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最全的三伏天养生知识
2024-02-28 14:26:09 责编:小OO
文档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及养生方法:

1. 注意避暑:避免太阳直晒,以防中暑现象;

2. 注意饮食: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缓解疲劳,清热祛暑;

3. 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注意定时喝水;

4. 不可过量喝酒:大量喝酒易导致湿热过盛;

5. 适量运动:可选择低强度运动,如太极拳,注意运动后少量多次喝水;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三伏天伏天的养生小知识

1. 三伏天小知识
三伏天小知识 1.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养生常识
1、主要食品是选择:绿豆、赤豆、小米养生食谱等各种主食均可,适当食用粗粮和豆制品。

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牛肉、鱼肉、鸡夏季养生食谱肉、鸭肉、动物肝脏等,奶及奶制品,咸鸭蛋、咸鸡蛋、松夏季有哪些食谱花蛋、蛋黄等蛋类。

3、蔬菜的选择:

苦瓜、丝瓜、南瓜、空心菜、马兰头、番茄、蒜苗、茄子、夏季有哪些营养食谱鲜藕、绿豆芽、黄瓜、冬瓜、菜瓜、香菇、紫菜、海带等。

4、水果的选择:

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夏季有那些养生食谱瓜、桃、杨梅、乌梅、李、红枣等。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1、夏夏季有哪些养生菜谱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贪夏季有哪些养身食谱凉而暴吃冷饮。如果过量,会引起疾病,使人胃胀难受,以致腹痛、腹泄。

3、夏季忌暴饮暴食。

4、不要大量补水,大量喝水不仅会冲淡夏天有哪些养生食谱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体内水分和夏季养生有哪些原则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夏季养生食谱一日参考早餐:小米、绿豆、夏季有哪些养生鸡蛋、芹菜、萝卜、圆白菜、海带、青椒等,如小米绿豆粥、煮鸡蛋养生食谱、花卷、多味蔬菜丝;

午餐:粳米、糙米、冬瓜、虾皮、夏季养生食谱鳝鱼、芹菜、鸡蛋、杏仁、豌豆等,如二米饭、杏仁拌豌豆、夏季有哪些食谱翠皮爆鳝丝、冬瓜虾仁汤;

加餐:西瓜适量;

晚餐:百合、粳米、玉夏季有哪些营养食谱米面、苦瓜、猪瘦肉等,如百合粥、玉米。
2.三伏的相关知识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何为三伏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
3.三伏天的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中医院专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帮您安度盛夏: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 *** ,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4.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夏季防暑小常识注意事项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 *** 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日间小睡: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9、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10、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多吃点醋\喝热茶 最佳调味品:食醋。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

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最佳肉食: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料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既解渴又解乏。

此外,起睡定时,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

如何防署 一、防暑宝典之一:喝什么?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①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②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④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矿泉水 果蔬汁 碳酸饮料 运动饮料 功能饮料 牛奶及含乳饮料 二、防暑宝典之二:吃什么?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了营养的吸收。

专家建议: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要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

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

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

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

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

三、防暑宝典之三:防两邪、防贪凉一防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防范措施——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二要防湿邪:“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

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

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范措施——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

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

养生家认为,在。
5.什么是三伏天,和有关的常识,谢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伏天的养生小知识

1. 三伏天小知识
三伏天小知识 1.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养生常识
1、主要食品是选择:绿豆、赤豆、小米养生食谱等各种主食均可,适当食用粗粮和豆制品。

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牛肉、鱼肉、鸡夏季养生食谱肉、鸭肉、动物肝脏等,奶及奶制品,咸鸭蛋、咸鸡蛋、松夏季有哪些食谱花蛋、蛋黄等蛋类。

3、蔬菜的选择:

苦瓜、丝瓜、南瓜、空心菜、马兰头、番茄、蒜苗、茄子、夏季有哪些营养食谱鲜藕、绿豆芽、黄瓜、冬瓜、菜瓜、香菇、紫菜、海带等。

4、水果的选择:

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夏季有那些养生食谱瓜、桃、杨梅、乌梅、李、红枣等。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1、夏夏季有哪些养生菜谱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贪夏季有哪些养身食谱凉而暴吃冷饮。如果过量,会引起疾病,使人胃胀难受,以致腹痛、腹泄。

3、夏季忌暴饮暴食。

4、不要大量补水,大量喝水不仅会冲淡夏天有哪些养生食谱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体内水分和夏季养生有哪些原则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夏季养生食谱一日参考早餐:小米、绿豆、夏季有哪些养生鸡蛋、芹菜、萝卜、圆白菜、海带、青椒等,如小米绿豆粥、煮鸡蛋养生食谱、花卷、多味蔬菜丝;

午餐:粳米、糙米、冬瓜、虾皮、夏季养生食谱鳝鱼、芹菜、鸡蛋、杏仁、豌豆等,如二米饭、杏仁拌豌豆、夏季有哪些食谱翠皮爆鳝丝、冬瓜虾仁汤;

加餐:西瓜适量;

晚餐:百合、粳米、玉夏季有哪些营养食谱米面、苦瓜、猪瘦肉等,如百合粥、玉米。
2.三伏的相关知识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何为三伏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
3.三伏天的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中医院专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帮您安度盛夏: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 *** ,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4.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夏季防暑小常识注意事项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 *** 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日间小睡: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9、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10、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多吃点醋\喝热茶 最佳调味品:食醋。酷热出汗多,多吃点醋,能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同时吃点醋有助于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

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最佳肉食:鸭肉。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疾疗病。

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料既非各种冷饮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极普通的热茶,既解渴又解乏。

此外,起睡定时,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

如何防署 一、防暑宝典之一:喝什么?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①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②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④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矿泉水 果蔬汁 碳酸饮料 运动饮料 功能饮料 牛奶及含乳饮料 二、防暑宝典之二:吃什么?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了营养的吸收。

专家建议: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要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处的。

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对于慢性水肿和肾炎有好处。

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莲子粥能健脾益气,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有好处。

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压的作用。

银耳粥生津润肺,滋阴养肺,可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

三、防暑宝典之三:防两邪、防贪凉一防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防范措施——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二要防湿邪:“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

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

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范措施——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

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

养生家认为,在。
5.什么是三伏天,和有关的常识,谢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三伏天是一个重要的时候,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现在正是进入三伏的时候了,天气酷热,温度极高,热得就像热锅中的蚂蚁一样……下面看看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及相关资料。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1

   1、养 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养生策略

   1、西洋参泡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人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

   2、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2、养 心

  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人五脏之中的心与夏相应,故夏季人们当以养心为主。

   养生策略

   常吃红色食物

  国家高级营养师李永华介绍,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

   3、健 脾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2

   何为三伏?

  中国古人对三伏的来源和定义,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7月13日交“头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

  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所谓庚日,是指农历天干为庚的日子,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六种,依次每十天轮流一下(即六十甲子中的六庚日)。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三伏养生之饮食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俗话说“热在三伏”。户外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室内空调冷嗖嗖地吹着,在忽冷忽热中,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难免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在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些什么呢?

   1、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3、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3

   三伏天这些事需注意

  首先,夏天应该注意少吃瓜,特别是西瓜,虽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对于冰饮一类,夏天更是不宜多食,特别是老年人更不宜饮用冷饮、雪糕之类的食物。

  其次,日常生活细节要注意。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

  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熬夜纳凉也是大忌,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天应该睡30~60分钟午觉。

  另外,夏天虽然天热但还是应适当运动,不宜久坐不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三伏天应该如何养生

  三伏天养生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补三伏。至于三伏天养生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三伏灸中医疗法、三伏进补,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

   1、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三伏灸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3、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徐州人也常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三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的经验总结。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期间要注意补水。另外,老年人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运动量适量,避免出现身体难以负荷的现象。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三伏天是一个重要的时候,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现在正是进入三伏的时候了,天气酷热,温度极高,热得就像热锅中的蚂蚁一样……下面看看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及相关资料。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1

   1、养 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养生策略

   1、西洋参泡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人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

   2、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2、养 心

  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人五脏之中的心与夏相应,故夏季人们当以养心为主。

   养生策略

   常吃红色食物

  国家高级营养师李永华介绍,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

   3、健 脾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2

   何为三伏?

  中国古人对三伏的来源和定义,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7月13日交“头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

  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所谓庚日,是指农历天干为庚的日子,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六种,依次每十天轮流一下(即六十甲子中的六庚日)。

  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

   三伏养生之饮食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俗话说“热在三伏”。户外阳光火辣辣地烤着,室内空调冷嗖嗖地吹着,在忽冷忽热中,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难免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食欲大减、胃肠道功能紊乱。所以,在三伏天,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些什么呢?

