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通讯工具有哪些 古代通讯工具有哪些 古代通讯工具介绍 婳祎出自楚辞哪句 婳祎出自楚辞哪句 婳祎出处介绍 哪些蔬菜的热量低 哪些蔬菜的热量低 盘点热量低的蔬菜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方法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方法 什么叫激进的人 什么叫激进的人 激进的人是什么意思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介绍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介绍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胭脂红粉只能点缀青春是什么歌词 胭脂红粉只能点缀青春歌词 胭脂红粉只能点缀青春歌词 歌词最后一句好聚好散是什么歌 歌词最后一句好聚好散歌词原文 歌词最后一句好聚好散歌词原文 什么叫起讫点 什么叫起讫点 起讫点解释 火箭速度是每秒多少 火箭速度是每秒多少 关于火箭速度介绍 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火车上的厕所在哪 火车上厕所的位置 火车上的厕所在哪 昙花盆栽要点有哪些 昙花盆栽有哪些要点 昙花盆栽要点有哪些 腌制品有哪些 腌制品包括什么 腌制品有哪些 胶棉拖把头怎么换 胶棉拖把头如何换 胶棉拖把头怎么换 用哪些菜做包子馅好吃 用什么菜做包子馅好吃 用哪些菜做包子馅好吃 红茶有哪些品种名称 红茶具体有哪些品种名称 燕子生活习性有哪些 燕子生活习性介绍 燕子生活习性有哪些 可回收物的投放要求有哪些 可回收物的投放要求介绍 可回收物的投放要求有哪些 古代文化遗产有哪些 古代文化遗产都有什么 古代文化遗产有哪些 含b2维生素最多的食物有哪些 含b2维生素最后的食物介绍 藏民族传统文化有哪些 藏民族传统文化介绍
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清明的习俗介绍
2022-04-03 12:47:50 责编:小OO
文档

1、扫墓祭祖: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拜祭。

3、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4、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也有的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古老主题。

5、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6、游乐: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7、拔河: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8、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9、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