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南京清明节吃哪些美食
2022-03-10 15:24:06 责编:小OO
文档

  说到南京清明节吃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明节的饮食多样,四川吃欢喜团,上海吃青团,那么南京清明节吃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南京清明节的美食,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南京清明节的美食

  1、寒具

  唐代之前,清明前一天古人叫寒食节,以纪念晋国公子的功臣——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的介子推。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人们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如青团、馓子等。入宋以后,清明和寒食节逐渐合而为一。

  寒食食品达数十种,大多寓意深刻。甜而不腻的青团、香脆精美的馓子、鲜嫩欲滴的清明果、米香扑鼻的乌稔饭、丰满味美的清明螺……

  而老南京吃“寒具”,就是馓子。馓子以油和麦面揉拉成细条,盘绕环状,油炸而成。春日踏青,带上寒具,边吃边游,或加糖用开水冲泡食用,自有一番风味。由于寒食节禁火,寒食节的前一日就称之为“炊熟”,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几天吃,直到清明结束。

  2、吃清明

  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的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古代在江南,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清明扫墓时要做黄花青果糕作供物,采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非常好吃。而且,清明美食的传统还来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

  尤其古代的女子平时不能出门,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所以在古代清明节也是女人们的节日,她们可以到郊外赏玩春色,放风筝,然后野餐。

  3、青团

  南京人最熟悉的清明美食就是青团了。青团,俗称青圆子,只有江南才有,而且,只在清明前后才有。也因此,它又叫清明果,一年里能吃青团的日子,就那么十几天,所以,南京人都格外珍惜。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

  清明节为何要吃青团?专家说,除了一些地方祭祖需要食材外,青团所含有的青汁营养丰富,特别是春季肝火旺盛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吃到美食还能养生健体,老祖宗的饮食习惯其实大有讲究。

  美食菜谱

  1、河蚌豆腐汤

  在南京清明时节,还有一道鲜美的美食就是河蚌豆腐汤。清明前后,外出祭扫踏青是传统。这个季节最有名的河鲜当属刀鱼、鲥鱼、河豚鱼,可惜这三种鱼越来越少,价格也不是一般百姓能够承受的,但是河蚌和螺蛳这样大众化的廉价河鲜,一样能透出春的气息。

  清明节前后的河蚌最干净,肉质最肥厚,且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

  河蚌吃法以煲汤居多,当季烧锅河蚌豆腐汤,实为美味佳肴。河蚌洗净后先要用热油爆炒,杂以姜丝、黄酒,然后豆腐随之下锅,做这道菜关键是火候要到位,直炖到豆腐起孔也就差不多了,多炖就会把蚌肉煮老了。这个时候的河蚌豆腐汤,纯一白色,和鲜奶无异,撒些蒜末、胡椒粉,热气腾腾地端上桌,鲜白的浓汤,碧青的蒜末,褐色的蚌肉,粉嫩的豆腐,直叫人食欲大振。

  2、螺蛳

  以前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俗话说:“清明螺,赛过鹅。”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食用田螺也是很有门道的。清明前南京吃的田螺又称螺蛳,为了防止螺蛳肉里的泥沙,老南京人都会买回家后放到水里再养几天,专家提出了另一种养护方法,在养护水里可以放适量的豆浆,这样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将螺蛳里的泥沙清理干净,而且螺蛳肉还保持了香嫩可口。

  螺蛳除了正常的连壳烧制外,还可以选择将螺蛳肉与猪肉混合,将这样的肉末放入青椒、菜瓜里面,既有蔬菜的风味,同时也能品味到河鲜的鲜美,是一道不可多得的时令菜肴。

  3、野菜

  清明时节各种鲜嫩的野菜都成为南京人餐桌上的美食。“三月八,吃椿芽儿。”南京的吃货们盘点出的“八头一脑”似乎是最能为野菜理出头绪的俗语。

  “头”是嫩茎叶等植物的新生部位,“八头”指的是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草头,“脑”则是南京特有的清热解暑的菊花脑。这九种野菜,口味各异,但共同点是清香别致、油绿可人,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都在这个季节集中上市,成为江南人的春盘盛宴。

  南京人爱野菜,并不是为了“草根”而“草根”,据说与佛教的兴盛有关。也有说法与明城墙有关,南京的城墙建得超高超厚,考验了一切企图破城者的耐心,斗的就是谁比谁先饿死。虽不知与“高筑墙”并举的“广积粮”是怎么个积法,不过每次围城围到一定时候,坚守在南京城里的居民就不得不以野菜度日。被围的时日多了,吃野菜自然也就内化为一种饮食习惯。

  对于南京人的口味,清明是一个分界线。此节一过,螺蛳、河蚌就要下市了,所以,喜欢吃水产品的人,清明是不能错过的。

  节气注意事项

  1、防感冒

  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意思就是春风容易导致风寒入侵,加上清明多雨,湿气较重,在“风”和“湿”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感冒、风湿、肩周炎等病痛。

  因此,清明节气要尤其注意防止湿寒侵邪,建议外出踏青赏春的市民,穿衣仍然以轻便保暖为主,准备一件可随时穿脱的轻薄外套,及时增减衣物。容易出汗的市民最好随身携带一条小手帕或毛巾用来擦汗,以免“风邪入体”。

  2、防腹泻

  清明前后的天气雨水多,较湿冷,容易诱发各类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肠炎等。每逢清明节,福州的很多家庭都会准备清明粿。清明粿,用糯米粉、清明草制作,馅料大多含猪油、糖等。

  清明粿黏性大,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多了,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即使是胃肠道功能良好的人也应该少吃,而且要加热后再进食。清明粿中的馅所含的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外出旅行往往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饮食不适宜等现象,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按时进餐,可多吃维生素B、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橙子等,多食大枣,山药等食物,健脾益气,滋阴润肺,过敏体质者可少摄入光敏性食物和辛辣发物。


猜你感兴趣:

1.各地清明节传统美食

2.清明节的养生美食有哪些

3.清明节美食清明粑有什么做法

4.南京人清明节吃什么食疗养生

5.清明节美食清明果怎么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