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如何补气
2024-03-04 19:14:53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不足:

1. 艾灸:可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来调理。

2. 药物治疗:补气的中药如人参、党参、北黄芪等;补血的中药如当归、大枣、熟地等。

3. 食疗:补气补血的食物有肝脏、内脏、瘦肉等,萝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练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能推动气血运行,调理气血不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食疗养生 16种补气补血的食材方

1、山药紫荆皮汤

材料: 山药30克,紫荆皮9克,红枣20克。

做法:

先将山药、紫荆皮、红枣洗净,加水适量,一同煎汤。日服1剂,分3次服用。

功效:

具有健脾益血、补肾养阴的功效,适用于低热的贫血患者。

2、制首乌粳米粥

材料: 制首乌60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首先用制首乌煮汁去渣,随即加入红枣和糯米一同煮成粥

2、准备滚熟的时候就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再煮20分钟即可

功效:

首乌可以养肝补肾、补血理虚,适合气虚力弱,贫血的女性食用。

3、龙眼花生小米粥

材料: 龙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

做法:

1、先将龙眼肉、花生米洗净,加适量水

2、待水烧开后,将龙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锅,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

益气补血。

4、红枣山药汤

材料: 红枣10粒,山药300克左右,桂圆肉若干,白砂糖。

做法:

1、将洗干净的红枣提前泡软,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

2、然后把二者一起放进水中烧开,直到煮的软烂为止

3、这时,再向锅中加入桂圆肉和半勺砂糖;

4、煮开,待桂圆肉软烂后即可关火食用。

功效:

红枣补血益气,山药健脾保胃,这两者美容的佳品再加上超级润补的桂圆,好喝又养颜。

5、山药银耳汤

材料: 山药片30g,银耳10g,百合80g。

做法:

以上材料加水同煮,将熟时放糖适量。

功效:

滋阴补肺,养血润燥。

6、花生油炒木耳

材料: 花生油、木耳、姜、盐、蘑菇粉各适量

做法:

1、先将木耳洗净,并把姜切片。

2、在锅中倒入适量的花生油,烧热后放入姜片炒香,2分钟左右就可以放入木耳。

3、最后加一些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这道菜具有通气、清血、通血的作用。

7、芝麻龙眼粥

材料: 30克白芝麻、90克龙眼、80克大红枣、500克糯米、适量红糖。

做法:

1、先将龙眼与红枣去核,洗干净备用,

2、然后将淘干净得糯米放入锅内,加入红枣、龙眼肉、白芝麻、适量清水,

3、用旺火煮至六成熟,再加入红糖,,煮至黏稠即可。

8、胡桃枸杞粥

材料: 30克胡桃肉、30克枸杞子、糯米150克、15克黄精、15克姜、60克白糖。

做法:

1、先将姜切成丝,然后将胡桃肉、枸杞子、黄精、姜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沸后,加入糯米、白糖,再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9、藕杞莲生汤

材料: 250克鲜藕,30克莲子,30克枸杞,30克花生,7个红枣。

做法:

1、鲜藕去皮,切大块。

2、将所有原料加适量水,煲熟即可。

3、依个人口味也可加盐或是红糖。

10、黑豆红花汤

材料: 黑豆50克,黑米50克,红花3克,红糖适量

做法:

1、黑豆用清水浸3小时至透身、黑米、红花洗净。

2、将黑豆、黑米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用慢火煲烂

3、在放入红花、红糖稍煮片刻即成。

4、没有红花可以用红枣或是枸杞替代。

11、黑木耳红枣补血汤

材料: 黑木耳10克,红枣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加适量的水,把黑木耳和红枣煮熟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

黑木耳是所有蕈类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而且,它和白木耳一样,都是多糖类,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加上黑木耳又可清肺益气、帮助身体排出纤维。此外,红枣主治脾胃虚弱、血虚萎黄、血小板缺少症等等。

