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龙井虾仁苏东坡的那首词
2023-07-01 22:37:20 责编:小OO
文档

《题龙井山房》

景物之间,一片碧绿,莺啼燕舞。墙角小庭,翠竹虚廊,闲窗寂静,云窗淡看。迎春花自乱香光秀,寒梅雪欲待时妆玉容。莲动荷飏,微风满幔,独坐清吟,郁思无穷。

手捧龙井,剩绿未萎,一点馀香,隐然煦人。目送小舟,离岸渐远,便是古人,境之所臻。宁肯枯守,轻叹时光浪沦,还不如意独上高楼,依约相亲。

那知醉时两眉斗强,若令眉间数点香,破楚江东八百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关于龙井虾仁的诗句

1.有关于龙将仁的传说是什么

顾名思义,龙井虾仁,是与龙井茶的嫩芽相配合,烹调而成的解仁,是一道极具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

这道菜色泽雅丽,鲜嫩的虾仁呈玉白色,清香的芽叶呈碧绿色,滋味独特,食后可开胃清口,令人回味无穷,堪称杭州菜肴中的一绝。-传说,抗州厨师受到苏东坡的作品(望江南>中的诗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鲜河虾仁和“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龙井新茶烹调而成。

“龙井虾仁”因选用抗州最好的龙井茶叶进行烹制而闻名。龙井茶出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其中品质最佳的是龙井村狮子峰所出产的龙井荼,向来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这四绝著称。

2.浙江菜的历史发展

杭菜首先推出了龙井虾仁等新菜。

但以杭菜为主的浙江菜系,基本上分为三大派别,一派以烹调北方风味的“京帮”馆子,即烹饪界一致看重的大帮菜,以烹调高档原料为主,如鱼翅、海参、燕窝、熊掌以及烤乳猪、挂炉鸭子(北京烤鸭),此帮杭州最强。另一派以红烧为拿手的徽帮,主要分布于杭、湖(吴兴)宁波等地,菜品以入味、重油、重芡、重色、经济实惠为主。

另一帮即本地莱,真正的土生土长菜系。杭州规模较大的有西湖楼外楼,开设于清道光年间,以西湖醋鱼、龙井虾仁闻名。

有城内清和坊的王润兴,人称“皇饭儿”。以鱼头豆腐,人称木榔豆腐,件儿肉、腌督笋拿手。

绍兴有兰香馆,蓑衣虾球、专门烹制头肚醋鱼等标准绍菜。浙东宁波有东福园,咸菜大汤黄鱼、冰糖甲鱼等名菜是正宗的宁波地方传统菜。

浙菜有它自己独特的烹调方法。除人们的地域性口味偏爱外,富饶的特产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宋嫂鱼羹是用鳜鱼在水中煮,鱼剔除骨后将鱼肉放回原汤中加少许酱油、糖和较多的醋,不加油制作的工艺,创制了类似的“西湖醋鱼”。西湖醋鱼制作简单,鱼经宰杀,刀工处理,水煮后捞出加调料而成,但技术标准要求很高。

像这种烹调方法全国名菜中绝无仅有。绍兴名菜白鲞扣鸡也有类似情况,把鸡与白鲞(咸味黄鱼干品)同放一只碗中,不加油,蒸后其味芳香入味。

宁波盛产黄鱼,将黄鱼与咸菜同煮,做出了汤浓味鲜清口的咸菜大汤黄鱼。嘉兴过去盛产大闸蟹,除小吃店摊外,酒楼饭店不出售整只湖蟹,而历来用蟹粉(即湖蟹的肉)烹制菜肴。

浙南重镇温州,讲究用汤,“三片敲虾”、“三丝敲鱼”均用高级吊汤。此外,杭州的泥烤菜“叫化童鸡”,用茶菜作配料的“龙井虾仁”等等,都是独特的烹调技术。

浙菜中许多菜肴都富有美丽的传说,文化色彩浓郁是浙江菜一大特色。其中的“宋嫂鱼羹”是杭州传统名菜,相传宋朝时西湖附近有位姓宋的青年,平日里以打鱼为生。

有次生病时,他嫂嫂亲自到湖里打鱼,用醋加糖烧成菜给他吃,吃后病就好了。后来此菜名即成“宋嫂鱼羹”,杭州地区各家菜馆均有供应。

过去孤山楼外楼墙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的诗句,慕名而来品尝的日益见多。清康熙皇帝南巡时,也指明要品尝宋嫂鱼羹,可见此菜在清朝初期即名扬全国。

“龙井虾仁”因取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为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经当地人民精心培育,品质独特。有史载“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

清代龙井茶列为贡品。当时安徽地区用“雀舌”、“鹰爪”之茶叶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故名“龙井虾仁”,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特色名菜,遐迩闻名。

“新风鳗鲞”是浙江宁波地区的风味名菜,鱼鲞是东南沿海渔民最喜欢食用的佳品,用黄鱼制作的叫“黄鱼鲞”,用鳗鱼制作的“鳗鲞”。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即宁波地区,御厨在五鼎食中,除牛肉、羊肉、麋肉、猪肉外,取当地的鳗鲞,代替鲜鱼作菜。

