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绿杨春的功效
2023-06-30 14:29:18 责编:小OO
文档

绿杨春是一种中药材,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热解毒:绿杨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痈疽等病症。

2. 消肿止痛:绿杨春还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肿瘤、癌症、疮疡等疾病。

3. 抗炎防治:绿杨春具有抗炎防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哮喘等疾病。

4. 改善免疫力:绿杨春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 降低血脂:绿杨春还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 绿杨春茶怎么冲泡

魁龙珠和绿杨春,是扬州的特色茶叶。

绿杨春茶形似新柳、翠绿秀气,原料考究,选用中叶、少毫茶树良种,特级绿杨春每千克9万个芽左右。

“魁龙珠”是用安徽的魁针、浙江的龙井和扬州的珠兰,按一定的比例选配窨制。这种茶有龙井的味,珠兰的香,魁针的色,泡上一杯,色浓,味美,而且耐泡。能连冲四次,也不减色。由于这种茶来自三个省份,故又称“魁龙珠”为“三省茶”。

2. 绿杨春茶怎么冲泡好喝

绿杨春茶属于绿茶,绿茶一般都会有一些苦涩味,当然,制作较好的茶叶,板栗香比较明显,比较鲜爽,苦涩味相对不明显。

仪征绿杨春是中国传统名茶,其特质为“汤色翠绿、味香醇厚”。茶树适合生长在pH值小于7,一般在5.5至6之间的酸性土壤中,主产区仪征捺山等周边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都非常适宜茶树种植。同时又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春温差分明,适合茶树储蓄营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绿杨春的优秀品质,具有滋味鲜醇、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叶底嫩匀的品质特征。

3. 绿杨春冲泡方法

一方水土亦然也有一方美食。扬州早茶文化得益于明清时期繁荣的食盐贸易。

“亦雅亦俗,亦儒亦商”,它能够盛行也是源于当时候扬州盐商的闲情雅致。

在如今这个人人叫忙的时代,你是否也能理解当时人们追求慢的闲情。

而广州的早茶文化也发展了两三百年的历史。

清末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全国独一无二的对外通商地位。

当地人能接触到当时重要的出口品——茶叶。

饮食饮食,不单单是喝茶,自然是要搭配一些佐茶的点心的。

在这样世风日俗的推动下,慢慢诞生了广州早茶的雏形。

手中一杯清茶,面前两三知己。这两地早茶文化在饮茶上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扬州的饮茶文化相对于广州是比较简单,泡茶的环节比较简单。

茶的种类以“绿杨春”为主。味甘清甜,与主食搭配起来非常舒服。

而广州早茶就比较注重饮茶这方面,每一桌都会配备齐全的茶具。

其次在茶的品种上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

我们常见的就有红绿茶、铁观音、菊花茶、普洱茶、乌龙茶等。

4. 绿春杨茶叶

扬州仪征的绿杨春比较好。它是仪征市的地方名茶,其特质为“汤色翠绿、味香醇厚”。

茶树适合生长在PH值小于7,一般在5.5至6之间的酸性土壤中,主产区仪征捺山等周边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都非常适宜茶树种植。同时又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春温差分明,适合茶树储蓄营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绿杨春的优秀品质。

5. 绿杨春茶是绿茶吗

名优绿茶在低温下(0~5℃),可以保鲜10个月,大宗茶可以保质18个月左右,普洱茶越陈越香,起码可以几十年保质。散装春茶3个月左右。

铁观音茶叶一般在高温天气中超过7天味道都会变了,要是不想让本来很好的味道给变了,最好是放冰箱储存着,但储存后拿出来放外面坏得更快,放冰箱冷藏;如果有真空包装的话,放个1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保质期就不好说了,现在有些人还喝着陈茶,茶叶这种只要不发霉了,一般都是可以喝的,只是味道会改变。

6. 绿杨春茶叶的功效

来扬州必买的十大特产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同时也有着许多极具特色的产品。一起来看看扬州十大必买特产吧!

