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秤的发展史有哪些
2023-06-27 02:23:37 责编:小OO
文档

1、最早的秤: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约2400-1800B.C.),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2、中国的秤:在中国,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

3、现代的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

4、罗马秤:杆秤在耶稣诞生前由游牧部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罗马秤两臂不等,称物端的秤臂较短,且长度固定不变。在称量重物时,移动秤杆另一端的秤锤,直到秤杆达到水平状态时为止。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秤”的发展史 秤的发展史有什么

众所周知,秤在我们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从秤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一窥人类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一个侧面.本文沿着时间的脉络、简单介绍一下秤的发展史、目前的应用,以及将来的发展可能.

  一、秤的历史

  1.最早的“秤”

  提到“秤”,首先还得从最古老的称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器具——“天平”说起.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人肩挑担,支点在中间,两端等重,若两端悬挂重物不等,就必然向重的一端倾斜.基于种种直观的对称思想,人们创造出等臂天平.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天平杠杆,出自埃及第三王朝,距今已有4500年了,如今保存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天平横梁经钻孔穿线作为支点和力点,不仅其等臂性难以保证,而且在其平衡时摩擦阻力大;横梁相对较重这个原始天平的缺点,使得天平灵敏度降低,称量准确度也低.古埃及初期的砝码都是形状粗笨的石质器,后来制成圆筒形或狮子、牛、山羊、鸭子等仿动物形.

  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天平、砝码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晚期,用于天平的砝码,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铜环权等.特别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楚国经济繁荣,王公贵族使用黄金切割货币,木衡铜环权双盘小天平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使用.因称量贵重金属,所以砝码做得精细准确且成套.为了在小小的秤盘里多放砝码,放上砝码后秤盘又不偏斜,把砝码做成了环形.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自然经济的条件下,民间日常使用权衡的并不普遍,大多是计件或用量器计算,而官府使用“衡石”(定量称重一石的大天平)的记载较多.秦代国家征收、存储粮草都以整石为单位.这些大型衡杆天平只需配备一个石权即可,所以,能称几斤、几十斤的杆秤并无十分迫切需要.到了西汉,长安、洛阳、邯郸等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绵、麻等零星物品的称量,天平已经不再适合了.方便的杆秤就应运而生了.杆秤自东汉出现后,由于它制作简易,使用方便(缺点是准确度低于天平),很快在商业、手工业、农业、税收和民间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到了宋代已可制造旧衡制百斤以上的大型杆秤、一斤到十五斤的小型杆秤,以及精细的小戥秤.经过元、明、清的广泛使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杆秤的计量性能已臻完善.到清朝末年,除了国库等地方财政部分收支金银财宝使用天平外,所有需要称重的物品,都可由杆秤来计量.

  2.新中国的秤

  新中国建立后,为改进杆秤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将杆秤计量单位由市制单位改为国际计量单位.二是将绳纽逐步改为刀纽.由于刀纽的摩擦力小,定位准确,因此对杆秤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三是质量量值传递系统得到完善,使杆秤量值得以统一.之前的以秤校秤,再加上绳纽秤的灵敏度低,这就造成了“十秤九不准”的混乱.杆秤定度时使用标准砝码,从根本上消除了杆秤量值不统一的根源.四是秤砣由非定值到定值.相比较曾经的“一支杆秤专用一个砣”的“砣不离秤”,不仅秤杆制造用标准砝码校准,即使生产出来的秤砣亦能在本厂或当地计量部门得到及时鉴定,保证了杆秤的准确性.五是在公众贸易中使用杆秤.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秤、双面弹簧度盘秤和机械式台、案秤,以它们稳定性好、示数显示清晰和不易作弊等特点,在公众贸易中大量使用,杆秤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常用秤的工作原理

  1.弹簧秤

  除了上文所述利用力的杠杆平衡原理的天平、杆秤,还有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材——弹簧秤.广为人知的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力的大小成正比,正是根据这一原理,使用螺旋压缩弹簧的弹簧秤问世.弹簧秤分压力和拉力两种类型,压力弹簧秤的托盘承受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秤盘指针旋转的角度指示所受压力的数值.弹簧秤具有结构简单、读数直观的优点.但因弹簧具有弹性滞后的特性,且易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故其准确度、灵敏度较低.此外,其称重结果还因重力加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电子秤

  现如今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称重,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称重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包装、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中,都要求有较高的称重精度.由机械结构实现的高精度称重装置,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支承(刀口和刀座)较弱且容易磨损和锈蚀,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维修工作量大,其最大的缺点就是称重速度慢、效率低、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研制了一种机电结合的电子秤,它由杠杆系统、光栅装置和电子线路三部分组成.杠杆系统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光栅装置将这一位移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电子线路,最后用数字仪表显示出重量值.这种秤比机械杠杆秤提高了精度,使用更方便,重量值可用数字直观显示,且称重信号可远距离传送.

