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胜其任的翻译
2022-12-15 14:37:36 责编:小OO
文档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解释: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解释: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诗词名称:《楚归晋知罃》。本名:左丘明。所处时代:先秦。出生地:鲁国都君庄(今山东肥城)。主要作品:《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周郑交质》《石碏谏宠州吁》等。主要成就:著编年体史书《左传》著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信仰:儒学。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不胜其任”的详细介绍:

一、《楚归晋知罃》的全文 点此查看《楚归晋知罃》的详细内容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

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

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

曰:“子其怨我乎?

”对曰:“二国治戎,

臣不才,不胜其任,

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

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

”对曰:“二国图其社稷,

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

以相宥也,两释累囚,

以成其好。二国有好,

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

”对曰:“臣不任受怨,

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

不知所报。”王曰:

“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

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

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

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

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

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

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二、左丘明其他诗词

《曹刿论战》《蹇叔哭师》《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周郑交质》

三、译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谷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谷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楚王说:“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军事,率领偏师(自己军队的谦称)以治理边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躲避,竭尽全力以至於死,没有第二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楚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

四、注解

归:送还。

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

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连尹、楚国主射之官。

求:索取。

于是:在这个时候。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治戎:治兵,演习军队。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馘: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鼓:取血涂鼓,意思是处死。

即戮:接受杀戮。

惩:戒,克制。

忿:怨恨。宥;宽恕,原谅。

与及:参与其中,相干。

任:担当。

外臣:外邦之臣。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

宗:宗庙。

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

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非主力军队。

致死:献出生命。

相同朝代的诗歌

《采薇歌》《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吴子使札来聘》《虞师晋师灭夏阳》《郑伯克段于鄢》《曾参烹彘》《智子疑邻》《师旷撞晋平公》《滥竽充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楚归晋知罃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