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音乐运动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左翼音乐运动的背景

这一时期,音乐界的“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国防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等,对当时及后来中国新音乐的文化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其机关刊物曾连续发表有关音乐评论的...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具体活动

如:在瞿秋白的亲自过问下,任光、安娥、聂耳等在百代唱片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任职期间,将大批进步歌曲通过唱片和影片,推向全国;同时还组织起百代国乐队、百代新声会、联华声乐团等,扩大了左翼音乐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又如:...

新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什么为主要内容

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新音乐运动通常是指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由中国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以及抗日战争、战争时期的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是民族运动和斗争的武器,新音乐必须坚持大众化的方向。

左翼音乐运动的产生的影响

左翼音乐运动所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为进步的电影、戏剧和群众救亡歌咏活动创作歌曲,如《母性之光》、《渔光曲》、《大路》、《桃李劫》、《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夜半歌...

音乐创作和抗日歌咏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音乐创作和抗日歌咏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左翼电影、戏剧发展的迫切需要,20世纪30年代,电影、戏剧是主流的文化生活方式,由田汉、聂耳、任光、张曙等青年音乐家所组成的“左翼剧联音乐小组”的最初活动,就是专门为《渔光曲...

20世纪30年代,音乐创作和抗日歌咏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首先,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是音乐创作和抗日歌咏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大规模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抗日救亡成为全国上下共同的目标。音乐创作和抗日歌咏作为一种有力的...

左翼音乐运动有哪些有代表的音乐家?

左翼音乐运动所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为进步的电影、戏剧和群众救亡歌咏活动创作歌曲,如《母性之光》、《渔光曲》、《大路》、《桃李劫》、《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夜半...

左翼音乐运动的左翼音乐运动概论

与此同时,全国的抗日呼声日益高涨,为了推动这个伟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1935年5月,以聂耳、吕骥为主的左翼音乐工作者,在上海组织了“业余合唱团”作为开展救亡歌咏运动的领导核心,并大力支持由爱国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歌咏会”。左翼...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介绍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后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爱国歌唱活动。这一运动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酝酿,于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后形成热潮,至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时达到高潮。

铁蹄下的歌女的创作背景

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音乐家,通过开展左翼音乐运动,创作了许多反映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下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群众性、战斗性的歌曲,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对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起到了直接的促进...