12、大枣菊花粥

材料: 大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

做法:

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

功效:

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13、薏仁红枣粥

材料: 糙糯米100克,薏仁50克,红枣15枚,白糖。

功效:

滋阴补血。

做法:

1、将薏米、糯米分别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沥干;红枣洗净沥干。

2、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800毫升)清水,

3、先用大火煮开后转至小火,再加入红枣,

4、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状,即可盛出食用,依照个人偏好可加红糖。

14、山药黑芝麻粥

材料: 大米、山药、黑芝麻、梨汁、冰糖(或冰糖)

做法:

1、大米淘洗干净,山药清洗干净,戴上手套,刮掉外皮,切成滚刀小块。

2、将大米,山药和黑芝麻一起装入高压锅,加入足量的水,再加入两大块梨汁冰糖,盖好盖子。

3、大火烧至上汽后,转小火煮10分钟。

15、香菇豆腐汤

材料: 干香菇25克,水豆腐400克,鲜竹笋60克,豆油、香油、蘑菇粉、胡椒粉、淀粉适量。

做法:

1、先将香菇洗净,用温水浸发,去蒂切成丝。

2、锅置火上,下豆油烧热,投入竹笋丝略炒盛出,将浸香菇水和清水适量倒人锅内煮开

3、投人香菇丝、笋丝、豆腐丁煮开,加精盐、胡椒粉

4、用湿淀粉勾芡,起锅后淋上香油,佐餐食用。

功效:

具有益胃健脾、补虚损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贫血、缺钙、病后体虚等。

16、血糯粥

材料: 红米、花生、枸杞子、红枣、红糖、

做法:

先把红米泡4-5个小时,然后放些花生、枸杞子、红枣、红糖煮熟即可。

附:补气补血食物

气虚的人适宜吃的食物: 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

忌食或少食: 山楂、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萝卜缨、大头菜

补血虚食品: 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红糖、赤豆等

忌食或少食: 海藻、草豆蔻、荷叶、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补血养血的食物: 菠菜、黑豆、胡萝卜、金针菜、莲藕、黑木耳、南瓜;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枸杞子 栗子、莲子、榛子、椰子、;桑椹、荔枝、松子、花生、樱桃、葡萄干等

补气养血的食物: 红米、黄豆、番茄、西兰花、胡萝卜、菌类(比如木耳,蘑菇,香菇之类)橙子、栗子、面筋、黑木耳、海带、芝麻、大瓜子、芹菜、苋菜、菠菜、茄子、小米、樱桃、红枣、紫葡萄、红果等。

中医食疗养生 16种补气补血的食材方

1、山药紫荆皮汤

材料: 山药30克,紫荆皮9克,红枣20克。

做法:

先将山药、紫荆皮、红枣洗净,加水适量,一同煎汤。日服1剂,分3次服用。

功效:

具有健脾益血、补肾养阴的功效,适用于低热的贫血患者。

2、制首乌粳米粥

材料: 制首乌60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首先用制首乌煮汁去渣,随即加入红枣和糯米一同煮成粥

2、准备滚熟的时候就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再煮20分钟即可

功效:

首乌可以养肝补肾、补血理虚,适合气虚力弱,贫血的女性食用。

3、龙眼花生小米粥

材料: 龙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

做法:

1、先将龙眼肉、花生米洗净,加适量水

2、待水烧开后,将龙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锅,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

益气补血。

4、红枣山药汤

材料: 红枣10粒,山药300克左右,桂圆肉若干,白砂糖。

做法:

1、将洗干净的红枣提前泡软,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

2、然后把二者一起放进水中烧开,直到煮的软烂为止

3、这时,再向锅中加入桂圆肉和半勺砂糖;

4、煮开,待桂圆肉软烂后即可关火食用。

功效:

红枣补血益气,山药健脾保胃,这两者美容的佳品再加上超级润补的桂圆,好喝又养颜。

5、山药银耳汤

材料: 山药片30g,银耳10g,百合80g。

做法:

以上材料加水同煮,将熟时放糖适量。

功效:

滋阴补肺,养血润燥。

6、花生油炒木耳

材料: 花生油、木耳、姜、盐、蘑菇粉各适量

做法:

1、先将木耳洗净,并把姜切片。

2、在锅中倒入适量的花生油,烧热后放入姜片炒香,2分钟左右就可以放入木耳。

3、最后加一些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这道菜具有通气、清血、通血的作用。

7、芝麻龙眼粥

材料: 30克白芝麻、90克龙眼、80克大红枣、500克糯米、适量红糖。

做法:

1、先将龙眼与红枣去核,洗干净备用,

2、然后将淘干净得糯米放入锅内,加入红枣、龙眼肉、白芝麻、适量清水,

3、用旺火煮至六成熟,再加入红糖,,煮至黏稠即可。

8、胡桃枸杞粥

材料: 30克胡桃肉、30克枸杞子、糯米150克、15克黄精、15克姜、60克白糖。

做法:

1、先将姜切成丝,然后将胡桃肉、枸杞子、黄精、姜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水,用中火煮沸后,加入糯米、白糖,再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9、藕杞莲生汤

材料: 250克鲜藕,30克莲子,30克枸杞,30克花生,7个红枣。

做法:

1、鲜藕去皮,切大块。

2、将所有原料加适量水,煲熟即可。

3、依个人口味也可加盐或是红糖。

10、黑豆红花汤

材料: 黑豆50克,黑米50克,红花3克,红糖适量

做法:

1、黑豆用清水浸3小时至透身、黑米、红花洗净。

2、将黑豆、黑米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用慢火煲烂

3、在放入红花、红糖稍煮片刻即成。

4、没有红花可以用红枣或是枸杞替代。

11、黑木耳红枣补血汤

材料: 黑木耳10克,红枣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加适量的水,把黑木耳和红枣煮熟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

黑木耳是所有蕈类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而且,它和白木耳一样,都是多糖类,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加上黑木耳又可清肺益气、帮助身体排出纤维。此外,红枣主治脾胃虚弱、血虚萎黄、血小板缺少症等等。

12、大枣菊花粥

材料: 大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

做法:

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

功效:

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13、薏仁红枣粥

材料: 糙糯米100克,薏仁50克,红枣15枚,白糖。

功效:

滋阴补血。

做法:

1、将薏米、糯米分别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沥干;红枣洗净沥干。

2、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800毫升)清水,

3、先用大火煮开后转至小火,再加入红枣,

4、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状,即可盛出食用,依照个人偏好可加红糖。

14、山药黑芝麻粥

材料: 大米、山药、黑芝麻、梨汁、冰糖(或冰糖)

做法:

1、大米淘洗干净,山药清洗干净,戴上手套,刮掉外皮,切成滚刀小块。

2、将大米,山药和黑芝麻一起装入高压锅,加入足量的水,再加入两大块梨汁冰糖,盖好盖子。

3、大火烧至上汽后,转小火煮10分钟。

15、香菇豆腐汤

材料: 干香菇25克,水豆腐400克,鲜竹笋60克,豆油、香油、蘑菇粉、胡椒粉、淀粉适量。

做法:

1、先将香菇洗净,用温水浸发,去蒂切成丝。

2、锅置火上,下豆油烧热,投入竹笋丝略炒盛出,将浸香菇水和清水适量倒人锅内煮开

3、投人香菇丝、笋丝、豆腐丁煮开,加精盐、胡椒粉

4、用湿淀粉勾芡,起锅后淋上香油,佐餐食用。

功效:

具有益胃健脾、补虚损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贫血、缺钙、病后体虚等。

16、血糯粥

材料: 红米、花生、枸杞子、红枣、红糖、

做法:

先把红米泡4-5个小时,然后放些花生、枸杞子、红枣、红糖煮熟即可。

附:补气补血食物

气虚的人适宜吃的食物: 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

忌食或少食: 山楂、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萝卜缨、大头菜

补血虚食品: 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红糖、赤豆等

忌食或少食: 海藻、草豆蔻、荷叶、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补血养血的食物: 菠菜、黑豆、胡萝卜、金针菜、莲藕、黑木耳、南瓜;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枸杞子 栗子、莲子、榛子、椰子、;桑椹、荔枝、松子、花生、樱桃、葡萄干等

补气养血的食物: 红米、黄豆、番茄、西兰花、胡萝卜、菌类(比如木耳,蘑菇,香菇之类)橙子、栗子、面筋、黑木耳、海带、芝麻、大瓜子、芹菜、苋菜、菠菜、茄子、小米、樱桃、红枣、紫葡萄、红果等。

养生要记得多“提气”这些益气的方法,值得珍藏

中医认为,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又是五脏六腑机能活力的大总管。那么,都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提气”和“益气”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芪精杞参茶补中益气

生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10克、西洋参10克,开水冲泡做代茶饮。此茶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做补中益气操

每日清晨,以肚脐为中心,掌心沿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以微微发热为度;然后,擦热手掌,贴紧额中,从上往下按摩至下巴,再沿着两颊,从侧面按摩回额中,以面部微热为度。此动作循环做5~10次。按摩小腹有助肠胃蠕动,按摩面部可促进津液分泌,两者都有助脾胃运化。

健脾益气二术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燥湿

推荐人群:雨水季节,风寒潮湿导致头身、关节不适者。

材料:苍术5克、白术5克、米泔水600ml、瘦肉100克、蜜枣半粒(1~2人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片,苍术、白术洗净备用,备制米泔水(第一遍淘米时不要搓洗,轻轻去掉米中灰尘,第二遍淘米时用力搓洗,留取搓洗后的淘米水),在瓦煲中放入米泔水,将苍术、白术放入后武火煮开,接着文火继续煲半小时,最后放入肉片、蜜枣煮15分钟,起锅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点评:阴雨天气潮湿不爽,很多风湿疾病容易复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具有温化寒湿的汤水。汤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苍术外可祛风湿之邪,内可化脾胃之湿,故为燥湿健脾、祛风之要药,但由于其性味辛燥,用米泔水烹调可减缓其燥性;白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症。苍术善于运脾燥湿,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善于补脾益气,补多于散,两者同用,补运兼施;由于此汤水偏温,若有湿热或者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寒湿阻遏(例如关节、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者食用尤佳。

吃芡实 补中益气,益寿延龄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等。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也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神农本草经》说芡实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现在的中老年人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学着苏东坡先生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中老年人一般很喜欢喝粥类食物,米粥的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特别是放些有滋补作用的原料做的米粥效果会更好,芡实煮粥就非常好,如果在搭配上薏米和山药就味道更好了,滋补的功效也会更强。

药书中说芡实有“老人食之延年”的效果,芡实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芡实能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固精。

芡实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芡实的补肾效果胜过于山药,祛湿效果不逊于红小豆,安神效果不输给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大家都知道秋冬季节比较干燥,芡实可以润燥但是又不寒凉,尤其是芡实粥很滋补,特别适合在秋冬季吃。

灵芝炖瘦肉,益气养心

此次推荐一款灵芝龙眼瘦肉汤,此汤性味温和,一般人群都可服用,尤其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症状包括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材料:灵芝10克、龙眼肉15克、三七6克、生姜6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灵芝洗净切小块,龙眼肉、三七、姜片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隔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点评:灵芝,味甘,性平,是药食同源之佳品,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失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者。

龙眼肉,也被称为桂圆肉,因其果实圆黑有光泽,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肉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面色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扑肿痛等证者。瘦猪肉能滋阴润燥生津,并能使汤味鲜甜。几味药合用,可共奏养心化瘀的功效。

