图方法,又包容我国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试验区进行填图实践和研究,突破目前地质填图方法的技术难点,总结和创立一套适合我国特色的花岗岩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地质填图方法,以填制出新一代的地质图,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水平。”经过 4 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典型区专题实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区的 1∶ 5万地质填图方法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 把当代地层学、沉积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与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学术理论上和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实践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和实用价值。在项目进行的后期,这套填图工作方法在全国 1∶ 5 万区调填图中推广,同时原地矿部按照新填图方法制定了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行业规范———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全国区调行业学习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形成了热潮,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正向着新的水平迈进。

“区域地质调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系统的地面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测定、岩矿测试、古生物 ( 包括微体古生物) 鉴定等综合研究手段,阐明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岩浆活动等基本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为矿产普查提供方向和依据,为工农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这是一项既具专业性又具综合性的工作,要求进行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地质理论和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还要具有较多的野外工作经验。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参加区调工作的部分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够理想,基础地质理论掌握较弱,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较慢,综合研究能力较差,且野外实践经验较少。

“七五”末,原地矿部决定,到20 世纪末完成200 万 km2面积的1∶ 5 万区调。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是相当困难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原地矿部直管局加大了部署。不但省区调队进行 1∶ 5 万区调,有些勘探队亦进入区调行列,进行 1∶ 5 万区调。同时一些地质院校也参加 1∶ 5 万区调工作。我有幸自 1989 年开始,步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地质填图方法和管理要求,经常参加一些 1∶ 5 万区调项目的设计审查、野外验收和最终验收,学习新、老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同时亦了解了这些单位参加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筹备和招生

1992 年秋,部直管局区调处在西安召开秦岭造山带填图经验交流会,我参加了会议。会间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陈克强*征求我对当时区调工作的意见时,我谈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勘探队进行 1∶ 5 万区调的图幅质量问题; 其二是参加 1∶ 5 万区调的部分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陈*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说 “你出钱,我出力,培养一部分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然后由他们再带动他们的队友,逐渐提高区调技术人员的素质。”我解释为: 采取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的办法培养区调队的项目技术负责和填图组组长,这些学员毕业后回原单位参加1∶ 5万区调工作,可以担任 1∶ 5 万区调项目技术负责,或者担任项目负责人,甚至可担任区调队的区调质量管理工作。难题是培养经费问题,但也有解决的渠道。例如国家下拨给地矿部 1∶ 5 万区调地勘经费平均费用为 28 万元/幅,而拨给地质院校的地勘费为 22 万元/幅,其余 6 万元是作为人工费扣除了。可将院校参加区调的图幅经费扣除的人员工资部分( 每幅图 6 万元) 作为培养经费。招生名额请部教育司向教育部申请增加委培生名额。陈*当场就和我讨论了具体工作步骤和招生单位。我提出,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是地质矿产部的直属院校,由我们先招生试点,待条件成熟 ( 资金和招生名额) 后再扩大到其他院校。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主要招收北方的学员,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则招收南方的学员。当晚,我和参加会议的索书田老师草拟了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回京后,我向区调所所长谭应佳教授、系主任吴正文教授和教务处做了汇报,他们都同意和支持这项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区调所和教务处对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修改,并向部教育司提出招生申请。期间,陈克强*到部教育司和直管局就委培生的招生和培养经费的落实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于 1993 年 6 月 20 日地矿部直管局和教育司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 ( 厅) 发出 《关于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函( 地直函 [1993] 052 号) 》,文中强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现有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 编号 DZ/T0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经研究,从1993 年8 月起,由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20 名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经费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该校 4 个图幅 ( 北京和武汉各 2 个图幅) 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 ( 共 24 万元) 解决。文件的两个附件是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一:

招生简章

经地矿部教育司批准,部直管局同意,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于 1993 年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各 10 名。

研究方向: 区域地质调查

学制: 2 ~3 年

招生对象与条件: 各地矿局 ( 厅) 区调队技术骨干。本科毕业,具有 4 年以上 ( 含 4 年) 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外语基础,身体健康,年龄 45 岁以下。

招生办法:

1. 由两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经省地矿局 ( 厅) 及所在单位政审合格、批准。各个省局 ( 厅)推荐 2 名。

2. 推荐由各省局 ( 厅) 向两校统一办理,并随寄体检表,本科 ( 含函授本科) 毕业证书复印件及推荐书,政审材料,于 1993 年 7 月 10 日前寄往校教务处 [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省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中南、西南、华东 ( 除山东省) 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3. 被推荐者参加由学校单独命题的入学考试,考前参加外语、数学、*及专业基础的补习班。入学考试合格者,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间由 1993 年 8 月算起。

4. 经费: 在校期间的培养费、完成生产与学位论文各项费用及野外津贴等全部费用,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给学校的 4 幅图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即按 28 万元/幅全额下达。学生在校期间的工资、书报费、医疗费、探亲费、福利等待遇由原单位负责。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二: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岩石、地层、构造及矿产等基础地质理论,系统掌握区调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文献,具有区调生产、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区调人才。

二、学制与教学安排

学制: 两年半

教学安排 ( 见下表)

教学安排表 ( 委托代培研究生) ( 初定)

第二学期末进行专题报告。

学位进修生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修满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研究方向

根据委托单位需要及区调图幅的具体情况,围绕总的培养目标,设立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学及矿产等研究方向,初步拟定为:

岩石学方向:

1. 沉积岩岩石学 2. 变质岩岩石学 ( 含显微构造) 3. 岩浆岩岩石学

地层学方向:

4. 地层古地理学 5. 沉积古地理学 6. 生物地层学

构造学方向:

7. 区域地质力学 8. 岩石流变学 9. 遥感构造地质学

10. 区域构造学 11. 构造地质学

矿产地质方向:

12. 金属矿产 13. 非金属矿产

四、课程设置

硕士学位必须修满 30 ~ 32 个学分,其课程设置分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及读书报告。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必修课 ( 13 学分)

1. 马列主义理论课 90 学时 4 学分

2. 第一外国语 160 学时 6 学分

3. 应用数学 60 学时 3 学分

学位必修课 ( 7 学分)

1.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 20 学时 1 学分

2. 沉积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3. 花岗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4. 变质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5. 现代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6. 地质构造变形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选修课 ( 选满 8 ~10 学分)

1. 算法语言 80 学时 4 学分

2. 应变测量与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3. 显微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4. 岩石流变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5. 地层学新理论、新方法 40 学时 2 学分

6. 沉积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7. 岩浆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8. 岩浆动力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9. 变质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0. 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1.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2. 现代测试方法简介 20 学时 1 学分

13. 岩石化学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4. 遥感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5. 物探方法在区调中的应用 20 学时 1 学分

读书报告 ( 2 学分)

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 1 篇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围绕论文选题作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公开宣读,通过后取得 2 学分。

五、野外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参加 1∶ 5 万区调图幅的踏勘、剖面测制、填图及专题研究与野外验收全过程。加强实践性环节,结合专题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参加样品测试与成果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编写。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文件下达后,各省开始报名,由于当时正处于地质行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加之正值夏天,区调技术骨干正在野外工作,报名工作直到 9 月中旬结束。材料到达后,中国地质大学和区调处一起进行了审查,最后确定 8 名学员入学。他们是青海区调综合地质大队 2名,甘肃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甘肃第一地质队 1 名,河北区调研究所 2 名,辽宁区调队1 名,黑龙江第一区调大队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本科毕业生或函授本科毕业生。在原单位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有些还参加过 1∶ 20 万区调,大部分都为项目的正、副技术负责人,个别为填图组组长,野外地质调查经验丰富。学员于 1993 年 9 月中旬入学。至此,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届委培区调研究生班招生工作*结束。

三、培 养

1. 补课

按照部教育司批准的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以下简称培养方案) ,学员入学后就应编入硕士学位研究生班按课表进修硕士生课程,但这些学员尚未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外语、数学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这批学生长期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外语、数学由于长期不用而生疏,其专业知识虽然都在用,但让他们完整地答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确保这些学员能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专门安排基础课教员对他们进行外语、数学补课,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辅导。经过学员和老师们 3 个多月的共同努力,这些学员都顺利地通过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真正取得了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2. 导师选择

导师的安排采取学员选择和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考虑的因素包括学员想侧重的专业和实习地点的安排。当时中国地质大学正在进行的 1∶ 5 万区调的图幅共 5 幅图,其中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负责的河北省 1∶ 5 万兴隆幅和六道河幅,区内除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外,还有变质岩区,构造也较复杂; 另一个测区在山东省中部,沂水县城以北地区,共 3 幅 1∶ 5 万图幅,区内水、火、变齐全,沂沭断裂带 ( 郯庐断裂的山东部分)在测区内通过。这 3 幅图区调,由我负责,聘请游振东教授当顾问,陈建强副教授、苏尚国老师参加图幅工作。最后河北兴隆项目安排 3 位学生,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任导师; 山东沂水项目安排 5 位学生,由游振东教授、陈建强副教授、顾德林副教授任导师。

3. 课堂教学

由于第一学期没有进行学位课中基础课 ( 外语、数学、计算机语言等) 的学习,不能中途插班上这些课。1994 年春天即区调研究生班第二学期开学后,考虑到夏天的野外实习都是参加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我们给安排了专业学位课,如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三大岩类区地质与填图、现代构造学及地质构造变形分析等。由于这批学员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上这些课时采用教员主讲,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教员总结的方法,或者请学员介绍参加过的 1∶ 5 万区调图幅成果和工作方法,大家进行讨论,指出不足,提出工作建议,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届区调研究生班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课堂学习。按照培养方案要求,集中学习了公共必修课、部分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要求学员尽量多听一些选修课。

4. 生产实践

野外生产实践分为河北队和山东队两队,以下仅记述山东队情况。

野外实习是学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时机。在野外实习前,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侧重和导师的意见,查阅该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尽可能带上参考资料。1994 年 6 月初,我们出发去山东进行第一次生产实践。本队由教员 3 人、硕士研究生7 名、本科生7 名 ( 本科生出发时间为6 月底) 组成。实习时间共3 个月,完成约 2 幅图的生产任务。这次野外工作不仅仅是生产,而是现代地质理论和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野外讨论、研究和实验的过程。

由于这些硕士生大都有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实习开始就要求他们阅读测区前人工作成果,在充分野外踏勘后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 ①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可以作为专题研究的题目; ②工作部署的原则及工作布置; ③不同岩类区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④测区的填图单位划分。通过讨论,大家对测区内的填图单位划分、存在的地质问题、解决的途径、采用的工作方法都统一了认识。填图的过程实际是大家学习新的 1∶ 5 万地质填图工作方法过程,因此填图路线采用平行路线穿越的办法,路线上遇到什么岩类就用什么岩类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填图,回到室内集体连图,如果遇到大片图连接困难时,就组织有关的填图组集体到野外追索和讨论,这样做主要是现场再次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保证全队采用同一填图单位,确保图幅填图质量。

在全区路线填图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填图的人都阅读地质草图,确定专题研究题目( 这些专题既是学员的学位论文,又是项目的专题研究内容) ,并根据各人专业侧重不同进行分工,各人根据自己专题的题目设计研究内容和野外收集资料的地点和路线,这样便于全队的工作安排。在实测地质剖面阶段,全队所有的人都参加实测剖面,但分工时除保证每一位学员都要参与不同岩类区的剖面测制外,还要兼顾各人的研究专题有所侧重,这样既保证了学员对不同岩类区工作方法的全面学习和全队生产任务的完成,又能保证各得其所,保证论文资料的收集齐全。野外结束前,要求各位学员进行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测区地质构造特征和专题研究的资料两部分,在专题研究部分要求提出室内研究工作内容和下一步计划。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员在室内学习阶段能结合自己的论文,做一些实际工作。

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是在 1995 年夏天。野外工作之前,组织学员阅读测区成果草图,查阅测试结果,在熟悉全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做好野外工作计划。野外工作主要根据学员工作计划,安排学员专题研究,进一步收集学位论文资料,进行必要的路线追索、取样等精细观察。

在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的后期,我们请游振东教授进行野外指导。一方面请游老师对我们近 3 年的工作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前人的工作成果有较大改变或我们工作中有重大发现的地段; 另一方面请游老师对典型地质现象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对变质岩区填图工作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第二次生产实践的最后还安排一项重要任务是参加我们项目的野外验收。这一次出席我们项目野外验收会的专家有山东省地矿局地科处*、区调管理专家、局区调质量监控组成员、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处何科昭*和专家赵崇贺教授,山东省地矿局的专家都是山东地质通,且对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及区调工作管理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要求学员把参加野外验收过程当做一个学习过程。既接受他们的质量审查,又学习他们先进的填图工作方法,也可当做我们的外聘老师的一次现场教学。会议期间,学员们和老师们一起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还主动请教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 学位论文和答辩

第二次生产实践后学员都转入室内研究和学位论文的编写。我们给学员提出如下要求: 其一,确保使用的资料的真实性,无论使用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是使用别人收集的资料,都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插图都是真实的。其二,做各种测试和鉴定,凡是能自己动手的则自己动手,特别是岩矿鉴定需要自己观测。即使已有鉴定报告也需要自己检查一下,其目的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三,不要写成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式的论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通过野外点、线、面的调查收集的资料,通过综合研究和科学总结而写成的,其地层、岩石、构造、矿产、地质发展史等章节齐全,面面俱到,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论文则要求就某一科学问题进行论证或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恰当的科学结论。其四,论文要精简,如果经过适当修改就可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就更好。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每一位学员都完成了一篇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过程,而对于这个班来说,也是委托培养单位对培养效果验收的过程。因此,我们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区调处 ( 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 原*陈克强教授和当时的*其和日格教授参加他们的答辩委员会 ( 后因陈克强教授有重要会议而未能出席) ,答辩委员会*分别由吴正文教授和谭应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还有邱家骧、周珣若、宋鸿林等教授。正式答辩前由各位导师主持,讲解了答辩的准备工作、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并进行了试答辩。答辩时,学员们宣读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参会者提出的问题时,都能综合各方面的问题,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地做了回答,答辩委员会表示特别满意。最后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四、第二次招生

第一批学员毕业后,部教育司和直管局都很满意,并同意招收第二批 ( 第二届) 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1996 年暑期进行招生,所有招生程序和第一届相同。这次中国地质大学也招了 8 名学生,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区调队 2 名,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二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 214 地质队1 名,山东省地矿局区调队 2 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晚期 ~90 年代早期的本科毕业生,都参加过或正在从事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个别学员担任过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或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都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地质理论和地质工作方法。

第二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第一届相同,培养过程也基本相同,只是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编写工作安排有所不同的。“九五”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共承担了 8 幅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地点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固阳地区 3幅,多伦地区 5 幅,大部分学员的生产实践都安排在这两个队,个别学员因原单位也承担着区调任务,且是项目进行中途来参加学习的,就将他们的生产实习地点安排在原单位的原项目。其中仅一名学员随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的编写。学员的学位论文取材相对分散,部分学员论文取材于中国地质大学承担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调项目; 另一部分学员论文则取材于原单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区调项目。经过 3 年培养,都以优秀或优良的成绩毕业。

五、效 果

中国地质大学两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区调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青海省一位学员还没有毕业就被局人事处选中,调局地科处负责全省的区调工作管理,后任地调院副院长和青海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甘肃省的一位学员毕业后经过一阶段实践,调任地矿局地科处*兼地调院总工,后任地矿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河北省两位学员毕业后正逢我国 1∶ 25 万区调试点工作,他们都参加了 1∶ 25 万承德幅区调试点项目,其中一位任项目负责。辽宁省学员毕业后被任命为省地矿局区调队总工程师。山西省一位学员在地调院专门管理区调项目,另一位学员参加青藏空白区 1∶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任项目负责人,成绩显著,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后来部分学生又攻读了博士学位,向更高层次迈进。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工作在区调工作第一线,为提高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水平而努力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培养在职工作人员高层次学历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方法和经验,也为后来招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区调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始末

顾德林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当时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的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原地质矿产部直属单位管理局和教育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的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先后共招两期,分别于 1996 年、1999 年毕业。这些毕业生在区调行业为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水平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这次招收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为中国地质大学招收大批委培生提供了经验,亦为中国地质大学后来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一、招生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陆续开展了 1∶ 100 万和 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当时采用的填图工作方法基本是学习苏联的。局部地区也开展了1∶ 5万区域地质填图,其工作方法也是从苏联学来的。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欧美地质科学和地质填图方法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86 年,原地矿部设立了 “1∶ 5 万区调中地质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并列入部 “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第十六项 ( 编号 86016 -02) ,开展我国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发育区的 1∶ 5 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并委托原地矿司 ( 后改名直管局) 负责织组实施。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 “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调填图方法。在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有关的先进填图方法,又包容我国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试验区进行填图实践和研究,突破目前地质填图方法的技术难点,总结和创立一套适合我国特色的花岗岩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地质填图方法,以填制出新一代的地质图,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水平。”经过 4 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典型区专题实践,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区的 1∶ 5万地质填图方法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 把当代地层学、沉积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与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学术理论上和 1∶ 5 万区域地质填图的实践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和实用价值。在项目进行的后期,这套填图工作方法在全国 1∶ 5 万区调填图中推广,同时原地矿部按照新填图方法制定了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行业规范———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DZ/T001—91) 》,全国区调行业学习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形成了热潮,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质量正向着新的水平迈进。

“区域地质调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系统的地面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测定、岩矿测试、古生物 ( 包括微体古生物) 鉴定等综合研究手段,阐明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岩浆活动等基本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为矿产普查提供方向和依据,为工农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这是一项既具专业性又具综合性的工作,要求进行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地质理论和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还要具有较多的野外工作经验。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参加区调工作的部分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够理想,基础地质理论掌握较弱,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较慢,综合研究能力较差,且野外实践经验较少。

“七五”末,原地矿部决定,到20 世纪末完成200 万 km2面积的1∶ 5 万区调。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是相当困难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原地矿部直管局加大了部署。不但省区调队进行 1∶ 5 万区调,有些勘探队亦进入区调行列,进行 1∶ 5 万区调。同时一些地质院校也参加 1∶ 5 万区调工作。我有幸自 1989 年开始,步入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地质填图方法和管理要求,经常参加一些 1∶ 5 万区调项目的设计审查、野外验收和最终验收,学习新、老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和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同时亦了解了这些单位参加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筹备和招生