吴王食后,觉得此鱼香浓味美,与往日宫中所吃的鲤鱼、鲫鱼不同。待到回宫,虽餐有鱼肴,但总觉其味不如鄞邑的可口。

后来他差人到鄞县海边抓来一位老渔民,专为他制作鱼肴。用鳗鲞加调味品后蒸熟,夫差吃后赞不绝口,鳗鲞从此身价百倍。

清代鳗鲞也在民间流行,当时浙江台州温岭县松门地区出产的“台鲞”,闻名全国。袁枚在《随园食单》上曾提到“台鲞好丑不一。

出台州松门者为佳,肉软而鲜肥。生时拆之,便可当作小菜,不必煮食也。

用鲜肉同煨,须肉烂时放鲞,否则鲞消化不见矣。冻之则为鲞冻。

绍兴人法也。”宁波当地每当冬令及过春节时制作的“新风鳗鲞”,略微风干,即可食用。

“干菜焖肉”是绍兴名肴,是用绍兴特有的霉干菜和五花肉同煮,焖至酥烂时为佳。同时,肉油渗入霉干菜,霉干菜香味透人肉中,相得益彰,酥香糯软,鲜美可口。

具有悠久历史的浙江菜品种丰富,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在中国众多的地方风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四个流派所组成,各自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浙菜系与众不同的是因时因地而异。如杭州是全国著名风景区,宋室南渡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游览杭州风景者日益增多,饮食业应运而生。

其制作精细,变化多样,并喜欢以风景名胜来命名菜肴,烹调方法以爆、炒、烩、炸为主,清鲜爽脆。宁波地处沿海,特点是“咸鲜合一”,口味“咸、鲜、臭”,以蒸、红烧、炖制海鲜见长,讲求鲜嫩软滑,注重大汤大水,保持原汁原味。

绍兴菜擅长烹饪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富有乡村风味。主要名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赛蟹羹”、“家乡南肉”、“干炸响铃”、“荷叶粉蒸肉”、“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杭州煨鸡”、“虎跑素火。

3.求有关中国菜诗词典故

中国菜源远流长,众多风味佳馔均为历代名厨所创,由於深受食者喜爱与推崇而流传至今。

人们根据历史的传说编写了很多这些菜名的起由与故事,因而流传了许多烩灸人口的中国菜典故。中国菜不胜枚举,有名的也非常多,聊举数例说明:神仙鸭子 这是孔府的一个传统名菜,相传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时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府内厨师以鸭子出骨,加调料入碗加盖,上笼蒸制而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孔繁坡品尝后,觉得此菜制法与众不同,上笼蒸制以点香三炷烧尽为度,滋味鲆美美胜于它菜,故取名为神仙鸭子。

佛跳墙 福建名菜,现已成为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菜,闽菜中的佛跳墙是由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猪蹄筋,羊肘,鸽蛋等18种原料用酒坛煨制而成。特点是味道鲜醇,质地软嫩,入口即化,食后余香显著。

清代,福州官钱局宴请布政使周莲,席间一道菜是用几种海产品及鸡,鸭,羊肘,蹄爪,鸽蛋等煨制而成,极为可口。周莲命衙厨郑春发学习仿制,郑登门求教后,并改进工艺,多用海鲜,使此菜愈加鲜美。

后来郑春发辞去衙,开办聚春园菜馆,在一次文人聚会时送上此菜,初名福寿全,乍一启封,浓香夺坛而出,食者纷纷叫好,有人即兴赋诗云。“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遂由众人公议将此菜改名佛跳墙。

百余年来风靡省内外,享誉港澳。 麻婆豆腐 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冶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

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传开,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

从此名扬全国。 叫化鸡 江苏常熟名菜,又称黄泥煨鸡。

相传明末清初时,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鸡,苦无炊具、调料,无奈,宰杀去脏后,带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适逢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路过,试尝,觉其味独特,归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更感鲜美。

此后,遂成为名菜,并一直流传至今。 回锅肉 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

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

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

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白煮肉 北京传统名菜,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 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

北京“砂锅居”饭庄制作此菜最为著名。传说,清乾隆六年(1741),砂锅居初建时,用一口直径 133厘米的大砂锅煮肉,每天只进一口猪,以出售白肉为主,由于生意兴隆,午前便卖完,摘掉幌子,午后歇业,于是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

开水白菜 四川传统名菜。“开水白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

后来黄敬临将此菜制法带回四川,广为流传。30多年前,川菜大师罗国荣调来北京饭店掌厨,又将“开水白菜”的烹调技术带回北京,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开水白菜”烹制不易,其关键在于吊汤,汤要味浓而清,清如开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着几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见,但吃在嘴里,却清香爽口东安子鸡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路边小饭店用餐。

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那子鸡经过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炒,再喷以酒、醋、盐焖烧,红油油、亮闪闪,鲜香软嫩。

客人吃得赞不绝口,到处宣传此菜绝妙。从此小店专营此菜,名噪远近,竞传千年,成为湖南名菜。

鲜美异常。 西湖莼菜汤 据《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又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后人称思乡之情为“莼鲈之思”,可见莼菜之迷人。莼菜与鸡丝、火腿同烹,碧翠鲜醇,清洌爽口。

乾隆游江南,也必尝莼菜汤,有“花满苏堤抑满烟,采莼时值艳阳天”之诵。 沛公狗肉 汉高祖刘邦在家乡沛县嗜食狗肉,故此得名。

以狗肉、甲鱼与酒、葱、姜、硝腌渍后,加酒、糖、盐、酱油、八角、花椒及水焖制,狗肉酥烂腴香,甲鱼软嫩鲜美。此菜至今仍是徐州地区的名馔。

奶汁肥王鱼 肥王鱼又称淮王鱼、回王鱼,国内罕见,产於安徵凤台县境内峡山口一带数十里长的水域里,为鱼中上品。西汉淮南王刘安喜食肥王鱼,一次刘宴众大臣,因人多鱼少,厨师以其它鱼混充,被刘安识破,大发雷霆:“吾一日不能无肥王,”可见肥王鱼受宠之程度了。