1、高邮湖大闸蟹

高邮湖大闸蟹是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的特产。高邮湖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最为突出的要数高邮湖大闸蟹,纯天然,堪称天下一绝。来高邮游玩,必观湖光,观湖光,必吃大闸蟹。自宋代起,高邮湖蟹就成为了扬州人的嘉肴美馔。据地方食谱记载,用湖蟹制成的菜肴有清蒸蟹、炒蟹线、雪花蟹斗、蟹子豆腐、蟹黄扒鱼翅、蟹粉狮子头、蟹黄汤包等十余种之多。

2、仪征绿杨春茶

扬州好茶煮在“闷壶”中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头采”茶贵比黄金,与之相比,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但价格却被拉下了一大截,反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徽毛峰等名茶,无不在“头采”茶上大做文章,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千克新茶拍卖价贵比黄金,而且“头采”天价一年比一年高。地产新茶的“羞答答”,与“早上皮包水”的扬州茶文化显得极度不融洽。默默无闻的好茶“客观上讲,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说各有特色。”

3、广洋湖青虾

青虾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虾类之一。它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快,生命力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湖泊中。青虾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6.40克,营养学家认为它有一定的补脑功能。

4、江都方酥

方酥是大众化的传统扬式糕点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产历史。初为圆形,状如蛤蟆,故名蛤蟆酥。后改为方形,更名方酥,又名小方酥。此品选用上等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黄丁、橘饼等香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5、牛皮糖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特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有关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目前已有多种口味面世。甜度低、色泽明、香甜味美、口味适中、老少皆宜。

6、、扬州酱菜

扬州酱菜是一道产于江苏省扬州地区的特色传统酱菜类美食。是宴席上的调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鲜、甜、脆、嫩的四大特点,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扬州酱菜历史悠久,问世于汉朝,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扬州酱菜有乳黄瓜、宝塔菜、萝卜头、嫩生姜、甜酱瓜、香心菜、什锦菜、宫廷龙须等数十个规格品种。

7、高邮鸭蛋

高邮鸭产蛋多,蛋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其蛋质可用蛋白鲜、细、嫩,蛋黄红、沙、油概括,汪曾祺《故乡食物》中曾有绘形绘神的记述: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起。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8、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原流传于民间,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时,随之也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柔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欧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扬州风味菜馆,也纷纷挂牌售此美食,颇受欢迎。扬州的蛋炒饭,风味各异,品种繁多,有“清蛋炒饭”、“金裹银蛋炒饭”、“月牙蛋炒饭”、“虾仁蛋炒饭”、“火腿蛋炒饭”、“三鲜蛋炒饭”、“什锦蛋炒饭”等等。

9、三丁包

三丁包,江苏省汉族名点,属于淮扬菜。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本地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其皮子吸食了馅心的卤汁,松软鲜美。馅心软硬相应,咸中带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腻,包子造型美观,是淮扬点心的代表。

10、界首茶干

界首镇位于高邮正北,为本市古镇之一。因该镇位于高邮与宝应两县交界之处,是两地的分界之首,故称界首。到界首不可不品尝“陈西楼”五香茶干。“陈西楼”五香茶干呈扁圆形,色泽酱红,内部微黄,质地细嫩,久嚼有味,清香可口。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界首,闻岸上香味扑鼻,叫差役查询,原来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尝后大为赞赏。从此,界首茶干便列为贡品,名扬四方。

绿杨春茶是绿茶饮品,茶叶内含丰富的有益物质成分,经常饮用可保健身体健康,是绿色健康的茶饮。下面一起来看看绿杨春茶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绿杨春茶

1、抗衰老:茶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绿杨春茶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杨春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3、降血脂: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绿杨春茶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

4、瘦身减脂:茶内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5、防龋齿、清口臭:茶内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绿杨春茶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

绿杨春属于什么茶

绿杨春茶的原产地是江苏省的仪征市捺山地区,其中绿杨春牌的茶叶是扬州的丘陵地区所产出的茶叶,绿杨春一般采用的有机肥料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绿杨春的茶形如柳叶翠绿秀气,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

绿杨春茶的原产地是江苏省的仪征市捺山地区,其中绿杨春牌的茶叶是扬州的丘陵地区所产出的茶叶,绿杨春一般采用的有机肥料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绿杨春的茶形如柳叶翠绿秀气,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