1992 年秋,部直管局区调处在西安召开秦岭造山带填图经验交流会,我参加了会议。会间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陈克强*征求我对当时区调工作的意见时,我谈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勘探队进行 1∶ 5 万区调的图幅质量问题; 其二是参加 1∶ 5 万区调的部分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陈*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说 “你出钱,我出力,培养一部分较高层次中青年技术人才,然后由他们再带动他们的队友,逐渐提高区调技术人员的素质。”我解释为: 采取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的办法培养区调队的项目技术负责和填图组组长,这些学员毕业后回原单位参加1∶ 5万区调工作,可以担任 1∶ 5 万区调项目技术负责,或者担任项目负责人,甚至可担任区调队的区调质量管理工作。难题是培养经费问题,但也有解决的渠道。例如国家下拨给地矿部 1∶ 5 万区调地勘经费平均费用为 28 万元/幅,而拨给地质院校的地勘费为 22 万元/幅,其余 6 万元是作为人工费扣除了。可将院校参加区调的图幅经费扣除的人员工资部分( 每幅图 6 万元) 作为培养经费。招生名额请部教育司向教育部申请增加委培生名额。陈*当场就和我讨论了具体工作步骤和招生单位。我提出,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是地质矿产部的直属院校,由我们先招生试点,待条件成熟 ( 资金和招生名额) 后再扩大到其他院校。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主要招收北方的学员,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则招收南方的学员。当晚,我和参加会议的索书田老师草拟了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回京后,我向区调所所长谭应佳教授、系主任吴正文教授和教务处做了汇报,他们都同意和支持这项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区调所和教务处对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修改,并向部教育司提出招生申请。期间,陈克强*到部教育司和直管局就委培生的招生和培养经费的落实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于 1993 年 6 月 20 日地矿部直管局和教育司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 ( 厅) 发出 《关于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函( 地直函 [1993] 052 号) 》,文中强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以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主的基础地质研究任务日趋繁重。为缓解现有区调队伍中较高层次的中青年技术人才短缺,使新颁布的行业标准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 ( 1∶ 50000) 》 ( 编号 DZ/T0001—91) 更好地实施,不断提高区调图幅质量和区域地质研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经研究,从1993 年8 月起,由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和武汉) 招收20 名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经费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该校 4 个图幅 ( 北京和武汉各 2 个图幅) 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 ( 共 24 万元) 解决。文件的两个附件是招生简章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一:

招生简章

经地矿部教育司批准,部直管局同意,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和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于 1993 年招收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各 10 名。

研究方向: 区域地质调查

学制: 2 ~3 年

招生对象与条件: 各地矿局 ( 厅) 区调队技术骨干。本科毕业,具有 4 年以上 ( 含 4 年) 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外语基础,身体健康,年龄 45 岁以下。

招生办法:

1. 由两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经省地矿局 ( 厅) 及所在单位政审合格、批准。各个省局 ( 厅)推荐 2 名。

2. 推荐由各省局 ( 厅) 向两校统一办理,并随寄体检表,本科 ( 含函授本科) 毕业证书复印件及推荐书,政审材料,于 1993 年 7 月 10 日前寄往校教务处 [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省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中南、西南、华东 ( 除山东省) 报名材料寄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3. 被推荐者参加由学校单独命题的入学考试,考前参加外语、数学、*及专业基础的补习班。入学考试合格者,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间由 1993 年 8 月算起。

4. 经费: 在校期间的培养费、完成生产与学位论文各项费用及野外津贴等全部费用,由部 “八五”后 3 年新增给学校的 4 幅图的费用基础上,每幅再增加 6 万元,即按 28 万元/幅全额下达。学生在校期间的工资、书报费、医疗费、探亲费、福利等待遇由原单位负责。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二: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岩石、地层、构造及矿产等基础地质理论,系统掌握区调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文献,具有区调生产、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区调人才。

二、学制与教学安排

学制: 两年半

教学安排 ( 见下表)

教学安排表 ( 委托代培研究生) ( 初定)

第二学期末进行专题报告。

学位进修生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修满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研究方向

根据委托单位需要及区调图幅的具体情况,围绕总的培养目标,设立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学及矿产等研究方向,初步拟定为:

岩石学方向:

1. 沉积岩岩石学 2. 变质岩岩石学 ( 含显微构造) 3. 岩浆岩岩石学

地层学方向:

4. 地层古地理学 5. 沉积古地理学 6. 生物地层学

构造学方向:

7. 区域地质力学 8. 岩石流变学 9. 遥感构造地质学

10. 区域构造学 11. 构造地质学

矿产地质方向:

12. 金属矿产 13. 非金属矿产

四、课程设置

硕士学位必须修满 30 ~ 32 个学分,其课程设置分公共必修课、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及读书报告。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必修课 ( 13 学分)

1. 马列主义理论课 90 学时 4 学分

2. 第一外国语 160 学时 6 学分

3. 应用数学 60 学时 3 学分

学位必修课 ( 7 学分)

1.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 20 学时 1 学分

2. 沉积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3. 花岗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4. 变质岩区地质与填图 20 学时 1 学分

5. 现代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6. 地质构造变形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选修课 ( 选满 8 ~10 学分)

1. 算法语言 80 学时 4 学分

2. 应变测量与分析 30 学时 1. 5 学分

3. 显微构造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4. 岩石流变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5. 地层学新理论、新方法 40 学时 2 学分

6. 沉积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7. 岩浆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8. 岩浆动力学 30 学时 1. 5 学分

9. 变质岩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0. 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1.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题 30 学时 1. 5 学分

12. 现代测试方法简介 20 学时 1 学分

13. 岩石化学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4. 遥感在区调中的应用 30 学时 1. 5 学分

15. 物探方法在区调中的应用 20 学时 1 学分

读书报告 ( 2 学分)

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 1 篇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围绕论文选题作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公开宣读,通过后取得 2 学分。

五、野外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参加 1∶ 5 万区调图幅的踏勘、剖面测制、填图及专题研究与野外验收全过程。加强实践性环节,结合专题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参加样品测试与成果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编写。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文件下达后,各省开始报名,由于当时正处于地质行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加之正值夏天,区调技术骨干正在野外工作,报名工作直到 9 月中旬结束。材料到达后,中国地质大学和区调处一起进行了审查,最后确定 8 名学员入学。他们是青海区调综合地质大队 2名,甘肃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甘肃第一地质队 1 名,河北区调研究所 2 名,辽宁区调队1 名,黑龙江第一区调大队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本科毕业生或函授本科毕业生。在原单位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有些还参加过 1∶ 20 万区调,大部分都为项目的正、副技术负责人,个别为填图组组长,野外地质调查经验丰富。学员于 1993 年 9 月中旬入学。至此,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届委培区调研究生班招生工作*结束。

三、培 养

1. 补课

按照部教育司批准的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以下简称培养方案) ,学员入学后就应编入硕士学位研究生班按课表进修硕士生课程,但这些学员尚未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外语、数学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这批学生长期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外语、数学由于长期不用而生疏,其专业知识虽然都在用,但让他们完整地答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确保这些学员能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专门安排基础课教员对他们进行外语、数学补课,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辅导。经过学员和老师们 3 个多月的共同努力,这些学员都顺利地通过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真正取得了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2. 导师选择

导师的安排采取学员选择和安排相结合的原则,考虑的因素包括学员想侧重的专业和实习地点的安排。当时中国地质大学正在进行的 1∶ 5 万区调的图幅共 5 幅图,其中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负责的河北省 1∶ 5 万兴隆幅和六道河幅,区内除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外,还有变质岩区,构造也较复杂; 另一个测区在山东省中部,沂水县城以北地区,共 3 幅 1∶ 5 万图幅,区内水、火、变齐全,沂沭断裂带 ( 郯庐断裂的山东部分)在测区内通过。这 3 幅图区调,由我负责,聘请游振东教授当顾问,陈建强副教授、苏尚国老师参加图幅工作。最后河北兴隆项目安排 3 位学生,由宋鸿林、李志忠两位教授任导师; 山东沂水项目安排 5 位学生,由游振东教授、陈建强副教授、顾德林副教授任导师。

3. 课堂教学

由于第一学期没有进行学位课中基础课 ( 外语、数学、计算机语言等) 的学习,不能中途插班上这些课。1994 年春天即区调研究生班第二学期开学后,考虑到夏天的野外实习都是参加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我们给安排了专业学位课,如 1∶ 5 万区调规范及区调管理、三大岩类区地质与填图、现代构造学及地质构造变形分析等。由于这批学员都参加过 1∶ 5 万区调工作,上这些课时采用教员主讲,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教员总结的方法,或者请学员介绍参加过的 1∶ 5 万区调图幅成果和工作方法,大家进行讨论,指出不足,提出工作建议,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届区调研究生班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主要安排课堂学习。按照培养方案要求,集中学习了公共必修课、部分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要求学员尽量多听一些选修课。

4. 生产实践

野外生产实践分为河北队和山东队两队,以下仅记述山东队情况。

野外实习是学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时机。在野外实习前,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侧重和导师的意见,查阅该专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尽可能带上参考资料。1994 年 6 月初,我们出发去山东进行第一次生产实践。本队由教员 3 人、硕士研究生7 名、本科生7 名 ( 本科生出发时间为6 月底) 组成。实习时间共3 个月,完成约 2 幅图的生产任务。这次野外工作不仅仅是生产,而是现代地质理论和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野外讨论、研究和实验的过程。

由于这些硕士生大都有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实习开始就要求他们阅读测区前人工作成果,在充分野外踏勘后进行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 ①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可以作为专题研究的题目; ②工作部署的原则及工作布置; ③不同岩类区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④测区的填图单位划分。通过讨论,大家对测区内的填图单位划分、存在的地质问题、解决的途径、采用的工作方法都统一了认识。填图的过程实际是大家学习新的 1∶ 5 万地质填图工作方法过程,因此填图路线采用平行路线穿越的办法,路线上遇到什么岩类就用什么岩类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填图,回到室内集体连图,如果遇到大片图连接困难时,就组织有关的填图组集体到野外追索和讨论,这样做主要是现场再次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保证全队采用同一填图单位,确保图幅填图质量。

在全区路线填图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填图的人都阅读地质草图,确定专题研究题目( 这些专题既是学员的学位论文,又是项目的专题研究内容) ,并根据各人专业侧重不同进行分工,各人根据自己专题的题目设计研究内容和野外收集资料的地点和路线,这样便于全队的工作安排。在实测地质剖面阶段,全队所有的人都参加实测剖面,但分工时除保证每一位学员都要参与不同岩类区的剖面测制外,还要兼顾各人的研究专题有所侧重,这样既保证了学员对不同岩类区工作方法的全面学习和全队生产任务的完成,又能保证各得其所,保证论文资料的收集齐全。野外结束前,要求各位学员进行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测区地质构造特征和专题研究的资料两部分,在专题研究部分要求提出室内研究工作内容和下一步计划。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员在室内学习阶段能结合自己的论文,做一些实际工作。

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是在 1995 年夏天。野外工作之前,组织学员阅读测区成果草图,查阅测试结果,在熟悉全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做好野外工作计划。野外工作主要根据学员工作计划,安排学员专题研究,进一步收集学位论文资料,进行必要的路线追索、取样等精细观察。

在第二次野外生产实践的后期,我们请游振东教授进行野外指导。一方面请游老师对我们近 3 年的工作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前人的工作成果有较大改变或我们工作中有重大发现的地段; 另一方面请游老师对典型地质现象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对变质岩区填图工作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学员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第二次生产实践的最后还安排一项重要任务是参加我们项目的野外验收。这一次出席我们项目野外验收会的专家有山东省地矿局地科处*、区调管理专家、局区调质量监控组成员、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处何科昭*和专家赵崇贺教授,山东省地矿局的专家都是山东地质通,且对 1∶ 5 万区调填图工作方法及区调工作管理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要求学员把参加野外验收过程当做一个学习过程。既接受他们的质量审查,又学习他们先进的填图工作方法,也可当做我们的外聘老师的一次现场教学。会议期间,学员们和老师们一起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还主动请教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 学位论文和答辩

第二次生产实践后学员都转入室内研究和学位论文的编写。我们给学员提出如下要求: 其一,确保使用的资料的真实性,无论使用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是使用别人收集的资料,都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插图都是真实的。其二,做各种测试和鉴定,凡是能自己动手的则自己动手,特别是岩矿鉴定需要自己观测。即使已有鉴定报告也需要自己检查一下,其目的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三,不要写成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式的论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是通过野外点、线、面的调查收集的资料,通过综合研究和科学总结而写成的,其地层、岩石、构造、矿产、地质发展史等章节齐全,面面俱到,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论文则要求就某一科学问题进行论证或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恰当的科学结论。其四,论文要精简,如果经过适当修改就可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就更好。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每一位学员都完成了一篇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过程,而对于这个班来说,也是委托培养单位对培养效果验收的过程。因此,我们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区调处 ( 原地矿部直管局区调处) 原*陈克强教授和当时的*其和日格教授参加他们的答辩委员会 ( 后因陈克强教授有重要会议而未能出席) ,答辩委员会*分别由吴正文教授和谭应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还有邱家骧、周珣若、宋鸿林等教授。正式答辩前由各位导师主持,讲解了答辩的准备工作、答辩的注意事项等,并进行了试答辩。答辩时,学员们宣读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参会者提出的问题时,都能综合各方面的问题,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地做了回答,答辩委员会表示特别满意。最后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四、第二次招生

第一批学员毕业后,部教育司和直管局都很满意,并同意招收第二批 ( 第二届) 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1996 年暑期进行招生,所有招生程序和第一届相同。这次中国地质大学也招了 8 名学生,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区调队 2 名,内蒙古自治区地矿局第二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1 名,山西省地矿局 214 地质队1 名,山东省地矿局区调队 2 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 1 名。这 8 名学员都为男生。都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晚期 ~90 年代早期的本科毕业生,都参加过或正在从事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个别学员担任过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或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都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地质理论和地质工作方法。

第二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第一届相同,培养过程也基本相同,只是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编写工作安排有所不同的。“九五”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共承担了 8 幅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地点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固阳地区 3幅,多伦地区 5 幅,大部分学员的生产实践都安排在这两个队,个别学员因原单位也承担着区调任务,且是项目进行中途来参加学习的,就将他们的生产实习地点安排在原单位的原项目。其中仅一名学员随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生产实践和学位论文的编写。学员的学位论文取材相对分散,部分学员论文取材于中国地质大学承担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调项目; 另一部分学员论文则取材于原单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区调项目。经过 3 年培养,都以优秀或优良的成绩毕业。

五、效 果

中国地质大学两届区域地质研究方向的委培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区调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青海省一位学员还没有毕业就被局人事处选中,调局地科处负责全省的区调工作管理,后任地调院副院长和青海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甘肃省的一位学员毕业后经过一阶段实践,调任地矿局地科处*兼地调院总工,后任地矿局副总工程师等职。河北省两位学员毕业后正逢我国 1∶ 25 万区调试点工作,他们都参加了 1∶ 25 万承德幅区调试点项目,其中一位任项目负责。辽宁省学员毕业后被任命为省地矿局区调队总工程师。山西省一位学员在地调院专门管理区调项目,另一位学员参加青藏空白区 1∶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任项目负责人,成绩显著,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后来部分学生又攻读了博士学位,向更高层次迈进。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工作在区调工作第一线,为提高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水平而努力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方向委托代培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为中国地质大学在培养在职工作人员高层次学历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方法和经验,也为后来招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打下了基础。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中国地质学会周年点滴回顾

浦庆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有许多往事值得回顾和纪念。作为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的专业委员兼职副秘书长8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专职工作14年,返聘7年的学会工作人员,更有许多话要说,为中国地质学会更加符合“由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成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的原则,尽一份责任。特选择会员、理事会和会章三个问题,作些点滴回顾和粗浅分析,以求教诸会员。

一、一份会员名录的启示

1948年2月,中国地质学会刊印了一份会员名录,编者按语写道:

本会理事会于三十五年十一月二日决议:“会员会友未履行其义务两年者,本会认为自动退会,并在南京*日报刊登广告催交会费,至年终尚未交纳最近二年以上之会费者即作退会论。如继续履行义务,当随时恢复其会籍。”兹本会已于三十五年十一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在南京*日报通知此项决议;此次会员录即遵照前项决议编制,因卅六年前未交纳会费满二年致未编入此次新会员录内之会员会友,一俟补交会费,即随时恢复其会籍(永久会员当然不在此列)。

当年,执行的是1942年3月20日第十八届年会通过的《中国地质学会章程》,该章程规定学会宗旨是“以促成地质学及其他地质学有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规定会费标准会员每年5元,会友每年2元,如一次交纳50元者为永久会员,团体会员每年400~600元。

抗战期间,我国一些院校、研究机关大多迁往西南后方,中国地质学会随*地质调查所迁往重庆。那时虽然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很差,学术活动却接连不断。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院校、研究机构迁回原地,中国地质学会也随*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那时,有的会员就职单位有变动,有的出国深造或去国他就。在这个背景下,学会理事会于1946年11月作出决议,进行会员重新登记。把交纳会费作为重新登记的重要条件。

这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录”中,公布了重新登记后的会员总数为486人,其中创立会员19人,刘季辰是1922年学会成立后第一批入会的会员,这里误记为创立会员,创立会员应有26人,重新登记者实际18人。还有8人,有4人已去世,他们是赵汝钧、丁文江、王绍文和葛利普,其余4人是李捷、董常、仝步瀛和麦美德,尚未重新登记不知何故。永久会员有357人,通信会员28人,荣誉会员1人,还有会友96人,机关(团体)会员44个。此外已故会员有28人,除了上列4位创始会员外,已故世者中有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大力支持者张轶欧,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先后被土匪杀害的赵亚曾、许德祐、陈康和马以思,*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东南大学地学系早期的系主任郑厚怀和被屈死的*大学教授朱森等。

重新登记的486名会员中,按从事的学科或专业划分,地质学412人,地理学46人,土壤学11人,动物学2人,测量学4人,植物学4人,地球物理学5人,考古学1人,人类学1人。也就是说,与地质学相关之学科者有74人,占会员总数的15%强。体现了学科交叉,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反映了中国地质学会人气的旺盛,有较强的亲和力。

会员中还有少部分外国人。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就有三位外国人,他们是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美籍古生物学家Grabau A.W.,农商部顾问、*地质调查所的瑞典籍新生代地质与考古学家Andersson J.G.,燕京女学校地质学教师Miner L.。1922年就有在北洋大学任教的美国地理学家Barbour G.P.,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Berkey C.P.,日本东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早板一郎等入会。1948年重新登记时安特生和那林已经回瑞典,巴尔博已回美国,早板一郎在台湾大学任教,德日进已回法国,梭颇已回美国,他们也都重新登记为我国地质学会会员。反映这些曾在中国任职的地质学家对中国的感情,也说明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起就是向世界开放的学术团体。

在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有已步入政界的翁文灏和朱家骅两人,翁时任国民*行政院院长,朱时任国民*教育部*,刊印名录时翁已下野,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南京解放后,1949年7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决定:会员翁文灏、朱家骅两人被列为战犯,停止其权利和义务,会员录上不予列名。不知何故,翁文灏回来后,特别是*同志肯定其为爱国的*军政人员后,没有恢复他的会员权利和义务。

抗战胜利后,有一批从事地质地理工作的年轻学者和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在国内时有的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有的是会友,可能是通讯不便的原因,也可能是别的缘故,除了池际尚、周明镇、谢觉民、李璞、马杏垣、杨怀仁外,其他人没有重新登记。值得称颂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池、周、李、马、杨和涂光炽、张炳熹等先后回到祖国*。谢觉民和杨怀仁是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的,谢觉民没有回来,后来成为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1980年后与我国地理界经常进行学术交流。

在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朱家骅时任国民*教育部*,在解放战争后期随国民*迁往台湾,翁文灏虽在1948年11月末卸任行政院院长,担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他对蒋介石不满,千方百计要摆脱蒋介石,但由于被列为战犯,又不敢留在*,转展香港、法国,终于在1951年回到祖国*。丁骕和张其昀任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教人文地理。丁骕因担任过*重庆党部*,张其昀时任*浙江大学区党部*,前者去了美国,后者去了台湾。张其昀到台湾后曾任“国民*教育部*”,后任“总统府资政”。他后来在研究和整理中国历史文化方面在台湾有很大影响。