后此菜流入蚌埠、合肥一带民间,并以奶汁鸡汤煨煮,成为徽菜一绝。龙井虾仁 传说,龙井虾仁与乾隆皇帝有关。

一次乾隆下江南游杭州,他身着便服,遨游西湖。时值清明,当他来到龙井茶乡时,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在一位村姑家避。

4.描写食物味道很香的句子

描写食物色香味形的词语、句子如下:

爽滑酥嫩 肉汁四溢 口感饱满 回味悠长 软嫩滑爽 入口即溶 酥脆香口

玉盘珍馐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凤髓龙肝 回味无穷 唇齿留香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无穷

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汤包饱满,润泽,嗯,看起来就很好吃。瞧,那皮儿是多么的娇嫩呀,娇嫩得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碎了。透过外皮儿,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纯美的汤汁儿.

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润。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

好词:

美味 清润 浓香 解暑 冰凉 清淡 麻辣 鲜香 爽滑 香醇 甜爽 甘饴 咖啡 秘制 香辣 配制 特产 透亮 开胃 滑润

凉爽爽 黏糊糊 滑溜溜 酸溜溜

香味浓郁 清凉爽口 晶莹如玉 冰凉可口 胃口大开 味甜似蜜 清香扑鼻 色泽分明 酸甜适中

满口生津 玉液琼浆 肥而不腻 大饱口福 回味无穷 香气扑鼻 细嚼慢咽 别有风味 美味佳肴

好句:

柑橘是海盐的特产,橘子皮里面住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小月亮,亲亲热热地住在一所房子里。

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那水灵灵、红艳艳的枣像天上密密麻麻、闪闪烁烁的繁星,一个个都眨着调皮的眼睛。

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小混沌,个小,皮薄,只要往开水中一捞,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鲜美!

我拿来水瓶,朝茶杯里倒上开水,顿时,水中的龙井茶如同千万条小鱼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臭豆腐干是"热情好客的",她总是把浓郁的烈性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让人为谋其面,先文其香。

粽子用绿色的芦叶包着纯白的糯米和红色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5.杭州龙井茶导游词有哪些

各位早上好,新的一天开始了,xx导祝大家身体好,心情好,总之呢,想哪好、要哪好,哪儿就好上加好。

吃饱了没?(饱了)出门在外,自然比不上在温暖舒适的家中吃饱吃好。在家早饭都吃啥?肯定有牛奶,提供蛋白质,关键是能补钙。

喝牛奶不舒服的,就喝酸奶。 这大家比我懂。

小日本这二十年长高了,说什么“一杯牛奶强健一个民族”。不管小日本是高是矮,是强是弱,我们坚决抵制日货。

(拉近关系,站在同一战线上) 除了牛奶,我们还喝喝什么呢?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咖啡可可喝多了刺激神经导致失眠,同时诱发身体机能紊乱。

喝哪样既有品味又有营养呢? 好聪明的朋友哟,就是茶了。十大名茶之首呢?--------当然是龙井了。

(至于龙井是一个村名,一口泉名,一种茶名等等,李魁与李鬼,真正西湖龙井的产地产量销售方式等,大家都比我熟。我就省略了) 昨天呢,讲的是西湖的爱情故事;今天呢,就侃侃龙井传说。

乾隆爱下江南,大家说说什么原因?爱江山,爱美人,爱游山玩水,还有呢?去找金庸小说中的生父海宁陈阁老?还有什么原因?做为一国之君,最关键的是社稷江山,国计民生。清朝毕竟是外来人口,非汉族正统,自然有人反清复明。

所以,乾隆下江南还有平定叛乱、收笼人心、查看民情、监督漕运的目的。 同时呢,他也爱山川湖海、风雨雪月、琴棋书画,正因为如此他才长寿。

想当年乾隆慕名来到龙井村,微服私访到了一农家,就只一乖巧可爱的姑娘在家,见来者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心中就像有只小兔儿扑扑直跳,拿出家中上等龙井准备泡茶。哪知,天公不作美,打雷了。

乾隆无奈,忙说:“姑娘,可否将茶包好。他日定当重谢。”

于是手上攥着龙井茶急冲冲往行宫赶,半路躲雨到一客栈,掏出茶叶,唤来小二:“用这泡茶,再炒二个小菜。”说完便长袍一甩,坐下了。

乖乖,这下可不是露马脚了,而是龙脚了。小二眼尖,跌跌撞撞跑进里间。

店主呢,正在清炒虾仁,让小二拿葱花,小二都已经吓坏了,哪有耳朵听,稀里糊涂地就把手上的龙井递过去。炒出来,呈上去,乾隆一看,虾仁光滑圆润,龙井翠绿晶莹,好一个清清白白。

进口后,那龙井的幽香似乎能把人钻到玫瑰丛中去;那虾仁的酥软恨不得把人捧上云朵上去;那清淡的感觉似乎能洗尽数年来沉积的油腻。 龙心大悦,给菜赐名:龙井虾仁。

打那以后,龙井虾仁名声大震,广为流传。烧给老公,拴住老公的心;烧给老婆,老婆好开心;烧给儿女,家中好温馨;总之,好处多多。

杭帮菜的代表“西湖楼外楼”的龙井虾仁,周总理特别爱吃,请尼克松吃后,老尼更是赞不绝口。 话又说回来了,上等龙井给炒着吃了,没得泡茶了,怎么办呢?正好,老天有眼,雨过天睛。