   1、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3、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天中医养生知识3

   三伏天这些事需注意

  首先,夏天应该注意少吃瓜,特别是西瓜,虽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对于冰饮一类,夏天更是不宜多食,特别是老年人更不宜饮用冷饮、雪糕之类的食物。

  其次,日常生活细节要注意。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

  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熬夜纳凉也是大忌,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天应该睡30~60分钟午觉。

  另外,夏天虽然天热但还是应适当运动,不宜久坐不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三伏天应该如何养生

  三伏天养生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补三伏。至于三伏天养生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三伏灸中医疗法、三伏进补,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

   1、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三伏灸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3、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徐州人也常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三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的经验总结。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期间要注意补水。另外,老年人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运动量适量,避免出现身体难以负荷的现象。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在中国,入伏天的话各个地方会有不一样的风俗,不过很多人不了解入伏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三伏天养生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是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1

   一、宜补阳

  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冬季内伏寒邪,达到其他季节所达不到的双重功效。一旦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疾病能更好被治愈,将邪气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闷热、烦躁。

   二、宜食补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在食补时,知悉以下几点十分有益。

   瓜菜 清热

  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还有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

   酸能 生津

  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多食 鱼类

  各种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有其侧重的养生功能。如鲫鱼汤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鲈鱼则能补益肝肾,无腥味,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多食豆类

  宋代医著《朱氏集验方》载有“三豆汤”之方,即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三、宜有度

  夏天人体阳气最重,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

  夏季切勿贪凉,用冷饮解暑降温、食用凉菜未尝不可,但不知节制则对身体有害无益。还有就是不宜大量饮用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祛火中药成分的凉茶类饮料。另外,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最好根据体质调温。

   四、宜缓动

  炎热的夏季,人们本来就容易出汗,如果锻炼,更容易出汗,且运动过度会损伤身体机能。人们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如练太极拳,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

   五、宜补水

  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伏天稍动就容易大汗淋漓,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要按出汗量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还要定时喝水,白开水、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中,中药饮品以防暑清热饮、防暑和胃饮及利喉清咽茶居多。

  三伏天养生,首重在“养”。我们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养生。中医最注重的就是平衡,因此,我们在养生之时,更要注重平衡,补益有度,以便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2

   “以热制热”——三伏天的养生法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三伏天应顺着季节规律,用“热养法”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1、多喝热茶

  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温度不应超过60摄氏度。

   2、吃点热食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温性调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点。

  羊肉、牛肉等热性的肉类,也可以温阳散寒,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有牙痛、上火、发烧等症状,或者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

   3、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会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排热。水温一般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为宜,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

   4、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泡脚时适宜水温为42摄氏度,以温暖舒适为宜。

   5、做艾灸

  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的暑热也随之排出,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

   6、适当出汗

  夏天要“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选择慢跑、太极、健步走、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建议早上或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消暑纳凉——舒服过伏天

  夏季如果觉得汗流浃背、食欲减退,试试专家推荐的解暑法,不用把空调开到最大,也能“自然凉”。

   1、少量多次补水

  夏季应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喝。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

   2、吃“苦”开胃

  进入三伏天容易食欲不振,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如苦瓜等。中医认为,苦入心,能清心火,利于夏季养心。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3、衣物选棉麻材质

  衣服的材质会影响汗液蒸发,推荐宽松、吸湿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或者选择透气性强的合成纤维材料。

   4、晚睡早起

  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晚上11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较好。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钟,有利于气血平衡,帮助补充体力。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3

  夏季三伏天的特点是地表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此时人体会感到疲乏身重,晚上睡眠质量差,体热多汗,会造*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导致很多人酷爱在夏天吃冷饮及寒凉食物。但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容易形成暑兼湿邪。

  若人体正气不足,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如果过多的摄入寒凉的食物,容易导致湿气进入人体,外湿与内湿结合,影响脾胃功能的运行,从而是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导致湿邪内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西洋参中含有一种叫人参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养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清热解毒。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体内热毒过盛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喝绿豆汤,煮的时间就应加长,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煮至豆烂开花。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饮刚好可以调整一下。三豆饮源自《世医得效方》十九卷,元代危亦林编撰,是以黑豆、绿豆、赤小豆为主料制作的药膳。

  在三豆饮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是偏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因此,三豆饮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所以炎夏季节即使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饮,就不会给体弱之人的脾胃带来伤害。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在中国,入伏天的话各个地方会有不一样的风俗,不过很多人不了解入伏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三伏天养生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是三伏天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1

   一、宜补阳

  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最适宜温补阳气,驱散寒邪。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冬季内伏寒邪,达到其他季节所达不到的双重功效。一旦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被赶出体外,疾病能更好被治愈,将邪气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闷热、烦躁。

   二、宜食补

  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且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三伏天的中医食疗文化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在食补时,知悉以下几点十分有益。

   瓜菜 清热

  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黄瓜生吃最好,苦瓜是体热者最好的选择,炒冬瓜籽可以祛湿,把西瓜皮洗净炒菜吃也能清热,还有薏米红豆可达到良好的祛湿效果。

   酸能 生津

  流汗过多可耗气伤阴。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柠檬、乌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

   多食 鱼类

  各种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有其侧重的养生功能。如鲫鱼汤祛湿,常见的草鱼有暖胃明目之效;鲈鱼则能补益肝肾,无腥味,红烧、清蒸、炖汤均可。

   多食豆类

  宋代医著《朱氏集验方》载有“三豆汤”之方,即绿豆、赤小豆和黑豆。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暑、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取上述三种豆类各20克,洗净浸泡1小时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豆子开花后也可放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可一周喝两次。

   三、宜有度

  夏天人体阳气最重,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规律。

  夏季切勿贪凉,用冷饮解暑降温、食用凉菜未尝不可,但不知节制则对身体有害无益。还有就是不宜大量饮用含有菊花、金银花、荷叶等祛火中药成分的凉茶类饮料。另外,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最好根据体质调温。

   四、宜缓动

  炎热的夏季,人们本来就容易出汗,如果锻炼,更容易出汗,且运动过度会损伤身体机能。人们应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如练太极拳,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增强体质。

   五、宜补水

  补水养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伏天稍动就容易大汗淋漓,继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要按出汗量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还要定时喝水,白开水、茶水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中,中药饮品以防暑清热饮、防暑和胃饮及利喉清咽茶居多。

  三伏天养生,首重在“养”。我们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养生。中医最注重的就是平衡,因此,我们在养生之时,更要注重平衡,补益有度,以便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2

   “以热制热”——三伏天的养生法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三伏天应顺着季节规律,用“热养法”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1、多喝热茶

  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温度不应超过60摄氏度。

   2、吃点热食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温性调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点。

  羊肉、牛肉等热性的肉类,也可以温阳散寒,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有牙痛、上火、发烧等症状,或者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

   3、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会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排热。水温一般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为宜,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

   4、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泡脚时适宜水温为42摄氏度,以温暖舒适为宜。

   5、做艾灸

  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的暑热也随之排出,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

   6、适当出汗

  夏天要“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选择慢跑、太极、健步走、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建议早上或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消暑纳凉——舒服过伏天

  夏季如果觉得汗流浃背、食欲减退,试试专家推荐的解暑法,不用把空调开到最大,也能“自然凉”。

   1、少量多次补水

  夏季应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喝。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

   2、吃“苦”开胃

  进入三伏天容易食欲不振,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如苦瓜等。中医认为,苦入心,能清心火,利于夏季养心。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3、衣物选棉麻材质

  衣服的材质会影响汗液蒸发,推荐宽松、吸湿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或者选择透气性强的合成纤维材料。

   4、晚睡早起

  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晚上11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较好。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钟,有利于气血平衡,帮助补充体力。

  三伏天的养生知识3

  夏季三伏天的特点是地表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此时人体会感到疲乏身重,晚上睡眠质量差,体热多汗,会造*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导致很多人酷爱在夏天吃冷饮及寒凉食物。但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容易形成暑兼湿邪。

  若人体正气不足,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如果过多的摄入寒凉的食物,容易导致湿气进入人体,外湿与内湿结合,影响脾胃功能的运行,从而是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导致湿邪内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西洋参中含有一种叫人参皂苷的成分,具有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养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清热解毒。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体内热毒过盛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喝绿豆汤,煮的时间就应加长,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煮至豆烂开花。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饮刚好可以调整一下。三豆饮源自《世医得效方》十九卷,元代危亦林编撰,是以黑豆、绿豆、赤小豆为主料制作的药膳。

  在三豆饮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是偏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因此,三豆饮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所以炎夏季节即使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饮,就不会给体弱之人的脾胃带来伤害。