  三、电脑组合秤与未来秤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工业迅猛发展,包装行业在包装准确度、包装速度、包装范围等诸方面亦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定量自动包装秤已很难满足这些要求,电脑组合秤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儿我们就结合它和传统定量自动包装的区别来看看电脑组合秤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1.称量原理不同

  在很多超市卖场,一些蔬菜会以袋装定量包装的形式在超市销售,如每袋青椒定量值是120克,要装准120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由于单个青椒重量较重,且差别较大,装少了关系到消费者利益,装多了关系到企业的成本.传统的方式是人工称量,即在一台静态的电子秤上称量,一个青椒接一个青椒地累加,凑足120克即可.但是如果累加到115克,再想找一个5克的青椒加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则必须从115克重拿去一个较小的青椒,再加一个较大的青椒.如果重量大大超过120克或不足120克的话,还需重复以上工作,称量效率极低,且难以达到接近目标重量(定量值)的结果.定量自动包装秤就是将这一人工程序变为自动化工业程序,但它们共同的工作原理依旧大大影响其称量的准确度.而电脑组合秤是由多个具有的进料出料结构的称量单元组成,一般电脑组合成由8—32个称重单元组成.电脑利用排列组合原理将各称重单元的载荷量进行自动优选组合计算,得出最佳、最接近定量值得组合进行包装.例如一台十个称重单元的电脑组合秤,称量时每个称重单元都进行称量,并将每个称量的重量数据读入电脑,由电脑进行优选组合,根据组合数学,十个称量单元共能实现1023种组合,电脑从这1023种组合中选出最接近目标重量值得组合.这样不仅解决了人工反复搭配,更重要的是它让很难实现定量值的工作迎刃而解.

  2.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不同

  ①二次采样

  如上述的一台十个称量单元的电脑组合秤,在称量过程中从十个称量单元的数据中一次读取为第一次采样,电脑获得数据后进行优选组合,如某3个称量单元的重量最为合适,但电脑组合秤不是立即释放这3个称量单元的被称物,而是在此对这三个称量单元的被称物进行一次重量数据的采样,此为第二次采样;如两次采样的数据不一致,则电脑会重新进行组合,如两次采样的数据一致,电脑组合秤出料,这样就保证了排出物料的重量与预定的重量完全一致.

  ②自动置零功能

  由于在称量过程中一些被称物的粉尘会粘在称量斗壁上不掉下来,影响下一次称量的准确度.电脑组合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①释放物料时称量斗一般要开启4-5次,减少被称物的粉尘残留量.②电脑组合秤还会将进行称量斗的重量自动归零,即将粘在称量斗上的粉尘视为零重量,不影响下次称量的准确度.

  ③防振动和冲击

  传统定量自动包装秤是一边加料一边称量,故对传感器来说是在动态情况下称量,如果被称物受到冲击或跳动,都会使传感器感应到不稳定的重量数据从而引起误差,而电脑组合秤的称重传感器之外另增加一个感应震动传感器,把感应到的振动成分从称重传感器数据中去除,从而得到可靠的数据.

  3.称量速度快

  传统定量自动包装秤一般要经过粗计量、精计量这一称量过程,特别是精计量的过程要一点一点地追加,耗时长,影响称量速度.如1千克以下的定量自动包装秤其称量速度一般在20—30包/分钟,而电脑组合秤在电脑的快速优选组合运算中一般14个称重单元的秤可达到100—120包/分钟,比定量自动包装秤的称量速度快4—6倍.另外电脑组合秤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有相应的应用技术,如有防水型、易碎物型、易粘物型、混合称量、个数称量,且易与各种包装机相配合,更加适合现代生产管理的需求.

  电子称重技术正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特别注重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和应用.根据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秤的发展史有哪些

最早的秤: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约2400-1800B.C.),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中国的秤:在中国,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现代的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

1、最早的秤: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约2400-1800B.C.),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2、中国的秤:在中国,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

3、现代的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

4、罗马秤:杆秤在耶稣诞生前由游牧部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罗马秤两臂不等,称物端的秤臂较短,且长度固定不变。在称量重物时,移动秤杆另一端的秤锤,直到秤杆达到水平状态时为止。

秤的演变历史

秤的演变历史

在我国古代,量物轻重的天平和杆秤通称“权衡”。在西周青铜器铭文里,有“金十寽(略)”、“丝三寽”、金十匀”等记载。“金”即铜,“寽”和“匀”是计量单位,说明当时已有计算重量的手段。