绿杨春的功效与作用

绿杨春可以预防辐射,因为绿杨春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物质和儿茶素,而这种物质可以中和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侵害,所以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不仅能止渴、提神、消食除腻、还在医疗上有着很大的作用,绿杨春还有着减肥减脂的功效。

绿杨春茶怎么喝

冲泡绿杨春茶是很有讲究的,不要用滚开的水冲泡,绿杨春的茶叶比较娇嫩如果用温度太高的水冲泡的话,香气就很难泡出来,一般用85℃左右的水来冲泡较好,在品茶的时候,喝到还剩三分之一的时候就要加水了,不能等到喝干再加,因为绿杨春的茶具有香味高、耐冲泡的特点,一般来说绿杨春茶能冲到三到四遍。

茶分为几大类型?

茶分为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1、绿茶

绿茶:就是指没有经过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其中比较优质的品种有:六安瓜片、碧螺春、龙井茶、信阳毛尖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几种也都属于绿茶。绿茶具有味醇、香高、形态美、耐冲泡等特点。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都产绿茶。

绿茶根据制作加工的方法不同,绿茶还可以分为烘青绿茶、炒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那么要说我们国家最传统的绿茶还要数眉茶和珠茶。

2、黄茶

黄茶:是指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具有代表性的是霍山黄芽、蒙洱银针。黄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使茶叶形成黄叶、黄汤。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产地有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浙江。

3、白茶

白茶:是指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银针和白牡丹。白茶在加工时不揉不炒,只将茶叶烘干,能使叶背白色绒毛完整保留下来。白茶的主要产地在福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4、青茶

青茶:是指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我们熟知的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都是属于青茶。青茶也叫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为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边缘呈现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5、红茶

红茶:是指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代表为祁门红茶和荔枝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在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

6、黑茶

黑茶:是指发酵后的茶(发酵度为100m),代表有普洱茶、六堡茶和湖南黑茶。

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压制成砖。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疆地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黑茶主要品种要包括“陕西咸阳茯砖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扩展资料:

秋季喝茶的好处:

立秋以后,天气有回热现象,重新出现暑热天气,因此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撤除。而茯茶有清热解毒之效,可以缓解暑热。尤其白茶,根据民间长期饮用和实践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茶叶

浠水有那些特产

茅山螃蟹 、芝麻湖藕 、 巴河鱼面 、 安息香 、 朱店粉丝 、 汉武帝药枕 、 绿杨桥牌糯米封缸酒 、 万重山牌双低油菜籽色拉油 、 绿茶 、 豆油

绿杨春茶的介绍

绿杨春牌茶叶就是扬州西郊7公里外的方圆近万亩的庙山等丘陵地带出产的茶叶。茶叶采用采用有机肥料栽培和管理。绿杨春茶形如新柳(叶),翠绿秀气,内质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产地】:扬州位于长江北岸,与镇将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扬州作为江淮经济文化中心,曾盛极一时。扬州山明水秀,名人荟萃,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名胜古迹、诗词歌赋和掌故传说。

【特征】:绿杨春茶品质特征:形如新柳(叶),翠绿秀气。内质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评价】:

“客观上讲,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说各有特色。”扬州聚春源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十几年,他这样评价扬州茶。

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茶难称为好茶。张春举例说,福建红茶“大红袍”,绝对是茶中精品,可在扬州却没有太多的人接受。

扬州的“绿杨春”尽管只有20多年生产史,但生产工艺不断创新,茶质也不断提升,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特别是新茶,汤色和茶叶都绿得诱人。如今,扬州“绿杨春”已得到城区消费者的认可,也逐渐被江都、泰州等周边县市茶客所接受。在全国“中茶杯”茶叶评比中,“绿杨春”多次获得特等奖,可以说,以“绿杨春”为主的扬州茶正成为茶中新贵,扬州茶完全具备了与其他名茶一样高声叫卖的底气。

“不过,扬州茶与那些名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没别的,就差在知名度上,除了历史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扬州茶不善于宣传自己。”张春这么认为。

绿杨春的简介

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

绿杨春是新创制名茶,属条形烘表绿茶,1990年由仪征市捺山制茶厂创制。 2012江苏省仪征市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