三伏天养生要诀

三伏天养生要诀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身体容易感到不适,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如果能借此季节排毒,可谓是最佳时机。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在饮食调养上,还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夏。另外,不宜过分强调“夏练三伏”,酷暑锻炼还应讲究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下面是关于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看一看吧,对你有帮助!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 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拓展阅读】

  “三伏”养生多酸少甘

  流汗、拔火罐、刮痧助三伏健康“排毒”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暑湿之毒也最盛,易侵袭人体。但如果通过合理安排饮食,适度流汗,并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可让身体轻松排去三伏暑湿。

  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徐世芬分析说,相比冬天排毒,三伏天效果会更加明显。不过,是否适合排毒还要看个人的体质,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调整人的体温和体液,同时将体内废物排出,血液循环也更为通畅。

  但值得提醒的是,出汗时人体毛孔张开,最好赶快擦干身子,避免吹风和吹空调,防止寒气侵入,引发感冒。刮痧后要避免凉水澡、吃冷饮。三伏天适当身体流汗后要注意补充水分。此外,排毒也要因人而异,有些特殊人群不宜受到过大刺激,如:老人、孩子等体质较弱的人。三伏天排毒时,千万不要过分贪凉,更不要过度待在空调房内或过量吃冷饮,盲目贪凉不利于身体排毒。健康排毒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坚持运动,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愉悦心情。

  绿豆、薏苡仁、酸梅汤“多酸多甘”消暑祛火

  三伏天热症较重,容易火气上升、情绪烦躁、焦虑激动、失眠等,夏季暑湿,适宜清补,“祛火”是夏日食补的关键。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徐世芬说,多种排毒方法其实也适用于消暑祛火,但同时也要注意,三伏天不能总处于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因为温度过低,可能使人体毛孔闭塞,体内热量不易散发,影响祛火效果。饮食也是祛火的重要环节。夏日祛火的食物包括: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蔬果,牛奶性微寒,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祛火”良品。

  盛夏酷热,不少人爱吃冷饮,导致湿气侵入,影响脾胃消化功能,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等。如果吃太多肥腻补品,反会加重损胃伤脾,影响营养吸收。因此,像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瘦肉、鳝鱼、鸭肉等,都是夏季的最好食品。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功能,不宜多食。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吃些甘凉或甘寒之物,夏季还可再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在三伏天喝上一杯冰凉的酸梅汤,不仅神清气爽,还有助于消食合中、生津止渴、除烦安神。

  “夏练三伏”不宜勉强 “慢运动”更合适

  俗语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意义在于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的确,成天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躺着、坐着,一点运动量都没有,会使身体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下降。但在高温三伏天,在酷热的室外做大量高强度运动,也是不可取的,这种锻炼方法不应过度提倡,特别是老年人、孩子和长期不运动的人群。夏天本来体温就高,再加上户外锻炼增加皮肤热量,使人体脱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心血管运氧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紊乱。像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夏练三伏”。

  但这并不是说,三伏天就要完全避开暑气,一点运动都不做,适当运动量有助于调节湿热,加快新陈代谢。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兆善建议一个 “慢”字,在三伏天做些慢运动、有氧运动,在温度不是特别高时,到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一来不会中暑,二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但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若在高温天进行运动时感到身体不适,则千万不要勉强,应及时就医。

;

三伏天养生要诀

三伏天养生要诀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身体容易感到不适,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如果能借此季节排毒,可谓是最佳时机。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在饮食调养上,还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夏。另外,不宜过分强调“夏练三伏”,酷暑锻炼还应讲究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下面是关于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看一看吧,对你有帮助!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 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拓展阅读】

  “三伏”养生多酸少甘

  流汗、拔火罐、刮痧助三伏健康“排毒”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暑湿之毒也最盛,易侵袭人体。但如果通过合理安排饮食,适度流汗,并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可让身体轻松排去三伏暑湿。

  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徐世芬分析说,相比冬天排毒,三伏天效果会更加明显。不过,是否适合排毒还要看个人的体质,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调整人的体温和体液,同时将体内废物排出,血液循环也更为通畅。

  但值得提醒的是,出汗时人体毛孔张开,最好赶快擦干身子,避免吹风和吹空调,防止寒气侵入,引发感冒。刮痧后要避免凉水澡、吃冷饮。三伏天适当身体流汗后要注意补充水分。此外,排毒也要因人而异,有些特殊人群不宜受到过大刺激,如:老人、孩子等体质较弱的人。三伏天排毒时,千万不要过分贪凉,更不要过度待在空调房内或过量吃冷饮,盲目贪凉不利于身体排毒。健康排毒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坚持运动,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愉悦心情。

  绿豆、薏苡仁、酸梅汤“多酸多甘”消暑祛火

  三伏天热症较重,容易火气上升、情绪烦躁、焦虑激动、失眠等,夏季暑湿,适宜清补,“祛火”是夏日食补的关键。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徐世芬说,多种排毒方法其实也适用于消暑祛火,但同时也要注意,三伏天不能总处于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因为温度过低,可能使人体毛孔闭塞,体内热量不易散发,影响祛火效果。饮食也是祛火的重要环节。夏日祛火的食物包括: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蔬果,牛奶性微寒,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祛火”良品。

  盛夏酷热,不少人爱吃冷饮,导致湿气侵入,影响脾胃消化功能,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等。如果吃太多肥腻补品,反会加重损胃伤脾,影响营养吸收。因此,像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瘦肉、鳝鱼、鸭肉等,都是夏季的最好食品。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功能,不宜多食。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吃些甘凉或甘寒之物,夏季还可再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在三伏天喝上一杯冰凉的酸梅汤,不仅神清气爽,还有助于消食合中、生津止渴、除烦安神。

  “夏练三伏”不宜勉强 “慢运动”更合适

  俗语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意义在于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的确,成天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躺着、坐着,一点运动量都没有,会使身体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下降。但在高温三伏天,在酷热的室外做大量高强度运动,也是不可取的,这种锻炼方法不应过度提倡,特别是老年人、孩子和长期不运动的人群。夏天本来体温就高,再加上户外锻炼增加皮肤热量,使人体脱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心血管运氧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紊乱。像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夏练三伏”。

  但这并不是说,三伏天就要完全避开暑气,一点运动都不做,适当运动量有助于调节湿热,加快新陈代谢。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兆善建议一个 “慢”字,在三伏天做些慢运动、有氧运动,在温度不是特别高时,到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一来不会中暑,二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但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若在高温天进行运动时感到身体不适,则千万不要勉强,应及时就医。

;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三伏天调理身体的小知识呢?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一】

  1、三伏贴

  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草药材,还全是性热原材料,有舒经经络的功效,三伏天的情况下贴一个三伏贴能够协助人体存款气血,防止冬季严寒的情况下人体阳气虚而被凉气所伤,还能推动人体体内湿气的排出来。

  2、蒸桑拿

  人吃五谷杂粮,人体里边在所难免沉定一些内毒素,时间长了非常容易造*体病症,三伏天的情况下人体皮肤毛孔是开启的,这个时候去蒸桑拿能够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针对人体体内湿气的排出来也很有益处。

  3、热水泡脚

  长期性日常生活在气侯湿冷的地区,人体里边非常容易存款体内湿气,时间长了,部分会出现酸疼、发胀的状况,足部坐落于人体的末端,血液商品流通到足部是较为迟缓的,因此,足部体内湿气经常较为重,三伏天的情况下人体基础代谢较快,常常热水泡脚能够协助人体排出来体内湿气。

  4、洗澡

  洗澡的情况下,人体皮肤毛孔处在伸开情况,有益于消除人体里边的寒湿之气,湿气太重的人何不常常泡个澡、去祛湿,还能身体排毒、推动人体基础代谢,针对女性朋友而言也有瘦身减肥、养颜美容的功效。

  5、艾草叶是中药材中的温性原材料,三伏天的情况下气侯酷热,人体皮肤毛孔全是伸开的,做艾炙能够将人体中的寒湿之气给排出来身体之外,针对湿气太重的人而言,夏季做艾炙是最好不过的去湿气方式。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二】

  一、吃伏叫鸡

  农村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的说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鸡,也就是公鸡,古人认为刚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通过吃伏叫鸡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湿气都*出来。

  伏叫鸡的做法

  食材:嫩公鸡1000克姜400克,紫苏50克,盐、白酒、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好食材,鸡肉清洗干净,内脏保留(一般都讲究吃全鸡,内脏也不能少),紫苏和姜清洗干净。