中医 养生 六字箴言

中医 养生 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顺”: 养生 要“天人合一”,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就是让心安静下来,可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静才能“病安从来”,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修”:《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就是说,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 健康 、快乐和长寿。

“调”: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黄帝内经》强调呼吸的调节。肺是宰相,它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不仅是肺本身的病变,还导致痰饮、水肿等病症。因此,要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以达到“调息”的目的。

“补”:滋补首先要辩证体质,属寒热,还是虚实,如属虚证,还要辨明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药补及食补。气虚的药补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食补可多吃主食,还可喝鸡汤、吃鸡鸭鱼肉;补血药可选用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等,食补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药可选用沙参、麦冬、鳖甲、冬虫夏草、玉竹、黄精、石斛等,食补可用鸭肉、海参、甲鱼等;补阳中药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等,食补可选用河虾、海虾、海参、核桃仁、牛羊肉、狗肉、韭菜等。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春天要养肝,多吃豆芽、豆苗、草莓、菠萝等;夏天吃点苦味食物能去心火,多吃应季的瓜和豆;秋天应多吃应季水果和栗子等坚果,还要吃润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养藏,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白菜。

“固”:包括固精、固气、固神三个方面。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制*。此外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还可吃山药、黄精、枸杞。固气,就是要减少耗气,少说话,要多晒太阳,少熬夜,多做有氧运动,通过饮食带来水谷精微,以补充阳气。固神,就要调养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少受伤害。

养生要记得多“提气”这些益气的方法,值得珍藏

中医认为,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又是五脏六腑机能活力的大总管。那么,都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提气”和“益气”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芪精杞参茶补中益气

生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10克、西洋参10克,开水冲泡做代茶饮。此茶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做补中益气操

每日清晨,以肚脐为中心,掌心沿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以微微发热为度;然后,擦热手掌,贴紧额中,从上往下按摩至下巴,再沿着两颊,从侧面按摩回额中,以面部微热为度。此动作循环做5~10次。按摩小腹有助肠胃蠕动,按摩面部可促进津液分泌,两者都有助脾胃运化。

健脾益气二术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燥湿

推荐人群:雨水季节,风寒潮湿导致头身、关节不适者。

材料:苍术5克、白术5克、米泔水600ml、瘦肉100克、蜜枣半粒(1~2人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片,苍术、白术洗净备用,备制米泔水(第一遍淘米时不要搓洗,轻轻去掉米中灰尘,第二遍淘米时用力搓洗,留取搓洗后的淘米水),在瓦煲中放入米泔水,将苍术、白术放入后武火煮开,接着文火继续煲半小时,最后放入肉片、蜜枣煮15分钟,起锅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点评:阴雨天气潮湿不爽,很多风湿疾病容易复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具有温化寒湿的汤水。汤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苍术外可祛风湿之邪,内可化脾胃之湿,故为燥湿健脾、祛风之要药,但由于其性味辛燥,用米泔水烹调可减缓其燥性;白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症。苍术善于运脾燥湿,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善于补脾益气,补多于散,两者同用,补运兼施;由于此汤水偏温,若有湿热或者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寒湿阻遏(例如关节、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者食用尤佳。

吃芡实 补中益气,益寿延龄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等。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也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神农本草经》说芡实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现在的中老年人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学着苏东坡先生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中老年人一般很喜欢喝粥类食物,米粥的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特别是放些有滋补作用的原料做的米粥效果会更好,芡实煮粥就非常好,如果在搭配上薏米和山药就味道更好了,滋补的功效也会更强。

药书中说芡实有“老人食之延年”的效果,芡实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芡实能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固精。

芡实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芡实的补肾效果胜过于山药,祛湿效果不逊于红小豆,安神效果不输给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大家都知道秋冬季节比较干燥,芡实可以润燥但是又不寒凉,尤其是芡实粥很滋补,特别适合在秋冬季吃。