1929年2月14日第六届年会上通过的会章规定:“国外之地质学者或古生物学者对于中国地质有所合作或有所贡献者得为本会通讯会员。”之后陆续发展通讯会员。这次重新登记的通讯会员28人。国籍有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法国、奥地利和瑞典,其中美国的Broom R.教授正在南非任职。

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有1948年被遴选为*研究院院士的有翁文灏、李四光、谢家荣、朱家骅、杨钟健和黄汲清。后来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有75人,其中2人当时还是会友,被台湾“*研究院”聘为院士的有3人。

重新登记的机关(团体)会员有44个,除了当时我国三大地质机构:经济部*地质调查所、*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以外,还有资源委员会,四川、台湾、江西、西康、河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地质调查所,资源委员会所管辖的一些矿业公司、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一些官*办的矿业公司、国防部测量局、北京大学、北洋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学院、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和清华大学。

从这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名录,我们可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中国地质学会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它的性质是群众性的,属非*组织,所谓自愿组成,指的是成立时有发起者,即创始会员,会员自愿入会,自动退会,进出自由,要尽义务,交纳会费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中国地质学会号称有多少万会员,却不交纳会费,有的退休多年,有的出国很久都没有联系,不知谁入会了,谁退会了。所谓的会员是虚位,是“被会员”。谁当理事了,谁当理事长了,就办个会员证。团体与政党不一样,但也得像个样子,有点规矩才是,须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其次,中国地质学会在当时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会员结构上体现了以促成地质学及与其他地质学有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有46位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竺可桢1922年就加入中国地质学会,他也是中国地理学会创始人,1948年还重新在中国地质学会登记。地理学者中有地貌学者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如果是学科接近的话,那么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与地质学的关系就比较远了,如胡焕庸、张其昀、谢觉民、张印堂、陈正祥、周立三、钟功甫、薛贻源、洪思齐、严重敏等。研究动物学的张春霖、寿振黄,研究人类学的吴定良,研究植物学的胡先骕、侯学煜也都加入中国地质学会。

第三,这份名录的编排按英文字母次序,不管职务多高、年龄大小和专业,也不论在中国地质学会中的职务如何。只列何时入会,何年成为永久会员,以及当时服务于哪个单位。从这里可以看到凡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都是一律平等的。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只是会籍、会龄的区别。

1980年初,李春昱曾说1948年由他经手将学会的8000美元请美国友人存在美国的银行。我1985年到学会工作,在1994年听说此事,向学会有关人士询问此事,据时任专职副秘书长的何世沅说,当时请李春昱把详情写了下来,隔段时间找不到了,再请李春昱写了详情,李很不高兴,但还是写了。何世沅说,这张纸也找不到了,那时李春昱已去世。我问过程裕淇,他说听李说过,程裕淇还记得那个美国人是位女士,他还记得她的名字,他把这位美国友人的名字写了下来。后来,新任专职副秘书长王弭力把南京会所和美国存款的事认真办了,南京会所要回来了,存款一事没有确切信息,没有办成。1948年学会哪有这么多钱,有可能是至少一部分是会员重新登记时交的会费。

二、一份历届学会领导机构名录的思考

我根据历届理事会名单,整理了一份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至今历届理事会职员名单。从这份名录并结合中国地质学会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得知中国地质学会治理结构的变化,从中能够获得学会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及今后如何改革的启示。

从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到1952年,共27届理事会的任期基本为1年,至多跨2个年度。理事人数从数人到十数人,第八届及以前设副理事长2人,第九届至第三十一届不设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六届,增设监事会。理事会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会计等分工。也就是说,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评议会)是名正言顺地在理事。理事长,一般不连任。这是比较合理而又高效的学会治理结构。

从第二十九届(1954~1956)理事会开始,理事会任期延长至4~6年,第三十一届理事会(1962~1979)因1966年开始“文化大*”,从这年开始到1971年,被作为“裴多菲”俱乐部受到冲击。至1972年因对外关系需要,恢复以中国地质学会名义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理事人数急增,如第三十一届44人,从第三十二届到目前的第四十届,增至100多人,这一时期从第二十七届(1951)至1971年李四光逝世,他连任了6届的理事长,长达20年。这对于学术团体来说,是不正常的状态,与民间学术团体的治理结构出入较大。这一时期取消了理事会的会计,由挂靠单位的会计代行会计工作。鉴于不收会费,经费由挂靠单位和中国科协支持,经费账目也不必向会员公布。这一时期,开始(1950、1951)因秘书长孙云铸工作在北京大学地质系,该系学生游振东和何锡麟协助秘书长工作。1952年开始设专职职员。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开始设专职编辑组成《地质学报》和《地质论评》编辑部。也就是说学会有了办事机构,理事会开始摆脱办理学会之事。

中国地质学会历届理事会职员名单表

续表

续表

从第一届至第三十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都由地质学家担任,第二十八届至第三十一届理事长李四光虽是*的地质*,但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第三十一届的秘书长朱效成虽是司局级行政干部,但他在他们这个层次的行政干部中,学习地质学的成效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是一位懂得地质学的管理干部。从第三十四届(1988~1993)理事会开始理事长就开始由挂靠单位地质部、地质矿产部至国土资源部的*或副*担任,开始先后任理事长的几位*和副*虽然是学地质,从事过地质工作,但是以他们在地质科学上的成就和学识,是当不了理事长的,是*的身份才当得了理事长。从理事长人选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地质学会的治理结构已偏离了群众性学术团体的性质。常务理事会例会的举行也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同一模式,有人戏称“将地矿部*办公会议搬到地质学会来了。”有段时间,为了减少层次,因繁就简,将常务理事会议与秘书长会议合并召开,名为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后来也被一位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的地矿部副*否掉了,说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是两个层次的,不能一起开会,以后就变更为常务理事会决定,秘书长会议落实工作。在行政部门看来理事长、副理事长与常务理事基本上是部级,副部级和司局级干部,副秘书长基本是处级干部,只有前者可作决定,后者的任务是将决定落实到实处。在一起开会觉得不成体统。这又是将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带到学术团体。

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应由著名科学家担任,如果他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则更佳,这是国际惯例。1979年以后,全国性学会迅速增加,且有部门分割的趋势,这是利益所向。这既有积极意义,也隐藏有弊端。而且有不少学会由本部门的行政领导,如*有关部、委、局的首长担任会长。1980年后期,*明文规定,行政领导不得担任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的领导职务,这是正确的。但是留下一条尾巴,说若的确需要,应报*批准。实际上这项规定是对已经担任学会、协会领导职务的行政领导的一种*,而不是为了扩大。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1979~1983)、第三十三届(1983~1988)理事长先后由黄汲清和程裕淇担任,以前几届的理事长李四光虽是地质部*,但他毕竟还是著名地质学家。以后换届除黄汲清和程裕淇外,不是没有合适的著名地质学家。再说,李四光担任理事长时,地质部党组*、副*何长工在学会并无职务,只是先后由具有地质背景的副*宋应和学部委员、副*许杰担任学会常务理事;黄汲清担任理事长时,地质部党组*、*孙大光也未在学会担任职务,只有副*邹家尤出任18位副理事长中的一位副理事长。程裕淇担任理事长的阶段,夏国治副*担任副理事长(当时有9位副理事长)。1988年以后的6任理事长都是地矿部或国土资源部的*或副*担任理事长,而且有的并无学习或从事地质工作的背景,由于*又是部里的党组*,工作很忙,还要有一位副*或副部级干部担任常务副理事长。这样做,名义上是加强领导,实际上是学术团体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倒退;名义上是争取部里的支持,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理解;说是经过*审批,实际上你报上去了,能不批吗?理由总是可以找到的。

三、几份会章的回顾

中国地质学会章程是中国地质学会性质、宗旨、任务、行为规范的约定,是在*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指导和自我约束,可以说是学会的根本*。中国地质学会章程从1922年成立起到现在经过十多次的修改。

中国地质学会的名称是1922年章程的第一条就写明了的,已经有90年的历史。学会的宗旨1922年章程规定为“促成地质学及其关系学科之进步”。这一宗旨的叙述既简洁又明了,这一记述在1929年、1931年、1935年、1942年的几个章程和简章中一直沿用。而1954年2月的章程却修改为“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学术技术经验,谋地质知识之提高与应用,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实学会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机构,至于“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任务。1953年,*在《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一文中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1954年的会章规定的宗旨是根据这种精神修改的。

1950年8月26日的理事会会议赞成谢家荣的提议,取消永久会员,这样就在没有经过会员代表大会票决的情况下剥夺了已交50元大洋的永久会员并得到学会承诺的权利。

1957年的会章对学会宗旨修改为:“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交流科学技术经验,开展学术讨论,努力使我国地质科学迅速达到世界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在开幕中提出“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并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次修改会章,对学会宗旨的表述是根据这些原则而进行的。

再一次修改会章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之后,1978年3月18~31日,举行全国科学大会,当时重提四个现代化和出成果出人才。1979年的会章总则包括第一条表明中国地质学会的性质是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第二条表明中国地质学会的任务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广大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地质战线出成果、出人才,为地质科学技术迅速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在21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第三条是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各种学术观点和学派之间自由讨论,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和检验经验。显然这条是总结“*”及以前的经验教训,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背景下,写进会章的。1983年会章只作文字修改,内容与1979年会章基本相同。

1988年会章与1979年和1983年会章除了增加培育、推荐人才和改革的内容外,其他基本相同,这是因为此时中国地质学会设立了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科协设立了青年科技奖,学会和全国地质部门的改革正在进行中。

1993年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制定的会章,第二条明确为宗旨,是这样陈述的:“本会宗旨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团结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地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是由于中国科协提出了“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协精神,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提出了两个促进。此前,1991年民政部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协于1992年制定了新的全国性学会组织通则,是按照《条例》和《通则》的要求,总则应概括为三个内容,一为本会性质,二为宗旨,三为任务,进行修改的。

1997年会章与1993年会章基本相同,只是第一条本会性质,增加了中国地质学会“是发展地质科学的社会力量”“代表中国地质界参加国际地质科*合会及其下属组织”。这样,就明确了中国地质学会在发展科学中的社会地位,对自己的职责作了限定。实际上,中国地质学会从来就是代表中国地质界参加国际地科联的活动,只是因为在北京举办第30届地质大会非常成功,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这里作了进一步明确。第二条宗旨增写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放在1993年会章的两个促进之间。这里的“成长”主要指的是青年地质人才,“提高”主要指的促进成为两院院士和中国地质学家走向世界,如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有关职务,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和主持人,等等。

2000年的会章是根据**、**《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颁布的修订后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重新登记时,根据民政部提供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修订的,总则增加了中国地质学会的英文名称,增添了“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遵守社会道德风范”的内容,明确了“民主办会”的原则。将原会章中的“任务”作为“第二章”业务范围载明。整个会章的章、条均按《范本》重新调整。特别是载明“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以及挂靠部门国土资源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即认了三个上级管理单位。

2006年会章按1997年和2000年会章中总则第三条宗旨的四个促进,增加了第五个促进“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历年会章的变化,除了上述原则、宗旨以外,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变化,例如“任务”或“业务范围”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22年只说有一种刊物,名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29年会章有“本会得设奖章或奖金,以奖励地质学之有贡献者”,1942年会章增写了出版物有西文会志和中文地质论评。1954年会章专设一章“学术活动”另一章“刊物”,1957年会章增加了“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科学技术问题”。1979年会章专列“主要任务”一章列举了7项,1983年会章的“任务”一章,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仍为7项。以后几次修改会章大体都是这样改动。又如,关于会员,历年也有变化。

一个国家有三部分的组织,一是*,它具有管理国家的行政职能,由选民选举产生,是为选民服务的公务机关;二为企业,它以赢利为目的,同时为公民生产和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维护公民的权利,企业有自己的私利。中间就有一批非*、非赢利的组织。学术团体是第三种组织中的一分子。它从*“批发”服务,廉价或无价提供给公民。作为学术性团体,有别于*部门的科研机构,也有别于企业的研发部门。它的业务范围是很明确的。早期的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规定的“以促进地质学及其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既明确又简洁,也好记。后来的会章几经修改,增加了许多,实际上是这一宗旨的细化,或具体化,为什么“促进”原来是两个,后来增加到三个、四个和五个促进,越是具体,越是不全面,要不断补充。而且由此具体化反倒不确切。例如,1957年会章中说要“从事学术研究”,这应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任务。1983年会章中提出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实际上学会在咨询服务上不具优势,至于把“遵守*、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指导下开展活动。”作为宗旨写进会章没有必要,一是这种要求是每个个人、*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业甚至政党都应做到的起码的要求,只要是公民、法人,都应如此;二是这个要求是义务、是责任、是共识、是常理,不是属于宗旨的范畴。

会章要简单明了,要有个性,既要有规范,也要有灵活性;既要便于记忆,又要有可操作性。制定一个好的会章不是件容易的事,值得好好研究。

以上对一份会员名录、一份历届理事会主要领导名单和历届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进行了回顾和思考,是很肤浅的,可能存在错误。但其目的是为了中国地质学会能够真正成为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家,找准位置,成为真正的符合非*组织特点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起到补充和协调的作用。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中国地质学会周年点滴回顾

浦庆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90周年,有许多往事值得回顾和纪念。作为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的专业委员兼职副秘书长8年,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专职工作14年,返聘7年的学会工作人员,更有许多话要说,为中国地质学会更加符合“由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成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的原则,尽一份责任。特选择会员、理事会和会章三个问题,作些点滴回顾和粗浅分析,以求教诸会员。

一、一份会员名录的启示

1948年2月,中国地质学会刊印了一份会员名录,编者按语写道:

本会理事会于三十五年十一月二日决议:“会员会友未履行其义务两年者,本会认为自动退会,并在南京*日报刊登广告催交会费,至年终尚未交纳最近二年以上之会费者即作退会论。如继续履行义务,当随时恢复其会籍。”兹本会已于三十五年十一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在南京*日报通知此项决议;此次会员录即遵照前项决议编制,因卅六年前未交纳会费满二年致未编入此次新会员录内之会员会友,一俟补交会费,即随时恢复其会籍(永久会员当然不在此列)。

当年,执行的是1942年3月20日第十八届年会通过的《中国地质学会章程》,该章程规定学会宗旨是“以促成地质学及其他地质学有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规定会费标准会员每年5元,会友每年2元,如一次交纳50元者为永久会员,团体会员每年400~600元。

抗战期间,我国一些院校、研究机关大多迁往西南后方,中国地质学会随*地质调查所迁往重庆。那时虽然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很差,学术活动却接连不断。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院校、研究机构迁回原地,中国地质学会也随*地质调查所迁回南京。那时,有的会员就职单位有变动,有的出国深造或去国他就。在这个背景下,学会理事会于1946年11月作出决议,进行会员重新登记。把交纳会费作为重新登记的重要条件。

这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录”中,公布了重新登记后的会员总数为486人,其中创立会员19人,刘季辰是1922年学会成立后第一批入会的会员,这里误记为创立会员,创立会员应有26人,重新登记者实际18人。还有8人,有4人已去世,他们是赵汝钧、丁文江、王绍文和葛利普,其余4人是李捷、董常、仝步瀛和麦美德,尚未重新登记不知何故。永久会员有357人,通信会员28人,荣誉会员1人,还有会友96人,机关(团体)会员44个。此外已故会员有28人,除了上列4位创始会员外,已故世者中有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大力支持者张轶欧,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先后被土匪杀害的赵亚曾、许德祐、陈康和马以思,*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东南大学地学系早期的系主任郑厚怀和被屈死的*大学教授朱森等。

重新登记的486名会员中,按从事的学科或专业划分,地质学412人,地理学46人,土壤学11人,动物学2人,测量学4人,植物学4人,地球物理学5人,考古学1人,人类学1人。也就是说,与地质学相关之学科者有74人,占会员总数的15%强。体现了学科交叉,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反映了中国地质学会人气的旺盛,有较强的亲和力。

会员中还有少部分外国人。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就有三位外国人,他们是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美籍古生物学家Grabau A.W.,农商部顾问、*地质调查所的瑞典籍新生代地质与考古学家Andersson J.G.,燕京女学校地质学教师Miner L.。1922年就有在北洋大学任教的美国地理学家Barbour G.P.,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Berkey C.P.,日本东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早板一郎等入会。1948年重新登记时安特生和那林已经回瑞典,巴尔博已回美国,早板一郎在台湾大学任教,德日进已回法国,梭颇已回美国,他们也都重新登记为我国地质学会会员。反映这些曾在中国任职的地质学家对中国的感情,也说明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起就是向世界开放的学术团体。

在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有已步入政界的翁文灏和朱家骅两人,翁时任国民*行政院院长,朱时任国民*教育部*,刊印名录时翁已下野,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南京解放后,1949年7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决定:会员翁文灏、朱家骅两人被列为战犯,停止其权利和义务,会员录上不予列名。不知何故,翁文灏回来后,特别是*同志肯定其为爱国的*军政人员后,没有恢复他的会员权利和义务。

抗战胜利后,有一批从事地质地理工作的年轻学者和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在国内时有的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有的是会友,可能是通讯不便的原因,也可能是别的缘故,除了池际尚、周明镇、谢觉民、李璞、马杏垣、杨怀仁外,其他人没有重新登记。值得称颂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池、周、李、马、杨和涂光炽、张炳熹等先后回到祖国*。谢觉民和杨怀仁是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的,谢觉民没有回来,后来成为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1980年后与我国地理界经常进行学术交流。

在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朱家骅时任国民*教育部*,在解放战争后期随国民*迁往台湾,翁文灏虽在1948年11月末卸任行政院院长,担任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他对蒋介石不满,千方百计要摆脱蒋介石,但由于被列为战犯,又不敢留在*,转展香港、法国,终于在1951年回到祖国*。丁骕和张其昀任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教人文地理。丁骕因担任过*重庆党部*,张其昀时任*浙江大学区党部*,前者去了美国,后者去了台湾。张其昀到台湾后曾任“国民*教育部*”,后任“总统府资政”。他后来在研究和整理中国历史文化方面在台湾有很大影响。

1929年2月14日第六届年会上通过的会章规定:“国外之地质学者或古生物学者对于中国地质有所合作或有所贡献者得为本会通讯会员。”之后陆续发展通讯会员。这次重新登记的通讯会员28人。国籍有美国、英国、日本、印度、法国、奥地利和瑞典,其中美国的Broom R.教授正在南非任职。

重新登记的会员中有1948年被遴选为*研究院院士的有翁文灏、李四光、谢家荣、朱家骅、杨钟健和黄汲清。后来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有75人,其中2人当时还是会友,被台湾“*研究院”聘为院士的有3人。

重新登记的机关(团体)会员有44个,除了当时我国三大地质机构:经济部*地质调查所、*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以外,还有资源委员会,四川、台湾、江西、西康、河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地质调查所,资源委员会所管辖的一些矿业公司、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一些官*办的矿业公司、国防部测量局、北京大学、北洋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学院、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和清华大学。