  2.鸡肉切块(不要太小因为后面还要炖)。

  3.姜洗干净不用去皮,直接切片。

  4.紫苏洗干净稍微晾一下。

  5.将紫苏放入砂锅,砂锅内加三分之一的水,开小火煎15分钟。

  6.锅内放少量油,加入切好的鸡肉块翻炒(内脏晚一会儿再加,要不然会炒烂)。

  7.炒至鸡肉微微发白,加入姜片继续翻炒,淋入白酒(正宗的做法是喷,娘娘没那个本事,淋进去也一样的),放入内脏轻微翻炒至内脏脱生。

  8.将炒制好的鸡肉放入砂锅中。

  9.大火转小火煨40分钟,出锅前10分钟撒入适量盐翻动一下,基本锅内剩一点点汤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二、喝姜茶

  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驱寒、除湿、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湿气、寒气的效果。

  食材:红糖30克,生姜15克,红枣50克。

  做法步骤;

  1.生姜切片,放入壶中,加入红枣,加入1000毫升,小火煮开5分钟后关火。

  2.加入红糖,盖上盖子焖5-10分钟即可。

  2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在三伏天泡脚效果尤佳。

  一、艾叶泡脚

  材料:艾叶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将艾叶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

  2.将艾叶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温热略烫的程度,即可开始泡脚。

  3.泡脚20-30分钟即可。

  二、花椒泡脚

  材料:花椒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将花椒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

  2.将花椒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温热略烫的程度,即可开始泡脚。

  3.泡脚20-30分钟即可。三伏贴

  3三伏天时身体阳气大盛,毛孔打开,此时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功效的三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驱除寒湿的功效。

  注意:

  三伏贴的使用需要根据年龄、皮肤状态等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因此建议到到中医院贴,避免皮肤灼伤的风险。嗮背

  4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我们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

  做法

  第一次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不必太长,20分钟左右即可,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时间,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佳。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把皮肤晒伤、晒痛。

  注意

  1.适合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经常便溏腹泻、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

  2.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过于饥饿。

  3.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晒;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年龄大的慎晒,需家人陪同;孕妇不可以晒;喝完酒不能晒。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三】

  1、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

  2、艾灸: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

  3、拔罐: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

  4、蒸桑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四】

  三伏天养生常识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类食品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哪些

  1、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

  3、适当运动

  夏季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夏季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五】

  它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来确定的。每年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叫做“三伏”。

  “庚”就是十天干中的“庚”,庚与庚相隔是10天,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时间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时间间隔为20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六】

  1、多喝姜茶

  进入三伏天时,可以多吃一些姜祛体内的湿气。因为,生姜辛温,有散寒发汗等各种功效,但生吃较为辛辣。若不喜欢直接吃的,可以拿它来泡姜茶喝。把水烧开,倒入杯子中,然后放几片切好的姜,泡10分钟就拿来喝,是一种简便的去湿保健方法。而且根据调查发现,在三伏天最适宜的排湿方法就是喝姜茶。

  2、温水泡脚

  由于三伏天其它炎热,要天天洗澡,但很少有人会泡脚。其实天气越热,体内的湿气也越重,所以泡脚就非常的重要。用温水去泡脚,可以刺激我们的人体中的经络。建议大家在睡觉前用40度的温水进行泡脚,不仅能够去除湿气,还能够提高睡眠质量。

  3、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健脾化湿的食物有薏米、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等。虽然辣椒能开胃助消化,但祛湿功效却一般。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三伏天调理身体的小知识呢?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一】

  1、三伏贴

  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草药材,还全是性热原材料,有舒经经络的功效,三伏天的情况下贴一个三伏贴能够协助人体存款气血,防止冬季严寒的情况下人体阳气虚而被凉气所伤,还能推动人体体内湿气的排出来。

  2、蒸桑拿

  人吃五谷杂粮,人体里边在所难免沉定一些内毒素,时间长了非常容易造*体病症,三伏天的情况下人体皮肤毛孔是开启的,这个时候去蒸桑拿能够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针对人体体内湿气的排出来也很有益处。

  3、热水泡脚

  长期性日常生活在气侯湿冷的地区,人体里边非常容易存款体内湿气,时间长了,部分会出现酸疼、发胀的状况,足部坐落于人体的末端,血液商品流通到足部是较为迟缓的,因此,足部体内湿气经常较为重,三伏天的情况下人体基础代谢较快,常常热水泡脚能够协助人体排出来体内湿气。

  4、洗澡

  洗澡的情况下,人体皮肤毛孔处在伸开情况,有益于消除人体里边的寒湿之气,湿气太重的人何不常常泡个澡、去祛湿,还能身体排毒、推动人体基础代谢,针对女性朋友而言也有瘦身减肥、养颜美容的功效。

  5、艾草叶是中药材中的温性原材料,三伏天的情况下气侯酷热,人体皮肤毛孔全是伸开的,做艾炙能够将人体中的寒湿之气给排出来身体之外,针对湿气太重的人而言,夏季做艾炙是最好不过的去湿气方式。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二】

  一、吃伏叫鸡

  农村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的说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鸡,也就是公鸡,古人认为刚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通过吃伏叫鸡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湿气都*出来。

  伏叫鸡的做法

  食材:嫩公鸡1000克姜400克,紫苏50克,盐、白酒、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好食材,鸡肉清洗干净,内脏保留(一般都讲究吃全鸡,内脏也不能少),紫苏和姜清洗干净。

  2.鸡肉切块(不要太小因为后面还要炖)。

  3.姜洗干净不用去皮,直接切片。

  4.紫苏洗干净稍微晾一下。

  5.将紫苏放入砂锅,砂锅内加三分之一的水,开小火煎15分钟。

  6.锅内放少量油,加入切好的鸡肉块翻炒(内脏晚一会儿再加,要不然会炒烂)。

  7.炒至鸡肉微微发白,加入姜片继续翻炒,淋入白酒(正宗的做法是喷,娘娘没那个本事,淋进去也一样的),放入内脏轻微翻炒至内脏脱生。

  8.将炒制好的鸡肉放入砂锅中。

  9.大火转小火煨40分钟,出锅前10分钟撒入适量盐翻动一下,基本锅内剩一点点汤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二、喝姜茶

  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驱寒、除湿、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湿气、寒气的效果。

  食材:红糖30克,生姜15克,红枣50克。

  做法步骤;

  1.生姜切片,放入壶中,加入红枣,加入1000毫升,小火煮开5分钟后关火。

  2.加入红糖,盖上盖子焖5-10分钟即可。

  2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在三伏天泡脚效果尤佳。

  一、艾叶泡脚

  材料:艾叶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将艾叶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

  2.将艾叶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温热略烫的程度,即可开始泡脚。

  3.泡脚20-30分钟即可。

  二、花椒泡脚

  材料:花椒100克,水2000毫升。

  做法:

  1.将花椒放入锅中,加水煮5-10分钟。

  2.将花椒煮好的水倒入桶中,放置温热略烫的程度,即可开始泡脚。

  3.泡脚20-30分钟即可。三伏贴

  3三伏天时身体阳气大盛,毛孔打开,此时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功效的三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驱除寒湿的功效。

  注意:

  三伏贴的使用需要根据年龄、皮肤状态等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因此建议到到中医院贴,避免皮肤灼伤的风险。嗮背

  4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我们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

  做法

  第一次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不必太长,20分钟左右即可,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时间,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佳。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把皮肤晒伤、晒痛。

  注意

  1.适合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经常便溏腹泻、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

  2.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过于饥饿。

  3.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晒;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年龄大的慎晒,需家人陪同;孕妇不可以晒;喝完酒不能晒。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三】

  1、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

  2、艾灸: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

  3、拔罐: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

  4、蒸桑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四】

  三伏天养生常识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类食品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哪些

  1、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

  3、适当运动

  夏季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夏季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五】

  它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来确定的。每年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叫做“三伏”。

  “庚”就是十天干中的“庚”,庚与庚相隔是10天,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由于末伏日期是定在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时间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时间间隔为20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小知识(精选6篇)【篇六】

  1、多喝姜茶

  进入三伏天时,可以多吃一些姜祛体内的湿气。因为,生姜辛温,有散寒发汗等各种功效,但生吃较为辛辣。若不喜欢直接吃的,可以拿它来泡姜茶喝。把水烧开,倒入杯子中,然后放几片切好的姜,泡10分钟就拿来喝,是一种简便的去湿保健方法。而且根据调查发现,在三伏天最适宜的排湿方法就是喝姜茶。

  2、温水泡脚

  由于三伏天其它炎热,要天天洗澡,但很少有人会泡脚。其实天气越热,体内的湿气也越重,所以泡脚就非常的重要。用温水去泡脚,可以刺激我们的人体中的经络。建议大家在睡觉前用40度的温水进行泡脚,不仅能够去除湿气,还能够提高睡眠质量。