仪征市现有茶园面积3.5万亩,从业人员3万多人,是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所产的绿杨春茶形如新柳,翠绿秀气,具有香高、味浓、汤绿的特点,曾多次荣获“中茶杯”特等奖,2011年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2年,仪征市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为进一步打响绿杨春品牌,自2005年以来,仪征市坚持以茶为媒、与民同乐,每年举办茶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杨春茶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持续提升。近两年,该市将茶文化节定位为“市民的节日、群众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参与、体验以及文艺类活动,让市民在认识茶文化、了解茶文化的同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据介绍,为大力提倡茶为国饮,营造知茶、爱茶、饮茶的氛围,2009年在杭州举办了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并确立今后每年谷雨期间都如期举办全民饮茶日,倡导全民饮茶,弘扬茶文化。今年是“全民饮茶日”全国启动仪式第二次在仪征举行。“全民饮茶日”何以青睐仪征?活动主办方告诉记者,仪征产茶历史悠久,是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江苏省重点产茶县。仪征北部系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茶叶,经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全市拥有优质茶叶生产基地5万多亩,年产干茶1000多吨,茶产业总值10亿元,辐射带动10万人增收。

近年来,仪征按照“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打造仪征‘绿杨春茶’品牌”的新思路,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和茶叶品牌建设,先后引种了龙井长叶、福鼎大白等一批无性系良种,采用茶园防冻除霜、太阳能物理防治、茶叶清洁化加工等新技术,应用近自然生态栽培管理、林茶复合经营等新模式,按照有机茶园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

扬州特产有哪些

扬州炒饭:来到扬州,不得不提的就是扬州炒饭,用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食材制作成的扬州炒饭颗粒分明、粒粒松散,口感软硬适度,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高邮咸鸭蛋:高邮麻鸭所生的鸭蛋产量大,容易产双黄蛋或三黄蛋,制作成的咸鸭蛋的蛋泽红润,有很多油脂,其独特的风味是其他地方鸭蛋难以比拟的。

牛皮糖: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制作成的牛皮糖呈半透明的形状,外面会包裹一层芝麻,吃起来香甜有弹性,而且不粘牙,制作牛皮糖的主料从最开始的单一口味,到后来发展出草莓、山楂等多种口味的牛皮糖。

高邮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是扬州高邮湖的特产,因品质好使高邮湖成为了江苏省三个大闸蟹出口基地之一。制作好的高邮湖的大闸蟹吃起来口感紧实,肉质鲜嫩,蟹膏肥美。

扬州特产是什么

1、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2、高邮双黄鸭蛋

高邮双黄鸭蛋是高邮的特产,地方传统名菜之一。高邮一带盛产高邮鸭(又名高邮麻鸭,是全国三大名鸭之一)产蛋多,蛋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高邮双黄蛋,一蛋双黄,蛋白如璧玉,蛋黄似玛瑙,红白相间,壁合珠连,实为人间之珍品,食用之精品,国家之瑰宝。

3、扬州酱菜

扬州酱菜是一道产于江苏省扬州地区的特色传统酱菜类美食。是宴席上的调味佳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佐餐的美味,具有鲜、甜、脆、嫩的四大特点,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扬州酱菜历史悠久,问世于汉朝,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

4、秦邮董糖

秦邮董糖又叫酥糖,是江苏高邮地区的传统名点,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元旦、春节等节日馈赠佳友的首选礼品,但该产品有一定的季节性,不适合在气温高的地区或季节储运。

5、高邮湖龙虾

高邮湖龙虾是高邮市的特色水产品之一。在高邮湖分布较多,且多分布在高邮湖北部(高邮市界首镇)和西部(淮安市金湖县)。2016年9月9日高邮湖龙虾首次出口香港,据悉,这是全国鲜活小龙虾出口“第一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

绿杨春茶的各自为战的经营

“扬州有几十个茶品牌、几百户茶商,却没有一个行业协会,经营基本是一盘散沙,有了好处个个争在前面,要做事没有一个带头。”张春说,“像宣传炒作新茶这类事关全行业的事,几乎无人过问。”

“绿杨春”作为地产的名茶,基本是扬州茶的代表,成为小有名气的品牌,于是就有人开始“抢桃子”,曾经就有多家争夺这个品牌的所有权,官司打了多年最终没有输家和赢家。“绿杨春”成为扬州茶的共有品牌,各生产商在“绿杨春”下冠以子品牌,像“五泉绿杨春”。然而,对“绿杨春”这个共有品牌,却没有一家生产商站出来维护和发扬光大。