从这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名录,我们可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中国地质学会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它的性质是群众性的,属非*组织,所谓自愿组成,指的是成立时有发起者,即创始会员,会员自愿入会,自动退会,进出自由,要尽义务,交纳会费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中国地质学会号称有多少万会员,却不交纳会费,有的退休多年,有的出国很久都没有联系,不知谁入会了,谁退会了。所谓的会员是虚位,是“被会员”。谁当理事了,谁当理事长了,就办个会员证。团体与政党不一样,但也得像个样子,有点规矩才是,须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其次,中国地质学会在当时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会员结构上体现了以促成地质学及与其他地质学有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有46位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竺可桢1922年就加入中国地质学会,他也是中国地理学会创始人,1948年还重新在中国地质学会登记。地理学者中有地貌学者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如果是学科接近的话,那么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与地质学的关系就比较远了,如胡焕庸、张其昀、谢觉民、张印堂、陈正祥、周立三、钟功甫、薛贻源、洪思齐、严重敏等。研究动物学的张春霖、寿振黄,研究人类学的吴定良,研究植物学的胡先骕、侯学煜也都加入中国地质学会。

第三,这份名录的编排按英文字母次序,不管职务多高、年龄大小和专业,也不论在中国地质学会中的职务如何。只列何时入会,何年成为永久会员,以及当时服务于哪个单位。从这里可以看到凡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都是一律平等的。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只是会籍、会龄的区别。

1980年初,李春昱曾说1948年由他经手将学会的8000美元请美国友人存在美国的银行。我1985年到学会工作,在1994年听说此事,向学会有关人士询问此事,据时任专职副秘书长的何世沅说,当时请李春昱把详情写了下来,隔段时间找不到了,再请李春昱写了详情,李很不高兴,但还是写了。何世沅说,这张纸也找不到了,那时李春昱已去世。我问过程裕淇,他说听李说过,程裕淇还记得那个美国人是位女士,他还记得她的名字,他把这位美国友人的名字写了下来。后来,新任专职副秘书长王弭力把南京会所和美国存款的事认真办了,南京会所要回来了,存款一事没有确切信息,没有办成。1948年学会哪有这么多钱,有可能是至少一部分是会员重新登记时交的会费。

二、一份历届学会领导机构名录的思考

我根据历届理事会名单,整理了一份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至今历届理事会职员名单。从这份名录并结合中国地质学会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得知中国地质学会治理结构的变化,从中能够获得学会工作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及今后如何改革的启示。

从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到1952年,共27届理事会的任期基本为1年,至多跨2个年度。理事人数从数人到十数人,第八届及以前设副理事长2人,第九届至第三十一届不设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六届,增设监事会。理事会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会计等分工。也就是说,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评议会)是名正言顺地在理事。理事长,一般不连任。这是比较合理而又高效的学会治理结构。

从第二十九届(1954~1956)理事会开始,理事会任期延长至4~6年,第三十一届理事会(1962~1979)因1966年开始“文化大*”,从这年开始到1971年,被作为“裴多菲”俱乐部受到冲击。至1972年因对外关系需要,恢复以中国地质学会名义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理事人数急增,如第三十一届44人,从第三十二届到目前的第四十届,增至100多人,这一时期从第二十七届(1951)至1971年李四光逝世,他连任了6届的理事长,长达20年。这对于学术团体来说,是不正常的状态,与民间学术团体的治理结构出入较大。这一时期取消了理事会的会计,由挂靠单位的会计代行会计工作。鉴于不收会费,经费由挂靠单位和中国科协支持,经费账目也不必向会员公布。这一时期,开始(1950、1951)因秘书长孙云铸工作在北京大学地质系,该系学生游振东和何锡麟协助秘书长工作。1952年开始设专职职员。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开始设专职编辑组成《地质学报》和《地质论评》编辑部。也就是说学会有了办事机构,理事会开始摆脱办理学会之事。

中国地质学会历届理事会职员名单表

续表

续表

从第一届至第三十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都由地质学家担任,第二十八届至第三十一届理事长李四光虽是*的地质*,但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第三十一届的秘书长朱效成虽是司局级行政干部,但他在他们这个层次的行政干部中,学习地质学的成效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是一位懂得地质学的管理干部。从第三十四届(1988~1993)理事会开始理事长就开始由挂靠单位地质部、地质矿产部至国土资源部的*或副*担任,开始先后任理事长的几位*和副*虽然是学地质,从事过地质工作,但是以他们在地质科学上的成就和学识,是当不了理事长的,是*的身份才当得了理事长。从理事长人选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地质学会的治理结构已偏离了群众性学术团体的性质。常务理事会例会的举行也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同一模式,有人戏称“将地矿部*办公会议搬到地质学会来了。”有段时间,为了减少层次,因繁就简,将常务理事会议与秘书长会议合并召开,名为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后来也被一位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的地矿部副*否掉了,说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是两个层次的,不能一起开会,以后就变更为常务理事会决定,秘书长会议落实工作。在行政部门看来理事长、副理事长与常务理事基本上是部级,副部级和司局级干部,副秘书长基本是处级干部,只有前者可作决定,后者的任务是将决定落实到实处。在一起开会觉得不成体统。这又是将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带到学术团体。

学术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应由著名科学家担任,如果他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则更佳,这是国际惯例。1979年以后,全国性学会迅速增加,且有部门分割的趋势,这是利益所向。这既有积极意义,也隐藏有弊端。而且有不少学会由本部门的行政领导,如*有关部、委、局的首长担任会长。1980年后期,*明文规定,行政领导不得担任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的领导职务,这是正确的。但是留下一条尾巴,说若的确需要,应报*批准。实际上这项规定是对已经担任学会、协会领导职务的行政领导的一种*,而不是为了扩大。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1979~1983)、第三十三届(1983~1988)理事长先后由黄汲清和程裕淇担任,以前几届的理事长李四光虽是地质部*,但他毕竟还是著名地质学家。以后换届除黄汲清和程裕淇外,不是没有合适的著名地质学家。再说,李四光担任理事长时,地质部党组*、副*何长工在学会并无职务,只是先后由具有地质背景的副*宋应和学部委员、副*许杰担任学会常务理事;黄汲清担任理事长时,地质部党组*、*孙大光也未在学会担任职务,只有副*邹家尤出任18位副理事长中的一位副理事长。程裕淇担任理事长的阶段,夏国治副*担任副理事长(当时有9位副理事长)。1988年以后的6任理事长都是地矿部或国土资源部的*或副*担任理事长,而且有的并无学习或从事地质工作的背景,由于*又是部里的党组*,工作很忙,还要有一位副*或副部级干部担任常务副理事长。这样做,名义上是加强领导,实际上是学术团体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倒退;名义上是争取部里的支持,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理解;说是经过*审批,实际上你报上去了,能不批吗?理由总是可以找到的。

三、几份会章的回顾

中国地质学会章程是中国地质学会性质、宗旨、任务、行为规范的约定,是在*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指导和自我约束,可以说是学会的根本*。中国地质学会章程从1922年成立起到现在经过十多次的修改。

中国地质学会的名称是1922年章程的第一条就写明了的,已经有90年的历史。学会的宗旨1922年章程规定为“促成地质学及其关系学科之进步”。这一宗旨的叙述既简洁又明了,这一记述在1929年、1931年、1935年、1942年的几个章程和简章中一直沿用。而1954年2月的章程却修改为“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学术技术经验,谋地质知识之提高与应用,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实学会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机构,至于“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任务。1953年,*在《批判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一文中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1954年的会章规定的宗旨是根据这种精神修改的。

1950年8月26日的理事会会议赞成谢家荣的提议,取消永久会员,这样就在没有经过会员代表大会票决的情况下剥夺了已交50元大洋的永久会员并得到学会承诺的权利。

1957年的会章对学会宗旨修改为:“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交流科学技术经验,开展学术讨论,努力使我国地质科学迅速达到世界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在开幕中提出“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并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次修改会章,对学会宗旨的表述是根据这些原则而进行的。

再一次修改会章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之后,1978年3月18~31日,举行全国科学大会,当时重提四个现代化和出成果出人才。1979年的会章总则包括第一条表明中国地质学会的性质是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第二条表明中国地质学会的任务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广大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地质战线出成果、出人才,为地质科学技术迅速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在21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第三条是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各种学术观点和学派之间自由讨论,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和检验经验。显然这条是总结“*”及以前的经验教训,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背景下,写进会章的。1983年会章只作文字修改,内容与1979年会章基本相同。

1988年会章与1979年和1983年会章除了增加培育、推荐人才和改革的内容外,其他基本相同,这是因为此时中国地质学会设立了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科协设立了青年科技奖,学会和全国地质部门的改革正在进行中。

1993年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制定的会章,第二条明确为宗旨,是这样陈述的:“本会宗旨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团结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地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是由于中国科协提出了“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协精神,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提出了两个促进。此前,1991年民政部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协于1992年制定了新的全国性学会组织通则,是按照《条例》和《通则》的要求,总则应概括为三个内容,一为本会性质,二为宗旨,三为任务,进行修改的。

1997年会章与1993年会章基本相同,只是第一条本会性质,增加了中国地质学会“是发展地质科学的社会力量”“代表中国地质界参加国际地质科*合会及其下属组织”。这样,就明确了中国地质学会在发展科学中的社会地位,对自己的职责作了限定。实际上,中国地质学会从来就是代表中国地质界参加国际地科联的活动,只是因为在北京举办第30届地质大会非常成功,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这里作了进一步明确。第二条宗旨增写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放在1993年会章的两个促进之间。这里的“成长”主要指的是青年地质人才,“提高”主要指的促进成为两院院士和中国地质学家走向世界,如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有关职务,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和主持人,等等。

2000年的会章是根据**、**《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颁布的修订后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重新登记时,根据民政部提供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修订的,总则增加了中国地质学会的英文名称,增添了“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遵守社会道德风范”的内容,明确了“民主办会”的原则。将原会章中的“任务”作为“第二章”业务范围载明。整个会章的章、条均按《范本》重新调整。特别是载明“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以及挂靠部门国土资源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即认了三个上级管理单位。

2006年会章按1997年和2000年会章中总则第三条宗旨的四个促进,增加了第五个促进“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历年会章的变化,除了上述原则、宗旨以外,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变化,例如“任务”或“业务范围”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22年只说有一种刊物,名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29年会章有“本会得设奖章或奖金,以奖励地质学之有贡献者”,1942年会章增写了出版物有西文会志和中文地质论评。1954年会章专设一章“学术活动”另一章“刊物”,1957年会章增加了“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科学技术问题”。1979年会章专列“主要任务”一章列举了7项,1983年会章的“任务”一章,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仍为7项。以后几次修改会章大体都是这样改动。又如,关于会员,历年也有变化。

一个国家有三部分的组织,一是*,它具有管理国家的行政职能,由选民选举产生,是为选民服务的公务机关;二为企业,它以赢利为目的,同时为公民生产和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维护公民的权利,企业有自己的私利。中间就有一批非*、非赢利的组织。学术团体是第三种组织中的一分子。它从*“批发”服务,廉价或无价提供给公民。作为学术性团体,有别于*部门的科研机构,也有别于企业的研发部门。它的业务范围是很明确的。早期的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规定的“以促进地质学及其关系学科之进步为宗旨”既明确又简洁,也好记。后来的会章几经修改,增加了许多,实际上是这一宗旨的细化,或具体化,为什么“促进”原来是两个,后来增加到三个、四个和五个促进,越是具体,越是不全面,要不断补充。而且由此具体化反倒不确切。例如,1957年会章中说要“从事学术研究”,这应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任务。1983年会章中提出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实际上学会在咨询服务上不具优势,至于把“遵守*、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指导下开展活动。”作为宗旨写进会章没有必要,一是这种要求是每个个人、*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业甚至政党都应做到的起码的要求,只要是公民、法人,都应如此;二是这个要求是义务、是责任、是共识、是常理,不是属于宗旨的范畴。

会章要简单明了,要有个性,既要有规范,也要有灵活性;既要便于记忆,又要有可操作性。制定一个好的会章不是件容易的事,值得好好研究。

以上对一份会员名录、一份历届理事会主要领导名单和历届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进行了回顾和思考,是很肤浅的,可能存在错误。但其目的是为了中国地质学会能够真正成为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家,找准位置,成为真正的符合非*组织特点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起到补充和协调的作用。

从中国石油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55

石油大学作为一个石油类的高等学府,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并且为早期以至现在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 “石油人才的摇篮”。

但是作为一个综合类的大学,石油大学不仅仅局限在石油这个相对较窄的领域,她(石油大学)又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众多杰出人才,校友辰东就是其中一位。

辰东,原名杨振东,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如果这样说你还不是很了解的话,没关系,maybe你曾读过他的小说:不死不灭、神墓、长生界、遮天、完美世界还有正在写的圣墟。作为一个通读过《完美世界》的读者,个人觉得辰东的文笔是读过几本小说里面作者文笔最好的一位,体现在哪儿呢,就是在最无聊的地方,他能用文笔吸引我的注意,瞬间就觉得这个人了不起。

《完美世界》的开头就是这样,如果让我去描述故事的开头,我就会这样写:在深山之中有一个小村落,村口有颗老柳树,村里有个熊孩子力大无比……但是呢,辰东就不是这样,这就是为啥他是起点白金写手而我只是个读者的区别。具体怎么写的呢,可以自行去搜一下,当然,这本书到了中段就会让人爱不释手,不仅是石昊那堪称完美的各个极境,更有丰富的情感贯穿其中,文中的末端作者笔下的那个独断万古却无古人,感到悲凉却哭不出的石天帝,又是那样一个生动鲜明却又符合人性至理的角色。

石油大学不仅为国家石油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在为各行各业做出杰出的贡献

辰东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谢邀请,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中国石油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55

石油大学作为一个石油类的高等学府,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并且为早期以至现在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 “石油人才的摇篮”。

但是作为一个综合类的大学,石油大学不仅仅局限在石油这个相对较窄的领域,她(石油大学)又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众多杰出人才,校友辰东就是其中一位。

辰东,原名杨振东,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如果这样说你还不是很了解的话,没关系,maybe你曾读过他的小说:不死不灭、神墓、长生界、遮天、完美世界还有正在写的圣墟。作为一个通读过《完美世界》的读者,个人觉得辰东的文笔是读过几本小说里面作者文笔最好的一位,体现在哪儿呢,就是在最无聊的地方,他能用文笔吸引我的注意,瞬间就觉得这个人了不起。

《完美世界》的开头就是这样,如果让我去描述故事的开头,我就会这样写:在深山之中有一个小村落,村口有颗老柳树,村里有个熊孩子力大无比……但是呢,辰东就不是这样,这就是为啥他是起点白金写手而我只是个读者的区别。具体怎么写的呢,可以自行去搜一下,当然,这本书到了中段就会让人爱不释手,不仅是石昊那堪称完美的各个极境,更有丰富的情感贯穿其中,文中的末端作者笔下的那个独断万古却无古人,感到悲凉却哭不出的石天帝,又是那样一个生动鲜明却又符合人性至理的角色。

石油大学不仅为国家石油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在为各行各业做出杰出的贡献

辰东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谢邀请,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鸿祯院士对地质学史研究会发展的贡献

石宝珩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1980 年 4 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宣告成立,由夏湘蓉教授任会长。研究会的成立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开辟了地质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1986 年 4 月,夏湘蓉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地质研究会推荐王鸿祯院士接任 ( 第二任)会长。自此,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王老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领域重写了浓浓一笔。自 1986 年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方向、良好会风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王老的领导分不开的。仅从近 20 年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的发展来看,王老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明确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宗旨,坚持以学科史、学术思想史为重点开展学术活动

1.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王老接任会长不久,1987 年 11 月在丁文江先生诞辰 100 周年,章鸿钊先生诞辰 11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 当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史的研究应该做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研究事物的本末和始终,达到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目的。” “通过回顾过去,探讨事业上的盛衰和得失,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起一份推动作用,这就是我们的衷心愿望。”

研究会始终将王老提出的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作为自己的宗旨,指导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2. 学术活动以学科史及学术思想史为主

地质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学发展的事业史、学科史和人物史。从研究会活动和基本情况出发,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贯彻 “以史为鉴”的方针,王老提出以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为主开展学术活动。

1988 年 10 月,王老指出: “地质学史的研究牵涉到所有地质分支学科,它的兴旺发达有赖于广大地质学人共同关心和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广泛支持。”

1991 年 3 月,王老更明确提出: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活动应以研究整个地质科学发展史及学术思想发展史为主,同时兼顾中国古代及当代的研究。应以 19 世纪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 如对重要人物或重要史实的评价) 研究为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撰写地质事业史和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进行学科史研究? 王老提出了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要同事业史、人物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开展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 在 21 世纪之初又提出地球科学系统的协调和融合的思想等。这些指导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具体指导了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活动。

1996 年 8 月,王老提出: “今后在国内和国际上除一般史料外,开展学科发展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升到哲学概念的高度,应是一个重要方向。”

1997 年 1 月,王老又指出: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可将学科史作为基础,全面开展包括事业史、人物史、教育史和古代矿业开发史的研究。” “学科史为主只是 ‘学史’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事物来龙去脉通过人的思想来实现,因此,要研究学术思想发展史。”

王老在辞去会长职务之后,仍关心研究会的工作。2004 年 12 月又指出在 21 世纪,研究会要 “与时俱进”,要贯彻 “以人为本”。他讲: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科学系统更为广泛,它的各个方面有个协调和融合的问题,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我们要与时俱进,学术思想史具有哲学因素,学史研究与哲*系也应更为紧密。” “贯彻以人为本,特别要正确对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 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学术活动

自 1980 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至 2005 年召开了 17 届年会,共举办 25 次学术活动,有约 2000 人次参加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将近 1000 篇。25 次活动中有 19 次是在1986 ~ 2003 年王鸿祯任会长期间举办的,期间参加人数超过 1550 人次,交流论文超过700 篇。

最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活动是 1999 年 9 月,在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前夕召开的 《新中国地质科学 50 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会议并进行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的首发式。

在王鸿祯教授亲自主持、组织下,由地质科学各个领域的 51 位学者、专家,撰写了38 篇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在世纪之交具有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要时代意义的科学史专著,向国庆 50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对于这一学术活动,受到社会的赞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这部专著,“对我国地质学主要学科体系 50 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和学科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科学史的角度首次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这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地球科学在 21 世纪的发展提供了 ‘史鉴’”。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地质学史研究会 “对新中国成立 50 年来的中国地质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出版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在我国地质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缅怀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弘扬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敬业精神

地质学人物史的研究是地质学史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物史研究不仅是学科史、学科思想史以及事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王老所讲 “缅怀前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历程,必将引起我们的高度崇敬。”如何进行人物研究,1994 年 4 月,王老提出: “研究会要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把它同事业史和人物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人物也应该以学科史为主线,着重搞清史实,从学术方面提出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1.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组织学术活动中,组织或参与组织有关人物史的研讨会主要有:

1987 年 10 月组织了 《纪念丁文江先生 100 年、章鸿钊先生 110 年诞辰,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讨论会》。

1988 年 11 月,在第 6 届年会期间,举行了 《谢家荣先生诞辰 90 周年学术讨论会》。

1989 年 12 月,参加了 《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 纪念李四光诞辰 100 周年) 。

