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发生交通事故医药费如何垫付
2023-09-26 23:43:11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后医药费车方先行垫付的,待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后可进行详细计算;伤者自行垫付,痊愈后根据法律规定理赔;车方和伤者协商垫付,待后期理赔时详细计算。

如果出现双方都没有钱垫付医药费的情况,那么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1条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

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

一、保险垫付找谁申请

1、交强险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机动车投保的险种,其分有责责任限额和无责责任限额。在医疗费的问题上,被保险车辆承担事故责任时,医疗费理赔限额为10000元;被保险车辆不承担事故责任时,医疗费理赔限额仅为1000元。

通常的,一旦事故责任明确,保险公司会优先对医疗费进行垫付,大部分受害人可以获得交强险限额下的医疗费垫付。

2、肇事者

作为直接的致害人,肇事一方对事故损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赔偿责任。但肇事者的垫付没有强制性,垫付义务更多是一种道德义务,尤其在事故责任出来前。此时,受害方可与肇事方协商垫付。

鉴于重大车祸事故可能涉及犯罪问题,我们建议肇事一方如果有能力的,应当积极予以垫付,后期再找保险公司理赔。

3、道路救助基金

国家设有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全部抢救费用,可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1)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

(2)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3)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交管部门的书面通知和医疗机构的垫付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垫付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抢救费用。

4、工伤保险基金

有的车祸涉及工伤,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走工伤赔偿流程,向工伤保险基金要求解决医疗费的垫付问题。但交通事故涉及工伤的重合情况,赔偿较为复杂,必须理清各自的法律关系,并走好法定流程方可。

5、其他

如肇事者单位、车祸的实际所有权人、道路管理部门等。此外,如果受害人及早委托律师介入代理后续索赔事宜的,一定条件下,律师或其团队也可以代为支付前期医疗费用,但需在后续索赔后返还。

二、交通事故保险垫付的2种情形

交通事故保险垫付的2种情形如下:

1、因抢救受伤人员,保险公司需要垫付医疗费的。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赔偿保险金。但是,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

2、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的,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经核对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垫付抢救费用。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对被执行人从有关企业中应得的已到期的股息或红利等收益,人民法院有权裁定禁止被执行人提取和有关企业向被执行人支付,并要求有关企业直接向申请执行人支付。

对被执行人预期从有关企业中应得的股息或红利等收益,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冻结措施,禁止到期后被执行人提取和有关企业向被执行人支付。到期后人民法院可从有关企业中提取,并出具提取收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