  3、吃健脾化湿的食物

  健脾化湿的食物有薏米、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等。虽然辣椒能开胃助消化,但祛湿功效却一般。

2022年三伏天的养生秘笈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我们在这时需要注意防暑和排湿气。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年三伏天的养生秘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三伏天相关内容推荐↓↓↓

三伏天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2022三伏天过后要注意什么

三伏天吃鸡有什么功效

三伏天吃狗肉的好处

三伏天的养生秘笈

① 热水泡脚——祛湿邪

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② 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③ 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④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专家提醒,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⑤伏天艾灸,冬病 夏至

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伏天热气旺盛、疾病多发,抵抗力差的人容易生病、感冒、发烧、咳嗽,此时非常适合进行艾灸调理机体。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 方法 。它不但可以温通经络、祛湿逐寒、协调阴阳、作用机理,还能够温气活血、消肿止痛、防病保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专家建议,在三伏天这日子,在足三里、关元穴、中脘、太溪等穴位进行艾灸,可适当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体壮、病情轻、病程短者,一周二至三次艾灸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1、保证睡眠充足

在三伏天里,时常会遇到“*两重天”的情景—外面的气温高的让人无法忍受,走进室内,空调的温度又开得很低,虽然感觉上特别爽,但是最容易引起感冒等一些不适症状,从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因此,在三伏天应合理调节空调的温度,不能开的过低,需保持充足的睡眠,有适当的午睡时间,这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养心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的过多易损伤心气,心气不足则易生悲。中医也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通”,所以养生要“静养”。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身体排除大量的汗液,会造成一些矿物质的流失,如钾、钙、钠等,这样就容易引起萎靡不振、四肢无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所以三伏天养生应避免大汗淋漓,要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3、需要养气

三伏天气炎热,是阳气最旺盛的阶段,容易伤气,会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有的人在酷热的三伏天里,常常喝冰水或冰饮料来解渴,虽然当时过瘾,但其实过完当时的瘾之后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这样做容易造成了血管的急剧收缩,阻碍了血液循环,不利于体内散热,会是寒气会积聚在体内,为日后的脾胃虚寒埋下病根。

建议可以自制一杯蒲公英马齿苋茶,能够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很好地帮助身体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4、祛湿排毒

入伏后,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大,闷热潮湿的伏天,人体还容易被湿邪侵袭,导致人体湿热重,出现头发油腻,皮肤暗黄粗糙,大腹便便,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看起来满身都是毛病。

5、少吃冷饮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6、预防感冒

三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因为很多人因为天气热喜欢待在空调房间里,现在很多人喜欢长时待间在空调房里,很容易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所以我议大家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待着,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开窗通风,出入冷气房间前要把汗擦干。

注意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切忌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另外,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1、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防晒防中暑

三伏天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温度特别高,尤其是中午的时候,预防中暑是重中之重。营养学专家提醒:当最高气温超过30°了,人就要减少运动量,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间减少户外活动。要外出的话,要做好相应的防暑 措施 ,如打遮阳伞、戴太阳镜、涂防晒霜,还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和绿豆汤,消暑又补充水分。同时家里还要备着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2、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3、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冷饮

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人,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又养生。如果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2022年三伏天的养生秘笈相关 文章 :

★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 三伏天养生攻略

★ 三伏天怎么养生好

★ 三伏天怎么养生

★ 不同体质人的三伏天养生方法技巧

★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最有效

★ 三伏天如何去寒气的养生方法

★ 三伏天养生方法

★ 三伏天如何养生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2年三伏天的养生秘笈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我们在这时需要注意防暑和排湿气。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年三伏天的养生秘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三伏天相关内容推荐↓↓↓

三伏天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2022三伏天过后要注意什么

三伏天吃鸡有什么功效

三伏天吃狗肉的好处

三伏天的养生秘笈

① 热水泡脚——祛湿邪

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② 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③ 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④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专家提醒,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⑤伏天艾灸,冬病 夏至

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伏天热气旺盛、疾病多发,抵抗力差的人容易生病、感冒、发烧、咳嗽,此时非常适合进行艾灸调理机体。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 方法 。它不但可以温通经络、祛湿逐寒、协调阴阳、作用机理,还能够温气活血、消肿止痛、防病保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专家建议,在三伏天这日子,在足三里、关元穴、中脘、太溪等穴位进行艾灸,可适当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体壮、病情轻、病程短者,一周二至三次艾灸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1、保证睡眠充足

在三伏天里,时常会遇到“*两重天”的情景—外面的气温高的让人无法忍受,走进室内,空调的温度又开得很低,虽然感觉上特别爽,但是最容易引起感冒等一些不适症状,从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因此,在三伏天应合理调节空调的温度,不能开的过低,需保持充足的睡眠,有适当的午睡时间,这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养心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的过多易损伤心气,心气不足则易生悲。中医也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通”,所以养生要“静养”。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身体排除大量的汗液,会造成一些矿物质的流失,如钾、钙、钠等,这样就容易引起萎靡不振、四肢无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所以三伏天养生应避免大汗淋漓,要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3、需要养气

三伏天气炎热,是阳气最旺盛的阶段,容易伤气,会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有的人在酷热的三伏天里,常常喝冰水或冰饮料来解渴,虽然当时过瘾,但其实过完当时的瘾之后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这样做容易造成了血管的急剧收缩,阻碍了血液循环,不利于体内散热,会是寒气会积聚在体内,为日后的脾胃虚寒埋下病根。

建议可以自制一杯蒲公英马齿苋茶,能够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很好地帮助身体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4、祛湿排毒

入伏后,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大,闷热潮湿的伏天,人体还容易被湿邪侵袭,导致人体湿热重,出现头发油腻,皮肤暗黄粗糙,大腹便便,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看起来满身都是毛病。

5、少吃冷饮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6、预防感冒

三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因为很多人因为天气热喜欢待在空调房间里,现在很多人喜欢长时待间在空调房里,很容易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所以我议大家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待着,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开窗通风,出入冷气房间前要把汗擦干。

注意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切忌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另外,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1、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防晒防中暑

三伏天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温度特别高,尤其是中午的时候,预防中暑是重中之重。营养学专家提醒:当最高气温超过30°了,人就要减少运动量,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间减少户外活动。要外出的话,要做好相应的防暑 措施 ,如打遮阳伞、戴太阳镜、涂防晒霜,还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和绿豆汤,消暑又补充水分。同时家里还要备着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2、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扶阳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3、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之冷饮

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人,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又养生。如果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2022年三伏天的养生秘笈相关 文章 :

★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 三伏天养生攻略

★ 三伏天怎么养生好

★ 三伏天怎么养生

★ 不同体质人的三伏天养生方法技巧

★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最有效

★ 三伏天如何去寒气的养生方法

★ 三伏天养生方法

★ 三伏天如何养生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三伏天怎么养生

三伏天是很夏季很特殊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内,气温较高,天气炎热,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那么三伏天怎么养生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三伏天怎么养生,希望对你有用。

  三伏天怎么养生

夜卧早起

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可以稍微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调息静心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健脾祛湿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尤其到了夏季三伏天,总让人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要想祛湿,一个重要的中医保健措施就是先要健脾。

长夏期间湿气比较重,脾又主湿,而脾湿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人体感觉困乏。所以,长夏期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较差。

健脾祛湿,早、晚进餐时可以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了。

养阳驱邪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所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不依赖空调

空调病,现社会最常见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七类人群三伏天养生的好时节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等,不同的体质应该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三伏天养生的秘诀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适量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身体最怕的事情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三伏天的饮食养生要点

三伏宜清淡

三伏天天气炎热,所以我们的饮食最好向着清淡的方向靠拢,最好选择那些清心消火的食物,而远离油腻的肉食,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三伏天会导致食欲不振,其实食欲不振还会导致我们的肠胃消化功能下降,而那些清心消暑的食物因为易消化所以才会被推荐,但是油腻的肉食却是十分不宜消化的,我们食用它们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胃积食这样的状况发生,所以我们多清淡,少荤腥,便是三伏天要记牢的一个养生点!

三伏须开胃

天气炎热的三伏天,我们的胃口往往就会下降,导致我们出现食欲不振的状况,这状况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状态,还会让我们的身体出现营养跟不上的状况,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对付食欲不振的状况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三伏天,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在这炎热的天气中食欲不振是常常出现的现象,而我们饺子就是开胃解馋的代表之作,当然了,这和饺子要蘸醋吃也不无关系,所以我们三伏天出现食欲不振的状况不妨试一试一些酸食,帮助我们开开胃口哦!