中国古代度量器——秤发展小史

确切地说,秤的产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天平。到了三国时代,天平的提纽渐渐从中间移至一端,并在衡杆上刻斤、两数,形成提系杆秤的雏型。当今出土的一些北魏、北齐的铁秤砣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杆秤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计量衡器,历代都重视其制造和管理。首先,要求衡器制造准确。早在西周成王时,王室就曾颁布度量衡标准器。

20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颁发的标准权器,上刻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唐、宋、元、明、清各代都对度量衡的管理颁布不准私造的法律。

为保持衡器的准确度,各代还实行一些定期巡检制度。周代规定,每年仲春和仲秋之月“同度量,平权衡”,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工律》上记载,法律规定衡器一年一校,在领取或借用时,当即校准。

唐代规定,衡器经检验后加钤印记,方可使用。类似今天的计量院,仪器送检合格才能使用。

为加强衡器管理,历代还专门设置掌管度量衡事务的官吏与机构。史载东汉时的京兆尹平权衡,因而“市无阿枉,百姓悦服”。唐代专设监校官。明代权衡通由工部宝源局监造,由兵马司兼领市司,负责校正衡器。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读音gǎnchèng)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传说也是有很多,下面介绍其中两种广为传说的.1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2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那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 两一斤。汉中手工杆秤制作工艺,是在70多年前抗日战争的特殊背景下,由汉水与长江交汇口工商重镇武汉传来的。武汉三镇在近代中国以工商经济及交通运输颇称发达手工制秤业素有规模。

制作杆秤

板秤的历史

1.秤的发展史

秤的历史

开放分类: 质量、量器

balance

测定物体质量的衡器。常见的有杆秤、台秤、案秤、弹簧秤等。①杆秤。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盘秤和钩秤3种。②台秤。承重装置为矩形台面,通常在地面使用的小型衡器。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台秤和电子台秤两类。③案秤。在工作台案或柜台上使用的小型商用衡器。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案秤和电子计价秤两类。④弹簧秤。利用弹簧在被测物重力作用下的变形来测定该物体重量的衡器。其秤量可从1毫克到数十吨。

范蠡——秤的发明者

--------------------------------------------------------------------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短命)!”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2.秤的发展史

秤的历史 开放分类: 质量、量器 秤balance 测定物体质量的衡器。

常见的有杆秤、台秤、案秤、弹簧秤等。①杆秤。

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盘秤和钩秤3种。

②台秤。承重装置为矩形台面,通常在地面使用的小型衡器。

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台秤和电子台秤两类。③案秤。

在工作台案或柜台上使用的小型商用衡器。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案秤和电子计价秤两类。

④弹簧秤。利用弹簧在被测物重力作用下的变形来测定该物体重量的衡器。

其秤量可从1毫克到数十吨。 范蠡——秤的发明者 --------------------------------------------------------------------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

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

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短命)!”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3.秤的发明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衡器,是人类生活和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衡量工具。

在秤出现以前,人们在交易物品时,只能根据经验来确定物品的价值。秤的发明给公平交易带来了标准 的衡量尺度,从而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秤的发明者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范蠡。 一次,他看到井边的一根木桩上用绳子吊着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了一块石头,另一端挂着水桶。

这样在打水时轻巧灵活,非常省劲。范蠡从中 受到启发,发明了秤和秤砣,并发现了移动秤砣可以使秤平衡的道理。

范蠡用南斗六星和北斗 七星作为计量的符号,每颗星为一两,十三两为一斤。 这样使用起来,很称心如意,所以给它取 名为“称”。

因为“称”字和“秤”字音近,后来人们写成了“秤”。人常在秤花上做手脚,短斤缺两,损人利己。

于是他把福、禄、寿三星加进了称量行列,告诫商人,少一两没福,少二两缺禄,少三两就短寿。这样十六两为一斤的杆秤就开始广泛使用。

后 来人们还给秤拴上了秤盘和秤钩。这种枰在中国一直使用了 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计算,才改为十两一 斤。近年来,中国正式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千克作为计量单位。

司马秤俗称戥子,是专门称量黄金和名贵药材的小秤,构造和原理跟杆秤相同。 通常用名贵而坚硬的木料作秤杆,用稳定的金属铜或玉料作秤砣,各部分大都经过精雕细琢,给人一种精 致、华贵的感觉。

其最大的计量单位是两,小到分和厘。在使用时经常要配上象牙算盘,不用时 装人秤盒之中。

4.谁知道天平的历史

最早天平

根据草书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埃及人就已经使用天平了,还有人说,埃及人使用天平的时间还要早,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古埃及的天平虽然做的很粗糙,但是已经有了现代天平的轮廓,成为现代天平的雏形。

古代天平

古代的一种衡器,产生较早,到春秋晚期,天平和砝码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精密。以竹片做横梁,丝线为提纽,两端葛悬一铜盘。后因天平秤重物比较麻烦,改为“铨”,称量小物时才用天平。