1993 年 12 月,组织了 《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

1995 年 10 月,举行了 《纪念孙云铸教授诞辰 110 周年学术报告会》。

2003 年 11 月,第 16 届年会是一次以人物史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年会。时逢袁复礼诞辰 110 周年、谢家荣诞辰 105 周年、冯景兰诞辰 105 周年、喻德渊诞辰 100 周年、王曰伦诞辰 100 周年等。

2. 对部分学者的缅怀与评价

王老不仅对前辈怀有崇高的敬意,而且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下是他的部分论述:

“丁文江先生和章鸿钊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怀念丁先生、章先生和他们的同辈李四光先生及其他几位先生们一起,披荆斩棘、合作无间的精神,必将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1987 年 11 月)

“李四光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我在研读李老的学术著作时,又深深感到他总是立论严谨,从无武断之语、过甚之词。李老的学风和文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习李老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学习李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风文风。” ( 1989年 12 月)

“袁希渊 ( 袁复礼) 老师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虽然从事过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科学考察期间,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师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长期坚守地质教育岗位。他长期主持清华大学地学系,师道长存、功勋永在。”“我们现在敬怀前贤,缅怀师德,更应以此自勉,以求无愧于前辈师长,无愧于当前的时代。”( 1993 年)

孙云铸教授 “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孙云铸教授堪称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地质界一位良师。他待人以诚,平易近人,对后进关切备至,数十年如一日,凡曾亲受教诲的学生无不深志不忘。”( 1995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颇多,对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先生不仅在内生和外生矿床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有精辟的见解,对大地构造也有重要的创见。” “他毕生致力于资源、能源的找矿勘探实践,是把地质现状与应用密切结合起来的典范。”( 1988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 “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矿床学的罕见巨匠,矿产勘察事业的杰出领导人。”( 1988 年 1 月)

谢先生 “知识渊博,非常重视实践,又具有敏锐超前的思维。”( 2003 年 11 月)

黄汲清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基础地质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石油勘查作出重大贡献的应用地质学权威,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工作者和领导者。” “黄先生为人坦诚,治学严谨,具有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重视实践,笃于探索。” “黄先生的辉煌业绩在地质科学真理的宝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1998 年)

“黄老真正是在 20 世纪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作出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最多、影响最广的一代大师。”“黄老做人处世的优良品德: 一是崇仰前辈,二是关怀后进,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前辈们的高尚品德,做到崇仰前辈,关爱后辈,团结凝聚我们的力量,就一定能在科教兴国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负于当前的伟大时代。”( 2004 年)

三、进一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地质学史研究会一经成立就参加了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的工作,首任会长夏湘蓉教授于 1980 年被选为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委员。闻广、王根元、孙荣圭先后当选为通讯委员。王鸿祯教授接任第二任会长后,于 1987 年 7 月参加了第 14 届学术会议,接替夏湘蓉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90 年 10 月,在第 15 届国际地质科学史讨论会期间,被增选为该委员会副*。1996 年 8 月,王鸿祯再次当选副*。同时,自 90 年代以来,先后又增补中国陶世龙、于洸、石宝珩、杨静一、翟裕生、杨光荣、张九辰、银剑钊、游振东、籍传茂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通讯委员。在王老领导下,研究会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交往,扩大了国际交流。

1.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

( 1) 1988 年 10 月第六届年会中心议题是 “中外地质交流史”。王老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从其本质来说是无国界的,而国际信息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研讨地质学术上的对外交流,回顾其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学科发展,权衡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然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规划措施提供宝贵的借鉴。”这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拟于 1990 年秋,在中国召开第十五届地质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事项,确定了会议议题:“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

( 2) 1990 年 10 月国际地科联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 “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 Martin Guntau讲: “过去国际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圈主要限于欧美,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研究圈内。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的活动扩展到了历史悠久的亚洲,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 3) 为准备 1996 年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王鸿祯会长在 1994 年 4 月,在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讲: “重视国际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才能推动学科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做到与世界学术发展同步,取得国际性的研究成果。”并研究决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将参加组织地质学中外交流史,学科发展史以及地质理论、思想和哲学等的讨论会。

( 4) 1996 年 8 月,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 “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交流,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学术讨论会”上,地质学史研究会参与主持了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思想交流及 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两个分组的学术讨论会。

2. 开展学者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澳大利亚学者 D. R. 欧德罗来华交流,1992 年9 月,他以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史学会理事身份访华,作了四次学术报告。1999 年 10 月,以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再次访华,进行了 “地质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及文献资料甄别”的专题讲座。

四、凝聚人才,坚持好的文风会风

地质学史研究会 20 多年学术活动不衰,并不断取得好的成果,表明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这首先是由于研究会有好的带头人。首任会长夏湘蓉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我们。1986 年王鸿祯教授接任会长以来,以求实创新精神,带领我们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质学史研究会遵循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宗旨,长期坚持好的会风和文风:

( 1) 始终坚持学术交流是研究会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始终坚持 “严谨、求是、创新”的传统,保持了不张扬的好风格。

( 3) 始终坚持贯彻 “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 4) 实现了 “一年一会,一会一书 ( 刊) ”目标。

( 5)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支持。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是与研究会会长分不开的。王老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地质界的崇高威望,以及对研究会活动亲自组织和周到安排,更以他包容的广阔胸怀和固本慎始的科学精神,团结和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形成了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充分肯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赞誉。

1998 年 10 月,时任秘书长的王弭力说: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工作在中国地质学会 44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和工作委员会中是比较出色的一个。每年一次的年会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

2004 年 11 月 20 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来函: “地质学史研究会云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对地质学科的发展,对地质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地质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我国地质界同仁的肯定和重视。”凝聚了王鸿祯教授和众多老一辈地质学家心血的地质学史研究会,已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书写了厚厚的一页,载入了史册。

展望研究会的未来,在新会长翟裕生院士带领下,一定会继承传统,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王鸿祯院士对地质学史研究会发展的贡献

石宝珩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1980 年 4 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宣告成立,由夏湘蓉教授任会长。研究会的成立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开辟了地质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1986 年 4 月,夏湘蓉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地质研究会推荐王鸿祯院士接任 ( 第二任)会长。自此,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王老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领域重写了浓浓一笔。自 1986 年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方向、良好会风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王老的领导分不开的。仅从近 20 年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的发展来看,王老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明确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宗旨,坚持以学科史、学术思想史为重点开展学术活动

1.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王老接任会长不久,1987 年 11 月在丁文江先生诞辰 100 周年,章鸿钊先生诞辰 11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 当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史的研究应该做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研究事物的本末和始终,达到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目的。” “通过回顾过去,探讨事业上的盛衰和得失,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起一份推动作用,这就是我们的衷心愿望。”

研究会始终将王老提出的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作为自己的宗旨,指导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2. 学术活动以学科史及学术思想史为主

地质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学发展的事业史、学科史和人物史。从研究会活动和基本情况出发,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贯彻 “以史为鉴”的方针,王老提出以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为主开展学术活动。

1988 年 10 月,王老指出: “地质学史的研究牵涉到所有地质分支学科,它的兴旺发达有赖于广大地质学人共同关心和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广泛支持。”

1991 年 3 月,王老更明确提出: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活动应以研究整个地质科学发展史及学术思想发展史为主,同时兼顾中国古代及当代的研究。应以 19 世纪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 如对重要人物或重要史实的评价) 研究为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撰写地质事业史和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进行学科史研究? 王老提出了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要同事业史、人物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开展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 在 21 世纪之初又提出地球科学系统的协调和融合的思想等。这些指导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具体指导了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活动。

1996 年 8 月,王老提出: “今后在国内和国际上除一般史料外,开展学科发展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升到哲学概念的高度,应是一个重要方向。”

1997 年 1 月,王老又指出: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可将学科史作为基础,全面开展包括事业史、人物史、教育史和古代矿业开发史的研究。” “学科史为主只是 ‘学史’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事物来龙去脉通过人的思想来实现,因此,要研究学术思想发展史。”

王老在辞去会长职务之后,仍关心研究会的工作。2004 年 12 月又指出在 21 世纪,研究会要 “与时俱进”,要贯彻 “以人为本”。他讲: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科学系统更为广泛,它的各个方面有个协调和融合的问题,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我们要与时俱进,学术思想史具有哲学因素,学史研究与哲*系也应更为紧密。” “贯彻以人为本,特别要正确对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 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学术活动

自 1980 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至 2005 年召开了 17 届年会,共举办 25 次学术活动,有约 2000 人次参加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将近 1000 篇。25 次活动中有 19 次是在1986 ~ 2003 年王鸿祯任会长期间举办的,期间参加人数超过 1550 人次,交流论文超过700 篇。

最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活动是 1999 年 9 月,在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前夕召开的 《新中国地质科学 50 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会议并进行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的首发式。

在王鸿祯教授亲自主持、组织下,由地质科学各个领域的 51 位学者、专家,撰写了38 篇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在世纪之交具有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要时代意义的科学史专著,向国庆 50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对于这一学术活动,受到社会的赞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这部专著,“对我国地质学主要学科体系 50 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和学科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科学史的角度首次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这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地球科学在 21 世纪的发展提供了 ‘史鉴’”。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地质学史研究会 “对新中国成立 50 年来的中国地质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出版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在我国地质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缅怀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弘扬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敬业精神

地质学人物史的研究是地质学史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物史研究不仅是学科史、学科思想史以及事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王老所讲 “缅怀前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历程,必将引起我们的高度崇敬。”如何进行人物研究,1994 年 4 月,王老提出: “研究会要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把它同事业史和人物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人物也应该以学科史为主线,着重搞清史实,从学术方面提出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1.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组织学术活动中,组织或参与组织有关人物史的研讨会主要有:

1987 年 10 月组织了 《纪念丁文江先生 100 年、章鸿钊先生 110 年诞辰,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讨论会》。

1988 年 11 月,在第 6 届年会期间,举行了 《谢家荣先生诞辰 90 周年学术讨论会》。

1989 年 12 月,参加了 《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 纪念李四光诞辰 100 周年) 。

1993 年 12 月,组织了 《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

1995 年 10 月,举行了 《纪念孙云铸教授诞辰 110 周年学术报告会》。

2003 年 11 月,第 16 届年会是一次以人物史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年会。时逢袁复礼诞辰 110 周年、谢家荣诞辰 105 周年、冯景兰诞辰 105 周年、喻德渊诞辰 100 周年、王曰伦诞辰 100 周年等。

2. 对部分学者的缅怀与评价

王老不仅对前辈怀有崇高的敬意,而且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下是他的部分论述:

“丁文江先生和章鸿钊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怀念丁先生、章先生和他们的同辈李四光先生及其他几位先生们一起,披荆斩棘、合作无间的精神,必将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1987 年 11 月)

“李四光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我在研读李老的学术著作时,又深深感到他总是立论严谨,从无武断之语、过甚之词。李老的学风和文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习李老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学习李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风文风。” ( 1989年 12 月)

“袁希渊 ( 袁复礼) 老师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虽然从事过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科学考察期间,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师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长期坚守地质教育岗位。他长期主持清华大学地学系,师道长存、功勋永在。”“我们现在敬怀前贤,缅怀师德,更应以此自勉,以求无愧于前辈师长,无愧于当前的时代。”( 1993 年)

孙云铸教授 “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孙云铸教授堪称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地质界一位良师。他待人以诚,平易近人,对后进关切备至,数十年如一日,凡曾亲受教诲的学生无不深志不忘。”( 1995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颇多,对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先生不仅在内生和外生矿床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有精辟的见解,对大地构造也有重要的创见。” “他毕生致力于资源、能源的找矿勘探实践,是把地质现状与应用密切结合起来的典范。”( 1988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 “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矿床学的罕见巨匠,矿产勘察事业的杰出领导人。”( 1988 年 1 月)

谢先生 “知识渊博,非常重视实践,又具有敏锐超前的思维。”( 2003 年 11 月)

黄汲清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基础地质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石油勘查作出重大贡献的应用地质学权威,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工作者和领导者。” “黄先生为人坦诚,治学严谨,具有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重视实践,笃于探索。” “黄先生的辉煌业绩在地质科学真理的宝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1998 年)

“黄老真正是在 20 世纪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作出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最多、影响最广的一代大师。”“黄老做人处世的优良品德: 一是崇仰前辈,二是关怀后进,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前辈们的高尚品德,做到崇仰前辈,关爱后辈,团结凝聚我们的力量,就一定能在科教兴国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负于当前的伟大时代。”( 2004 年)

三、进一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地质学史研究会一经成立就参加了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的工作,首任会长夏湘蓉教授于 1980 年被选为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委员。闻广、王根元、孙荣圭先后当选为通讯委员。王鸿祯教授接任第二任会长后,于 1987 年 7 月参加了第 14 届学术会议,接替夏湘蓉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90 年 10 月,在第 15 届国际地质科学史讨论会期间,被增选为该委员会副*。1996 年 8 月,王鸿祯再次当选副*。同时,自 90 年代以来,先后又增补中国陶世龙、于洸、石宝珩、杨静一、翟裕生、杨光荣、张九辰、银剑钊、游振东、籍传茂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通讯委员。在王老领导下,研究会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交往,扩大了国际交流。

1.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

( 1) 1988 年 10 月第六届年会中心议题是 “中外地质交流史”。王老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从其本质来说是无国界的,而国际信息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研讨地质学术上的对外交流,回顾其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学科发展,权衡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然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规划措施提供宝贵的借鉴。”这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拟于 1990 年秋,在中国召开第十五届地质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事项,确定了会议议题:“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

( 2) 1990 年 10 月国际地科联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 “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 Martin Guntau讲: “过去国际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圈主要限于欧美,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研究圈内。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的活动扩展到了历史悠久的亚洲,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 3) 为准备 1996 年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王鸿祯会长在 1994 年 4 月,在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讲: “重视国际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才能推动学科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做到与世界学术发展同步,取得国际性的研究成果。”并研究决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将参加组织地质学中外交流史,学科发展史以及地质理论、思想和哲学等的讨论会。

( 4) 1996 年 8 月,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 “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交流,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学术讨论会”上,地质学史研究会参与主持了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思想交流及 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两个分组的学术讨论会。

2. 开展学者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澳大利亚学者 D. R. 欧德罗来华交流,1992 年9 月,他以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史学会理事身份访华,作了四次学术报告。1999 年 10 月,以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再次访华,进行了 “地质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及文献资料甄别”的专题讲座。

四、凝聚人才,坚持好的文风会风

地质学史研究会 20 多年学术活动不衰,并不断取得好的成果,表明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这首先是由于研究会有好的带头人。首任会长夏湘蓉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我们。1986 年王鸿祯教授接任会长以来,以求实创新精神,带领我们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质学史研究会遵循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宗旨,长期坚持好的会风和文风:

( 1) 始终坚持学术交流是研究会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始终坚持 “严谨、求是、创新”的传统,保持了不张扬的好风格。

( 3) 始终坚持贯彻 “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 4) 实现了 “一年一会,一会一书 ( 刊) ”目标。

( 5)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支持。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是与研究会会长分不开的。王老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地质界的崇高威望,以及对研究会活动亲自组织和周到安排,更以他包容的广阔胸怀和固本慎始的科学精神,团结和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形成了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充分肯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赞誉。

1998 年 10 月,时任秘书长的王弭力说: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工作在中国地质学会 44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和工作委员会中是比较出色的一个。每年一次的年会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

2004 年 11 月 20 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来函: “地质学史研究会云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对地质学科的发展,对地质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地质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我国地质界同仁的肯定和重视。”凝聚了王鸿祯教授和众多老一辈地质学家心血的地质学史研究会,已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书写了厚厚的一页,载入了史册。

展望研究会的未来,在新会长翟裕生院士带领下,一定会继承传统,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王鸿祯院士对地质学史研究会发展的贡献

石宝珩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1980 年 4 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宣告成立,由夏湘蓉教授任会长。研究会的成立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开辟了地质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1986 年 4 月,夏湘蓉教授辞去会长职务,地质研究会推荐王鸿祯院士接任 ( 第二任)会长。自此,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王老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中国地质学史研究领域重写了浓浓一笔。自 1986 年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方向、良好会风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王老的领导分不开的。仅从近 20 年来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的发展来看,王老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明确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宗旨,坚持以学科史、学术思想史为重点开展学术活动

1.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王老接任会长不久,1987 年 11 月在丁文江先生诞辰 100 周年,章鸿钊先生诞辰 11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 当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重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史的研究应该做到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研究事物的本末和始终,达到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目的。” “通过回顾过去,探讨事业上的盛衰和得失,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起一份推动作用,这就是我们的衷心愿望。”

研究会始终将王老提出的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作为自己的宗旨,指导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2. 学术活动以学科史及学术思想史为主

地质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质学发展的事业史、学科史和人物史。从研究会活动和基本情况出发,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贯彻 “以史为鉴”的方针,王老提出以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为主开展学术活动。

1988 年 10 月,王老指出: “地质学史的研究牵涉到所有地质分支学科,它的兴旺发达有赖于广大地质学人共同关心和各有关业务部门的广泛支持。”

1991 年 3 月,王老更明确提出: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活动应以研究整个地质科学发展史及学术思想发展史为主,同时兼顾中国古代及当代的研究。应以 19 世纪以来地质学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 如对重要人物或重要史实的评价) 研究为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撰写地质事业史和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进行学科史研究? 王老提出了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要同事业史、人物史研究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开展学科史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 在 21 世纪之初又提出地球科学系统的协调和融合的思想等。这些指导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具体指导了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活动。

1996 年 8 月,王老提出: “今后在国内和国际上除一般史料外,开展学科发展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升到哲学概念的高度,应是一个重要方向。”

1997 年 1 月,王老又指出: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可将学科史作为基础,全面开展包括事业史、人物史、教育史和古代矿业开发史的研究。” “学科史为主只是 ‘学史’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事物来龙去脉通过人的思想来实现,因此,要研究学术思想发展史。”

王老在辞去会长职务之后,仍关心研究会的工作。2004 年 12 月又指出在 21 世纪,研究会要 “与时俱进”,要贯彻 “以人为本”。他讲: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地球科学系统更为广泛,它的各个方面有个协调和融合的问题,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我们要与时俱进,学术思想史具有哲学因素,学史研究与哲*系也应更为紧密。” “贯彻以人为本,特别要正确对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3. 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学术活动

自 1980 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至 2005 年召开了 17 届年会,共举办 25 次学术活动,有约 2000 人次参加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将近 1000 篇。25 次活动中有 19 次是在1986 ~ 2003 年王鸿祯任会长期间举办的,期间参加人数超过 1550 人次,交流论文超过700 篇。

最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活动是 1999 年 9 月,在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前夕召开的 《新中国地质科学 50 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会议并进行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的首发式。

在王鸿祯教授亲自主持、组织下,由地质科学各个领域的 51 位学者、专家,撰写了38 篇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地质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在世纪之交具有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要时代意义的科学史专著,向国庆 50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对于这一学术活动,受到社会的赞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评价: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这部专著,“对我国地质学主要学科体系 50 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和学科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从科学史的角度首次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这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地球科学在 21 世纪的发展提供了 ‘史鉴’”。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地质学史研究会 “对新中国成立 50 年来的中国地质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出版了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在我国地质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缅怀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弘扬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敬业精神