三伏营养要全面

上面的那句话大家也都知道,其实我们除了可以从里面知道三伏天最好吃点酸食帮助开胃,还可以知道一条信息,那就是三伏天我们要吃得营养,才可以更好的度过酷暑,因为三伏天天气炎热会导致我们大量的出汗,而让身体之中的B族维生素和大量的矿物质流失,所以我们要想三伏过的健康,就要吃的营养,慰问我们的五脏庙一下,帮助我们的身体补充三伏天大量流失的营养物质,而面食之中的营养均衡,既可以帮助我们慰问五脏庙,也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的补充身体中所缺失的物质。

三伏天要补充蛋白质

同样的三伏天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损失大量的蛋白质,而我们要是不补充它们就会导致身体出现许多的问题,所以,补充蛋白质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没看到谚语上都说了烙饼卷鸡蛋了么,鸡蛋就是最好的蛋白质的来源,这可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提示。

三伏少辛辣

三伏天的天气炎热无比,我们的身体因为天气的影响而导致身体中的火气旺盛,这本来就已经很伤身了,我们要是再食用辛辣的食物,不啻于火上浇油,让身体内部之火越烧越旺,就会将我们的健康给烧没了,所以三伏天少辛辣。

三伏多甘寒

三伏天,我们喝水多、喝冷饮多,很容易就会导致我们身体之中的湿气加重,此外,即使天气炎热,但是周围的湿气也还是没有消退多少,所以,侍寝很容易的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之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暑湿”,他对我们的脾非常的不利。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食用甘寒或者甘凉的瓜果、食物来对付它,因此我们多吃一点甘凉或者甘寒的食物,就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暑湿”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列的负面影响了!

三伏天怎么养生

三伏天是很夏季很特殊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内,气温较高,天气炎热,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那么三伏天怎么养生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三伏天怎么养生,希望对你有用。

  三伏天怎么养生

夜卧早起

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可以稍微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调息静心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健脾祛湿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尤其到了夏季三伏天,总让人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要想祛湿,一个重要的中医保健措施就是先要健脾。

长夏期间湿气比较重,脾又主湿,而脾湿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人体感觉困乏。所以,长夏期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较差。

健脾祛湿,早、晚进餐时可以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了。

养阳驱邪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所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不依赖空调

空调病,现社会最常见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七类人群三伏天养生的好时节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等,不同的体质应该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三伏天养生的秘诀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适量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身体最怕的事情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三伏天的饮食养生要点

三伏宜清淡

三伏天天气炎热,所以我们的饮食最好向着清淡的方向靠拢,最好选择那些清心消火的食物,而远离油腻的肉食,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三伏天会导致食欲不振,其实食欲不振还会导致我们的肠胃消化功能下降,而那些清心消暑的食物因为易消化所以才会被推荐,但是油腻的肉食却是十分不宜消化的,我们食用它们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胃积食这样的状况发生,所以我们多清淡,少荤腥,便是三伏天要记牢的一个养生点!

三伏须开胃

天气炎热的三伏天,我们的胃口往往就会下降,导致我们出现食欲不振的状况,这状况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状态,还会让我们的身体出现营养跟不上的状况,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对付食欲不振的状况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三伏天,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在这炎热的天气中食欲不振是常常出现的现象,而我们饺子就是开胃解馋的代表之作,当然了,这和饺子要蘸醋吃也不无关系,所以我们三伏天出现食欲不振的状况不妨试一试一些酸食,帮助我们开开胃口哦!

三伏营养要全面

上面的那句话大家也都知道,其实我们除了可以从里面知道三伏天最好吃点酸食帮助开胃,还可以知道一条信息,那就是三伏天我们要吃得营养,才可以更好的度过酷暑,因为三伏天天气炎热会导致我们大量的出汗,而让身体之中的B族维生素和大量的矿物质流失,所以我们要想三伏过的健康,就要吃的营养,慰问我们的五脏庙一下,帮助我们的身体补充三伏天大量流失的营养物质,而面食之中的营养均衡,既可以帮助我们慰问五脏庙,也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的补充身体中所缺失的物质。

三伏天要补充蛋白质

同样的三伏天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损失大量的蛋白质,而我们要是不补充它们就会导致身体出现许多的问题,所以,补充蛋白质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没看到谚语上都说了烙饼卷鸡蛋了么,鸡蛋就是最好的蛋白质的来源,这可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提示。

三伏少辛辣

三伏天的天气炎热无比,我们的身体因为天气的影响而导致身体中的火气旺盛,这本来就已经很伤身了,我们要是再食用辛辣的食物,不啻于火上浇油,让身体内部之火越烧越旺,就会将我们的健康给烧没了,所以三伏天少辛辣。

三伏多甘寒

三伏天,我们喝水多、喝冷饮多,很容易就会导致我们身体之中的湿气加重,此外,即使天气炎热,但是周围的湿气也还是没有消退多少,所以,侍寝很容易的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之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暑湿”,他对我们的脾非常的不利。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食用甘寒或者甘凉的瓜果、食物来对付它,因此我们多吃一点甘凉或者甘寒的食物,就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暑湿”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列的负面影响了!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三伏天养生方面的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我为大家呈现“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篇一】

  三伏天养生吃的食物

  1、莲子

  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结、腹胀者,最好少吃。

  2、菊花

  清香宜人的甘菊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还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及咽喉肿痛。体质偏寒的人要少喝。

  3、海带

  海带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积热,还可以对付因出汗过多导致的体力透支。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海带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但海带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

  4、绿茶

  夏天午后,喝杯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喝绿茶具有坚固牙齿、保护毛细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后喝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绿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胀气。

  5、白菜

  白菜性平寒、味甘,有清热、养胃、解毒的功效,尤其适宜脾胃虚弱或病后体虚者食用,并有防治习惯性便秘的作用。白菜煮熟后,别放置过久,以免滋生细菌。

  6、羊肉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营养学家也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一、三伏天饮食应注意避开冰冷食物

  因为三伏天的时候气温很高,天气很炎热,所以很多人为了给身体降温,就喜欢吃一些冰冻的食物。其实,在三伏天的时候,吃冰冻的食物除了容易刺激肠道之外,还容易诱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更甚至,还会造成身体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特别是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二、三伏天饮食应以开胃为主

  在夏日的高温天气下,很多人都很容易没有食欲,吃不下饭。只是,如果三伏天饮食量太少,身体热量补充太少的话,是很容易导致中暑的。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开胃。而在夏季,能够开胃的蔬菜选择还是比较多,像是苦瓜、苦菜等一些苦味的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酸性的食物,像是山楂、话梅等小食。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食欲更好,也可以选择山药、莲藕、木耳等益气养阴的.食物来食用。

  三、三伏天饮食应多食甘凉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除此之外,夏季的时候,人们又喜欢吃冷食,喝冷饮,造成身体湿气寒气入体,从而引起脾胃功能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减弱。而这个时候,想要调理身体的话,就应该多食一些甘凉的食物,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调理身体,还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热。

  四、三伏天饮食应注意补气去火

  三伏天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炎热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火气。所以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上火症状。这些上火的症状除了身体上的之外,还有情绪上的。所以说,三伏天的时候,饮食一定要注意补气去火。那么补气去火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其实,苦瓜、西红柿、牛奶、鸭肉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补气去火的食物,大家可适当的选择。

  五、三伏天饮食应注意祛除湿气

  三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湿气。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哪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湿气呢?其实,我们常见的可以帮助身体排湿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像是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六、三伏天饮食要注意少糖

  夏季的时候,吃一些甜品,点一杯饮料是很多人的选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如果吃糖太多的话,是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的。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其实,除了这些饮食禁忌之外,三伏天饮食也一定要注意补水,因为夏季身体水分流失是比较快的。好了,三伏天饮食的禁忌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在三伏天的时候多注意。

  夏季三伏天养生几大要诀

  1、晚睡早起午觉补

  晚睡并不是提倡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入睡时间不要超过23点,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中医认为“春生夏长”,人体阳气在夏天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不宜超过1小时,以30~60分钟为宜。

  2、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摄氏度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摄氏度;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

  3、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篇二】

  三伏天养生常识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类食品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哪些

  1、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

  3、适当运动

  夏季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夏季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篇三】

  按照三伏天的时间推断,每年中伏的时候是最热的,今年也不例外。今天三伏天也是中伏最热,也就是7月26日——8月14日。

  三伏天是高温和炎热的时期。在三伏天开始时,炎热的天气刚刚开始,地面吸收的热量大于释放的热量。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在积累。三伏天中期,地面累积的热量达到最大值。因此,三伏天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2022的三伏天时间表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三伏天养生方面的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我为大家呈现“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篇一】

