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艰苦岁月的回忆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挨饿的年代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无法体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人们所经历的艰苦岁月,说到饥饿,我们可能会想象到了吃饭的点却还没吃饭,肚子饿了。母亲对我说,在那个年代,一年到头就是地瓜面儿窝头加胡萝卜粘粥,炒菜?根本就没想过!...

回忆艰苦岁月的句子

1.——刘墉年近二十,你不再天真,不再幼稚。2.每读到一个朝代、一段风云变幻,我都会想:那时的人是怎么经历的?他们如何度过的这艰难时世如何活下来?生活中保留了怎样的乐趣?很多人怀念古代,常常希望自己生活于某...

图画《艰苦岁月》的历史背景

潘鹤说:“1960年《艰苦岁月》被中事博物馆收藏时,我很快就发现作品并没有被放置在海南游击队的位置,而被放在红军长征的位置。其实,熟悉地理环境特征的人都可以看得清楚,地上的芭蕉叶,身上背着椰子杯,还有短裤...

60年代中国社会背景

60年代中国社会背景:当时是使用粮票置换食物和生活用品。粮票始于1955年,直至1993年才光荣“退休”,其间一直扮演着调节社会供需的杠杆角色。它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一斤地方粮票大概相当于...

老马口轶事

  六十年代末期,在生产与建设的需求下,在广大职工与家属的呼声中,矿领导终于下了修这段登天路的决心。在一无充足资金,二无相应设备,三无强壮劳力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启用家属妇女挑大梁。...

祖国60年沧桑巨变作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

70多岁的老人都经历过哪些艰苦岁月

挨过六十年代初的那段艰苦,到了七十年代,农村人的生活在的关怀下才有了好转。但在我家,这种好转仅仅是能吃饱饭,四个孩子的上学照样成问题,每到年初开学,我就为几个孩子不到十元的学费去费神,亲戚、邻居几乎都借遍...

牛马耕田,已成为流年的回忆

牛马耕田的艰苦岁月过去了,牛马耕田的艰苦日子一去不返了,其已成为我们的永恒记忆,成为我们的美好回忆,让其深藏于农人心中,铭刻在农人脑海里。        ...

瑞安高楼牛头山的来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有22个省的人员到长广煤矿参加建设,煤矿最高峰的时候有职工和家属6万人,各地方言汇集,并以集体形式工作、生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生活场景。矿一代:亲历过矿场投产的记忆主体,基本已步入老年...

房屋变迁话今昔散文

回想起那时的艰苦岁月,实在是让人不堪回首!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党的惠民越来越多,我家和全村人一样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而且越来越好!六十年代,大哥、二哥先后分居,搬迁到新址另起炉灶,随后,我们也告别了矮小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