现代天平定义

天平用于称量物体质量,狭义上也叫托盘天平(实验室中多用托盘天平)。常用的精确度不高的天平,由托盘、指针、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平衡螺母、分度盘等组成。分度值一般为0.1或0.2克。

在化学实验中较早使用天平的有英国化学家布莱克,他生活和工作于18世纪。19世纪20年代,伦敦有一位仪器设计家叫罗宾逊,他开始设计和制造分析天平。1866年,波尔·邦格设计、制造了一架短横梁分析天平。

我国第一次使用天平的时间,那还要早得多。春秋末期,楚国已广泛使用小型的权衡器称量黄金,它制作精巧,最小的祛码只有0.2克。三国时期,我国又出现了杆秤,对衡量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朝时,我国的衡量技术传到了日本和其他东方各国,对这些国家的衡量技术产生过积极的影口向 早期的天平由一根横梁和两个秤盘组成,横梁的用细绳悬挂作为支点,秤盘用细绳悬挂在横梁的两端,横梁两端有孔,细绳穿过孔加以固定。到公元初年的古罗马时期,天平在设计上得到了改进,采用一根细线穿过横梁作为支点。在漫长的中世纪,天平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到18世纪,天平开始采用刀子支承,这样大大提高了精度。到19世纪下半叶,天平的精度基本上达到了我们今天所具有的精度水平。目前,还有许多国家用于检定公斤基准祛码的原器天平,仍然使用19世纪的产品。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天平在结构上又得到了许多改进: 1851年首次在天平上装设骑祛装置; 1866年开始采用短臂横梁来代替以往的长臂横梁结构; 1872年首次用铅作拟梁的材料。

5.板甲的板甲历史

在14世纪以前,西欧铁甲与其他地区一样,以锁子甲为主,鳞甲、札甲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板甲雏形为14世纪初出现于西欧的铁胸半身板。同一世纪末,米兰的铠甲工匠们率先尝试用钢板制造出整体的铁手套、护臂、护腿和大型的护心镜;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作为单纯的铠甲来穿着,而是作为锁链甲和鳞甲、札甲的加强部件,靠皮带固定在铠甲的四肢上的。真正意义上的板甲出现于15世纪初,锻造大型弧型金属的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后世整体式铠甲的基础。尤其是在1400年左右,在材料学上出现了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高炉:燃烧温度的上升使铸造铁的出现成为可能(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块炼铁),钢铁生产量大增。另一方面,水力锻机的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指引下的冶金技术发展等等,奠定了这个时代中铠甲工艺飞跃的基础,使15世纪成为板甲成型并获得大发展之时代。人们很快发现: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还提供了冷热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条件。无论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由于其构成要件(小铁圈、甲片等)太小,加工极其繁琐,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也难以加工强化。人们认为:14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形势的逆转,与板甲的发明不无关系。板甲与英国长弓的对抗,被认为是“盾”超越“矛”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是板甲成熟的标志。16世纪至17世纪初,板甲进入全盛时期。也因此而开创了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专家们为了穿甲而日夜殚精竭虑,开发出大批古怪的新式武器。

然而16世纪中,大型火绳的出现,使板甲抵抗力第一次出现不足。在子弹面前,做工良好的板甲确实可以有效抵滞正面的穿透,但巨大的冲击力常会导致护板向内凹陷而出现损伤,子弹与板甲撞击时发生的振动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这使沉重的板甲在实战中愈发力不从心。17世纪初,号称滑膛的新火绳及燧发普及到士兵手中,轻便而巨大的威力为当时绝大多数板甲所无力抗拒。此后板甲渐入衰落期。除装备数量日趋减少,全身甲逐渐为四分之三甲乃至胸甲取代外,质量也下滑了。钢铁工业不足以将优质钢铁推广的弱点到19世纪中方以近代高炉为基础之工业为基础克服。然而击发后膛之威力又再次凌驾防护装备之上。故而除个别案例外,板甲之最后遗存仅在一次大战中以胸甲形式出现。

其他地区未能发展出全套板甲,然而大型护板及“鸡胸”构型提供的防护力已为世人所尽知。土耳其除进口及缴获之西欧盔甲外,16世纪后自产碟甲,以锁甲连接钢铁板以为补充。伊朗萨法维王朝时期有铁护胸板,此装备亦见于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近期的《阿克巴大帝》中即有此类道具。日本于战国后期,发展出南蛮胴具足,为仿自舶来品的产品。

前研究板甲发展过程和防御能力的最完善的专著为:《骑士与风炉:中世纪与近代早期欧洲甲胄的冶金学历史》,布里尔学社(Brill Academy)出版,阿兰·威廉姆斯著。

6.谁知道有关杆秤在我国的历史及发展演变

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

虽然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诞生,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血汗,反映了文明古国商贸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千百年来,杆秤在繁荣祖国经济和科技方面,功效卓著,作用独特,使用价值极高,群众基础广泛。