于是,扬州地产“头采”茶的“羞答答”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为可怕的是,扬州市场上假冒的“绿杨春”新茶遍地都是,正宗的“绿杨春”明前茶至少每千克1000元,而假冒的只有200元,甚至更低。现在,就连少数生产正宗“绿杨春”的厂家也开始出售假冒“绿杨春”。

“扬州茶建立行业协会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张春说,令人欣喜的是,仪征的茶业协会已在组建,将对行业生产经营起到规范作用,“但愿这个协会能催生整个扬州茶行业协会。”

泡茶最科学的方法是怎么样的?不同的茶应该有不同的泡法吗?

铁观音功夫茶的冲泡方法

评论/浏览(0/0)发表时间:2007年7月30日 14时29分

[%repeat_0 match="/data/option"%] [%=@title%] [%=@count%]票 [[%=@percent%]%]

[%_repeat_0%]

部分朋友对于铁观音的泡法不是太了解,将铁观音如绿茶般用大杯浸泡。这样泡法完全无法品出铁观音的独特韵味,白白浪费了一泡好茶。

其实泡铁观音并不需要如茶艺表演那么烦琐的程序,本文将图文并茂地教您三分钟学会泡铁观音。

一、茶具的选择

泡铁观音根据各人喜好选择瓷茶具或紫砂茶具均可。但由于近年来铁观音流行轻发酵,比较重视茶叶的香气,建议选择瓷茶具(盖碗或壶均可),这样有利于发挥出铁观音的香气,盖香明显。由于紫砂壶密度较小,壶体孔隙会吸附一部分茶味,所以感觉起来香气就差了一畴。当然,喜欢养壶的朋友用紫砂壶冲泡铁观音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分些观音给壶喝就是了。呵呵!

下面我以盖碗为例来示范铁观音的泡法。

二、铁观音的冲泡

1.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泡茶8克)放置于盖碗中,用沸水冲泡(如图1)。

2.用盖子刮去泡沫(如图2)。

3.快速将茶冲倒于公道杯中(如图3)。公道杯上放置滤网,可滤去碎茶叶。由于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

4.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冲洗滤网和茶杯(如图4)。

5.洗好杯子后,再用沸水冲泡第二道茶水,盖上盖子(如图5)。

6.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将茶水倒于公道杯中(如图6)。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得淡了就延长一点,觉得浓了就缩短一点。

7.将公道杯中的茶水倒于茶杯中品饮(如图7)。

8.细细品味观音的韵味之后,揭开盖碗冲泡下一道茶水(如图8)。

看了这个范例,相比您不再觉得泡功夫茶有多难了吧?赶快试试这样冲泡出来的铁观音和您原来的大杯浸泡有什么不同吧,相信从此您一定会喜欢上铁观音的。

杭州西湖龙井茶艺

评论/浏览(0/0)发表时间:2007年7月30日 14时17分

[%repeat_0 match="/data/option"%] [%=@title%] [%=@count%]票 [[%=@percent%]%]

[%_repeat_0%]

西湖龙井茶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龙井茶以狮峰山、梅家坞、虎跑村、龙井村所产为最佳。

表演用具:优质龙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壶、清水罐、水勺、赏泉杯、赏茶盘、茶匙、干净的硬币等。

(一)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二)再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为杭州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流量为43.286.4立方米/日。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冽的佳泉。

(三)静心备具

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冲泡龙井茶更是如此。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四)悉心置茶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茶与水的比例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双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现将茶叶用茶则从茶仓中轻轻取出,每杯用茶2~3克左右。置茶要心态平静,茶叶勿掉落在杯外。敬茶惜茶,是茶人应有的修养。

(五)温润茶芽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

(六)悬壶高冲

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七)甘露敬宾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茶人所遵从的茶训。将自己精心泡制的清茶与新朋老友共赏,别是一番欢愉。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大自然赐与的绿色精英。