  三伏天养生吃的食物

  1、莲子

  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结、腹胀者,最好少吃。

  2、菊花

  清香宜人的甘菊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还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及咽喉肿痛。体质偏寒的人要少喝。

  3、海带

  海带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积热,还可以对付因出汗过多导致的体力透支。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海带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但海带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

  4、绿茶

  夏天午后,喝杯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喝绿茶具有坚固牙齿、保护毛细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后喝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绿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胀气。

  5、白菜

  白菜性平寒、味甘,有清热、养胃、解毒的功效,尤其适宜脾胃虚弱或病后体虚者食用,并有防治习惯性便秘的作用。白菜煮熟后,别放置过久,以免滋生细菌。

  6、羊肉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营养学家也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一、三伏天饮食应注意避开冰冷食物

  因为三伏天的时候气温很高,天气很炎热,所以很多人为了给身体降温,就喜欢吃一些冰冻的食物。其实,在三伏天的时候,吃冰冻的食物除了容易刺激肠道之外,还容易诱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更甚至,还会造成身体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特别是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一些列不健康的食物。

  二、三伏天饮食应以开胃为主

  在夏日的高温天气下,很多人都很容易没有食欲,吃不下饭。只是,如果三伏天饮食量太少,身体热量补充太少的话,是很容易导致中暑的。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开胃。而在夏季,能够开胃的蔬菜选择还是比较多,像是苦瓜、苦菜等一些苦味的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酸性的食物,像是山楂、话梅等小食。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食欲更好,也可以选择山药、莲藕、木耳等益气养阴的.食物来食用。

  三、三伏天饮食应多食甘凉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除此之外,夏季的时候,人们又喜欢吃冷食,喝冷饮,造成身体湿气寒气入体,从而引起脾胃功能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减弱。而这个时候,想要调理身体的话,就应该多食一些甘凉的食物,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调理身体,还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热。

  四、三伏天饮食应注意补气去火

  三伏天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炎热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火气。所以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的上火症状。这些上火的症状除了身体上的之外,还有情绪上的。所以说,三伏天的时候,饮食一定要注意补气去火。那么补气去火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其实,苦瓜、西红柿、牛奶、鸭肉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补气去火的食物,大家可适当的选择。

  五、三伏天饮食应注意祛除湿气

  三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湿气。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哪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湿气呢?其实,我们常见的可以帮助身体排湿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像是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六、三伏天饮食要注意少糖

  夏季的时候,吃一些甜品,点一杯饮料是很多人的选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如果吃糖太多的话,是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的。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所以说,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其实,除了这些饮食禁忌之外,三伏天饮食也一定要注意补水,因为夏季身体水分流失是比较快的。好了,三伏天饮食的禁忌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在三伏天的时候多注意。

  夏季三伏天养生几大要诀

  1、晚睡早起午觉补

  晚睡并不是提倡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入睡时间不要超过23点,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中医认为“春生夏长”,人体阳气在夏天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不宜超过1小时,以30~60分钟为宜。

  2、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摄氏度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摄氏度;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

  3、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篇二】

  三伏天养生常识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类食品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哪些

  1、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

  3、适当运动

  夏季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夏季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还有2天入伏 2022三伏天养生知识攻略【篇三】

  按照三伏天的时间推断,每年中伏的时候是最热的,今年也不例外。今天三伏天也是中伏最热,也就是7月26日——8月14日。

  三伏天是高温和炎热的时期。在三伏天开始时,炎热的天气刚刚开始,地面吸收的热量大于释放的热量。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在积累。三伏天中期,地面累积的热量达到最大值。因此,三伏天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2022的三伏天时间表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导语: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何才能有效养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别太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饮食开胃。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但酷暑盛夏之时进补会不会有“火上加油”或“虚不受补”的副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三伏”之际,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了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状态。汗出太多,机体就会丧失大量水分、无机盐类和维生素,加之夏季胃液分泌相对减少,功能低下,影响消化吸收,致使营养补充相对减少。此外,酷暑夜短,蚊虫干扰,

  睡眠相对不足,从而易使人体出现虚证,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只有用“补法”才能调整机体功能。对于阴虚者,天越热则阴越虚,阴越虚则虚火越旺,此时补阴,犹如久旱遇甘霖,不会“火上加油”。

  对阴虚内寒者,暑热越盛,阳气越伤,体内越寒,此时进补,恰似雪中送炭,也绝不会“虚不受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补?所谓“补法”,并非单纯地进食美味佳肴或吃补药,而是综合调摄。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有神补、食补、药补等。

  1.顺时调神 即“神补”。首先,在盛夏时节,宜顺应自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其意是指暑天可适当晚睡,早些起床,中午适当安排午休。

  在清晨或傍晚时,可选择公园、河边、湖畔、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进行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导引保健*、气功锻炼,使心情舒畅,胸怀宽阔,神清气和,精力充沛,心神得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参加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2.因人施膳 即“食补”,是指用不同食物补养和调整机体的偏颇。体质偏于气阴虚者,可适当选些甘寒益阴补肾之品,如龟、鳖、鸭、鹅肉做菜肴;偏于阳气虚者,可适当选用温性食品进补,如牛肉、鸡肉、羊肉等,以温中益气,填补精髓,增强体质。

  但由于夏季人体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除适当服食一些上述补品外,饮食宜清凉味淡,少食肥甘油腻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饮用一些保健消暑饮料是必要的,但切忌过度贪凉饮冷。大汗之后不可暴食冷饮,某些慢性病患者更应有所选择。

  3.辨证服药 此为“药补”。阴虚体质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参、沙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等,以及生脉饮、西洋参蜂王浆等中成药。

  阳虚者,可选用巴戟天、蛤蚧、鹿茸等助阳之品,或选用金匮肾气丸、龟龄集等中成药。偏气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

  三伏天应该如何防病

  第一,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是大量的运动,这样身体水分的流失太快了,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的话,就是非常危险的了。上班族应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好喝新鲜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饮冰镇饮料。此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等。

  第二,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尤其是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或吹电风扇,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议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滞留,晚上睡觉时应尽量开窗通风,老年人进冷气房间前要把汗擦干。

  第三,伏天闷热、潮湿、气压低,细菌霉菌滋生繁殖快,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夏天是肠胃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加上体质是虚寒的人,就更加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了,这类人尽量的不要多是生冷的食物。因为冰淇淋、雪糕等冷饮中均含有胆固醇、糖和淀粉等成分,吃冷饮影响正常的食欲,又会使腹泻加重。

  三伏天吃姜补阳气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夏季吃生姜可防治几种病,下面提到的三类人可以适当用些生姜。

  一、腹痛,吐泻,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因为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

  二、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助于驱寒解表。

  三伏天吃羊肉养阳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传统,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养生依据。春夏吃羊肉养阳,等到冬天,手脚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时内有积热,食用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不过,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伏天吃羊肉并非多多易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这样的养生方法,尤其是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切莫随意尝试。

  据《本草从新》记载:“羊肉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湿度最高的季节,此季节人体阳气也最为充足,加之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热,喝羊汤可以形成“内外夹击”,使体内寒气驱逐体外,能起到温中散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因而夏季是‘冬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天适当的吃点热性食物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温,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

  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

  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牛奶鸡蛋和豆类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我建议:夏天时候每天要保证1杯酸奶或牛奶,1个鸡蛋或咸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瘦肉和鱼,以补充铁质。

  三伏天四类特殊人的注意事项

  三伏天老人和小孩应该随时预防中暑。伏天高温高湿,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础代谢增加,机体负担过重,水盐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基础病变的加重,导致疾病复发。老人白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午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小孩子应该注意及时补水。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上班族预防空调病。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摄氏度左右为宜。

  在伏天高温作业的工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导致水盐代谢障碍,极易中暑。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导语: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何才能有效养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别太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饮食开胃。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但酷暑盛夏之时进补会不会有“火上加油”或“虚不受补”的副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三伏”之际,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了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状态。汗出太多,机体就会丧失大量水分、无机盐类和维生素,加之夏季胃液分泌相对减少,功能低下,影响消化吸收,致使营养补充相对减少。此外,酷暑夜短,蚊虫干扰,

  睡眠相对不足,从而易使人体出现虚证,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只有用“补法”才能调整机体功能。对于阴虚者,天越热则阴越虚,阴越虚则虚火越旺,此时补阴,犹如久旱遇甘霖,不会“火上加油”。

  对阴虚内寒者,暑热越盛,阳气越伤,体内越寒,此时进补,恰似雪中送炭,也绝不会“虚不受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补?所谓“补法”,并非单纯地进食美味佳肴或吃补药,而是综合调摄。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有神补、食补、药补等。