然而,对这个伴随中华民族世代相处的量具的“身世”,我国学术界长期聚讼未绝,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见。

一种认为我国商品经济历史悠久,古代文明发达,杠杆原理问世早于欧洲,名列世界之首,有较早衡权器实物出土,又有丰富的文献记载,杆秤创始应在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杆秤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不等臂秤的基础上,经过逐步演变,直到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距今约1000多年。

从目前情况看,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为多,但说法也不同,主要是:一曰“秦初说”。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认为:“秦始皇按秦国制度统一全国度量衡。

公元前221 年,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得刻上这个四十字的诏书。”并说:“隋时掘得秦始皇时秤权,有丞相隗状、王绾二人列名,想见度量衡器由官府遵照诏书负责监制,不许民间私造。”

上面提到的“四十字诏书”,即人们熟悉的“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文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所谓“秦始皇时秤权”,实指始皇初年的秤锤,说明秦初即有杆秤。 二曰“西汉说”。

吴承洛在《中国度量衡史》中说:“汉代之衡器,即今之杆秤。“并说:”汉代之衡器已设有准,称俗作秤。

“他还说:”《史记》有‘大禹身为度,称以出’,不过古者以‘秤’为衡法之名,而称、秤相通,通以称或秤为衡器之名,汉以后始著。始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昂。

‘”吴氏在《度量衡器名历史表解》中,明确提出衡器被叫作“秤”起源于汉。再就是1934年(廿三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度量衡》(林光澄等编著)一书也多次出现“汉秤”说法,认为杆秤源于西汉。

三日“东汉说”,其说有二:一是邱隆在《中国古代衡重计量》中认为:“史书上关于杆秤的记载有:”东汉孟业,身重千斤,帝疑其重,乃以大秤悬栋间。‘“又说:”三国时吴人韦昭《国语》注曰:“衡,秤上衡。

衡有斤两之数。’”《隋书。

律历志》载:“后魏景明(500 —503 年)中,大乐令公孙崇依《汉书。律历志》先修秤尺,及见此权(指新莽石权),以新秤称之,重一百二十斤,新秤与权,合若符契。

‘”并得出“东汉已有杆秤” 的结论。二是丘光明虽也认为杆秤是东汉产物,但结论源于对92枚秦汉及新莽权的分析研究,根据秦(西汉)权和东汉权不同的特点,认为秦和西汉权“多作天平上的砝码用”,而东汉权“明显是秤砣”。

并提出“东汉时己普遍使用杆秤的结论应该是可信”(《我国古代权衡器简论》,见《文物》1984年第10期)的看法。 四曰“魏晋说”。

刘东瑞同志认为:战国的“不等臂秤经过逐步革新,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五六世纪)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提系杆秤”。刘还说“现在发现的有北魏和北齐时的铁秤砣和铜秤砣。

说明杆秤至晚在公元6 世纪已在我国广泛使用”。(《谈战国时期的不等臂秤“王”铜衡》,见《文物》1979年第4 期)王云与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说:“从春秋战国开始,天平逐步向杆秤过渡,到三国时,天平中间的提纽从衡杆中间移到一端,并刻有斤两之数于衡杆上,出现了提系杆秤。”

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杆秤已经通行,并且广为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

见《计量工作通讯》1980年第2 期) 与上述看法相反,有人提出我国杆秤创始年代更早,应在春秋战国。持此看法的材料极少见著报端,但可知观点有如下根据:其一,认为“鼻纽权便于悬挂使用,形似今天的秤砣”,因此主张已出土的春秋战国铜鼻纽权(亦应包括秦汉出土的)是“杆秤上的秤砣(锤)”,不是“天平上的砝码”。

其二,“考古发掘中鼻纽权多单独出土,不像铜环权那样成组成套。”其三,“《墨子。

经说下》有‘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之句,认为讲的就是杆秤,权就是秤砣”。其四,春秋战国桔橰、杆秤的广泛使用,恰好是《墨经》上述重要论断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正因为此,钱临照远在40年代初就明确指出:“本条述及天平与秤可无疑义。”其五,有人提出生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庄子,面对当时度量衡严重紊乱的现状,发出“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激言,证明春秋战国杆秤使用已相当普遍。

否则,庄子所言“折衡”的话就无法解说。 由此看来,人们早就围绕我国杆秤创始年代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且愈来愈深入。

就时空范围讲,产生杆秤时间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公元五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历时千年之差。毋庸置疑,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杆秤创始年代之谜终将被彻底揭开。

7.七巧板的历史

七巧板的历史 七巧图的起源尚无定说,在西方它被称作"唐图"(Tangram)。

可以确信的是,七巧图及与它类似的游戏燕几图、蝶几图或益智图,在明清两代曾於民间广为流行。因此七巧板的发明可能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源於蝶几。

将图二的蝶几样法取右半部,再切割两刀后重拼即成七巧板。七巧板很快传往日本及欧洲。

在欧洲1805年编的书目中已收有介绍中国七巧板拼图的书。日本七巧板的分割方式略有不同,它应该是采用蝶几样法的中心正方形变型而成。

由於日本在1742年出版了《清少纳言智慧板》一书,而我国现能找到的《七巧图合壁》是1803年出版的,所以日本认为七巧板不是中国传去的。。

中国古代杆秤始于何时?

