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朝花夕拾第二章读后感
2021-11-30 16:26:27 责编:李赢赢
文档

朝花夕拾第二章读后感怎么写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读后感内容:

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

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是叙述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说明、评价、感悟。介绍原作就是用一段话概括原文内容,同时也可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

朝花夕拾第二章是:《阿长与<山海经>》。

读后感示例范文一: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写的是“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和我发生的故事。长妈妈是“我”的保姆,也是一个女工,她是一个迷信、封建却善良的人。

这篇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写了阿长的习惯不好和封建迷信,后写她的朴实善良,给读者强烈的冲击感。而鲁迅先生更多的是要凸显她美好的一面,彰显她的品质。

习惯不好

首先,作者表明了态度:“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句话直接写出了当作者只看到阿长不好的一面时对她的不满。低声说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这些行为都使“我”对她有些讨厌。后来“我”又得知隐鼠是被她踩死的,更加怨恨了。

封建迷信

阿长不仅习惯不好,还有些封建迷信。她教给“我”许多规矩,这些规矩都是关于古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礼仪或者其他方面的。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我”是对这些规矩教条有些讨厌的,从“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清楚地看出。后来作者又提到她教给“我”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同样是我认为“烦琐之至”、“非常麻烦”的东西。

朴实善良

后来,作者想为他的隐鼠报仇的时候,又迷上了《山海经》。“我”对它太过于念念不忘,就告诉了阿长。过了一段时间,一部完整的山海经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句话了。这句话是作者描述的阿长亲口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哥儿”“三哼经”两个词,体现出了阿长的朴实,她亲切地叫我“哥儿”,还将“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这不免使人觉得有些可笑,但是更多的是让读者感到那种乡下人的那种朴实的美感,令我震撼不已。这段话是作者塑造阿长形象过程中的一个“大反转”,将阿长从一个几乎处处不好的人写成了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却并没有使读者感到任何一丝不自然,这使让我对鲁迅先生敬佩不已。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因阿长的去世而发出了无尽的感叹,对她感到万分怀念。

阿长这个人物,使我对我们人有了一些思考。每个人都是多面的,阿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有负面,也有好的一面。这个道理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想要传达给我们的。

读后感示例范文二: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读后感示例范文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琐记》,当我读鲁迅在朝花夕拾写的每个章节、文字每每都会感觉到他对儿时的怀念与向往。而他本人声称,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但我认为他在这本书中所有回忆的事物,最不可不提的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阿长。鲁迅小时候是长妈妈一直领着他,在这期间长妈妈也教了他许多道理,比如:人死了,不能说死掉了;新年第一天醒来时,要说:“恭喜恭喜!”这样才能一年到头到顺利。

而长妈妈有时也会让小鲁迅不开心,例如:夏天睡觉的时候,长妈妈总是睡成一个“大”字型,挤得小鲁迅都不能翻身。当小鲁迅跟他妈妈诉苦时,他妈妈也问过长妈妈,但她没出声。这之后,长妈妈一如既往地还是原来的睡相;一天晚上小鲁迅醒来时,他发现长妈妈的一条胳膊还搁在他的脖子上。

而让小鲁迅感到最意外与惊喜的时候,莫过于那本小鲁迅最想要的《山海经》了,当长妈妈告假以后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并且帮小鲁迅买了那本《山海经》。据鲁迅本人所说,这山海经是他最初得到的书,也是他最宝贵的书。

长妈妈在鲁迅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人总有生死离别,长妈妈在鲁迅18岁的时候,告别人世,然而鲁迅在结尾处写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以此来显现出他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感激。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而她所留下来的那种朴实,善良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成为那个时候的劳动妇女的经典形象。也同时让我们去用心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