地质学人物史的研究是地质学史研究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物史研究不仅是学科史、学科思想史以及事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如王老所讲 “缅怀前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历程,必将引起我们的高度崇敬。”如何进行人物研究,1994 年 4 月,王老提出: “研究会要以学科史研究为主线,把它同事业史和人物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人物也应该以学科史为主线,着重搞清史实,从学术方面提出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学术道路、学术思想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1.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地质学史研究会在组织学术活动中,组织或参与组织有关人物史的研讨会主要有:

1987 年 10 月组织了 《纪念丁文江先生 100 年、章鸿钊先生 110 年诞辰,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讨论会》。

1988 年 11 月,在第 6 届年会期间,举行了 《谢家荣先生诞辰 90 周年学术讨论会》。

1989 年 12 月,参加了 《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 纪念李四光诞辰 100 周年) 。

1993 年 12 月,组织了 《袁复礼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会》。

1995 年 10 月,举行了 《纪念孙云铸教授诞辰 110 周年学术报告会》。

2003 年 11 月,第 16 届年会是一次以人物史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年会。时逢袁复礼诞辰 110 周年、谢家荣诞辰 105 周年、冯景兰诞辰 105 周年、喻德渊诞辰 100 周年、王曰伦诞辰 100 周年等。

2. 对部分学者的缅怀与评价

王老不仅对前辈怀有崇高的敬意,而且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下是他的部分论述:

“丁文江先生和章鸿钊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对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怀念丁先生、章先生和他们的同辈李四光先生及其他几位先生们一起,披荆斩棘、合作无间的精神,必将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1987 年 11 月)

“李四光教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科学界、知识界的一面旗帜。他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我在研读李老的学术著作时,又深深感到他总是立论严谨,从无武断之语、过甚之词。李老的学风和文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学习李老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节,学习李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风文风。” ( 1989年 12 月)

“袁希渊 ( 袁复礼) 老师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之后虽然从事过重要的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科学考察期间,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师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长期坚守地质教育岗位。他长期主持清华大学地学系,师道长存、功勋永在。”“我们现在敬怀前贤,缅怀师德,更应以此自勉,以求无愧于前辈师长,无愧于当前的时代。”( 1993 年)

孙云铸教授 “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孙云铸教授堪称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地质界一位良师。他待人以诚,平易近人,对后进关切备至,数十年如一日,凡曾亲受教诲的学生无不深志不忘。”( 1995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颇多,对中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先生不仅在内生和外生矿床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有精辟的见解,对大地构造也有重要的创见。” “他毕生致力于资源、能源的找矿勘探实践,是把地质现状与应用密切结合起来的典范。”( 1988 年 10 月)

谢家荣先生是 “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矿床学的罕见巨匠,矿产勘察事业的杰出领导人。”( 1988 年 1 月)

谢先生 “知识渊博,非常重视实践,又具有敏锐超前的思维。”( 2003 年 11 月)

黄汲清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基础地质学大师,还是一位对石油勘查作出重大贡献的应用地质学权威,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工作者和领导者。” “黄先生为人坦诚,治学严谨,具有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重视实践,笃于探索。” “黄先生的辉煌业绩在地质科学真理的宝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1998 年)

“黄老真正是在 20 世纪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作出奠基性和开创性贡献最多、影响最广的一代大师。”“黄老做人处世的优良品德: 一是崇仰前辈,二是关怀后进,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前辈们的高尚品德,做到崇仰前辈,关爱后辈,团结凝聚我们的力量,就一定能在科教兴国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负于当前的伟大时代。”( 2004 年)

三、进一步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地质学史研究会一经成立就参加了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的工作,首任会长夏湘蓉教授于 1980 年被选为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委员。闻广、王根元、孙荣圭先后当选为通讯委员。王鸿祯教授接任第二任会长后,于 1987 年 7 月参加了第 14 届学术会议,接替夏湘蓉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委员。1990 年 10 月,在第 15 届国际地质科学史讨论会期间,被增选为该委员会副*。1996 年 8 月,王鸿祯再次当选副*。同时,自 90 年代以来,先后又增补中国陶世龙、于洸、石宝珩、杨静一、翟裕生、杨光荣、张九辰、银剑钊、游振东、籍传茂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通讯委员。在王老领导下,研究会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交往,扩大了国际交流。

1. 组织学术交流会议

( 1) 1988 年 10 月第六届年会中心议题是 “中外地质交流史”。王老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从其本质来说是无国界的,而国际信息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研讨地质学术上的对外交流,回顾其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推动学科发展,权衡得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然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规划措施提供宝贵的借鉴。”这次会议专门研究了拟于 1990 年秋,在中国召开第十五届地质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事项,确定了会议议题:“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

( 2) 1990 年 10 月国际地科联 “第十五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 “东方与西方地质思想的交流”。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 Martin Guntau讲: “过去国际地质科学史的研究圈主要限于欧美,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这个研究圈内。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的活动扩展到了历史悠久的亚洲,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这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 3) 为准备 1996 年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王鸿祯会长在 1994 年 4 月,在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讲: “重视国际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才能推动学科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做到与世界学术发展同步,取得国际性的研究成果。”并研究决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将参加组织地质学中外交流史,学科发展史以及地质理论、思想和哲学等的讨论会。

( 4) 1996 年 8 月,第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 “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交流,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学术讨论会”上,地质学史研究会参与主持了地质学发展与国际地质学思想交流及 19 世纪以来地质分支学科的发展两个分组的学术讨论会。

2. 开展学者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澳大利亚学者 D. R. 欧德罗来华交流,1992 年9 月,他以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史学会理事身份访华,作了四次学术报告。1999 年 10 月,以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再次访华,进行了 “地质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及文献资料甄别”的专题讲座。

四、凝聚人才,坚持好的文风会风

地质学史研究会 20 多年学术活动不衰,并不断取得好的成果,表明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这首先是由于研究会有好的带头人。首任会长夏湘蓉的严谨学风,一直影响我们。1986 年王鸿祯教授接任会长以来,以求实创新精神,带领我们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质学史研究会遵循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宗旨,长期坚持好的会风和文风:

( 1) 始终坚持学术交流是研究会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始终坚持 “严谨、求是、创新”的传统,保持了不张扬的好风格。

( 3) 始终坚持贯彻 “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 4) 实现了 “一年一会,一会一书 ( 刊) ”目标。

( 5)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领导和支持。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是与研究会会长分不开的。王老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地质界的崇高威望,以及对研究会活动亲自组织和周到安排,更以他包容的广阔胸怀和固本慎始的科学精神,团结和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形成了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研究会好的会风和文风,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充分肯定。地质学史研究会多次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赞誉。

1998 年 10 月,时任秘书长的王弭力说: “地质学史研究会的工作在中国地质学会 44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和工作委员会中是比较出色的一个。每年一次的年会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

2004 年 11 月 20 日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来函: “地质学史研究会云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对地质学科的发展,对地质学术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地质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我国地质界同仁的肯定和重视。”凝聚了王鸿祯教授和众多老一辈地质学家心血的地质学史研究会,已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书写了厚厚的一页,载入了史册。

展望研究会的未来,在新会长翟裕生院士带领下,一定会继承传统,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在东北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东北大学不仅历史悠久、声名远扬,而且校园宽敞辽阔,优美宜人,包括南湖校区、浑南校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多个校区。本人就读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以下简称东秦),英语专业,现在大四,马上就要毕业离校了,所以很有必要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这四年的就读体验。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作为东北大学的一部分,东秦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虽然占地面积没有其他大学大,但其实也不是特别小。而且现在新建了南校区,从校内六号楼到南校区也要走15分钟,足够我们学习与生活了,而且学姐作为过来人告诉大家,校园太大也是有缺点的,吃个饭都要走好久,还容易迷路。

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超市、水果店、咖啡厅、蛋糕店、理发店、打印店、澡堂、操场、篮球场、网球场、体育馆、公园、联通移动电信营业厅、快递点、校医院,这些基础设施东秦都有。校内还有小黄车可供学生骑行,交通十分便利。

校园内十分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鱼水情深,春夏秋都有鲜花盛开。植被覆盖率极高,环境清新优雅,每一处都风景如画,四年下来,学姐手机里的照片都要满到爆了。

2.学习氛围浓厚

东秦学子都非常热爱学习,工学馆、图书馆、科技楼随处可见自习的身影,而且自习室里冬夏天有空调,十分宜人。工学馆每晚10点左右熄灯,很多同学都学到闭馆才离开,甚至经常有人在实验楼通宵学习、做实验。学姐去年考研是在人文楼自习的,很喜欢那里的氛围。下课后,办公室总是有很多同学与老师在探讨问题,同学们都很努力上进。

学霸们,来东秦吧,绝对没错。只要你学习努力,四年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几名,就可以被保研到各个名校,清华北大不是梦。如果无法保研,那就考研,东秦的考研率也是很高的。

东秦学子的科创项目每年都会获奖,无论是大挑小挑,还是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英语辩论赛,都少不了我们东秦学子的风采。

3.交通便利,生活便捷

除了第一点里提到的基础设施,还可以选择去校外吃饭、购物、娱乐。

学校对面就是一大片商业区,有很多超市、美妆店、服装店、水果店,奶茶店,蛋糕店、快餐店等,更不用说美岭小区巷子内的饭店了,啊,美味令人回味无穷。晚上还有很多卖烧烤、烤冷面、煎饼等的小摊。还有学校旁边的美食城也强烈推荐,尤其是三楼的干锅!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很物美价廉。娱乐的话学校周围有台球厅、网咖等。

再远点的就是市中心和世纪港湾了。市中心有乐购、茂业等,还有很多美食,密室逃脱,坐31路公交就可以直达,非常便利。世纪港湾打车只要10几元就够了。这两个地方,还有人民广场,都有电影院。

4.课余活动丰富多彩

东秦有很多社团、部门,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进入,无门槛。

如果希望学到实用技能还希望赚到学分,就加入学校的部门吧,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为自己将来的求职积累经验。如果你有自己的爱好,那就加入社团吧,轮滑社、街舞社、爱心社、推理社、羽毛球社、交际舞社、毽子设、汉服社等等数不胜数,群英荟萃,能文能武,每年的“百团大战”绝对让你大开眼界。此外,还有民族乐团,如果你喜欢乐器,加入他们吧!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东秦没有的社团。

大学会馆是文艺聚焦的舞台,各种晚会、演唱会、大型比赛,都在这里举行,只要你有时间与兴趣,绝对可以让你大饱眼福,享受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当然,你也可以成为台上聚光灯下那个令人艳羡的人,只要你有才艺与勇气。

在东秦,你的课余时间绝对不会是一片空白。

5.风景优美,历史感厚重

如果你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去很多景点参观旅游,还不想坐太久的车,那就选择东秦吧。秦皇岛是一座旅游城市,景点数不胜数,学姐本人直到现在还没玩完小岛的景点。

鸽子窝、碧螺塔酒吧公园、老虎石、秦皇求仙入海处、金沙湾沙雕世界、乐岛、渔岛、昌黎滑沙中心都可以看海加玩耍,有很多水上项目;燕塞湖、祖山、板厂峪、冰糖峪等都可以爬山,看风景;还有万里长城的起始点山海关,老龙头,可以看长城,感受历史气息;冬天还可以去紫云山滑雪;夏天可以去傍水崖漂流……好玩的太多了!

如果这都满足不了你,还可以坐火车去北京、天津玩,动车只要2小时就到了,非常便利。

总之,在东北大学就读体验非常不错,幸福感爆棚,收获极其丰盛,很多人都是学业爱情双丰收。啊,可是马上毕业了,好不舍啊!不说了,学姐先去哭一会儿(╥╯^╰╥)

在东北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东北大学不仅历史悠久、声名远扬,而且校园宽敞辽阔,优美宜人,包括南湖校区、浑南校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多个校区。本人就读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以下简称东秦),英语专业,现在大四,马上就要毕业离校了,所以很有必要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这四年的就读体验。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作为东北大学的一部分,东秦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虽然占地面积没有其他大学大,但其实也不是特别小。而且现在新建了南校区,从校内六号楼到南校区也要走15分钟,足够我们学习与生活了,而且学姐作为过来人告诉大家,校园太大也是有缺点的,吃个饭都要走好久,还容易迷路。

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超市、水果店、咖啡厅、蛋糕店、理发店、打印店、澡堂、操场、篮球场、网球场、体育馆、公园、联通移动电信营业厅、快递点、校医院,这些基础设施东秦都有。校内还有小黄车可供学生骑行,交通十分便利。

校园内十分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鱼水情深,春夏秋都有鲜花盛开。植被覆盖率极高,环境清新优雅,每一处都风景如画,四年下来,学姐手机里的照片都要满到爆了。

2.学习氛围浓厚

东秦学子都非常热爱学习,工学馆、图书馆、科技楼随处可见自习的身影,而且自习室里冬夏天有空调,十分宜人。工学馆每晚10点左右熄灯,很多同学都学到闭馆才离开,甚至经常有人在实验楼通宵学习、做实验。学姐去年考研是在人文楼自习的,很喜欢那里的氛围。下课后,办公室总是有很多同学与老师在探讨问题,同学们都很努力上进。

学霸们,来东秦吧,绝对没错。只要你学习努力,四年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几名,就可以被保研到各个名校,清华北大不是梦。如果无法保研,那就考研,东秦的考研率也是很高的。

东秦学子的科创项目每年都会获奖,无论是大挑小挑,还是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英语辩论赛,都少不了我们东秦学子的风采。

3.交通便利,生活便捷

除了第一点里提到的基础设施,还可以选择去校外吃饭、购物、娱乐。

学校对面就是一大片商业区,有很多超市、美妆店、服装店、水果店,奶茶店,蛋糕店、快餐店等,更不用说美岭小区巷子内的饭店了,啊,美味令人回味无穷。晚上还有很多卖烧烤、烤冷面、煎饼等的小摊。还有学校旁边的美食城也强烈推荐,尤其是三楼的干锅!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很物美价廉。娱乐的话学校周围有台球厅、网咖等。

再远点的就是市中心和世纪港湾了。市中心有乐购、茂业等,还有很多美食,密室逃脱,坐31路公交就可以直达,非常便利。世纪港湾打车只要10几元就够了。这两个地方,还有人民广场,都有电影院。

4.课余活动丰富多彩

东秦有很多社团、部门,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进入,无门槛。

如果希望学到实用技能还希望赚到学分,就加入学校的部门吧,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为自己将来的求职积累经验。如果你有自己的爱好,那就加入社团吧,轮滑社、街舞社、爱心社、推理社、羽毛球社、交际舞社、毽子设、汉服社等等数不胜数,群英荟萃,能文能武,每年的“百团大战”绝对让你大开眼界。此外,还有民族乐团,如果你喜欢乐器,加入他们吧!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东秦没有的社团。

大学会馆是文艺聚焦的舞台,各种晚会、演唱会、大型比赛,都在这里举行,只要你有时间与兴趣,绝对可以让你大饱眼福,享受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当然,你也可以成为台上聚光灯下那个令人艳羡的人,只要你有才艺与勇气。

在东秦,你的课余时间绝对不会是一片空白。

5.风景优美,历史感厚重

如果你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去很多景点参观旅游,还不想坐太久的车,那就选择东秦吧。秦皇岛是一座旅游城市,景点数不胜数,学姐本人直到现在还没玩完小岛的景点。

鸽子窝、碧螺塔酒吧公园、老虎石、秦皇求仙入海处、金沙湾沙雕世界、乐岛、渔岛、昌黎滑沙中心都可以看海加玩耍,有很多水上项目;燕塞湖、祖山、板厂峪、冰糖峪等都可以爬山,看风景;还有万里长城的起始点山海关,老龙头,可以看长城,感受历史气息;冬天还可以去紫云山滑雪;夏天可以去傍水崖漂流……好玩的太多了!

如果这都满足不了你,还可以坐火车去北京、天津玩,动车只要2小时就到了,非常便利。

总之,在东北大学就读体验非常不错,幸福感爆棚,收获极其丰盛,很多人都是学业爱情双丰收。啊,可是马上毕业了,好不舍啊!不说了,学姐先去哭一会儿(╥╯^╰╥)

地学研究简史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工业,急需开发矿产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河南地质调查所开展了河南省规模空前的地质调查。河南省*还邀请了河南籍地质学家冯景兰(唐河县人)、张伯声(荥阳县人)作技术指导。调查队在野外工作3个月后,编写了《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发现了巩县小关铝土矿,正确评价了平顶山煤田远景储量,奠定了这两处作为煤、铝业生产基地的基础。张伯声教授在登封市大塔寺西南沟中发现了片麻岩与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将其命名为“嵩阳运动”;认为其下的片麻岩为泰山系,称作“泰山杂岩”,不整合面以上的石英岩和片岩应为五台系,按照分布地点分别称作“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

1954年,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著有《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把五佛山一带分布的一套轻微变质或不变质岩层称为“五佛山系”,认为其层位与华北地区滹沱系相当,指出五佛山系与嵩山石英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最先认识并命名为“中岳运动”,还首次在五佛山系上部发现了藻类化石。在五指岭盘龙沟相当于朱砂洞灰岩的岩层中找到了三叶虫化石莱得利基虫,将该岩层划为寒武系下统。

1957年,北京地质学院马杏垣教授在登封一带进行路线地质调查,著有《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改张伯声的“泰山杂岩”为“登封杂岩”,认为应属五台系,而把“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划为滹沱系。

1958年,华北石油普查大队杨志坚利用1957年石油普查成果,提出了《豫西下古生界地层及其对比问题》,该文认为前人所划分的五佛山系应属于震旦系而非滹沱系,对在登封送表和临汝焦谷山等所见的紫红色含砾石英岩,第一次提出了属于冰川沉积即冰碛层的新认识,并认为冰碛层与其下的石英砂岩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关系,命名为“豫西运动”,这一名称后来较少被引用。

1959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岩研究室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开始了在嵩山的研究工作。1960年王曰伦教授发表了论文《嵩山地质观察》,王泽九等于1963年发表了《河南嵩山两个绝对年龄资料介绍》和《嵩山前寒武系地层报告》。报告进一步证实并肯定了“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命名五佛山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为“少林运动”。王泽九测出登封郭家窑伟晶岩同位素样品钾-氩法年龄为23.45亿年;在登封三官庙相当于朱砂洞灰岩层位中也采到三叶虫化石,将这层灰岩命名为“搬倒井灰岩”,将其下的砂砾岩命名为“关口砂砾岩”。

同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和郑州地质学校师生组队,在豫西开展1:5万地质调查,编写了《豫西宜阳、彭婆、鸣皋、伊阳、大口、颍阳、临汝镇、杨楼等幅地质图综合说明书》。

1960年西北大学豫西地层队在登封唐窑、偃师五佛山一带实测了古生代地层剖面。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撰写了《河南省嵩箕地层分区宝临小区地层研究报告》。郑州地质学校豫西地层队编写了《河南省箕山地区地层研究报告》。这一阶段工作中实测了较多的地层剖面,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古生物化石,特别是对古生代地层研究较详,提高了本区地层的研究程度。

