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未满18周岁犯罪是否应当被判刑
2023-11-09 13:05:48 责编:小采
文档

未成年犯罪分子根据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时,将被送往少管所进行关押和教育。而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则不需要进入监狱,而是执行社区矫正。刑法还规定了缓刑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才能被宣告缓刑。缓刑期间,犯罪分子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如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接触特定人。

法律分析

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就要坐牢。反之不承担刑事责任。需要坐牢的,不是送往成年人监狱,而是专门有关押和教育未成年犯的场所:少管所。被判缓刑的不需要送往监管场所,而是执行社区矫正。

《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对判处有期徒刑罪犯执行场所的规定:

《刑法》规定:第四十六条【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其他执行场所执行”:上述规定中所称的“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其中包括少管所。

《刑法》对缓刑条件的规定: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拓展延伸

未成年犯罪的刑罚与社会再教育

未成年犯罪的刑罚与社会再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者,刑罚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一方面,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发展上尚未成熟,需要特殊关注和教育。因此,仅仅依靠刑罚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社会再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未成年犯罪者重新认识错误,并提供机会进行改正和重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心理辅导等措施,未成年犯罪者可以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员。同时,社会再教育也有助于预防再犯,减少犯罪率。

因此,未成年犯罪的刑罚与社会再教育应该相互结合,既要给予适当的刑罚以显示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又要注重未成年犯罪者的教育和改造,为他们创造重新健康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安全与公正,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结语

在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时,根据《刑法》的规定,只要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将被送往专门关押和教育未成年犯的场所——少管所。而被判缓刑的人则无需进入监管场所,而是执行社区矫正。针对未成年犯罪者,刑罚与社会再教育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刑罚旨在惩罚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而社会再教育则通过教育、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未成年犯罪者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并重新融入社会。只有综合运用刑罚和社会再教育,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全与公正,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