中国古代杆秤始于何时并无定论。它是在天平秤的基础上改进和发明的。

西周,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秤”。根据考古发现的“权”(秤砣),是一种砝码,断定为“天平”原理的秤。提纽在秤杆的中间,两头为秤盘,一头放被衡量物,另一头加“权”,权重等于物重。

利用杠杆原理的杆秤,比天平秤出现略晚,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王铜衡”,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衡器,是不等臂衡秤,属于从天平向提系杆秤发展的过渡型衡器。

考古能证实的,真正的杆秤出现在三国、东汉时期。

求杠杆称的家族史发展史简介

简略说一下:

一、最早的杠杆秤是天平。

       据记载,最早的秤是埃及人发明的。在7000多年前,埃及人就用一种悬挂式双盘秤来称麦子,这种秤就是用两个秤盘,挂在秤梁的两端,是一种等臂秤,即是原始的天平。

       中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发明了这种原始的天平。目前国内保存有战国时代的楚国的天平——木衡,木衡杆长27、铜盘直径4厘米。这是完整的一套权衡器。木衡杆作扁条形,杆正中钻一孔,孔内穿丝线作为提纽。杆两端内侧0.7厘米处,各有一穿孔,内穿丝线以系铜盘。系盘丝线长9厘米。铜盘两个,底略圆,边缘有四个对称的小孔,用以系线。环权重量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以半斤权推算,一斤合250克。

       天平作为一种等臂秤,要称量多重的物品,就必须有多重的砝码,所以只能用来称量一些较轻的物品,像黄金之贵金属之类的。

(楚    木衡)

二、不等臂秤

        因为天平在称量上的局限,人们也在摸索着衡器的发展。在中国,天平出现大约两千年后,即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不等臂秤。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两件不等臂秤——“王”铜衡,以其上刻有“王”字而得名。(这个找不到图片)

       这两件“王”铜衡传为安徽省寿县出土。衡体扁平,横截面作长方形。正中有鼻纽,纽下形成拱肩,臂平直。甲衡重93.2克,长23厘米,臂高1.22厘米,厚0.35厘米,鼻纽外缘高2.15厘米,纽孔径0.38厘米。正面有纵贯衡面的十等分刻度线。衡长相当战国1尺,每等分相当1寸。纽下居中有尖端向下的60度夹角刻线,第 5寸刻度恰将夹角平分。背面纽下斜刻一“王”字。乙衡重97.6克,长23.15厘米,臂高1.3厘米,厚0.35厘米,鼻纽外缘高及孔径与甲衡同。衡正面也有每寸刻度及居中夹角刻线,除中间二寸外,每半寸处还有刻线。背面中部和一端各横刻一“王”字。两衡表面另有浅刻文字, 尚未能通读。两衡纽孔内有磨损,乙衡纽孔内残留丝线痕迹,表明是悬吊使用的。但其两臂平直,没有固定的天平吊耳痕迹。

        衡面刻线是贯通上下,便于准确观察权和物的悬挂位置。“王”铜衡有鼻纽和拱肩,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断面,使衡杆各处有大体相等的抗弯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重心,缩短了支点与重心的距离,符合提高灵敏度的要求。实测表明,感量小于 0.1克。“王”铜衡铸造上的这些特点,符合作衡杆用的要求。这类不等臂衡秤不能直接读出所称物的重量,而是通过砝码重量和悬挂位计来进行计算而得出所称重量的,这是从天平向提系杆秤发展的过渡型衡器。

       这种不等臂杆秤在耶稣诞生前由游牧部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

三、提系杆枰

       在不等臂秤发明一千多年后,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中国开始出现了提系杆秤,即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手杆秤。

四、案秤

       在西方,1670年,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机械设计师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于1670年将他发明的案秤报送巴黎科学院。这是一种等臂双盘案秤(又名磅秤)。秤盘装在秤梁两端,下面装有刚性导杆,可在称座上相应的导孔内上下上下移动。这样,当秤梁绕轴摆动时,在导杆作用下,秤盘可做上下移动,但其水平状态保持不变。直到现在,洛百瓦尔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商业秤。

