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逃犯应该如何判刑
2023-09-29 04:12:05 责编:小OO
文档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逃时,法院无法判刑,但其辩护权也无法行使。只有在归案后,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后才能审理宣判。逃犯被抓后,根据具体罪名处罚。若再次脱逃,将构成脱逃罪,可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分析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疑犯人在逃的,法院是不能判刑的。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包含着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处罚,所以刑法给予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许多诉讼权利,其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就是辩护权,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对指控犯罪有提出自己看法的权利,即承认或者反驳,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能到案,其辩护权就无法行使,因此,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对没有到案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是不能缺席宣判的,只能待其归案后,经侦查、审查起诉后,再审理宣判。至于逃犯被抓后如何判刑,要根据逃犯具体触犯的罪名来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抓获归案之后或罪犯被判处刑罚之后再次脱逃,其就会构成脱逃罪,被处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拓展延伸

逃犯刑责与社会再融合

逃犯刑责与社会再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判刑逃犯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惩罚,更重要的是促使逃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刑罚的执行重新融入社会。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逃犯的社会再融合。首先,建立有效的刑罚执行机构,提供逃犯的教育、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生活。其次,鼓励逃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逃犯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法律并避免再次犯罪。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逃犯的刑责与社会再融合,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结语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院对于犯罪疑犯人在逃的情况不能判刑。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因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辩护权等诉讼权利。然而,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到案,法院无法对其进行宣判,只能待其归案后再行审理。逃犯被抓后,刑罚的判决将根据其具体罪名来处罚。为了实现逃犯的社会再融合,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刑罚执行机构,提供教育、培训和心理辅导,鼓励参与公益活动,并加强监管,以确保他们遵守法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促使逃犯认识到错误,重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