(八)辨香识韵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龙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一旗一,交错相映,上下沉浮。通常采摘茶叶时,只采嫩芽称“莲心”;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则称为“旗”;一芽两叶,叶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称“雀舌”。闻其香,则是香气清新醇厚,无浓烈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九)再悟茶语

普洱茶冲泡技法及品饮

评论/浏览(0/0)发表时间:2007年7月30日 14时6分

[%repeat_0 match="/data/option"%] [%=@title%] [%=@count%]票 [[%=@percent%]%]

[%_repeat_0%]

普洱茶冲泡水温:100℃沸水。

置茶量:茶水比例为(1克:50克),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的2/5左右。

冲泡器具选择:

紫砂壶(最佳)由于普洱茶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且保温性好,故选用紫砂壶冲泡为最佳。

盖碗杯(最常用)由于盖碗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赏普洱茶汤的色泽变化,故盖碗杯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

普洱茶冲泡基本步骤:

1.备具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

2.温壶涤具茶具中置入烧开的清水,主要起到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

3.投茶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

4.润茶沸水置入壶中,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

5.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6.分茶壶中的茶叶先过滤于公道杯中,同时保持茶汤均匀,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品茶:

茶汤入口,稍停片刻,细细感受茶的醇度;滚动舌头,使茶汤游过口腔中的每一个部位,浸润所有的味蕾(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觉出的茶汤的滋味通常是不相同的),体会普洱茶的润滑和甘厚;入喉时可领悟普洱茶的顺柔和陈韵。

谈谈科学饮茶与养生保健

江苏省农林厅

刘立仁

茶叶与咖啡、可可被公认为世界上三大天然饮料,而茶叶是其中饮用流传最广的。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产茶,160多个国家的20亿人饮茶。我国是茶树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堪称世界之最、中华之“国粹”。笔者作为主管茶产业发展的农林厅,在倍感骄傲自豪的同时,更感传承与光大的责任重大。在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身心健康得到社会普遍重视的今天,自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天然绿色饮料”的茶,通过倡导“科学饮茶”,彰显茶文化,繁荣茶产业,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促进茶农增收。 1、茶对人体有何保健功能?

茶对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除了早期就众所周知的提神、明目、益思、除烦、利尿外,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对茶叶研究的深入,它对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特别是对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后引发的人体代谢不平衡的调节功能不断被人们认知。一是杀菌抗病毒,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茶叶对肠道内微生物环境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对霍乱弧菌、痢疾菌、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有很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一般饮茶浓度就能达到这种杀菌效果;另一方面,茶对维持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和增殖的功效,有利于提高肠道免疫力。茶对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病菌也具有很强的抗御和抑制作用,特别是绿茶作用强于其它茶类。二是抗衰老,增强免疫力,茶叶中的茶多酚、VC、Ve都是抗氧化活性很强的物质,能有效地清除造体衰老的过量的自由基。饮茶还能提高人体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免疫力。三是降血脂、降血糖。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茶多糖,儿茶素能抑制人体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因此饮茶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儿茶素和茶多糖都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此外,饮用绿茶、乌龙茶还能有效地防治皮肤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

2、茶的种类有哪些?

茶叶因加工方式不同有很多种类,我国是世界上茶类最丰富的国家。茶叶最基本的种类有6种,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绿茶是历史最悠久的茶类,也是我国生产和国内消费最多的茶类,因其加工过程中不经发酵,所以保持了清汤绿叶的特征,茶叶特有的茶多酚以及维生素等物质保存得最多,碧螺春、龙井茶、雨花茶、毛尖、炒青、烘青都属绿茶类。红茶是明清时代产生的茶类,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茶类,欧美国家以饮用红茶为主。红茶在加工中经完全发酵,茶多酚被氧化为具红色和的产物,形成了红汤红叶的特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茶鲜叶中不具有的香气物质。乌龙茶是发源于福建省的半发酵茶,其典型的特征是绿叶红镶边,具有馥郁的花香,福建的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广东的凤凰水仙,台湾的冻顶乌龙都属这一类茶。黑茶是另一类重发酵的茶类,因原料粗老,发酵时间长,叶色油黑或黑褐,所以称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普洱茶是特种黑茶,香味以陈香为好,在港澳地区、东南亚有广泛的市场。白茶和黄茶都属程度较轻的半发酵茶,产地局限,产量和消费群体很小。

3、如何科学泡茶?