从这以后的秤就是电子秤,弹簧秤之类的了。

谁知道有关杆秤在我国的历史及发展演变

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虽然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诞生,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血汗,反映了文明古国商贸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千百年来,杆秤在繁荣祖国经济和科技方面,功效卓著,作用独特,使用价值极高,群众基础广泛。然而,对这个伴随中华民族世代相处的量具的“身世”,我国学术界长期聚讼未绝,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见。一种认为我国商品经济历史悠久,古代文明发达,杠杆原理问世早于欧洲,名列世界之首,有较早衡权器实物出土,又有丰富的文献记载,杆秤创始应在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杆秤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不等臂秤的基础上,经过逐步演变,直到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距今约1000多年。

从目前情况看,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为多,但说法也不同,主要是:一曰“秦初说”。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认为:“秦始皇按秦国制度统一全国度量衡。公元前221 年,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得刻上这个四十字的诏书。”并说:“隋时掘得秦始皇时秤权,有丞相隗状、王绾二人列名,想见度量衡器由官府遵照诏书负责监制,不许民间私造。”上面提到的“四十字诏书”,即人们熟悉的“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文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所谓“秦始皇时秤权”,实指始皇初年的秤锤,说明秦初即有杆秤。

二曰“西汉说”。吴承洛在《中国度量衡史》中说:“汉代之衡器,即今之杆秤。“并说:”汉代之衡器已设有准,称俗作秤。“他还说:”《史记》有‘大禹身为度,称以出’,不过古者以‘秤’为衡法之名,而称、秤相通,通以称或秤为衡器之名,汉以后始著。始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低昂。‘”吴氏在《度量衡器名历史表解》中,明确提出衡器被叫作“秤”起源于汉。再就是1934年(廿三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度量衡》(林光澄等编著)一书也多次出现“汉秤”说法,认为杆秤源于西汉。

三日“东汉说”,其说有二:一是邱隆在《中国古代衡重计量》中认为:“史书上关于杆秤的记载有:”东汉孟业,身重千斤,帝疑其重,乃以大秤悬栋间。‘“又说:”三国时吴人韦昭《国语》注曰:“衡,秤上衡。衡有斤两之数。’”《隋书。律历志》载:“后魏景明(500 —503 年)中,大乐令公孙崇依《汉书。律历志》先修秤尺,及见此权(指新莽石权),以新秤称之,重一百二十斤,新秤与权,合若符契。‘”并得出“东汉已有杆秤”

的结论。二是丘光明虽也认为杆秤是东汉产物,但结论源于对92枚秦汉及新莽权的分析研究,根据秦(西汉)权和东汉权不同的特点,认为秦和西汉权“多作天平上的砝码用”,而东汉权“明显是秤砣”。并提出“东汉时己普遍使用杆秤的结论应该是可信”(《我国古代权衡器简论》,见《文物》1984年第10期)的看法。

四曰“魏晋说”。刘东瑞同志认为:战国的“不等臂秤经过逐步革新,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五六世纪)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提系杆秤”。刘还说“现在发现的有北魏和北齐时的铁秤砣和铜秤砣。说明杆秤至晚在公元6 世纪已在我国广泛使用”。(《谈战国时期的不等臂秤“王”铜衡》,见《文物》1979年第4 期)王云与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说:“从春秋战国开始,天平逐步向杆秤过渡,到三国时,天平中间的提纽从衡杆中间移到一端,并刻有斤两之数于衡杆上,出现了提系杆秤。”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杆秤已经通行,并且广为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见《计量工作通讯》1980年第2 期)

与上述看法相反,有人提出我国杆秤创始年代更早,应在春秋战国。持此看法的材料极少见著报端,但可知观点有如下根据:其一,认为“鼻纽权便于悬挂使用,形似今天的秤砣”,因此主张已出土的春秋战国铜鼻纽权(亦应包括秦汉出土的)是“杆秤上的秤砣(锤)”,不是“天平上的砝码”。

其二,“考古发掘中鼻纽权多单独出土,不像铜环权那样成组成套。”其三,“《墨子。经说下》有‘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之句,认为讲的就是杆秤,权就是秤砣”。其四,春秋战国桔橰、杆秤的广泛使用,恰好是《墨经》上述重要论断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正因为此,钱临照远在40年代初就明确指出:“本条述及天平与秤可无疑义。”其五,有人提出生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庄子,面对当时度量衡严重紊乱的现状,发出“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激言,证明春秋战国杆秤使用已相当普遍。否则,庄子所言“折衡”的话就无法解说。

由此看来,人们早就围绕我国杆秤创始年代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且愈来愈深入。就时空范围讲,产生杆秤时间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公元五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历时千年之差。毋庸置疑,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杆秤创始年代之谜终将被彻底揭开。