灵芝炖瘦肉,益气养心

此次推荐一款灵芝龙眼瘦肉汤,此汤性味温和,一般人群都可服用,尤其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症状包括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材料:灵芝10克、龙眼肉15克、三七6克、生姜6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灵芝洗净切小块,龙眼肉、三七、姜片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隔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点评:灵芝,味甘,性平,是药食同源之佳品,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失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者。

龙眼肉,也被称为桂圆肉,因其果实圆黑有光泽,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肉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面色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扑肿痛等证者。瘦猪肉能滋阴润燥生津,并能使汤味鲜甜。几味药合用,可共奏养心化瘀的功效。

中医 养生 六字箴言

中医 养生 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顺”: 养生 要“天人合一”,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就是让心安静下来,可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静才能“病安从来”,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修”:《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就是说,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 健康 、快乐和长寿。

“调”: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黄帝内经》强调呼吸的调节。肺是宰相,它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不仅是肺本身的病变,还导致痰饮、水肿等病症。因此,要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以达到“调息”的目的。

“补”:滋补首先要辩证体质,属寒热,还是虚实,如属虚证,还要辨明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药补及食补。气虚的药补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食补可多吃主食,还可喝鸡汤、吃鸡鸭鱼肉;补血药可选用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等,食补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药可选用沙参、麦冬、鳖甲、冬虫夏草、玉竹、黄精、石斛等,食补可用鸭肉、海参、甲鱼等;补阳中药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等,食补可选用河虾、海虾、海参、核桃仁、牛羊肉、狗肉、韭菜等。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春天要养肝,多吃豆芽、豆苗、草莓、菠萝等;夏天吃点苦味食物能去心火,多吃应季的瓜和豆;秋天应多吃应季水果和栗子等坚果,还要吃润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养藏,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白菜。

“固”:包括固精、固气、固神三个方面。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制*。此外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还可吃山药、黄精、枸杞。固气,就是要减少耗气,少说话,要多晒太阳,少熬夜,多做有氧运动,通过饮食带来水谷精微,以补充阳气。固神,就要调养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少受伤害。

养生要记得多“提气”这些益气的方法,值得珍藏

中医认为,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又是五脏六腑机能活力的大总管。那么,都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提气”和“益气”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芪精杞参茶补中益气

生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10克、西洋参10克,开水冲泡做代茶饮。此茶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做补中益气操

每日清晨,以肚脐为中心,掌心沿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以微微发热为度;然后,擦热手掌,贴紧额中,从上往下按摩至下巴,再沿着两颊,从侧面按摩回额中,以面部微热为度。此动作循环做5~10次。按摩小腹有助肠胃蠕动,按摩面部可促进津液分泌,两者都有助脾胃运化。

健脾益气二术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燥湿

推荐人群:雨水季节,风寒潮湿导致头身、关节不适者。

材料:苍术5克、白术5克、米泔水600ml、瘦肉100克、蜜枣半粒(1~2人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片,苍术、白术洗净备用,备制米泔水(第一遍淘米时不要搓洗,轻轻去掉米中灰尘,第二遍淘米时用力搓洗,留取搓洗后的淘米水),在瓦煲中放入米泔水,将苍术、白术放入后武火煮开,接着文火继续煲半小时,最后放入肉片、蜜枣煮15分钟,起锅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点评:阴雨天气潮湿不爽,很多风湿疾病容易复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具有温化寒湿的汤水。汤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苍术外可祛风湿之邪,内可化脾胃之湿,故为燥湿健脾、祛风之要药,但由于其性味辛燥,用米泔水烹调可减缓其燥性;白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症。苍术善于运脾燥湿,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善于补脾益气,补多于散,两者同用,补运兼施;由于此汤水偏温,若有湿热或者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寒湿阻遏(例如关节、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者食用尤佳。