饮茶讲究色香味,从保健的角度来讲,还需要尽量保存茶叶的有效成分。好茶必须用好水和好的茶具,一般而言,水要求用钙、镁等矿物质含量低的软水,南京地区的自来水煮沸后就能满足要求。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茶具,绿茶、黄茶、白茶用无色玻璃杯,花茶、红茶用有盖瓷杯,乌龙茶、普洱茶用紫砂壶。泡茶的方法更加重要,科学泡茶有三要素,一是茶叶与水的比例,二是水的温度,三是冲泡时间和次数。不同的茶叶三要素掌握程度不同,一般红、绿茶用茶3克左右,加水150—200毫升,最好分步加水,也就是茶叶放入杯中,先加三分之一的开水(高档细嫩的绿茶如碧螺春、雨花茶需将沸水温度降低至80℃左右),2—3分钟后再加开水至150-200毫升,2分钟以后即可饮用,当茶水还剩三分之一时加水泡第二次,一般冲泡3次,茶叶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90%以上都泡出了,应将茶渣倒弃。乌龙茶、普洱茶一般用茶6—10克,冲泡前先用沸水温烫茶壶,再放入茶叶,加水200毫升左右。乌龙茶每次冲泡的时间较短,冲泡次数可以多一些,第一次冲泡1分钟后就可以将茶水倒至配套的小杯中饮用,第二次冲泡1分半钟,第三次2分钟,第四次2分半钟,时间随次数而增加,可以保持前后每一次茶汤浓度均匀。

4、饮茶时间、饮茶方法及用量

一天中什么时间饮茶为好?一般来说,作为饮料,饮茶的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口渴,只要体内需要补充水分,随时都可以饮茶。但是,从科学的角度,从保健的角度,饮茶的时间又很有讲究。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对胃有刺激作用,饭后立即饮茶又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因此,适宜的饮茶时间应该在饭后半小时开始,冲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逐次冲饮,续泡2—3次后弃除茶渣,根据各人习惯可以再新泡一杯,到午饭前半小时。午饭后半小时再新泡一杯茶,逐次冲饮,至晚餐前半小时。对茶敏感、饮茶后影响睡眠的人,晚间就不宜再喝茶,而对茶不敏感的人,晚饭后半小时还可以冲泡一杯茶,慢慢啜饮。

饮茶一方面可以不断补充水分,同时能保持体内茶叶有效成分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的浓度,可以有效地发挥茶叶解脂、降压和防癌的作用,科学家研究表明,饮茶的抗癌作用在东方人身上表现得比西方人显著,东方人喜欢一杯茶多次泡,慢慢饮,使体内茶有效成分始终保持有效浓度,因此,我们提倡,全天饮茶,浓度适中,餐后半小时起,多次慢饮。

一般来说,绿茶、红茶、花茶等细嫩茶叶,一天饮用量6—12克,根据各人身体状况和习惯分2—4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一天饮用量12—20克,分2—3次冲泡。

5、饮茶与进食、服药的关系

饮茶具有解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大量进食肉、蛋、奶等食物,由于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一般为4小时左右,会产生饱闷感,也会感到口渴。此时喝些浓茶,茶汁会和脂肪类食物形成乳浊液,促进胃内食物排空,使胃部舒畅。当然茶叶中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易与蛋白质、铁等物质发生凝固,不易被肠道黏膜吸收,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因此进食海鲜、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后不宜立即饮茶。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含铁、钙、铝等成分的西药、蛋白类的酶制剂和微生物类的药品都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多酚易与这些成分产生沉淀、结合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作用。茶叶中含有具有兴奋作用的咖啡碱,因此不宜与安神、止咳、抗过敏、助眠的镇静类药物同服,以防影响药效。有些中草药如人参、麻黄、钩藤、黄连、土茯苓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兴奋剂、降血糖、降血脂、利尿和提高白血球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无不良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可增进药效。

6、特殊人群饮茶有哪些禁忌?