乾隆又去姑娘家了。大家又笑了。

这是茶翁之意不仅在茶,也在美人之心也。杭州的女孩聪明灵秀,诗词歌赋略懂一二;挺讨人喜欢的。

聊聊天,喝喝茶,太阳下山了,就差“十八相送”了。 因“满汉不得通亲”,乾隆先留一玉佩给姑娘,姑娘将心一横,家中余下的二两上等龙井全送给乾隆了。

为什么的,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茶农的上等龙井绝大部分是要上送给国家的,余下的才可以卖,基本上是舍不得喝的。这下全送了,马上收龙井的官差来了,是要出人命的。

两人都将信物各自藏在身上。 乾隆一人在外享福,可把大臣找坏了。

干吗呢?宫中急报,太后有病,火速回宫。乾隆是孝子,立即快马加鞭回京了。

太后一见皇儿没去找陈阁老,没带江南女子回来坏了祖宗规矩,平安回来,而且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心病就去了一半了。 乾隆见太后呢,脾气有点急躁,有些胸闷,心口有点疼,眼睛有点花,腿脚有点浮肿,连忙责问宫女。

此时,太后突然嗅到一股深谷幽兰香气从乾隆身上散出,就问何故。乾隆想:“坏了,这杭州姑娘还没怎么样,太后就知道了。”

然后就把两人相识相知相留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全交待了,为了请求太后网开一面,亲自泡了一杯龙井呈给太后。 太后初品,觉得有一股清泉从上自下流入五脏六腑,带走了所有的不适;再品,觉得有一阵清香令自己飘飘若仙。

连喝两杯子,觉得神清气爽多了,说话也有力了,身子骨也直了。"茶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呗棒"。

乾隆见太后非常高兴,就将姑娘送的茶全给太后了。 两周后,太后胸不闷了,心不慌了,看得也清楚了,腿脚正常不浮肿了,觉得非常奇怪。

问太医,太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太后这两周吃了什么?想想,与平日不同的就是皇儿带来的龙井呀。

太医忙请罪,说:“臣等疏忽,太后有恙,居然不知。唐代茶圣陆羽曾评龙井茶为天下第一茶;明代李时珍曾说“茶者,初饮明目,久饮健身。

”听到此,太后找来乾隆,还想要姑娘家的龙井,乾隆正中下怀,问:“那姑娘呢?”太后说:“罢罢了,你们成全了我,我也圆了你们。”于是乎,龙井村的上等茶叶和那姑娘都一起进宫了。

考试大收集整理 其实呢,太后也没大病,按现在话说,就是由于吃得太精,缺少一些“四两拔千金”的维生素,尤其是vb了。 龙井中含量丰富,在喝茶时自然顺便解决了这个营养问题了。

刚才提到周总理请尼克松在楼外楼。

龙井虾仁是受到哪位大诗人的启发做成的?

龙井虾是杭州名菜地方风味浓郁,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茶和虾命名。在龙井虾的创作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花时间去想你的故国,用新火去尝试新茶,用诗和酒去享受时光。旧社会有寒食节不生火的习俗,节后生火称为新火。此时采摘炒好的茶叶是明前茶清明节是寒食后的第二天,属于最好的龙井茶。龙井茶以色绿味香味甜形美著称,被清朝皇帝列为贡品。

河虾被古人誉为美食,不仅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补肾壮阳解毒的功效。龙井虾用清明前的龙井茶和新鲜河虾烹制而成,集二者之长。菜色如白玉如玉,透露出诱人的香味,菜嫩可口烹饪过程如下将河虾洗净,挤出虾肉用蛋清精盐湿淀粉糊取龙井新茶克,用开水浸泡分钟将煮熟的虾用的热油脱脂,然后将茶叶茶汁绍酒煮熟翻炒。

春天游览杭州,不仅要在雨前喝一杯龙井,更要感受江南春天的气息。龙井虾也是杭州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龙井茶以色绿香味甜形美著称,河虾是春季最新鲜的食物,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历来被称为美食。而且春天吃河虾还有生发补肾解毒的养生功效。用鲜河虾煮明代以前的鲜茶,是将两种人间美味合二为一。这道菜里的虾像白玉一样透明。

闻起来有龙井的香味,口感鲜嫩。简直是舌尖上的盛宴。苏和龙井虾龙井虾不仅用料讲究,还需要在下雨前喝绿茶和新鲜河虾,温度需要精心控制。制作时厨师将煮熟的猪油放入油锅后,应立即放入淀粉虾,十五秒后捞出备用。将新鲜茶叶煮沸,滤出茶汤,将茶叶和虾一起放入锅中,喷上料酒,用火轻轻摇一摇,立即出锅装盘。

苏和龙井虾也有关于这道名菜诞生的文化典故。苏在这首诗中对杭州有着深刻的思考。旧社会为了纪念被火烧死的介子推,有个习俗,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吃冷食,节后的火就叫新火。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此时的龙井茶属于极品。相传,人们受苏这个词的启发,用新鲜的河虾和龙井茶煮出了龙井虾。尝过这道菜味道鲜美外形美观有杭州特色所以流传下来成为名菜。

苏东坡写的关于肉的诗句

1.苏东坡写的一首关于猪肉的诗是什么

该诗的名称为《猪肉颂》,是宋代诗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首词,全文原文如下: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白话文释义: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东坡肉”起源于他被贬黄州时,如今黄州以北三十华里处的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当地百姓过年过节也有吃东坡肉的传统。为此东坡也写有《猪肉颂》一词。