吃芡实 补中益气,益寿延龄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等。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也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神农本草经》说芡实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现在的中老年人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学着苏东坡先生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中老年人一般很喜欢喝粥类食物,米粥的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特别是放些有滋补作用的原料做的米粥效果会更好,芡实煮粥就非常好,如果在搭配上薏米和山药就味道更好了,滋补的功效也会更强。

药书中说芡实有“老人食之延年”的效果,芡实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芡实能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固精。

芡实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芡实的补肾效果胜过于山药,祛湿效果不逊于红小豆,安神效果不输给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大家都知道秋冬季节比较干燥,芡实可以润燥但是又不寒凉,尤其是芡实粥很滋补,特别适合在秋冬季吃。

灵芝炖瘦肉,益气养心

此次推荐一款灵芝龙眼瘦肉汤,此汤性味温和,一般人群都可服用,尤其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症状包括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材料:灵芝10克、龙眼肉15克、三七6克、生姜6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灵芝洗净切小块,龙眼肉、三七、姜片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隔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点评:灵芝,味甘,性平,是药食同源之佳品,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失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者。

龙眼肉,也被称为桂圆肉,因其果实圆黑有光泽,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肉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面色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扑肿痛等证者。瘦猪肉能滋阴润燥生津,并能使汤味鲜甜。几味药合用,可共奏养心化瘀的功效。

中医 养生 六字箴言

中医 养生 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顺”: 养生 要“天人合一”,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就是让心安静下来,可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静才能“病安从来”,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修”:《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就是说,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 健康 、快乐和长寿。

“调”: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黄帝内经》强调呼吸的调节。肺是宰相,它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不仅是肺本身的病变,还导致痰饮、水肿等病症。因此,要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以达到“调息”的目的。

“补”:滋补首先要辩证体质,属寒热,还是虚实,如属虚证,还要辨明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药补及食补。气虚的药补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食补可多吃主食,还可喝鸡汤、吃鸡鸭鱼肉;补血药可选用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等,食补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药可选用沙参、麦冬、鳖甲、冬虫夏草、玉竹、黄精、石斛等,食补可用鸭肉、海参、甲鱼等;补阳中药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等,食补可选用河虾、海虾、海参、核桃仁、牛羊肉、狗肉、韭菜等。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春天要养肝,多吃豆芽、豆苗、草莓、菠萝等;夏天吃点苦味食物能去心火,多吃应季的瓜和豆;秋天应多吃应季水果和栗子等坚果,还要吃润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养藏,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白菜。

“固”:包括固精、固气、固神三个方面。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制*。此外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还可吃山药、黄精、枸杞。固气,就是要减少耗气,少说话,要多晒太阳,少熬夜,多做有氧运动,通过饮食带来水谷精微,以补充阳气。固神,就要调养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少受伤害。

养生要记得多“提气”这些益气的方法,值得珍藏

中医认为,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又是五脏六腑机能活力的大总管。那么,都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提气”和“益气”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芪精杞参茶补中益气

生黄芪30克、黄精15克、枸杞10克、西洋参10克,开水冲泡做代茶饮。此茶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做补中益气操

每日清晨,以肚脐为中心,掌心沿顺时针方向轻摩小腹,以微微发热为度;然后,擦热手掌,贴紧额中,从上往下按摩至下巴,再沿着两颊,从侧面按摩回额中,以面部微热为度。此动作循环做5~10次。按摩小腹有助肠胃蠕动,按摩面部可促进津液分泌,两者都有助脾胃运化。