参考资料:矢国猎手[/u] [i]2007年11月25日 17:10[/i] 发表的内容:[/b]

测量重量工具的发展历史

1、秤

秤亦作“称”。衡器。或将不等臂的衡量轻重的器具皆称为秤,或指以看秤星计被称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单指秤杠。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

国内杆秤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出土的楚国王铜衡杆,上有十等分的刻度,推测是称量时作为在不同部位悬挂权和重物的标志,很可能是从等臂天平过渡到杆秤时出现的一种衡器。东汉以后演变为从秤星看重量的秤。

2、戥子

戥子学名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据传)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属于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3、衡器

衡器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中国统称为“度量衡”。中国古代衡器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其发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浓缩的古代社会的生活画卷。

4、称重仪表

称重仪表也叫称重显示控制仪表,是将称重传感器信号(或再通过重量变送器)转换为重量数字显示,并可对重量数据进行储存、统计、打印的电子设备,常用于工农业生产中的自动化配料,称重,以提高生产效率。

5、电子台秤

电子台秤是是利用电子应变元件受力形变原理输出微小的模拟电信号,通过信号电缆传送给称重显示仪表,进行称重操作和显示称量结果的称重器具。

新中国成立后,计量制度开始统一,并建立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计量种类,实现了计量事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电子秤的发展!?

一、现状

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

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

1.小型化

体积小、高度低、重量轻,即小、薄、轻。近几年

新研制的电子平台秤结构充分体现了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容量的电子平台秤和电子轮轴秤,可采用将薄型或超薄型的圆形称重传感器,直接嵌入钢板或铝板底面与称重传感器外径相同的盲孔内,形成低外形的秤体结构,称重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由秤的额定载荷和力学要求计算决定。钢板或铝板就是秤体的台面,称重传感器既是传感元件,又是承力支点,极大地减化了秤体结构,减少了活动连接环节,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中等或较大容量的电子平台秤、电子地上衡,已经出现了采用方形或长方形闭合截面的薄壁型钢,并联排队列焊接成一个整体的竹排式结构的秤体,4个称重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最外边两根薄壁型钢两端的切口内,安装在称重传感器承力点上的固定支承就是秤体的承力支点,既减化了承力传力机构,又节省了秤体高度,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秤体结构。对于大型电子平台秤,可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等强度和刚度计算,采用抗弯刚度大的型材和轻型波纹夹心钢板等。

2.模块化

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载器结构,如大型静动态电子汽车衡等,已开始采用几种长度的标准结构的模块,经过分体组合,而产生新的品种和规格。以(5、6、7)m长的同宽度3种标准模块为例,由单块、二块、三块到四块分体组合,可以组合成长度为(5~28)m的22种规格的分体式秤体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各行业用户的需要,选择其中10余种常用的标准规格即可。这种模块化的分体式秤体结构,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互换性和可靠性,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集成化

对于某些品种和结构的电子衡器,例如小型电子平台秤、专用秤、便携式静动态电子轮轴秤、静动态电子轨道衡等,都可以实现秤体与称重传感器,钢轨与称重传感器,轨道衡秤体与铁路线路一体化。

如秤体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的便携式静

动态电子轮轴秤,多用硬铝合金厚板制成。其结构原理是经过固溶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板,或通过在4个角上钻孔和铣槽分别形成4个悬臂梁型称重传感器;或在铝合金板的底面铣出多个对称的盲孔和盲槽形成整体剪切梁型称重传感器。这就使得秤体与称重传感器合二为一,即铝合金板既是秤体台面又是一个大板式称重传感器。以后者结构的10t便携式动态电子轮轴秤为例,其尺寸为720mm×550mm×32mm,重量约为23kg。

4.智能化

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与电子计算机组合,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显示控制器的功能。使电子衡器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推理、判断、自诊断、自适应、自组织等功能,这就是当今市场上采用微机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与采用智能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的根本区别。

5.综合性

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规律就是不断的加强基础研究并扩大应用,扩展新技术领域,向相邻学科和行业渗透,综合各种技术去解决称重计量、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问题。例如在流量计量专业,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建造一套标准大流量测量系统,价格相当昂贵。如果采用称重法即质量流量法,只要将重量和时间测量准确,大流量的测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某些商用电子计价秤而言,只具备称重、计价、显示、打印功能还远远不够,现代商业系统还要求它能提供各种销售信息,把称重与管理自动化紧密结合,使称重、计价、进库、销售管理一体化,实现管理自动化。这就要求电子计价秤能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把称重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控制系统。

6.组合性

在工业称重计量过程或工艺流程中,不少称重计量系统还要求具有可组合性,即测量范围等可以任意设定;硬件能够依据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作某些调整,硬件功能向软件方向发展;软件能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和扩展;输入输出数据与指令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条形码,并 能与外部的控制和数据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