此词写的是现在餐桌上的一道菜——“东坡肘子”的制作过程,除了做菜的描写外,还有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在其中,“洗净铛”虽然是说做好烹调的准备,其实这正是做事或修养身心时虔诚、认真态度的体现。

“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水放得不多不少,火要不大不小,这样煨炖,才能将肉烹得又烂又有滋味。每个环节都要做得稳妥,仔细,来不得半点马虎。透过这一丝不苟的准备与实际操作,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烹调本身,而是与对待人生、自身的一种兢兢业业的精神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煮猪肉,只要方法得当,缓缓煨炖,到了时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其中深意是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时间的。好大喜功、气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时“战果”,其实是失败的结局。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像炖煮猪肉这样的家常之事,人们也容易忽略探讨其中精益求精的可能性。苏轼的叹息,除了猪肉本身之外,另有一种可供联想的可惜之意——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事物时,或不肯,或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并挖掘其潜力。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正因为对亲自创造的烹调艺术十分满意,所以作者吃了“两碗”。“两碗”不但写出了胃口的满足,更写出了心灵的惬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界对我的褒贬,尽可至之度外。

2.关于肉的诗句

关于肉的诗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 唐 · 韦庄《秦妇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 唐 · 韦庄《秦妇吟》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 先秦 · 屈原《招魂》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 清 · 曹雪芹《螃蟹咏》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 唐 · 孟郊《秋怀十五首》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 —— 清 · 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希望能帮助到你

3.苏东坡和子肉诗

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咏猪肉诗,大家想必耳熟能详!而说到这首诗背后的那道菜,更是“垂涎三尺”了!这道菜就是大江南北人人喜爱的东坡肉!

苏东坡性喜吃猪肉,在贬谪黄州期间,他创造了东坡肉的制作方法并写下这首《猪肉颂》教百姓以此法制作。东坡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百姓纷纷赞不绝口,戏称此为“东坡肉”!

4.苏轼评价自己的诗词

1、苏轼评价自己的诗:

《自题金山画像》

朝代:北宋

作者: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2、苏轼写东坡肉的诗:

《猪肉颂》

朝代:北宋

作者: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

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

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

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扩展资料:

1、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

2、“东坡肉”起源于他被贬黄州时,如今黄州以北三十华里处的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当地百姓过年过节也有吃东坡肉的传统。为此东坡也写有《猪肉颂》一词。我们过年过节确实因苏东坡而有了变化,这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有韵味,更有年味。

中国人对于餐桌上的一道菜——“东坡肘子”,有时美餐一回,都津津乐道;其实,人们所吃的东坡肉,比起当时苏轼的做法,已有很大改进。现在用的雪豆、葱、绍酒、姜、盐啊,等等,在苏轼时代,不可能有这么多花样。然而,今天与当初东坡的做法,有一点却是未变的——慢慢用微火煨炖。

5.描写肉食的诗句

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关于“鱼”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6.苏轼写的关于食物的诗词(回答勿重复,12点后必感谢)

《食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猪肉颂》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食豆粥颂》

道人亲煮豆粥,大众齐念般若。

老夫试挑一口,已觉西家作马。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节选)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节选)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鳊鱼》(节选)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

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

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衤朋)。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

我家拙厨膳,彘肉芼芜菁。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题记:携白酒、鲈鱼等物,虽非珍馐美馔,然与好友醉饱高眠,而乐亦在其中矣。)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注:槐叶冷淘,中国古时传统的一种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

《新年五首》之三

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冰溪结瘅雨,雪菌到江城。

更待轻雷发,先催冻笋生。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打油诗》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东坡经典的10首诗词,每一首都值得背下来

苏东坡(1037-1101)是中国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家和书画大师,诗词创作卓越。以下是苏东坡经典的10首诗词: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5.《念奴娇·赤壁怀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八声甘州·近试上张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8.《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满金沙石满川,山色江声共白鸟。朝看城外群山好,夜听楼头水阁寒。”

9.《行香子·述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些诗词风格各异,有的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和感慨,有的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人生百态。其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其深刻的哲理和铿锵有力的语言感染了无数读者,在现代仍被广泛引用。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辉煌成就为后人所称道,他的诗词至今仍保持着极高的艺术地位和学术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吃货苏东坡走遍中国,留下哪些广为流传的美食?

一代大文豪、大书法家苏东坡,不但文学造诣颇深,还是一个十足的美(吃)食(货)家。他曾用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自嘲,还留下诸多写美食的篇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饕赋》,简直就是吃货的代言人。

《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蠒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苏东坡一生仕途不顺,不是贬谪某地,就是走在被贬的路上,始终流离颠沛。但他总能随遇而安,甚至走到哪吃到哪,就连林语堂都认为“苏东坡最可爱之时,莫过于自食其力谋生活的时候。”

除了闻名已久的东坡肉,苏东坡还留下哪些广为流传的美食?

