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独怜幽草涧边生的翻译
2022-12-15 06:06:21 责编:小OO
文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解释: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解释: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诗词名称:《滁州西涧》。本名:韦应物。别称:韦苏州。字号:字义博。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京兆杜陵。出生时间:737年。去世时间:792年。主要作品:《淮上喜会梁川故友》《答李瀚》《秋夜寄丘员外》《夕次盱眙县》《三台》等。主要成就:治理州郡创作诗歌。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独怜幽草涧边生”的详细介绍:

一、《滁州西涧》的全文 点此查看《滁州西涧》的详细内容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注解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漂浮。

三、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四、韦应物其他诗词

《滁州西涧》《赋得暮雨送李曹》《寄全椒山中道士》《送杨氏女》《东郊》

五、译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六、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滁州西涧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