  1.顺时调神 即“神补”。首先,在盛夏时节,宜顺应自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其意是指暑天可适当晚睡,早些起床,中午适当安排午休。

  在清晨或傍晚时,可选择公园、河边、湖畔、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进行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导引保健*、气功锻炼,使心情舒畅,胸怀宽阔,神清气和,精力充沛,心神得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参加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2.因人施膳 即“食补”,是指用不同食物补养和调整机体的偏颇。体质偏于气阴虚者,可适当选些甘寒益阴补肾之品,如龟、鳖、鸭、鹅肉做菜肴;偏于阳气虚者,可适当选用温性食品进补,如牛肉、鸡肉、羊肉等,以温中益气,填补精髓,增强体质。

  但由于夏季人体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除适当服食一些上述补品外,饮食宜清凉味淡,少食肥甘油腻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饮用一些保健消暑饮料是必要的,但切忌过度贪凉饮冷。大汗之后不可暴食冷饮,某些慢性病患者更应有所选择。

  3.辨证服药 此为“药补”。阴虚体质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参、沙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等,以及生脉饮、西洋参蜂王浆等中成药。

  阳虚者,可选用巴戟天、蛤蚧、鹿茸等助阳之品,或选用金匮肾气丸、龟龄集等中成药。偏气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

  三伏天应该如何防病

  第一,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是大量的运动,这样身体水分的流失太快了,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的话,就是非常危险的了。上班族应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好喝新鲜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饮冰镇饮料。此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等。

  第二,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尤其是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或吹电风扇,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议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滞留,晚上睡觉时应尽量开窗通风,老年人进冷气房间前要把汗擦干。

  第三,伏天闷热、潮湿、气压低,细菌霉菌滋生繁殖快,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夏天是肠胃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加上体质是虚寒的人,就更加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了,这类人尽量的不要多是生冷的食物。因为冰淇淋、雪糕等冷饮中均含有胆固醇、糖和淀粉等成分,吃冷饮影响正常的食欲,又会使腹泻加重。

  三伏天吃姜补阳气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夏季吃生姜可防治几种病,下面提到的三类人可以适当用些生姜。

  一、腹痛,吐泻,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因为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

  二、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助于驱寒解表。

  三伏天吃羊肉养阳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传统,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养生依据。春夏吃羊肉养阳,等到冬天,手脚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时内有积热,食用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不过,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伏天吃羊肉并非多多易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这样的养生方法,尤其是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切莫随意尝试。

  据《本草从新》记载:“羊肉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湿度最高的季节,此季节人体阳气也最为充足,加之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热,喝羊汤可以形成“内外夹击”,使体内寒气驱逐体外,能起到温中散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因而夏季是‘冬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天适当的吃点热性食物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温,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

  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

  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牛奶鸡蛋和豆类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我建议:夏天时候每天要保证1杯酸奶或牛奶,1个鸡蛋或咸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瘦肉和鱼,以补充铁质。

  三伏天四类特殊人的注意事项

  三伏天老人和小孩应该随时预防中暑。伏天高温高湿,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础代谢增加,机体负担过重,水盐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基础病变的加重,导致疾病复发。老人白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午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小孩子应该注意及时补水。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上班族预防空调病。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摄氏度左右为宜。

  在伏天高温作业的工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导致水盐代谢障碍,极易中暑。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三伏天养生重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个时候健康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三伏天养生重点,欢迎参考!

  1、养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养生策略:西洋参泡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人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2、养心

  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人五脏之中的心与夏相应,故夏季人们当以养心为主。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所以夏季宜注重护心养心。

  养生策略:常吃红色食物

  国家高级营养师李永华介绍,中医认为,夏季养心,而心最喜欢的是红色,所以,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3、健脾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生饮食要点:

  1、橘皮茶

  可以在药店买制好的橘皮,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这道橘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2、山药玉米糊

  买点玉米粉和山药粉,然后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食用后对脾胃很好。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玉米是一种健康粗粮,具有调中健胃、益肺宁心的作用,夏天很多人食欲不好,经常吃点玉米很好。另外,玉米还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3、高粱粥

  高粱做粥喝,对小孩消化不良、*脾胃气虚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高粱有温中健脾、固肠胃、止吐泻的作用。可以熬粥喝,或者和绿豆一起熬粥喝,口感很好。

  4、祛湿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很容易心气亏耗,出现中暑症状。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养生攻略

  1、饮食养生

  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民间也有“夏令进补,冬天打虎”的谚语。饮食进补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三伏天,人体出汗多, 应常吃一些利湿消暑、养阴益气的食品,如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迟钝,如果过食肥甘滋腻之品,则致损伤胃脾,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应多食荷叶、山药、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此外,苦瓜、苋菜、丝瓜、西红柿等性寒凉,有清暑降火功效,宜适量进食。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祛火。西洋参性凉味甘,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的功效。石斛定神定志、滋阴清热,平时可以煮水代茶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贪食生冷,更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肠胃疾病。

  总之,三伏天的饮食应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的调养为主。

  2、起居养生

  盛夏要避免大汗淋漓后突然进入温度低的空调房间,谨防得“空调病”。

  这个时节防治“暑湿感冒”也很重要。比如出现类似头疼、发热、四肢无力、舌苔厚重、没有胃口、腹泻,冷热交纵等,可选用藿香正气水来解暑祛邪。

  3、运动养生

  三伏天,我们应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尤其是老年人。不宜贪凉久居空调室内,要常走出家门,做适当的运动。比如练太极拳、游泳等,都能使机体在盛夏维持健康状态。“动而中和”是运动养身的原则,所谓“中和”就是要适中,要平和,过度和不足都无益于养身。言之“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4、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制定的我国中医传统特效疗法。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皮毛开泄,此时顺时就势,摄取阳气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以鼓舞正气,驱散阴寒,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养生常识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类食品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哪些

  1、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

  3、适当运动

  夏季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夏季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三伏天养生重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个时候健康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三伏天养生重点,欢迎参考!

  1、养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养生策略:西洋参泡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人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2、养心

  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人五脏之中的心与夏相应,故夏季人们当以养心为主。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所以夏季宜注重护心养心。

  养生策略:常吃红色食物

  国家高级营养师李永华介绍,中医认为,夏季养心,而心最喜欢的是红色,所以,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3、健脾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生饮食要点:

  1、橘皮茶

  可以在药店买制好的橘皮,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这道橘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2、山药玉米糊

  买点玉米粉和山药粉,然后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食用后对脾胃很好。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玉米是一种健康粗粮,具有调中健胃、益肺宁心的作用,夏天很多人食欲不好,经常吃点玉米很好。另外,玉米还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

  3、高粱粥

  高粱做粥喝,对小孩消化不良、*脾胃气虚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高粱有温中健脾、固肠胃、止吐泻的作用。可以熬粥喝,或者和绿豆一起熬粥喝,口感很好。

  4、祛湿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很容易心气亏耗,出现中暑症状。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养生攻略

  1、饮食养生

  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民间也有“夏令进补,冬天打虎”的谚语。饮食进补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

  三伏天,人体出汗多, 应常吃一些利湿消暑、养阴益气的食品,如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迟钝,如果过食肥甘滋腻之品,则致损伤胃脾,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应多食荷叶、山药、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此外,苦瓜、苋菜、丝瓜、西红柿等性寒凉,有清暑降火功效,宜适量进食。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祛火。西洋参性凉味甘,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的功效。石斛定神定志、滋阴清热,平时可以煮水代茶饮。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贪食生冷,更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肠胃疾病。

  总之,三伏天的饮食应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的调养为主。

  2、起居养生

  盛夏要避免大汗淋漓后突然进入温度低的空调房间,谨防得“空调病”。

  这个时节防治“暑湿感冒”也很重要。比如出现类似头疼、发热、四肢无力、舌苔厚重、没有胃口、腹泻,冷热交纵等,可选用藿香正气水来解暑祛邪。

  3、运动养生

  三伏天,我们应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尤其是老年人。不宜贪凉久居空调室内,要常走出家门,做适当的运动。比如练太极拳、游泳等,都能使机体在盛夏维持健康状态。“动而中和”是运动养身的原则,所谓“中和”就是要适中,要平和,过度和不足都无益于养身。言之“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4、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制定的我国中医传统特效疗法。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皮毛开泄,此时顺时就势,摄取阳气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以鼓舞正气,驱散阴寒,调节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养生常识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类食品都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要注意哪些

  1、饮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2、流汗、拔火罐

  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

  3、适当运动

  夏季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夏季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以防上疾病的产生。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