1、东坡肘子——四川眉山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

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

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并留下了记录,还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酱红的色泽、肥而不腻、粑而不烂,“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2、东坡凉粉——陕西凤翔

北宋时期,苏东坡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签书判官时,于凤翔东湖避暑,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

特命人取滨豆(也称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因其口感爽、滑、并有清凉解暑之功效,之后流传与凤翔民间。

后人为纪念他称其为“东坡凉粉”并流传至今。

3、东坡鱼——浙江杭州

苏东坡是一个非常喜欢吃鱼的人。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一你专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咪咪地说:“五柳鱼呗。”佛印笑笑回答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4、东坡回馈肉——江苏徐州

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岁属乙已,秋八月,黄河决口,七十余日未退。苏公亲率全城吏民抗洪,终於战胜了洪水。至十月中,水退境安。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如此险情,次年,东坡大力修筑黄河大堤。同时,又从南起云龙山向西北至黄河堤相连处,修造了一条防洪堤。(今称苏堤)

苏东坡曾在《答吕梁仲屯田》诗中云:“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夜闻沙岸呜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又云:“故道堙灭疮痍存,明年辛苦更应甚。”真实地记述了此次抗洪的生动情景。

治水成功后,城里百姓为了感谢这位与民朝夕相处、甘苦与共的“父母官”,纷纷杀猪宰羊,担酒牵羊,敲锣打鼓地送到知州衙门,赠给东坡先生,以表心意。

而“廉洁”的苏东坡并不拒绝,一一如数收下,并亲自指点厨师把这些送来的猪、羊肉,分别改刀烹制成熟,回赠给参加抗洪的黎民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美味,无不叫好。故后人称之为“东坡回赠肉”,据传是红烧肉的前身。

5、东坡饼——湖北黄州

北宋元丰二年,苏东坡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内)团练副使,居住在黄州黄冈赤壁睡仙亭。

在亭子的北边,有一个安国寺,寺里有一位年长的和尚参寥,常与苏东坡弈棋赋诗,两人结为至交。苏东坡喜欢吃油酥食品,参寥就以精致的千层油酥饼款待他。

时间长了,出于对苏东坡的敬仰,就把他喜欢吃的“千层油酥饼”,称为“东坡饼”。

6.东坡肉——湖北黄州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专门写了一首《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说,黄州猪肉实在好,价格又很低,有钱的人不愿吃,没钱的人又不会做,我呢,早上起来吃上它两碗,既果腹又美味。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锅子洗干净,放入少许水,燃上木柴,用虚火慢慢煨炖,不能急,不用赶时间,火候足了,味道自然就美。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7、东坡豆腐——湖北黄州

据说,苏轼被贬黄州时,因为俸禄不高,所以生活过得比较简朴,经常下厨待客。无奈食材有限,只能尽量将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用黄州豆腐制作了一道菜,大家吃过后决口称赞,后来苏轼被贬到哪里,这道菜就在哪里流传开来。

苏东坡在饮食喜好上,除了猪肉之外,就是豆腐了。他还曾为豆腐写下“煮豆为乳脂为酥”的诗句,以精练的语言把制作豆腐形象化,用准确的字眼道出豆腐“为乳”、“为酥”,为食品之精粹。

东坡豆腐的制作方法,曾被南宋钱塘人林洪记入《山家清供》一书。以黄州豆腐为主料,将豆腐放入面粉、鸡蛋、盐等制成的糊中挂糊,再放入五成热的油锅里炸制后,捞出沥油;锅内放底油、笋片、香菇和调味料,最后放入沥过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锅即成。

8、东坡羹——湖北黄州

东坡羹也是苏东坡在被贬黄州时所发明的一种美食,实际上就是野菜和米煮成的糊糊。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和米煮成的,做法比较讲究一点。

晚年的苏东坡被贬广东惠州,从韶州经过,南岳狄长老特做“东坡羹”招待他,他高兴地写了《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9、烤羊脊——广东惠州

在惠州,鉴于谪官这一身份,苏轼不能与其他争买羊肉,所以每次他都嘱咐屠夫留下一些羊脊骨。取回家后,苏轼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酒浇在骨头上,点盐少许,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

苏轼在吃这些在羊脊骨间的碎肉,吸骨头间的骨髓时,竟吃出了海鲜虾蟹的味道。苏东坡给弟弟写信,介绍这种吃法,还调侃了一把,说:“这种吃法是不错,只是围绕在身边的几只狗都很不开心。”

后来这羊脊骨便渐渐有了名气,还有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叫“羊蝎子”。人们喜欢用它做火锅清汤,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有滋阴补肾,养颜壮阳的功效。

10、烤生蚝——海南儋州

苏东坡在惠州2年后,便被一纸诏书,贬到了更为荒远的海南儋州。已然60多岁的苏东坡,跟亲人朋友一一交代后事,如同永别。

当时有疍民送了苏东坡一些生蚝,灵光一现的他脑洞大开:“将蚝肉与浆加上水与酒一起煮”“或者取其中大的蚝肉,进行烧烤,熟后,随口便咀嚼。”

东坡美言道:“食之甚美,未始有也。”(《食蚝》)

他曾写信给他儿子: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苏叔党,东坡第三子)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儿子啊,爹可是偷偷告诉你一个人哈,这海南有一种贼好吃的美味,有空你可要来尝尝,别让那些朝中大臣晓知,不然他们可要争着抢着来这个地方了。

11、东坡玉糁羹——海南儋州

苏轼被贬官到海南儋州后,生活十分困苦。当时缺大米,苏东坡常只能以山薯(即山药)充饥。三儿子苏过想了个办法,将山薯弄碎后给父亲做羹。

苏东坡吃得很美,即兴作诗一首赞美之: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

东坡玉糁羹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12、龙井虾仁——杭州

这个没有直接以“东坡xx”命名。但是相传:

“苏东坡独辟蹊径用杭州的另一种著名特产龙井茶为配料,做出了清鲜可口的龙井虾仁”;

