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干姜甘草汤的功效
相关视频/文章
柴苏叶怎样吃
柴苏叶怎样吃 2020-06-23 05:06:07
相关问答
古籍中的茵陈四逆汤简介

处方干姜45克甘草(炙)60克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茵陈180克功能主治治黄疸阴证。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用法用量上锉。每服酌量多少,水煎,凉服。摘录《卫生宝鉴·补遗》《伤...

回阳救逆汤的配方及用法

功效: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呕吐腹痛,舌苔白滑,脉沉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又称阳虚寒厥证。阳衰不能温煦周身四末...

30g附子+50g干姜+40g炙甘草是用来调理什么的?

五味子是收涩药,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效,适于久咳虚喘,津伤口渴的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心悸失眠多梦。你这方子像炙甘草汤基础方,滋阴比较多,对冠心病应该没太大影响,血压...

请问四逆汤的组成?制附片-生附片 甘草-炙甘草 生姜-干姜

四逆汤这一方剂出自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功用是回阳救逆,用于治疗心肾阳衰寒厥证.因阳衰寒盛之证,故以生附子一枚(15g)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为君药.以干姜一两半(6g)温中散寒,助阳通脉.甘草炙二...

附子汤组成的功效有哪些?

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中人参苓,白术芍药加方中;祛除寒湿温脾肾,主治肢冷身体痛。

中医给我开了个方子,炮附子30克,干姜40克,炙甘草50克。这方子有什么作用...

回患者提到的中药方上考虑是属于四逆汤,两张方的中药都是一样,在剂量上有所不同,在功效上两者是一样的,其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功效,临床上可用于阳虚疾病导致的四肢冰冷,自汗,气短,精神疲倦,乏力,腹泻,脉细等症状。

请问干姜甘草汤的功效是什么啊?

方剂主治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

尿频、遗尿之肺脾阳虚——甘草干姜汤

【组成】炙甘草干姜【用法】水煎服【功效】辛甘化阳,温养肺胃。【主治】脾胃阳虚证。四肢厥逆,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呃逆。亦可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数,头眩,口不渴。临床常用于血证、咳嗽、遗尿、腰痛、眩晕...

香附子甘草和干姜分别各用多少克?

附子,干姜,甘草,就是四逆汤。用于回阳救逆,有手足厥逆等症状。原方所用剂量甚小。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医路日记120:“甘草附子汤”

适应症状: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者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适应症:痛风、脚气、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大便溏稀、小便不利,不愿意吃冷性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