同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刘长安、林蔚兴等研究豫西冰碛层后,著有《华北南部古生代初期冰碛层及其层位意义》。以充分的调查材料,澄清了自1958年杨志坚提出豫西存在震旦纪冰碛层以后,长期以来关于其层位的争论,命名该冰碛层为“罗圈组”。

从1964年起,北京地质学院将嵩山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乎年年都有师生在嵩山实习,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1972年编制的《河南省嵩山地区地质图》和1973年编制的《登封三官庙井湾区域地质图》,将嵩山群进一步划分为罗汉洞、五指岭、井湾和小花峪4个组。

从1974年起,河南地质局区调队在对许昌幅进行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包括了嵩山东段。在基础地质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在原马家沟组中采到多种牙形石化石,进一步证明了嵩山地区乃至豫西缺失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直接假整合于上寒武统之上。

1976~1980年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物探所,湖北地质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以及有关地质队等对许昌铁矿区及外围的地质构造特征、前震旦纪地层对比、矿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从而在嵩山地质构造、岩石特征、成矿条件、同位素测年、地层划分等方面都获得了新成果。西北大学编著了《华北南部前寒武地质及富铁矿研究论文》,武汉地质学院嵩山队1977年编写了论文《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形式》。嵩山地质研究程度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

1981年,马杏垣、索书田等在20多年对嵩山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编著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尤其是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极为详细和全面的总结和阐述。1983年,在登封召开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现场会上,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对马杏垣教授从变形构造入手研究前寒武纪地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给予了一致好评。

1986~1989年间,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合作对区内太古宙花岗岩-绿岩进行了研究,对登封岩群或称登封杂岩的生成和演化,取得了一定的新认识。

1978~1989年,河南区调队在嵩山东段开展1:5万比例尺登封幅、密县幅和大隗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这是嵩山地区正规的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的开始。在中生代地层中补采了较多的古生物化石,提出了嵩山地区存在第四系下更新统(距今约200万年)冰碛层的新认识。

1994~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河南区调队在嵩山开展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还包括箕山地区),对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做了新一轮的研究,编写了地质旅行路线指南(英文)并公开出版,撰写了《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嵩山,在世人眼里是一座神秘的山;在地学爱好者眼里,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在地质工作者的眼里更是一片圣地。作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她向我们展示了琳琅满目的地质遗迹,作为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她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才。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的*、邱铸鼎、李锦玲等以他们在嵩山实习所收集的资料,写出了毕业论文,从而走上了地质工作岗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杏垣教授和游振东、索书田、郭铁鹰等教授为嵩山地质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半个世纪里,他们走遍了嵩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说起嵩山的地质现象,如数家珍。马杏垣写下了“嵩山是我师,我是嵩山友;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抒发了对嵩山的感情和对嵩山的评价。

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嵩山将以更加靓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嵩山,正展开了双臂,迎接一切探险家、旅游者、地学爱好者去领略轰轰烈烈的“三大运动”、林林总总的“五代同堂”,去探索那深渊的奥秘。

地学研究简史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工业,急需开发矿产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河南地质调查所开展了河南省规模空前的地质调查。河南省*还邀请了河南籍地质学家冯景兰(唐河县人)、张伯声(荥阳县人)作技术指导。调查队在野外工作3个月后,编写了《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发现了巩县小关铝土矿,正确评价了平顶山煤田远景储量,奠定了这两处作为煤、铝业生产基地的基础。张伯声教授在登封市大塔寺西南沟中发现了片麻岩与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将其命名为“嵩阳运动”;认为其下的片麻岩为泰山系,称作“泰山杂岩”,不整合面以上的石英岩和片岩应为五台系,按照分布地点分别称作“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

1954年,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著有《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把五佛山一带分布的一套轻微变质或不变质岩层称为“五佛山系”,认为其层位与华北地区滹沱系相当,指出五佛山系与嵩山石英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最先认识并命名为“中岳运动”,还首次在五佛山系上部发现了藻类化石。在五指岭盘龙沟相当于朱砂洞灰岩的岩层中找到了三叶虫化石莱得利基虫,将该岩层划为寒武系下统。

1957年,北京地质学院马杏垣教授在登封一带进行路线地质调查,著有《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改张伯声的“泰山杂岩”为“登封杂岩”,认为应属五台系,而把“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划为滹沱系。

1958年,华北石油普查大队杨志坚利用1957年石油普查成果,提出了《豫西下古生界地层及其对比问题》,该文认为前人所划分的五佛山系应属于震旦系而非滹沱系,对在登封送表和临汝焦谷山等所见的紫红色含砾石英岩,第一次提出了属于冰川沉积即冰碛层的新认识,并认为冰碛层与其下的石英砂岩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关系,命名为“豫西运动”,这一名称后来较少被引用。

1959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岩研究室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开始了在嵩山的研究工作。1960年王曰伦教授发表了论文《嵩山地质观察》,王泽九等于1963年发表了《河南嵩山两个绝对年龄资料介绍》和《嵩山前寒武系地层报告》。报告进一步证实并肯定了“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命名五佛山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为“少林运动”。王泽九测出登封郭家窑伟晶岩同位素样品钾-氩法年龄为23.45亿年;在登封三官庙相当于朱砂洞灰岩层位中也采到三叶虫化石,将这层灰岩命名为“搬倒井灰岩”,将其下的砂砾岩命名为“关口砂砾岩”。

同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和郑州地质学校师生组队,在豫西开展1:5万地质调查,编写了《豫西宜阳、彭婆、鸣皋、伊阳、大口、颍阳、临汝镇、杨楼等幅地质图综合说明书》。

1960年西北大学豫西地层队在登封唐窑、偃师五佛山一带实测了古生代地层剖面。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撰写了《河南省嵩箕地层分区宝临小区地层研究报告》。郑州地质学校豫西地层队编写了《河南省箕山地区地层研究报告》。这一阶段工作中实测了较多的地层剖面,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古生物化石,特别是对古生代地层研究较详,提高了本区地层的研究程度。

同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刘长安、林蔚兴等研究豫西冰碛层后,著有《华北南部古生代初期冰碛层及其层位意义》。以充分的调查材料,澄清了自1958年杨志坚提出豫西存在震旦纪冰碛层以后,长期以来关于其层位的争论,命名该冰碛层为“罗圈组”。

从1964年起,北京地质学院将嵩山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乎年年都有师生在嵩山实习,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1972年编制的《河南省嵩山地区地质图》和1973年编制的《登封三官庙井湾区域地质图》,将嵩山群进一步划分为罗汉洞、五指岭、井湾和小花峪4个组。

从1974年起,河南地质局区调队在对许昌幅进行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包括了嵩山东段。在基础地质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在原马家沟组中采到多种牙形石化石,进一步证明了嵩山地区乃至豫西缺失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直接假整合于上寒武统之上。

1976~1980年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物探所,湖北地质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以及有关地质队等对许昌铁矿区及外围的地质构造特征、前震旦纪地层对比、矿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从而在嵩山地质构造、岩石特征、成矿条件、同位素测年、地层划分等方面都获得了新成果。西北大学编著了《华北南部前寒武地质及富铁矿研究论文》,武汉地质学院嵩山队1977年编写了论文《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形式》。嵩山地质研究程度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

1981年,马杏垣、索书田等在20多年对嵩山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编著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尤其是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极为详细和全面的总结和阐述。1983年,在登封召开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现场会上,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对马杏垣教授从变形构造入手研究前寒武纪地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给予了一致好评。

1986~1989年间,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合作对区内太古宙花岗岩-绿岩进行了研究,对登封岩群或称登封杂岩的生成和演化,取得了一定的新认识。

1978~1989年,河南区调队在嵩山东段开展1:5万比例尺登封幅、密县幅和大隗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这是嵩山地区正规的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的开始。在中生代地层中补采了较多的古生物化石,提出了嵩山地区存在第四系下更新统(距今约200万年)冰碛层的新认识。

1994~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河南区调队在嵩山开展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还包括箕山地区),对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做了新一轮的研究,编写了地质旅行路线指南(英文)并公开出版,撰写了《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嵩山,在世人眼里是一座神秘的山;在地学爱好者眼里,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在地质工作者的眼里更是一片圣地。作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她向我们展示了琳琅满目的地质遗迹,作为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她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才。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的*、邱铸鼎、李锦玲等以他们在嵩山实习所收集的资料,写出了毕业论文,从而走上了地质工作岗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杏垣教授和游振东、索书田、郭铁鹰等教授为嵩山地质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半个世纪里,他们走遍了嵩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说起嵩山的地质现象,如数家珍。马杏垣写下了“嵩山是我师,我是嵩山友;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抒发了对嵩山的感情和对嵩山的评价。

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嵩山将以更加靓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嵩山,正展开了双臂,迎接一切探险家、旅游者、地学爱好者去领略轰轰烈烈的“三大运动”、林林总总的“五代同堂”,去探索那深渊的奥秘。

第四篇参考文献

Miyashiro A(1973),周云生译.1979.变质作用与变质带.北京:地质出版社.

Passchier C W,Myers J S,Kroner A(1990),朱志澄,张家声,游振东译.1992.高级片麻岩区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Vernon R H(1976),游振东,王仁民等译,1988.变质反应与显微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

Winkler H G F(1976),张旗,周云生译.1980.变质岩成因.北京:科学出版社.

毕先梅,莫宣学.2004.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地学前缘,11(1):287-293.

陈曼云,金巍,郑常青.2009.变质岩鉴定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鸣.2007.岫岩陨石坑:撞击起源的证据.科学通报,52(23):2777-2780.

陈鸣,肖万生,谢先德等.2009.岫岩陨石撞击坑的证实.科学通报,54(22):3507-3511.

程裕淇,沈其韩,刘国惠,李泽九.1963.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邓晋福.1987.岩石相平衡与岩石成因.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董申保等.1986.中国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韩郁菁.1993,变质作用P-T-t轨迹.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简平,程裕淇,刘敦一.2001.变质锆石成因的岩相学研究——高级变质岩U-Pb年龄解释的基本依据.地学前缘,8(03):183-191.

梁祥济.2000.中国矽卡岩和矽卡岩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

刘守偈,李江海,Santosh M.2008.内蒙古土贵乌拉孔兹岩带超高温变质作用:变质反应结构及P-T指示.岩石学报,24(6):85-92.

刘援朝,倪志耀,蔡学林.2010.塔里木盆地北缘幔源岩石包体特征及岩石圈上地幔流变规律.矿物岩石,30(2):82-86.

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钱祥麟,王仁民.1994.华北北部麻粒岩带地质演化.北京:地震出版社.

桑隆康.1992.变质岩岩石学的定量分类与原岩恢复.矿物学岩石学论丛,(8):65-74.

桑隆康,游振东.1992.玲珑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与鲁东金矿的关系.地球科学,17(5):521-529.

桑隆康,王人镜,张泽明等.2000.九资河-天堂寨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与大别造山带核部隆升.地质学报,74(3):234-246.

索书田,毕先梅,赵文霞等.1998.右江盆地三叠纪岩层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地球动力学意义.地质科学,33(4):395 405.

索书田,桑隆康,韩郁菁等.1993.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覃功炯,欧强,常旭.2001.国内外对天体撞击地球的撞击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地学前缘,8(2):345-352.

汤艳,桑隆康,刘嵘等.2007.矿物共生分析在很低级变质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松潘-阿坝地区红参1井为例.现代地质,21(3):457-461.

王仁民,陈珍珍.1980.河南桐柏变质海相火山岩系的钠化和钙化及其在解决细碧岩与有关矿产成因问题上的意义.矿物学与岩石学论丛,(1):90-106.

王仁民,游振东,富公勤.1989.变质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魏春景,周喜文.2008.变质相平衡的研究进展.地学前缘,10(4):341-351.

吴元保,郑永飞.2004.锆石成因矿物学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科学通报,49(16):1589-1603.

徐树桐,刘贻灿,江来利等.1994.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许志琴,杨经绥,张泽明等.2005.中国*科学钻探终孔及研究进展.中国地质,12(2):177-182.

燕守勋.2003.广西右江盆地利周河口剖面极低级变质带的伊利石结晶度与粘土矿物光谱标志对比研究.中国科学,33(5):459-468.

游振东,钟增球,索书田.2007.论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标志.现代地质,21(2):195-202.

游振东.2007a.超高压变质带的全球分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高校地质学报,13(3):1-9.

游振东.2007b.超高压变质作用:地球科学的新热点.自然杂志,29(5):255-264.

游振东,刘嵘.2008.陨石撞击构造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地质力学学报,14(1):22-36.

游振东,韩郁菁,*然等.1988.东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游振东,王方正.1991.变质岩岩石学教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游振东.索书田等.1991.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以东秦岭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游振东,陈能松,张泽明.1996.中国桐柏大别构造带变质演化的岩石学证迹.地球学报,17(增刊):16-22.

游振东,钟增球,张泽明.1999.桐柏-大别山区高压变质相的构造配置.地学前缘,6(4):237-245.

张立飞.2007.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地学前缘,14(1):33-42.

张立飞,王启明,任磊夫.1992.陕北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泥岩中粘土矿物在埋藏变质过程中的转化.中国科学(B辑),(7):759-767.

张泽明.1992.大别山榴辉岩带的岩石学研究.见:岩石学论文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7-205.

张泽明,沈昆,刘勇胜等.2007.南苏鲁造山带毛北超高压变质岩体的成因与成矿作用.岩石学报,23(12):3095-3115.

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等.1990.中国夕卡岩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

钟增球,郭宝罗.1991.构造岩与显微构造.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周高志,J.G.Liou,刘源骏等.1996.湖北北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朱志澄.1999.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Best M G.2003.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2nd Edition).Malden,USA:Blackwell Science Ltd.

Blatt H,Tracy R J,Owens B E.2006,Petrology:Igneous,sedimentary,and metamorphic(3rd Edition).New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Brown M.2007.Metamorphism,plate tectonics and the supercontinent cycle.Earth Science Frontiers,14(1):1-15.

Carmichael D M.1969.On the mechanisms of prograde metamorphic reactions in quartz-bearing pelitic rocks.Contrib.Mineral.Petrol.,20:244-267.

Carswell D A.1990.Eclogite facies rocks.New York:Blackie &Son Ltd.

Carter N L,Tsenn N C.1987.Flow properties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Tectonophysics,136:27-63.

Chen M,Xiao W,Xie X.2010.Coesite and quartz characteristic of crystallization from shock-proced silica melt inthe Xiuyan crat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97(1-2):306-314.

Chopin C.1981.Talc-phengite:A widespread assemblage in high-grade pelitic blueschists of the Western Alps.J.Petrol.,22:628-650.

Chopin C.1984.Coesites and pure pyrope in high-grade blueschists of the Western Alps:A first record and someconsequence.Contr.Mineral.Petrol.,86:107-118.

Coleman R G,Lee D E,Beatty L B et al.1965.Eclogites and eclogites: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Geol.Soc.America Bull.,76:483-508.

Earth Impact Database,2010-7-15.http://www.unb.ca/passc/ImpactDatabase/index.html.

England P C,Richardson S W.1977.The influence of erosion upon the mineral facies of rocks from differentmetamorphic environments.J.Geol.Soc.London,134:201-213.

England P C,Thompson A B.1984.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I.Heat transferring the evolution of regions of thickened continental crust.Journal of Petrology,25(4):894-928.

Ernst WG,Liou J G.2000.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geodynamics in collision type orogenic belts.Bellwether Publishing Ltd.For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74;216-229.

French B M.2003.Traces of catastrophe:A handbook of shock metamorphic effect in terrestrial meteorite impactstructures,10-07,http://www.Lpi.usra.E/publications/books/CB.

Harker A.1960.Metamorphism.London:Methuen Co.Ltd.

Harley S L.1998.On the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ltrahigh-temperature crustal metamorphism.In:Treloar P J & O'Brien P J(eds.),What drives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reactions?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Special Publication,138,81-107.

Harley S L.1989.The origins of granulites:A metamorphic perspective.Geol.Mag.,126:215-247.

Hirsch D.2011.Different kinds of reactions,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ecation,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http://serc.carleton.e/research_ecation/equilibria/reactioncurves.html.

Hokada T.2001.Feldspar thermometry in ultra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c rocks:Evidence of crustalmetamorphism attaining~1100℃ in the Archaean Napier Complex,East Antarctica.American Mineralogist,86:932-938.

Horsfield B,Rullketter J.1994.Diagenesis,catagenesis,and metagenesis of organic matter.In:Magoon L B,DowD G(eds.),The Petroleum System—From Source to Tro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 Memoir,60:189-199.

Jiao S,Guo J.2011.Application of the two-feldspar geothermometer to ultrahigh-temperature(UHT)rocks in theKhondalite belt,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implications.American Mineralogist,96:250-260.

Johannes W.1983.On the origin of layered migmatites.In:Atherton M P,Gribble C D(eds.),Magmatites,melting and metamorphism.Shiva Publishing Ltd.

Korprobst J.2002.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ir geodynamic significance.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eake B E.1964.The che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ortho-and para-amphibolites.J.Petrol.,5:238-254.

Maruyama S,Masago H,Katayama I et al.2010.New perspective on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belts.Gondwana Research,18:106-137.

Maruyama S.1994.Plume tectonics.Journal Ge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100(1):24-29.

Mason R,Sang L.2007.Metamorphic geology.Wuha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Mason R.1990.Petrology of metamorphic rocks(2nd Edition).London:Uniwin Hyman ltd.

Mason R.1999.Metamorphic petrology.Wuhan:China University of Gosciences Press.

Massonne H J,Schreyer W.1989.Stability field of the high-pressure assemblage talc-phengite and two new phengitebarometers.Eur.J.Mineral.,1:391-410.

Matton G,J6brak M,Lee J K W.2005.Resolving the Richat enigma:Doming and hydrothermal karstification abovean alkaline complex.Geology,33(8):665-668.

Mehnert K R.1968.Migmatites and the origin of granitic rocks.Amsterdam:Elsevier.

Merriman R J,Frey M.1999.Patterns of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sm in metapelitic rocks.In:Frey M,RobinsonD(eds.),Low-grade metamorphism.Oxford:Blackwell Science,61-107.

Merriman R J,Peacor D R.1999.Very low-grade metapelites:mineralogy,microtextures and measuring reactionprogress.In:Frey M,Robinson D(eds.),Low-grade metamorphism.Oxford:Blackwell Science,10-60.

Miyashiro A.1994.Metamorphic petrology.London:UCL Press.

Niggli P.1919.Geometrische Kristallographie.Borntroger,Leipzig.

Press F,Siever R.1986.Earth(4th Edition).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Pupin J.1980.Zircon and granite petrology.Contrib.Mineral.Petrol.,73,207-220.

Raymond L A.1995.Petrology:The study of igneous,sedimentary,metamorphic rocks.New York:WCBPublishers.

Raymond L A.2002.Petrology:The study of igneous,sedimentary,metamorphic rocks(2nd Editin).New York:McGraw-Hill.

Reimold W U,Koeberl C,Gibson R L et al.2005.Economic mineral deposits in impact structures:A review.In:Koeberl C,Henkel H(eds.),Impact tectonics.New York:Springer,479-552.

Sajeev K,Osanai Y.2003.First finding of osumilite from Highland Complex,Sri Lanka:A case of melt restiteinteraction resulted isobaric cooling after UHT metamorphism.Vth Hutton Symposium Abstracts,127.