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

反正呢,就是跟东坡公有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你以为只有这些?看那几十种以东坡命名的美食就知道了,苏东坡到底有多爱吃,什么“东坡炸牡丹”、“东坡酥”、“东坡茶”……

东坡炸牡丹

东坡酥

除此之外,苏东坡写的关于饮食的就太多了,《惠州一绝》、《菜羹赋》、《初到黄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饼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笋

就连那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现在也被大家调侃,可能在吃货苏东坡的眼里,想表达的意思是:春天好美好啊!江里的鸭子可以吃了,竹笋能吃了,河豚也能吃了……

苏东坡简直是身体力行着“什么是吃货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不会写诗的吃货不是好旅行家。没点文化修养,都不能好好当一个吃货了。不说了,我要去背诗了……

龙井虾仁的做法

方法一  原料:活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5克,鸡蛋1个,绍酒1.5克,精盐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75克)。  制作过程:  一、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换水再洗。这样反复洗三次,把虾仁洗得雪白取出,沥干水分(或用洁净干毛巾吸水),放入碗内,加盐、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制作材料(14张)   二、取茶杯一个,放上茶叶,用沸水50克泡开(不要加盖),放1分钟,滤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叶和汁待用。  三、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找散,约15秒钟后取出,倒入漏勺沥油。 龙井虾仁2四、炒锅内留油少许置火上,将虾仁倒入锅中,并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汁,烹酒,加盐和味精,颠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方法二  原料:   “正宗”做法,虾仁要选鲜河虾,每斤100~120个头的比较合适。龙井茶素有“色绿、味甘、香郁、形美”四绝的美誉,是茶中名品。在清明节采摘的茶叶被称为“明前龙井”,尤为清香甘美,是茶中极品。  制作过程:   挤出虾肉洗净之后用盐、鸡蛋清和淀粉腌上入味。茶泡开之后留取茶叶和部分茶汤备用。先用温猪油滑开虾仁后捞出,再用葱炝锅,放虾仁、茶叶(带茶汤)、黄酒,迅速颠炒,勾芡出勺。  此菜原料简单,除茶叶之外什么都不能配。调料也很少,两三种而已,所以特别能突出活虾的鲜味和龙井茶叶的香味,是杭州菜龙井虾仁的代表作。此菜最忌淀粉过多炒成一锅糨子,全无清亮之感。  品尝要点:   这个菜讲究三条:菜形雅、虾仁嫩、茶叶香。  菜形:菜形雅致,颜色清淡,虾仁玉白,茶叶碧绿,芡汁清亮,体现出菜的档次。  虾仁:细嫩爽滑,鲜香适口。虾肉不糟不,略有咬劲。猪油滑炒,荤而不腻,是“荤中素”的名菜。  茶叶:味道清香甘美,口感鲜嫩,不涩不苦。  营养价值:   虾肉富含胶原蛋白、氨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绿茶 龙井虾仁3含多种维生素,并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是一道健康食品,很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1] 方法三  菜系:浙江  特色:虾玉白尾红,猕桃翠绿,色泽美观,虾肉鲜嫩,微带甜酸,清口味美。  原料:鲜活大活虾 350克 绍酒 15毫升 葱段 2克 白糖 25克 米醋 15毫升酱油 20毫升 色拉油 500毫升 “龙井虾仁”选用鲜活大河虾,配以清明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取料讲究,清鲜味美,虾仁玉白、鲜嫩,茶叶碧绿、 清 香,色泽雅丽,峥味独特,是杭州传统风味名菜。相传,清朝乾隆拭皇帝下江南时,恰逢清明时节,他将当地进献 井的龙新茶带回行宫。当时,御厨正准备烹炒“白玉虾仁”,闻着皇帝赐饮的茶叶散发出的一股清香,他突发奇想,将茶叶 连汁作为佐料洒进炒虾仁的锅中,烧出了此道名菜。杭州的厨师听到此传闻,即仿效出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龙井虾仁”。  制作:  1、大河虾剥去头壳、胸壳,留尾壳成凤尾虾,将凤尾虾洗尽,控干水份,加鸡蛋清、精盐、绍酒、湿淀粉上浆待用。猕猴桃切片。  2、起油锅至120度左右,倒入凤尾虾炸至成熟出锅,沥出油。  3、原锅留油少许,放入姜花略煸,加入高汤、精盐、绍酒、味精、倒入凤尾虾,用湿淀粉勾芡炒匀,放入猕猴桃,淋亮油出锅即成。[2] 编辑本段剥虾窍门  从虾的头部数,在第2节和第3节之间的关节开始剥,先剥虾尾再剥虾头就很容易把壳剥下来了!而且剥出来的虾连虾尾都是很完整的。 编辑本段特点  有人说,人们创制出“龙井虾仁”,可能受到宋代作过杭州地方官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一首词的启发。苏东坡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时,作的《望江南》中有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的最佳品。人们从苏东坡的词联想到这个季节中的时鲜河虾,于是以新火烹制了“龙井虾仁”,经尝试味极鲜美,又突出表现了杭州的风味特色,遂从此保留流传下来。各式龙井虾仁成品(20张)   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的“龙井虾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极为鲜嫩,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因选用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又经精心改良,品质独树一帜。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清代时曾被列为向朝廷的贡品。当时安徽地区以“雀舌”、“鹰爪”之茶叶 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就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取名“龙井虾仁”。其味鲜香可口,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并流传各地。 编辑本段营养成分  能量435.59千卡  蛋白质92.86克  脂肪5.24克  碳水化合物4.32克  膳食纤维0.01克  胆固醇1050毫克  维生素A42微克  硫胺素0.04毫克  核黄素0.36毫克 龙井虾仁4烟酸10.09毫克  维生素E2.92毫克  钙1116.38毫克  磷1339.58毫克  钾1156.09毫克  钠11158.19毫克  镁478.32毫克  铁22.74毫克  锌7.67毫克  硒153.64微克  铜4.69毫克  锰1.58毫克 编辑本段典故  杭州典故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  乾隆典故   另传,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中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编辑本段细说龙井虾仁  茶叶入馔,古已有之。据唐《茶赋》载,茶乃“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在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曾提及:“翁同龢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山家清供》里介绍的名菜)匹配。”   龙井虾仁素雅秀气,清鲜味美,很快便为江南食客所接受。此菜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流行于杭州市井百姓间,而到了30年代时,常熟厨师的菜谱便将其收入了。1956年,在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中,龙井虾仁名列其中。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杭州设宴招待,菜单上也有这道菜。  制作龙井虾仁,选用的茶叶至关重要。杭州龙井茶叶盛产于西湖南面的龙井村,素以“形美、色翠、香郁、味醇”四绝著称,现主要有“狮峰龙井”、“梅坞龙井”和“西湖龙井”三个品种。采摘龙井茶叶可是细活,又颇费工夫。每年清明时节,采茶姑娘便在茶园忙个不停。采摘茶叶很讲究,只采一个嫩芽的叫“连心”,采摘一芽一叶的叫“旗”(叶似旗,芽似);一芽两叶初展的叫“雀舌”;一芽三叶的叫“鹰爪”。 龙井虾仁5清人陆次云爱煞龙井茶,曾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感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不过,制作龙井虾仁这道菜时用到的虾仁也马虎不得,宜选个大鲜活的河虾来剥取。这剥虾仁其实也是一门学问,不得其法,虾仁易碎烂。早年扬州名厨莫有财之法就值得借鉴。先将虾头壳掀开,再将虾背壳揭去,一手提虾头,一手捉虾尾,双手往中间一挤,虾壳便自然脱下来。  挤出的虾仁盛小竹箩内,再放清水里,用竹筷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搅打,挑去虾背污筋,待搅洗至虾仁洁白时,捞出沥水纳碗,放精盐和鸡蛋清,等到用筷子搅至有黏性时,加入湿淀粉和味精拌匀,随后静置1小时,以便调料渗入虾仁内部。另取龙井新茶1克用沸水50毫升泡开(不要加盖),放1分钟等茶叶慢慢泡开舒展,滗出茶水30毫升,剩下的茶水和茶叶则留用。  滑锅后下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划散,至虾仁呈玉白色时,倒出沥油。暗葱炝锅(这是指锅里放少量油,先放葱段煸出香味后拣去葱,既留葱香而又不见葱的一种方法),随后下入虾仁,将茶叶连同汁水一起倒入,另外烹少许绍酒并调好味,颠动片刻出锅装盘。虾仁玉白,茶叶碧绿,成菜清香,令人食后回味无穷。