儿童 适量喝一些淡茶(为喝茶浓度的三分之一),可以帮助消化、调节神经系统、防龋齿,但若喝浓茶,可能引起儿童的缺铁性贫血。

孕期、哺乳期妇女 忌饮浓茶和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的高档绿茶或大叶种,以防止孕期缺铁性贫血,哺乳期妇女饮浓茶使过多的咖啡碱进入乳汁,会间接导致婴儿兴奋,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老年人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要适时、适量、饮好茶。老年人吸收功能、代谢机能衰退,粗老茶叶中氟、钙、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过量饮用会影响骨代谢。老年人晚间、睡前尤其不能多饮茶、饮浓茶,以免兴奋神经、增加排尿量,影响睡眠。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适量持久的饮茶有利于心血管症状的改善,降低血脂、胆固醇、增进血液抗凝固性、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增加饮茶量,最好用采自老茶树鲜叶加工的茶叶,用低于50℃的冷开水充分浸泡后饮用。

消化道疾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患者 一般不宜饮高档绿茶,特别是刚炒制的新茶,以减轻茶多酚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减少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7、苦瓜茶、芦蒿茶与绿茶

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开发出各种可供饮用的植物性饮料,并称之为“××茶”,尤其是近年来,种类剧增,如苦瓜茶、芦蒿茶、苦丁茶、银杏茶、桑茶、绞股蓝茶等等,这些均为非茶之茶。非茶之茶与茶叶的本质区别在于,不管哪一种“茶”都不含或只含有少量的茶叶特征性成分茶多酚和茶氨酸,因此保健功能、营养功能及效果都与茶叶不同。

苦瓜茶、芦蒿茶都属于“药食同源”的非茶之茶。苦瓜又称凉瓜,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中医学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凉解渴、养颜美容,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尤其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甚佳。我国北京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苦瓜多肽类物质有快速降糖、调节胰岛功能、修复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改善并发症的作用,被人们誉为“植物胰岛素”,营养学家和医生都推荐苦瓜为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良药。芦蒿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无机盐、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有机锗、硒、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清凉解渴、饮用方便,可四季饮用。长期饮用芦蒿茶可消除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减肥的效果,还有养肝、健胃、乌发以及降压、明目、消炎、解热等作用。

8、家用茶叶如何储存?

有效储存茶叶的必要条件是低温、干燥、避光、少氧。一般家庭储存茶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冷藏保健法。将茶叶用复合塑料袋或密封的茶叶罐封装好,尽量挤掉袋(罐)内的气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可存放一年半到两年。如果放冰箱冷藏室,茶叶须多层密封包装,以防串味,保持温度在5℃以下。饮用时将茶叶取出,充分回温,茶叶温度接近室温时才可拆封,以免冷茶叶暴露空气中,与外界湿热空气相遇,水分凝结在茶叶表面,导致劣变。二是密封干燥储藏法,选择密封容器(洁净有盖的陶瓷坛或铁听),将块状生石灰用布袋装好,置于容器底部,把分装成若干包的茶叶分层叠放在布袋上,装满盖严容器盖,把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一年以上。

9、江苏有哪些名茶

全省有生产量、有品牌、有市场的名茶有30多种,8个产茶市市市有名茶,茶叶主产县县县有珍品,形成了东有碧螺春,西有雨花茶,“雪芽”、“雀舌”缀其间的格局。无锡太湖翠竹、无锡毫茶、二泉银毫;宜兴阳羡雪芽、善卷春月、竹海金茗;溧阳水西翠柏、南山寿眉、天目湖白茶、沙河桂茗;金坛茅山青锋、金坛雀舌;武进阳湖新月;镇江金山翠芽、惊春灵芽、五峰迎春;句容茅山长青、宝华玉笋;丹徒三山香茗;丹阳凤美剑毫;溧水翠眉;高淳金陵春;六合平山翠茗;仪征绿杨春、皓茗茶;连云港云雾茶……都是茶中珍品。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嗜好的饮茶爱好者都可以从中选到适合自己的茶叶。

碧螺春茶的资料

碧螺春雅名之由来

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名之来历,还有两个逸闻趣事呢。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彦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洞庭东西山,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 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除兼具龙井茶之功用外,其提神健胃优于龙井,对上呼吸道传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未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C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碧螺春贮藏方法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如今,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7061.htm?ss=DB8EF305B61D4E28D9398294815921264C56A769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