健脾益气二术汤

主要功效:健脾、益气、燥湿

推荐人群:雨水季节,风寒潮湿导致头身、关节不适者。

材料:苍术5克、白术5克、米泔水600ml、瘦肉100克、蜜枣半粒(1~2人量)。

做法:将瘦肉洗净切片,苍术、白术洗净备用,备制米泔水(第一遍淘米时不要搓洗,轻轻去掉米中灰尘,第二遍淘米时用力搓洗,留取搓洗后的淘米水),在瓦煲中放入米泔水,将苍术、白术放入后武火煮开,接着文火继续煲半小时,最后放入肉片、蜜枣煮15分钟,起锅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点评:阴雨天气潮湿不爽,很多风湿疾病容易复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具有温化寒湿的汤水。汤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苍术外可祛风湿之邪,内可化脾胃之湿,故为燥湿健脾、祛风之要药,但由于其性味辛燥,用米泔水烹调可减缓其燥性;白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症。苍术善于运脾燥湿,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善于补脾益气,补多于散,两者同用,补运兼施;由于此汤水偏温,若有湿热或者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寒湿阻遏(例如关节、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者食用尤佳。

吃芡实 补中益气,益寿延龄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等。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也是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神农本草经》说芡实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现在的中老年人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学着苏东坡先生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吃芡实时宜慢火炖煮、细嚼慢咽。一次不能食用太多,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中老年人一般很喜欢喝粥类食物,米粥的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特别是放些有滋补作用的原料做的米粥效果会更好,芡实煮粥就非常好,如果在搭配上薏米和山药就味道更好了,滋补的功效也会更强。

药书中说芡实有“老人食之延年”的效果,芡实在医书中记载“久食延龄益寿”。芡实能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固精。

芡实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芡实的补肾效果胜过于山药,祛湿效果不逊于红小豆,安神效果不输给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大家都知道秋冬季节比较干燥,芡实可以润燥但是又不寒凉,尤其是芡实粥很滋补,特别适合在秋冬季吃。

灵芝炖瘦肉,益气养心

此次推荐一款灵芝龙眼瘦肉汤,此汤性味温和,一般人群都可服用,尤其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的冠心病患者,症状包括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材料:灵芝10克、龙眼肉15克、三七6克、生姜6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灵芝洗净切小块,龙眼肉、三七、姜片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隔水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点评:灵芝,味甘,性平,是药食同源之佳品,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失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者。

龙眼肉,也被称为桂圆肉,因其果实圆黑有光泽,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肉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面色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扑肿痛等证者。瘦猪肉能滋阴润燥生津,并能使汤味鲜甜。几味药合用,可共奏养心化瘀的功效。

中医 养生 六字箴言

中医 养生 不是几个方子、几味中药、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归结为6个字,即:顺、静、修、调、补、固:

“顺”: 养生 要“天人合一”,顺应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要晚睡早起,少发怒,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静”:就是让心安静下来,可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静才能“病安从来”,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修”:《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其实就是说,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 健康 、快乐和长寿。

“调”: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黄帝内经》强调呼吸的调节。肺是宰相,它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的功能失调,不仅是肺本身的病变,还导致痰饮、水肿等病症。因此,要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以达到“调息”的目的。

“补”:滋补首先要辩证体质,属寒热,还是虚实,如属虚证,还要辨明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药补及食补。气虚的药补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食补可多吃主食,还可喝鸡汤、吃鸡鸭鱼肉;补血药可选用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等,食补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药可选用沙参、麦冬、鳖甲、冬虫夏草、玉竹、黄精、石斛等,食补可用鸭肉、海参、甲鱼等;补阳中药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等,食补可选用河虾、海虾、海参、核桃仁、牛羊肉、狗肉、韭菜等。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春天要养肝,多吃豆芽、豆苗、草莓、菠萝等;夏天吃点苦味食物能去心火,多吃应季的瓜和豆;秋天应多吃应季水果和栗子等坚果,还要吃润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养藏,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白菜。

“固”:包括固精、固气、固神三个方面。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制*。此外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还可吃山药、黄精、枸杞。固气,就是要减少耗气,少说话,要多晒太阳,少熬夜,多做有氧运动,通过饮食带来水谷精微,以补充阳气。固神,就要调养好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少受伤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