苏东坡诗句

苏东坡诗句如下: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龙井虾仁怎么做

龙井虾仁 用料:新鲜活河虾1000克(约250只左右,大小均匀),龙井新茶(特级)1克或鲜茶叶(一芽二叶)约5克,鸡蛋一个,味精确度2.5克,绍酒15克,精盐3克,湿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75)。 制法:将虾去壳挤出虾肉,其方法是一手捏住虾的头部,一手捏住的虾尾,将虾颈部一挤,虾仁即脱胎换骨脱壳而出。将虾肉盛入小竹箩,用清水反复洗至虾仁雪白,盛入碗内,放入精盐和鸡蛋清,用筷子轻轻搅拌至有粘性时加入湿淀粉,加味精,拌匀,静置1个小时,使调料渗入虾仁,待用。将龙井茶用50毫升沸水冲泡,1分钟后,弃茶汤30毫升,茶叶及剩汁待用。鲜叶用法大致如此。 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猪油,至四成熟时,倒入虾仁,迅速用筷子划散,待虾仁呈玉白色,倒入漏勺沥去猪油,暗葱炝锅(即用葱炒油锅,用时去葱,留其葱香而不见葱),再将虾仁倒入油锅,迅速把茶叶及汁一同倒入,烹入绍洒,抖动几下,出锅装盘,即成一盘虾仁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风味独特的龙井虾仁。

食法:作佳肴食用。龙井虾仁是受苏东坡“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启发,利用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与入时鲜活河虾仁相配,创制的杭州名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时,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设宴招待,当侍者捧上天堂菜龙井虾仁时,人们赞不绝口。 5 清蒸茶鲫鱼 用料:活鲫鱼500克一条,绿茶10克。 制法:活鲫鱼去鳞、肠、鳃后洗净,将绿茶塞入鲫鱼腹内,置盘中上锅清蒸,约40分钟即可。 食法:不加食盐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3-5天。补虚损,止消渴,能治糖尿病烦渴、饮水不止,也适宜热病。

苏东坡诗词水调歌头全文

苏东坡诗词水调歌头的全文如下: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苏东坡经典诗词有哪些?最经典的是哪些?

苏东坡最经典的十首诗词如下碧袭胡:

苏轼最著名的十首诗是:《定风波·重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蝶恋花·春景》、《满庭芳》、《临江仙》、《西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卜算子》、《题西林壁》。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悔拦独具风格。

苏东坡最著名的十首诗如下:

1、《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禅友长久,千里共婵娟。

3、《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