Sang L.1991.The petrochemistry of the Lower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from the Dabieshan-Lianyungang area,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Mineralogical Magazine,55(379):263-276.

Sang L.1997.Rock assemblages and forming age of Dabie-Tong complexes.J.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8(2):106-113.

Santosh M.Sajeev K,Li J H.2006.Extreme crustal metamorphism ring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assembly:Evidence from North China Craton.Gondwana Research,10:256-266.

Schaltegger U,Fanning C M,Gunther D et al.1999.Growth,annealing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zircon andpreservation of monazite in high-grade metamorphism:Conventional and in-situ U-Pb isotope,cathodoluminescenceand microchemical evidence.Contrib.Mineral Petrol.,134,186-201.

Schreyer W.1988.Sub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to mantle depths:Petrological evidences.Episodes,11(1):97-104.

Shaw D M,Kudo A M.1965.A test of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in the amphibolite problem.Min Mag.,34:423-435.

Shaw D M.1972.The origin of Apsley gneiss Ontario.Can.J.Earth Sci.,9:18-35.

Sibson R H.1977.Fault rocks and fault mechanisms.J.Geol.Soc.London,133:191-213.

Simonen A.1953.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Svecofennidic Early Archean supracrustal rocks in South-western Finland.Bull.Comm.Geol.Finland,(160):64.

Sobolev N V,Shatsky V S.1990.Diamond inclusions in garnets form metamorphic rocks:A new environment fordiamond formation.Nature,343:742-746.

Spear F S,Cheney J T.1989.A petrogenetic grid for pelitic schists in the system SiO2-Al2O3-FeO-MgO-K2O-H2O.Contr.Mineral.Petrol.,101:149-164.

Spear F S,Selverstone J,Hickmott D.1984.P-T paths form garnet zoning:A new technique for deciphering tectonicprocesses in crystalline terrains.Geology,12:87-90.

Spry A.1969.Metamorphic texture.Oxford:Pergamon Press.

Suo S T,Zhong Z Q,Zhou H W et al.2005.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ie-Sulu UHP and HP metamorphic belts,east central China:structural record in UHP rock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17(11):1207-1221.

Thompson A B,England P C.1984.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Ⅱ.Their inferenceand interpretation using mineral assemblages in metamorphic rocks.Journal Petrology,25(4):929-955.

Treloar P J,O'Brien R J.1998.What drives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reactions?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

Turner F J.1981.Metamorphic petrology(2nd Edition).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Vielzeuf D,Holloway J R.1988.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fluid-absent melting relations in the peliticsystem.Consequences for crustal differenciation.Contr.Mineral.Petrol.,98,257-276.

Walker K B,Joplin G A,Lovering J F et al.1960.Metamorphic and metasomatism convergence of basic igneousrocks and lime magnesia sediments of the Precambrian of northwestern Queensland.Geol.Soc.Australia,6:149-178.

Wang H,Rahn M,Tao X et al.2008.Diagenesis and metamorphism of Triassic Flysch along profile Zoige-Lushan,Northwest Sichuan,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82(4):917-926.

Wang F,Chen N.1996.Regional and thermodynamic metamorphism of the Western Hills,Beijing.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Wang X,Liu J G,Mao H K.1989.Coesite-bearing eclogite from Dabie Mountains in central China.Geology,17:1085-1088.

Wei C J,Powell R,Clarke G L.2004.Calculated phase equilibria for low- and medium-pressure metapelites in theKFMASH and KMnFMASH systems.J.Metamorphic Geol.,22:495-508.

Williams H,Gilbert G M,Turner F J.1982.Petrography(2nd Edition).W H Freeman & Company.

Yardley B W D.1989.An introction to metamorphic petrology.New York:Wiley.

Емельяненко ПФ,Яковлева Е Б.1985.Петрлогия магматических и метаморфических пород.Изд.МГУ,Москва.

Коржинский Д С.1973.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аналцза петроге-незисов минералов.Изд.“Наука”,Москва.

Кориковский С П.1979.Фации метаморфизма метапелитов.Изд.Наука,Москва,8-23.

Маракушев А А,и Бобров А В.2005.Метаморфическая петрология.Изд.МГУ,Изд.Наука,Москва,206-227

Маракушев А А.1986.Петрография.Изд.МГУ,Москва.

Маракушев А А.1993.Петрография.Изд.МГУ,Москва,267-319.

第四篇参考文献

Miyashiro A(1973),周云生译.1979.变质作用与变质带.北京:地质出版社.

Passchier C W,Myers J S,Kroner A(1990),朱志澄,张家声,游振东译.1992.高级片麻岩区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Vernon R H(1976),游振东,王仁民等译,1988.变质反应与显微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

Winkler H G F(1976),张旗,周云生译.1980.变质岩成因.北京:科学出版社.

毕先梅,莫宣学.2004.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地学前缘,11(1):287-293.

陈曼云,金巍,郑常青.2009.变质岩鉴定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鸣.2007.岫岩陨石坑:撞击起源的证据.科学通报,52(23):2777-2780.

陈鸣,肖万生,谢先德等.2009.岫岩陨石撞击坑的证实.科学通报,54(22):3507-3511.

程裕淇,沈其韩,刘国惠,李泽九.1963.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邓晋福.1987.岩石相平衡与岩石成因.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董申保等.1986.中国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韩郁菁.1993,变质作用P-T-t轨迹.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简平,程裕淇,刘敦一.2001.变质锆石成因的岩相学研究——高级变质岩U-Pb年龄解释的基本依据.地学前缘,8(03):183-191.

梁祥济.2000.中国矽卡岩和矽卡岩矿床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

刘守偈,李江海,Santosh M.2008.内蒙古土贵乌拉孔兹岩带超高温变质作用:变质反应结构及P-T指示.岩石学报,24(6):85-92.

刘援朝,倪志耀,蔡学林.2010.塔里木盆地北缘幔源岩石包体特征及岩石圈上地幔流变规律.矿物岩石,30(2):82-86.

路凤香,桑隆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钱祥麟,王仁民.1994.华北北部麻粒岩带地质演化.北京:地震出版社.

桑隆康.1992.变质岩岩石学的定量分类与原岩恢复.矿物学岩石学论丛,(8):65-74.

桑隆康,游振东.1992.玲珑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与鲁东金矿的关系.地球科学,17(5):521-529.

桑隆康,王人镜,张泽明等.2000.九资河-天堂寨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与大别造山带核部隆升.地质学报,74(3):234-246.

索书田,毕先梅,赵文霞等.1998.右江盆地三叠纪岩层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地球动力学意义.地质科学,33(4):395 405.

索书田,桑隆康,韩郁菁等.1993.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覃功炯,欧强,常旭.2001.国内外对天体撞击地球的撞击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地学前缘,8(2):345-352.

汤艳,桑隆康,刘嵘等.2007.矿物共生分析在很低级变质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松潘-阿坝地区红参1井为例.现代地质,21(3):457-461.

王仁民,陈珍珍.1980.河南桐柏变质海相火山岩系的钠化和钙化及其在解决细碧岩与有关矿产成因问题上的意义.矿物学与岩石学论丛,(1):90-106.

王仁民,游振东,富公勤.1989.变质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魏春景,周喜文.2008.变质相平衡的研究进展.地学前缘,10(4):341-351.

吴元保,郑永飞.2004.锆石成因矿物学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科学通报,49(16):1589-1603.

徐树桐,刘贻灿,江来利等.1994.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许志琴,杨经绥,张泽明等.2005.中国*科学钻探终孔及研究进展.中国地质,12(2):177-182.

燕守勋.2003.广西右江盆地利周河口剖面极低级变质带的伊利石结晶度与粘土矿物光谱标志对比研究.中国科学,33(5):459-468.

游振东,钟增球,索书田.2007.论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标志.现代地质,21(2):195-202.

游振东.2007a.超高压变质带的全球分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高校地质学报,13(3):1-9.

游振东.2007b.超高压变质作用:地球科学的新热点.自然杂志,29(5):255-264.

游振东,刘嵘.2008.陨石撞击构造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地质力学学报,14(1):22-36.

游振东,韩郁菁,*然等.1988.东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游振东,王方正.1991.变质岩岩石学教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游振东.索书田等.1991.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以东秦岭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游振东,陈能松,张泽明.1996.中国桐柏大别构造带变质演化的岩石学证迹.地球学报,17(增刊):16-22.

游振东,钟增球,张泽明.1999.桐柏-大别山区高压变质相的构造配置.地学前缘,6(4):237-245.

张立飞.2007.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地学前缘,14(1):33-42.

张立飞,王启明,任磊夫.1992.陕北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泥岩中粘土矿物在埋藏变质过程中的转化.中国科学(B辑),(7):759-767.

张泽明.1992.大别山榴辉岩带的岩石学研究.见:岩石学论文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7-205.

张泽明,沈昆,刘勇胜等.2007.南苏鲁造山带毛北超高压变质岩体的成因与成矿作用.岩石学报,23(12):3095-3115.

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等.1990.中国夕卡岩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

钟增球,郭宝罗.1991.构造岩与显微构造.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周高志,J.G.Liou,刘源骏等.1996.湖北北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朱志澄.1999.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Best M G.2003.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2nd Edition).Malden,USA:Blackwell Science Ltd.

Blatt H,Tracy R J,Owens B E.2006,Petrology:Igneous,sedimentary,and metamorphic(3rd Edition).New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Brown M.2007.Metamorphism,plate tectonics and the supercontinent cycle.Earth Science Frontiers,14(1):1-15.

Carmichael D M.1969.On the mechanisms of prograde metamorphic reactions in quartz-bearing pelitic rocks.Contrib.Mineral.Petrol.,20:244-267.

Carswell D A.1990.Eclogite facies rocks.New York:Blackie &Son Ltd.

Carter N L,Tsenn N C.1987.Flow properties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Tectonophysics,136:27-63.

Chen M,Xiao W,Xie X.2010.Coesite and quartz characteristic of crystallization from shock-proced silica melt inthe Xiuyan crat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97(1-2):306-314.

Chopin C.1981.Talc-phengite:A widespread assemblage in high-grade pelitic blueschists of the Western Alps.J.Petrol.,22:628-650.

Chopin C.1984.Coesites and pure pyrope in high-grade blueschists of the Western Alps:A first record and someconsequence.Contr.Mineral.Petrol.,86:107-118.

Coleman R G,Lee D E,Beatty L B et al.1965.Eclogites and eclogites: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Geol.Soc.America Bull.,76:483-508.

Earth Impact Database,2010-7-15.http://www.unb.ca/passc/ImpactDatabase/index.html.

England P C,Richardson S W.1977.The influence of erosion upon the mineral facies of rocks from differentmetamorphic environments.J.Geol.Soc.London,134:201-213.

England P C,Thompson A B.1984.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I.Heat transferring the evolution of regions of thickened continental crust.Journal of Petrology,25(4):894-928.

Ernst WG,Liou J G.2000.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geodynamics in collision type orogenic belts.Bellwether Publishing Ltd.For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74;216-229.

French B M.2003.Traces of catastrophe:A handbook of shock metamorphic effect in terrestrial meteorite impactstructures,10-07,http://www.Lpi.usra.E/publications/books/CB.

Harker A.1960.Metamorphism.London:Methuen Co.Ltd.

Harley S L.1998.On the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ltrahigh-temperature crustal metamorphism.In:Treloar P J & O'Brien P J(eds.),What drives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reactions?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Special Publication,138,81-107.

Harley S L.1989.The origins of granulites:A metamorphic perspective.Geol.Mag.,126:215-247.

Hirsch D.2011.Different kinds of reactions,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ecation,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http://serc.carleton.e/research_ecation/equilibria/reactioncurves.html.

Hokada T.2001.Feldspar thermometry in ultra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c rocks:Evidence of crustalmetamorphism attaining~1100℃ in the Archaean Napier Complex,East Antarctica.American Mineralogist,86:932-938.

Horsfield B,Rullketter J.1994.Diagenesis,catagenesis,and metagenesis of organic matter.In:Magoon L B,DowD G(eds.),The Petroleum System—From Source to Tro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 Memoir,60:189-199.

Jiao S,Guo J.2011.Application of the two-feldspar geothermometer to ultrahigh-temperature(UHT)rocks in theKhondalite belt,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implications.American Mineralogist,96:250-260.

Johannes W.1983.On the origin of layered migmatites.In:Atherton M P,Gribble C D(eds.),Magmatites,melting and metamorphism.Shiva Publishing Ltd.

Korprobst J.2002.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ir geodynamic significance.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eake B E.1964.The che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ortho-and para-amphibolites.J.Petrol.,5:238-254.

Maruyama S,Masago H,Katayama I et al.2010.New perspective on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belts.Gondwana Research,18:106-137.

Maruyama S.1994.Plume tectonics.Journal Ge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100(1):24-29.

Mason R,Sang L.2007.Metamorphic geology.Wuha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Mason R.1990.Petrology of metamorphic rocks(2nd Edition).London:Uniwin Hyman ltd.

Mason R.1999.Metamorphic petrology.Wuhan:China University of Gosciences Press.

Massonne H J,Schreyer W.1989.Stability field of the high-pressure assemblage talc-phengite and two new phengitebarometers.Eur.J.Mineral.,1:391-410.

Matton G,J6brak M,Lee J K W.2005.Resolving the Richat enigma:Doming and hydrothermal karstification abovean alkaline complex.Geology,33(8):665-668.

Mehnert K R.1968.Migmatites and the origin of granitic rocks.Amsterdam:Elsevier.

Merriman R J,Frey M.1999.Patterns of very low-grade metamorphism in metapelitic rocks.In:Frey M,RobinsonD(eds.),Low-grade metamorphism.Oxford:Blackwell Science,61-107.

Merriman R J,Peacor D R.1999.Very low-grade metapelites:mineralogy,microtextures and measuring reactionprogress.In:Frey M,Robinson D(eds.),Low-grade metamorphism.Oxford:Blackwell Science,10-60.

Miyashiro A.1994.Metamorphic petrology.London:UCL Press.

Niggli P.1919.Geometrische Kristallographie.Borntroger,Leipzig.

Press F,Siever R.1986.Earth(4th Edition).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Pupin J.1980.Zircon and granite petrology.Contrib.Mineral.Petrol.,73,207-220.

Raymond L A.1995.Petrology:The study of igneous,sedimentary,metamorphic rocks.New York:WCBPublishers.

Raymond L A.2002.Petrology:The study of igneous,sedimentary,metamorphic rocks(2nd Editin).New York:McGraw-Hill.

Reimold W U,Koeberl C,Gibson R L et al.2005.Economic mineral deposits in impact structures:A review.In:Koeberl C,Henkel H(eds.),Impact tectonics.New York:Springer,479-552.

Sajeev K,Osanai Y.2003.First finding of osumilite from Highland Complex,Sri Lanka:A case of melt restiteinteraction resulted isobaric cooling after UHT metamorphism.Vth Hutton Symposium Abstracts,127.

Sang L.1991.The petrochemistry of the Lower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from the Dabieshan-Lianyungang area,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Mineralogical Magazine,55(379):263-276.

Sang L.1997.Rock assemblages and forming age of Dabie-Tong complexes.J.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8(2):106-113.

Santosh M.Sajeev K,Li J H.2006.Extreme crustal metamorphism ring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assembly:Evidence from North China Craton.Gondwana Research,10:256-266.

Schaltegger U,Fanning C M,Gunther D et al.1999.Growth,annealing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zircon andpreservation of monazite in high-grade metamorphism:Conventional and in-situ U-Pb isotope,cathodoluminescenceand microchemical evidence.Contrib.Mineral Petrol.,134,186-201.

Schreyer W.1988.Sub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to mantle depths:Petrological evidences.Episodes,11(1):97-104.

Shaw D M,Kudo A M.1965.A test of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in the amphibolite problem.Min Mag.,34:423-435.

Shaw D M.1972.The origin of Apsley gneiss Ontario.Can.J.Earth Sci.,9:18-35.

Sibson R H.1977.Fault rocks and fault mechanisms.J.Geol.Soc.London,133:191-213.

Simonen A.1953.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Svecofennidic Early Archean supracrustal rocks in South-western Finland.Bull.Comm.Geol.Finland,(160):64.

Sobolev N V,Shatsky V S.1990.Diamond inclusions in garnets form metamorphic rocks:A new environment fordiamond formation.Nature,343:742-746.

Spear F S,Cheney J T.1989.A petrogenetic grid for pelitic schists in the system SiO2-Al2O3-FeO-MgO-K2O-H2O.Contr.Mineral.Petrol.,101:149-164.

Spear F S,Selverstone J,Hickmott D.1984.P-T paths form garnet zoning:A new technique for deciphering tectonicprocesses in crystalline terrains.Geology,12:87-90.

Spry A.1969.Metamorphic texture.Oxford:Pergamon Press.

Suo S T,Zhong Z Q,Zhou H W et al.2005.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Dabie-Sulu UHP and HP metamorphic belts,east central China:structural record in UHP rock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17(11):1207-1221.

Thompson A B,England P C.1984.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Ⅱ.Their inferenceand interpretation using mineral assemblages in metamorphic rocks.Journal Petrology,25(4):929-955.

Treloar P J,O'Brien R J.1998.What drives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reactions?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

Turner F J.1981.Metamorphic petrology(2nd Edition).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Vielzeuf D,Holloway J R.1988.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fluid-absent melting relations in the peliticsystem.Consequences for crustal differenciation.Contr.Mineral.Petrol.,98,257-276.

Walker K B,Joplin G A,Lovering J F et al.1960.Metamorphic and metasomatism convergence of basic igneousrocks and lime magnesia sediments of the Precambrian of northwestern Queensland.Geol.Soc.Australia,6:149-178.

Wang H,Rahn M,Tao X et al.2008.Diagenesis and metamorphism of Triassic Flysch along profile Zoige-Lushan,Northwest Sichuan,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82(4):917-926.

Wang F,Chen N.1996.Regional and thermodynamic metamorphism of the Western Hills,Beijing.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Wang X,Liu J G,Mao H K.1989.Coesite-bearing eclogite from Dabie Mountains in central China.Geology,17:1085-1088.

Wei C J,Powell R,Clarke G L.2004.Calculated phase equilibria for low- and medium-pressure metapelites in theKFMASH and KMnFMASH systems.J.Metamorphic Geol.,22:495-508.

Williams H,Gilbert G M,Turner F J.1982.Petrography(2nd Edition).W H Freeman & Company.

Yardley B W D.1989.An introction to metamorphic petrology.New York:Wiley.

Емельяненко ПФ,Яковлева Е Б.1985.Петрлогия магматических и метаморфических пород.Изд.МГУ,Москва.

Коржинский Д С.1973.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аналцза петроге-незисов минералов.Изд.“Наука”,Москва.

Кориковский С П.1979.Фации метаморфизма метапелитов.Изд.Наука,Москва,8-23.

Маракушев А А,и Бобров А В.2005.Метаморфическая петрология.Изд.МГУ,Изд.Наука,Москва,206-227

Маракушев А А.1986.Петрография.Изд.МГУ,Москва.

Маракушев А А.1993.Петрография.Изд.МГУ,Москва,267-319.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